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_第1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_第2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_第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_第4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时间:202X.X202X六单元22皇帝的新装一场虚荣与真相的童话之旅目录01一、作者与童话世界02二、故事脉络全解析03三、角色百态与人性洞察04四、写作特色探秘05五、童话背后的现实寓意06六、课堂总结与思考202XPART01一、作者与童话世界01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他出身贫苦,却凭借非凡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奇幻与温暖的童话世界,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02安徒生的一生创作了160余篇童话,这些作品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在全球各地广泛流传,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安徒生:童话之王的传奇人生安徒生的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这些作品爱憎分明,充满了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批判。01他的创作风格独特,常常将民间传说、道德说教与非凡的想象力完美结合,用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形象,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使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童话的奇幻魅力,又能得到心灵的启迪。02安徒生的代表作与创作风格020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通常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常常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自然界万物以及家具、玩具等生命和思想感情,让它们人格化,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童话:开启幻想之门的钥匙202XPART02二、故事脉络全解析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皇帝,他对新装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在购买新衣服上,对自己的军队毫不关心,也不喜欢看戏和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新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种夸张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皇帝的荒唐昏庸和穷奢极欲。引子:皇帝爱新装有一天,城里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能够织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无比精美,而且还有一种神奇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一谎言精准地抓住了人们不愿被认为愚蠢或不称职的心理,为骗局的展开埋下了伏笔。01皇帝听后,立刻被这种神奇的布料所吸引,他幻想着用这种布做成的衣服,既能彰显自己的尊贵,又能检验出大臣们是否称职,于是毫不犹豫地聘请了这两个骗子为他织布做新装,心甘情愿地掉进了骗子设下的陷阱。02开端:骗子织新装皇帝派诚实的老大臣去查看织布的进展。老大臣来到织布机前,却惊恐地发现什么也看不见。但他害怕被人认为自己不称职或愚蠢,于是选择撒谎,称赞布料非常美丽。之后,皇帝又派了另一位官员去看,这位官员同样什么都没看见,却也和老大臣一样,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和地位,对根本不存在的布料大加赞赏。皇帝自己去看时,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明明眼前空空如也,却只能假装看到了美丽的布料,还对骗子的“手艺”赞不绝口。发展:君臣看新装皇帝决定穿着用这种神奇布料做成的“新装”去参加游行大典。游行那天,他脱光了衣服,假装穿上了新衣,在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街道两旁站满了民众,他们都不想被认为是愚蠢的人,于是纷纷夸赞皇帝的新衣服是多么漂亮、多么合身。皇帝和他的随员们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游行。整个场面充满了荒诞和讽刺,将皇帝的愚昧无知、自作聪明,以及随员和民众的虚伪、愚蠢展现得淋漓尽致。0102高潮:皇帝穿新装就在众人都沉浸在这场荒谬的骗局中时,一个小孩天真无邪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孩子的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撕开了谎言的面纱。人们开始私下里低声传播孩子的话,真相逐渐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然而,皇帝听到百姓的议论后,虽然心里有些发抖,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他还是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继续完成了游行大典,这一结局既让人感到可笑,又引人深思。0102结局:小孩揭新装202XPART03三、角色百态与人性洞察从皇帝对新装的极度痴迷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度虚荣的人,将外在的服饰看得比国家和人民更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耗费大量的钱财。在面对骗子的骗局时,他的表现暴露出他的愚昧无知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轻易地相信了骗子的谎言,不敢承认自己看不见布料的事实,害怕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或不称职的皇帝,只能自欺欺人,成为了众人的笑柄。皇帝:被虚荣吞噬的昏君0201骗子们巧妙地利用了皇帝的虚荣心和人们害怕被认为愚蠢的心理,精心设计了这场骗局。他们精准地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展现出了狡猾和奸诈的一面。在整个行骗过程中,他们索要最好的丝绸和金线,却什么也没有织,将所有的材料都据为己有,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贪婪本性。他们的行为反映了社会中那些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的人。骗子:狡猾贪婪的欺诈者大臣们明明什么都看不见,却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和声誉,纷纷向皇帝撒谎,称赞根本不存在的布料。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了强烈的虚伪性,不敢说出真相,只会阿谀奉承。这种行为背后,是他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逐,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自私考量。他们害怕因为说出真话而失去现有的一切,所以选择了随波逐流,参与到这场集体的谎言中。PART01PART02大臣:虚伪自私的奉承者0102小孩在故事中是纯真和勇敢的象征。他没有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不受虚荣心和恐惧的影响,能够保持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当所有人都被谎言蒙蔽时,他勇敢地站出来,说出了真相,打破了这场荒谬的骗局。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在面对虚假和丑恶时,要保持纯真和勇气,敢于说出真话。小孩:纯真勇敢的真相使者通过对这些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洞察到人性中的虚荣、恐惧和真诚。皇帝、大臣和民众因为虚荣和恐惧,不敢承认自己看不见布料的事实,陷入了自欺欺人的谎言中。而小孩则代表了人性中的真诚和善良,他的纯真和勇气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警惕虚荣和恐惧对我们的影响,保持真诚和勇敢,坚守内心的真实。从角色看人性:虚荣、恐惧与真诚202XPART04四、写作特色探秘01安徒生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世界。骗子能够织出只有聪明人才能看见的神奇布料,这一设定本身就极具想象力,为故事增添了神秘和奇幻的氛围。02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如皇帝穿着不存在的新衣游行,以及众人对新衣的虚假夸赞等,都突破了现实的限制,展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让读者沉浸在一个充满奇幻和趣味的世界中。丰富的想象:构建奇幻童话世界0102作者运用了大量夸张的手法,对皇帝、大臣等人物的行为和心理进行了夸张的描写。例如,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皇帝对新装的痴迷程度,深刻地讽刺了他的荒唐和昏庸。又如,骗子在空无一物的织布机前假装忙碌地织布,大臣们明明看不见布料却装作看得津津有味,这些夸张的情节使故事更加荒诞可笑,增强了讽刺的力度,让读者对故事中人物的丑恶嘴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胆的夸张:强化讽刺效果故事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言行和态度,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皇帝在镜子前假装欣赏新衣的样子,与小孩说出真相的勇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皇帝的虚伪和小孩的纯真。大臣们在面对看不见的布料时,内心的恐惧和表面的夸赞之间的对比,也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思想。巧妙的对比:凸显人物性格安徒生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使故事能够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例如,“皇上在更衣室里”这样简单的表述,就生动地描绘出皇帝对新衣的痴迷。同时,他的语言又富有表现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修辞,将人物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生动地展现出来。如“这可骇人听闻了”“哎呀,真是美极了”等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皇帝内心的恐惧和虚伪的夸赞,让故事充满了生命力。生动的语言:赋予故事生命力202XPART05五、童话背后的现实寓意《皇帝的新装》创作于1837年,当时丹麦社会处于封建统治时期,人民生活困苦,而统治阶级却穷奢极欲、挥霍无度。故事中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虚荣,正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形象,不惜说谎、自欺欺人,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堕落。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对这种虚伪和虚荣的风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0102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虚伪与虚荣的剖析01故事中人们因为害怕被认为愚蠢或不称职,而不敢说出真相,选择了盲从和随波逐流,这揭示了人性中的恐惧和盲从等弱点。0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害怕受到他人的否定或排斥,而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盲目地跟随大众。这个童话提醒我们要警惕这些人性弱点,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对人性弱点的揭示:恐惧与盲从的反思小孩说出真相的情节,代表了童真和真诚的力量。在一个充满虚伪和谎言的世界里,小孩的纯真显得尤为珍贵。01安徒生通过这个故事,呼唤人们回归童真和真诚,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善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小孩一样,不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敢于说出真话,坚守自己的信念。02对童真与真诚的呼唤:回归本真的美好202XPART06六、课堂总结与思考回顾《皇帝的新装》的主要情节,从皇帝爱新装、骗子织新装,到君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再到小孩揭新装,让学生再次感受故事的精彩和趣味。通过回顾,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以及故事所传达的思想。故事回顾:重温经典情节01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虚荣对人的影响,以及在面对虚假和丑恶时,我们应该如何坚守真相和勇气。0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