中医学考试试题_第1页
中医学考试试题_第2页
中医学考试试题_第3页
中医学考试试题_第4页
中医学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7级本科生中医学考试试题A.湿热内蕴B.阴虚火旺C.邪热极盛D.里热伤津E.表热传

第一部分(闭卷)29、望诊中黑色所主之病,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寒B.主痛C.主瘀血D.主肾虚E.主惊风

一、多选题(每小题有5个答案,请选择1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分,30、面色鲜明如桔皮色,多是

共40分)A.湿热交蒸B.气血不荣C.寒湿郁滞D.气滞血瘀E.以上均不

中医学认为生命的本源物质是:是

A.天癸B.胚胎C.营血D.精气E.以上均不是31、某患者心烦失眠,惊悸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潮热盗汗,舌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红苔

A.确定的B.相对的C.定量的D.有限的E.必然的少,脉细数,辨证是

疾病的病理变化,不外乎阴阳的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肺肾阴虚D.肝肾阴虚E.以上均不

A.偏胜偏衰B.互相影响C.消长转化I).亢害承制E.以上都不是是

阴病治阳的原则适用于32、某患者畏寒肢冷,纳少腹胀,腹痛喜温,大便稀滤,舌淡胖,苔白

A.阳胜阴病B.阴阳两虚C.阳虚阴盛D.阴虚阳盛E.阴胜阳病滑,脉沉迟,辨证是

五行各具特性,其中金性为心阳亏虚B.胃阳气虚C.肾阳亏虚D.脾肾阳虚E.脾阳虚衰

A.阳热,上炎B.长养,变化C.寒润,下行

D.生发,条达E.以上均不是

按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治疗法则,以下哪♦项不妥?33、口甜并有粘腻感,常提示的是

A.滋水涵木B.抑木扶土C.培土生金D.佐金平木E.益木制火A.脾胃湿热B.脾胃不和C.肝气犯胃D.脾气亏虚E.食积伤胃

阳证一般不表现为34、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稍久即感灼手,谓之

A.色泽鲜明B.声音宏亮C.脉象浮数D.呼吸微弱E.口干多饮A.五心烦热B.骨蒸劳热C.身热不扬D.日晡潮热E.气虚发热

肝主疏泄,其实质是35、某患者久泻不止,食少脱腹坠胀,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而白色淡,

A.条达情志B.通畅气机C.促进消化I).影响月经E.调节津血脉缓而弱,辨证是

脾与目的生理关系表现在A.脾气下陷B.脾阳虚C.脾气虚D.脾肾阳虚E.脾尚虚寒

A.升降相因B.营卫相随C.气血互生D.水液代谢E.以上均不是36、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针对疾病的哪些情况而言?

10、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病位B.病程C.病势D.病性E.以上均是

A.神志的物质基础方面B.气机的升降方面37、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

C.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方面D.津液的输布与排泄方面A.归经、炮制、配伍B.性味、炮制、配伍

E.以上均不是C.性味、炮制、药用部分D.归经、配伍、药用部分

11、“水火既济”说明了E.以上均不是

A.脾与肝的关系B.肾与脾的关系C.脾与心的关系38、指纹出现透关射甲常常提示

D.肺与肝的关系E.心与肾的关系A.外感风寒B.气血不足C.慢惊风D.疳积症E.病情危重

12、老年人之多尿、夜尿,常由于39、某患者腹痛腹泻,治疗用消导泻下之药,此属于

A.脾失健运B.肾气衰弱C.膀胱不利D.肺降太过E.以上均不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以上均不

是是

13、易致人体膜理开泄而出汗的邪气40、心血虚与心阴虚均可出现的症状是

A.燥邪B.风邪C.湿邪D.寒邪E.以上均不是A.失眠、心悸B.失眠、脉细数C.心悸、脉细数

14、补气法治疗失血的主要理论依据有D.失眠、潮热E.心悸、潮热

气能运血B.血为气母C.气能摄血D.血化生气E.以上均不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三部九候

15、肺对津液的输泄作用,又称

A.分清别浊B.通调水道C.游溢精气D.为胃行津E.气化蒸腾

16、哪些脏揩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

A.胃肝心B.肾心肺C.肺肝脾D.心肺脾E.脾肺肾

17、兼属六腑和奇恒之腑的脏器是

A.胆B.小肠C.膀胱D.大肠E.女子胞

18、湿邪致病,病程较长,是由于

A.湿性重浊B.湿阻气机C.湿性趋下D.湿性粘滞E.湿伤脾阳第二部分(开卷)

19、热极深伏而出现寒象的病理为

A.阳胜格阴B.真热假寒C.阳胜则阴病病例分析(50分)

D.虚阳外浮E.复感寒邪

20、督脉称之为梁XX,女性,38岁,工人。1998年初诊。

A.阴脉之海B.十二经之海C.血海低热不退一年零三个月。一年多来,肌肤、肢体以及口腔内常见烘热难忍,

D.阳脉之海E.以上均不是头面部亦时感火热之气上冲,但下肢发冷畏寒,体温常在37—37.50C之间。

21、机体发生病变时,经络能患者历来食欲欠佳,加之长期低热,恶性循环,遂致食欲更差,精神疲乏、

A.抗御外邪侵犯B.反映病理变化C.传递病邪,反映病变腹胀、便清,形体日渐消瘦。多次检查,然而低热原因不明,对症治疗无效。

D.载药归经E.沟通内外,抗邪外出脉虚大无力。舌质淡红少苔。

22、有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经脉是请用八纲辨证,分析证候。(20分)

A.十二正经B.十二经筋C.十二皮部D.十二经别E.奇经八脉

23、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的主要依据是

A.苔的有根无根B.舌苔的厚薄C.苔是否剥脱

D.舌苔的润燥E.苔色的变化王XX,男性,41岁,干部。1997年10月初诊。

24、肝胆湿热证患者,其脉象多是患者1年前患“急性肝炎”,查肝功能异常,ALT120单位,当时主证是:

A.弦细B.弦紧C.弦滑而数D.弦滑E.弦数全身乏力,两胁胀痛,皮肤白晴黄疸,胸闷不适,纳差厌油,舌苔黄腻,脉

25、洪脉的脉象特征是弦,曾服大量中西药。中药以柴胡疏肝散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初服有效,

A.应指满大B.过于本位C.阔大汹涌D.实大弦长E.举之有力继服效减,并渐出现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心烦少寐,伴胁痛,ALT降至于

26、脉来迟缓,时见一止,止无定数的脉象为60单位,头晕目眩,时有肢麻肉哨,舌干红苔少,脉关弦尺弱。

A.迟脉B.涩脉C.促脉D.代脉E.结脉请辨证分析患者初起为何证?最后诊断属何证?写出治则、治法(能写出方

27、食积内停,胃浊蕴热者,常见的舌苔为药更好)。(30分)

A.薄白而干B.苔白而腐C.厚白而滑D.厚白而干E.白如积

28、舌质红,苔薄黄而干,其主

气能运血B.血为气母C,气能摄血D.血化生气

97级本科生中医学考试试题答案14、肺对津液的输泄作用,又称

A.分清别浊B.通调水道C.为胃行津D.气化蒸腾

第一部分(闭卷)15、哪些脏器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

A.胃肝心B.肾心肺C.心肺脾D.脾肺肾

一、多选题(每小题有5个答案,请选择1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1分,16、湿邪致病,病程较长,是由于

共40分)湿性重浊B.湿阻气机C.湿性趋下D.湿性粘滞

1、D2、B3、A4、C5、E

6、E7、D8、B9、A10、C17、热极深伏而出现寒象的病理为

11、E12、B13、B14、C15、BA.阳胜格阴B.真热假寒C.阳胜则阴病D.虚阳外浮

16、E17、A18、D19、A20、D18、肝胆湿热证患者,其脉象多是

21、C22、B23、B24、C25、CA.弦细B.弦紧C.弦滑而数D.弦数

26、E27、B28、D29、E30、A19、舌质红,苔薄黄而干,其主

31、B32、E33、A34、C35、AA.湿热内蕴B.阴虚火旺C.邪热极盛D.里热伤津

36、D37、B38、E39、B40、A20、望诊中黑色所主之病,哪•项是错误的

A.主寒B.主痛C.主肾虚D.主惊风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21、面色鲜明如桔皮色,多是

遍诊法:上上上A.湿热交蒸B.气血不荣C.寒湿郁滞D.气滞血瘀

上头中中中下足中22、某患者心烦失眠,惊悸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潮热盗汗,舌

下下下红苔

寸口诊法:寸关尺三部分候浮、中、沉少,脉细数,辨证是

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出汗者为战汗。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肺肾阴虚D.肝肾阴虚

指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即内外环境的统一23、某患者畏寒肢冷,纳少腹胀,腹痛喜温,大便稀清,舌淡胖,苔白

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滑,脉沉迟,辨证是

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如心阳亏虚B.胃阳气虚C.肾阳亏虚D.脾阳虚衰

木旺克金。24、口甜并有粘腻感,常提示的是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关系,故称肝肾同源。脾胃湿热B.脾胃不和C.肝气犯胃D.脾气亏虚

25、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稍久即感灼手,谓之

A.五心烦热B.骨蒸劳热C.身热不扬D.日晡潮热

第二部分(开卷)26、某患者久泻不止,食少脱腹坠胀,气短乏力,头量目眩,面白色淡,

病例分析(50分)脉缓而弱,辨证是

阴证、虚证、热证A.脾气下陷B.脾气虚C.脾肾阳虚D.脾同虚寒

患者初起为肝气郁结,肝胆湿热之证。但后来出现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心27、寒、热、温、流四种药性是针对疾病的哪些情况而言?

烦少寐,胁痛,头晕目眩,肢麻肉瞄,舌干红苔少,脉关弦尺弱为肝阴不足A.病位B.病程C.病势D.病性

之表现。28、指纹出现透关射甲常常提示

治法:养阴柔肝。A.外感风寒B.气血不足C.慢惊风D.病情危重

方药:一贯煎加减。29、某患者腹痛腹泻,治疗用消导泻下之药,此属于

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通因通用I).塞因塞用

30、心血虚与心阴虚均可出现的症状是

A.失眠、心悸B.失眠、脉细数

C.失眠、潮热D.心悸、潮热

98级本科生中医学补考试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五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4个答案,请选择1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2、盗汗

1分,共30分)整体观

1、中医学认为生命的本源物质是:相侮

A.天癸B.胚胎C.营血D.精气肝肾同源

2、事物的阴阳属性是

A.确定的B.相对的C.定量的D.有限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3、疾病的病理变化,不外乎阴阳的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A.偏胜偏衰B.互相影响C.消长转化D.亢害承制2、表证的临床表现

4、阴病治阳的原则适用于

A.阳胜阴病B.阴阳两虚C.阳虚阴盛【).阴虚阳盛

5五行各具特性,其中金性为病例分析(40分)

A.阳热,上炎B.长养,变化

C.寒润,下行D.以上均不是梁XX,女性,38岁,工人。1998年初诊。

6、阳证一般不表现为低热不退一年零三个月。一年多来,肌肤、肢体以及口腔内常见烘热难忍,

A.色泽鲜明B.声音宏亮C.脉象浮数D.呼吸微弱头面部亦时感火热之气上冲,但下肢发冷隈寒,体温常在37—37.50C之间。

7、肝主疏泄,其实质是患者历来食欲欠佳,加之长期低热,恶性循环,遂致食欲更差,精神疲乏、

A.条达情志B.通畅气机C.促进消化D.调节律血腹胀、便滤,形体日渐消瘦。多次检查,然而低热原因不明,对症治疗无效。

8、脾与胃的生理关系表现在脉虚大无力。舌质淡红少苔。

A.升降相因B.营卫相随C.气血互生D.水液代谢请用八纲辨证,分析证候。(10分)

9、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神志的物质基础方面B.气机的升降方面

C.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方面D.津液的输布与排泄方面

10、“水火既济”说明了王XX,男性,41岁,干部。1997年10月初诊。

脾与肝的关系B.肾与脾的关系患者1年前患“急性肝炎”,查肝功能异常,ALT120单位,当时主证是:

C.脾与心的关系D.心与肾的关系全身乏力,两胁胀痛,皮肤白晴黄疸,胸闷不适,纳差厌油,舌苔黄腻,脉

11、老年人之多尿、夜尿,常由于弦,曾服大量中西药。中药以柴胡疏肝散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初服有效,

A.脾失健运B.肾气衰弱C.膀胱不利D.肺降太过继服效减,并渐出现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心烦少寐,伴胁痛,ALT降至于

12、易致人体媵理开泄而出汗的邪气60单位,头晕目眩,时有肢麻肉咽,舌干红苔少,脉关弦尺弱。

A.燥邪B.风邪C.湿邪D.寒邪请辨证分析患者初起为何证?最后诊断属何证?写出治则、治法。(30分)

13、补气法治疗失血的主要理论依据有

病例分析(40分)

例(一):陈XX,女,30岁,2000年12月就诊。

主诉:咳嗽3天。

病史:7日前受凉出现怕冷,周身骨痛、头痛,鼻塞、流清涕,

咽痒,自服维C银翘片后症状未解,3天前咳嗽,咯痰、色黄稠,

咽痛,唇红口干。查体:咽红,扁桃体II0,双肺呼吸粗,舌质

淡红,苔黄脉滑数。

99级本科生中医学考试试题要求:按寒热虚实作证候分析。(20分)

例(二):刘XX,男,50岁。

单项选择题(20分)2年前因便血被诊为“复发性溃疡”,经治疗后大便转黄,遂见

1、下列那•项属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面色无华,体倦乏力,腹部冷痛,腰酸膝软,时有滑精,服用附

A.同病异治B.异病同治C.审因论治D.辨证论治E.标本同治桂理中丸后症状改善,但病情反复,难以恢复,现疲倦乏力,纳

2、“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呆,精神不振,大便清,查体:面色白,体形消瘦,四肢不温。

A.相互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舌质淡嫩,苔少,脉沉细。

D.相互消长平衡E.以上都不是要求:按寒热虚实作证候分析。(20分)

3、可用阴阳的对立制约来解释的是:99级本科生中医学试题参考答案

A.寒极生热B.阴损及阳C,寒者热之D.重阳必阴E.阴中求阳单项选择题(20分)

4、下列五行生克关系中哪项是错的?1、D2、C3、C4、C5、B

A.木克土B.火生土C.火克水D.金生水E.金克木6、C7、C8、E9、C10、C

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传变是属于:11>E12、A13、B14、E15、B

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木D.母病及子E.子病犯母16、E17、C18、D19、B20、D

6、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名词解释(10分)

A.解剖形态的差异B.分布部位的不同C.功能特点的不同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伤人致病而成六淫。

D.经脉阴阳属性的不同E.以上都不是痰饮:指津液代谢障碍引起的产物,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

7、心主神志的基本概念是:五行:木、火、水、金、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A.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B.调畅人体的情志和情绪的平衡腌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C.主宰整个人体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I).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灸法:是用艾叶点燃后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熏烤,借灸火的

E.协调整个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的方法。

8、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筒答题(30分)

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输精于皮毛1、(10分)

D.肺朝百脉E.肺主宣发和肃降中医学把''阴阳失调”作为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机现,并借此

9、在维持正常呼吸方面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进一步分析不同疾病的具体病变情况,阴阳失调类型主要有阴阳偏胜(4分)、

A.肺与肝B.肺与心C.肺与肾D.肺与脾E.心与肾阴阳偏衰(4分)、阴阳互损(1分偏阴阳转化(1分)、阳胜(2分)、阴胜

10、属于脾主升清的内涵是:(2分)、阴衰(2分)、阳衰(2分)。

A.脾的阳气升腾B.脾以升为健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输布水液,防止水湿内生E.与胃以降为和相对而言2、(10分)睥的主要生理功能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6分)、运化水谷(4分)、运化水湿(2分)

A.主筋B.开窍于目C.与胆相表里D.其华在爪E.以上都不是脾主升清(2分)

12、“天癸”的产生,是取决于脾主统血(2分)

A.肾中精气的充盈B.元气的充沛C.肾阳的蒸腾气化3、(10分)

D.肾阴的濡润滋养E.肾的封藏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

13、“肝肾同源”的理论依据是:沟通表里、上下、内外(4分)

A.同属下焦B.精血互化C.同寄相火D.水能生木E.以上均不是通行气血(2分)

14、气的基本概念是:调节机能平衡(2分)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感应传导作用(2分)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I).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病例分析(40分)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例(一)20分

15、以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作:风寒袭表:怕冷、骨痛、头痛、咽痒(6分)

A.营气B.宗气C.中气D.元气E.卫气肺窍不利:鼻塞、流涕(2分)

16、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的:痰热蕴肺:咳嗽、黄痰(6分)

A.足阳明目经B.手太阳小肠经C.足太阴脾经肺热:唇红、口干、咽痛、苔黄脉数(2分)

D.足少阴肾经E.手少阳大肠经总之该患者为表寒里热实证(4分)

17、绕阴器、抵小腹的经脉是:例(二)20分

A.脾经B.肾经C.肝经D.胃经E.胆经脾阳虚:体倦、纳呆、精神不振、便滤、消瘦、腹部冷痛

18、卜列哪一种症状不是风邪致病特点的表现:(8分)

A.头痛B.汗出C.恶风D.烦躁E.鼻塞肾阳虚:腰酸膝软、滑精、四肢不温(8分)病为脾肾阳虚的是

19、七情致病首先影响:虚寒证(4分)

A.脏腑B.气机C.血液D.经脉E.气血2000级本科生中医学考试试题

20、“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A.虚寒证用寒药B.实寒证用寒药C.假热证用寒药

I).假寒证用寒药E.虚热证用寒证单项选择题(20分)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名词解释(10分)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六淫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痰饮C.时令对人体的影响。

五行D.五脏与六腑是个整体.

腌穴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灸法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药学家”代表的是:

A.朱丹溪

简答题(30分)B.李东垣

1、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疾病变化。(10分)C.张子和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0分)I).刘完素

3、经络的生理功能是什么?(10分)E.李时珍

以卜.哪种情况不能组成一对阴阳?

宗气

A.内与外

B.气

C营

B.上与下

D.上

C.动与静匕

D.寒与热以

E.上升与外出】6、经络的概念较确切的是: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A.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A.阴阳对立制约B.气血运行的通道。

B.阴阳互根互用C.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C.阴阳互相转化D.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D.阴阳消长平衡E.感应传导的线路。

E.以上都不是17、六淫的概念是:

5、“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可用阴阳学说中哪一个观点来解释?A.六气

A.阴阳对立制约B.六气的太过和不及

B.阴阳互根互用C.六种毒气

C.阴阳消长平衡D.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D.阴阳相互转化E.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不是18、风邪伤人,病变部位不固定,是由于:

下列五行生克关系中哪项是错的?A.风与肝相应,肝病易幼。

A.木克土B.风为仃病之长。

B.火生土C.风性易动,动摇不定。

C.火克水D.风性善行。

D.金生水E.风性数变。

E.金克木19、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

按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A.早期治疗

A.母病及子B.治病求本

B.子病犯母C.扶正袪邪

C.相乘D.先安未受邪之地

D.相侮E.急则治其标

E.相克20、素体阳虚感受寒邪用助阳解表法治疗属:

脏象的基本涵义是:A.急则治其标

A.内脏的解剖形象B.缓则治其本

B.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C.因时制宜

C.脏腑的生理和病理D.标本兼治

D.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E.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不是

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大的是:

A.心的主血脉功能简答题:(30分)

B.肝的疏泄功能阴阳学说如何说明人体的病现变化?

C.脾的运化功能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D.肺的主治节功能痰饮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E.肾的藏精功能

10、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问答题:(20分)

A.生成宗气肺和肾的主要功能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B.调节全身气机

C.宣发卫气病例分析:(30分)

D.肺气通于天徐某,男,40岁,干部。1979年5月7日初诊。

E.肺的呼吸功能主诉:纳差,腹胀,便清,消瘦1年6个月。

11、属于脾主升清的内涵是:病史:去年1月因“胃溃疡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身体日益虚弱。

A.脾的阳气升腾。胃纳不佳,口淡无味,食后脱腹胀满。大便滤薄槽杂,1天3-4次。

B.牌以升为健。体重日减,四肢疲乏无力。头昏目花,清晨牙龈出血。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检查:周身轻度浮肿,以下肢为甚。面色萎黄,口唇淡白。舌质淡胖,有齿

D.愉布水液,防止水湿内生。E[L脉缓无力。

E.与胃以降为和相对而言。要求:1、请写出本例患者以哪一个脏腑病变为主?

12、情志抑郁与下列哪个生理功能失调最有关?2、运用学习的脏象学说理论分析、解释每个症状发生的机制。

A.心神不足

B.髓海空虚

C.肝失疏泄

D.肝升太过

E.神不守舍

13、机体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

A.血液的营养

B.津液的滋润

C.水谷精微充养

D.肾中精气的充盈2000级本科生中医学试题参考答案

E.心气心血的充沛

14、气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完整的基本概念是:单项选择题(20分)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1、E2、D3、E4、B5、D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