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声学、光学、热学综合(原卷版)_第1页
安徽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声学、光学、热学综合(原卷版)_第2页
安徽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声学、光学、热学综合(原卷版)_第3页
安徽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声学、光学、热学综合(原卷版)_第4页
安徽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声学、光学、热学综合(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声学、光学、热学综合1.【生活实际结合】(2025•安徽)如图所示,用橡胶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用话筒接收,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这个带有声音特征的电信号通过示波器中的波形图显示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发出的声音,经示波器显示出来的振幅相同2.(2024•安徽)“声纹锁”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口令”却无法让锁打开。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识别主人身份的。3.(2023•安徽)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4.(2022•安徽)乐队演奏时,有经验的听众仅凭音乐声也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这是由于不同乐器在演奏时发出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5.(2021•安徽)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6.(2025•安徽)如图所示,M为平面镜,S为光源。请作出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7.(2025•安徽)小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记录见如表。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大小正倒虚实16.0放大倒立实像26.618.0放大倒立实像22.320.0等大倒立实像20.022.0缩小倒立实像18.424.0缩小倒立实像17.2(1)实验过程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蜡烛使物距u=23.0cm,然后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实像;(2)该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视力的矫正,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移动光屏至其与凸透镜相距19.0cm,然后移动蜡烛使物距u=24.0cm,此时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合适的(选填“凹”或“凸”)透镜。8.(2024•安徽)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种利用冰透镜向日取火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图所示,若把冰块制成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冰透镜的焦点为F,请在图中完成光路。9.(2024•安徽)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水面倒影 B.树下光斑 C.墙上留影 D.杯中“折”笔10.(2023•安徽)某小组探究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将光源和光屏分别竖直放置在水平光具座上的A、C位置,B是AC的中点,如图1所示。在AB之间朝向A观察,看到的光源形状如图2中的甲所示。(1)在B处竖直放置一块平面镜,镜面朝向光源,小丽在AB之间观察平面镜中的像,小明在BC之间观察光屏。此后,小亮将平面镜更换为一个凸透镜,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他在BC之间观察光屏上的像。上述实验过程中,小丽、小明和小亮观察到的分别是图2中的(选填“①”“②”“③”或“④”)。①甲、丙、戊②乙、丙、丁③乙、乙、丁④乙、乙、戊(2)小亮继续实验,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可保持光源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选填“A”或“C”)移动,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呈现清晰的像。11.(2022•安徽)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物理模型。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一部分光射进玻璃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12.(2021•安徽)如图,L表示凸透镜,MN为主光轴,O为光心,F为焦点。从S点发出两条光线,一条经过光心,另一条平行于主光轴,请在图中画出它们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13.(2021•安徽)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14.(2025•安徽)北宋人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记载,青州“盛冬浓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状”。这里“百花”状的霜是由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15.(2025•安徽)小张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煤油的比热容。实验中,在一段时间内电阻丝产生400J的热量,质量为0.04kg的煤油温度升高了5℃,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全部被煤油吸收,则煤油的比热容为J/(kg•℃)。16.(2024•安徽)一保温杯中装有质量为200g,温度为25℃的水。将一个质量为100g、温度为100℃的金属块放入杯中,一段时间后杯内水和金属块的温度稳定在30℃,假设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该金属块的比热容为J/(kg•℃)。17.(2024•安徽)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 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18.(2023•安徽)某小组加热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测量数据在图示坐标纸上描出了相应的点。(1)请把图上的点连接起来,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实验表明:在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上升”)。19.(2022•安徽)小明利用家中的燃气表和温度计测量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60℃,消耗了0.01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则此次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20.(2021•安徽)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初温为20℃、质量为50kg的砂石吸收3.6×106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砂石的比热容为0.9×103J/(kg•℃)]21.(2025•安徽二模)如图所示是物理教材中的几幅插图,关于这几幅插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甲中,“真空铃实验”可以直接证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图乙中,用手捏住“土电话”中间的细线,另一位同学仍然能听到声音 C.图丙中,转速一定时,硬纸片与齿数越多的齿轮接触,则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图丁中,摩托车的消声器和高架桥两旁的隔音墙,在防治噪声的环节是相同的22.(2025•蜀山区三模)如图是一种“鸣音水壶”,当壶中的水烧开时会产生大量水蒸气,这些高压水蒸气通过壶盖内的簧片,使簧片振动发出尖细而清脆的报警声音。“尖细而清脆”是指声音的(填写声音的特性)。23.(2025•包河区三模)如图所示,“神舟十九号”两位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不能像在地球上直接对话,这种现象表明声音。24.(2025•包河区二模)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地插入盛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5.(2025•南陵县模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关于蝉叫声和鸟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蝉叫声和鸟鸣声是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C.鸟鸣声响度大,所以鸟鸣声传播得更快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大26.(2025•太和县一模)黄梅戏是我省主要戏曲剧种,在表演时,听众分辨演员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27.(2025•瑶海区三模)2025年5月6日,赵心童夺得中国首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终结英国选手对世锦赛冠军长达98年的垄断。决赛结束的一刹那,球迷们的呐喊声响彻全场,这里的“响彻全场”主要是描述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8.(2025•合肥三模)“鸣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箭矢,如图所示是其主要部件,箭簇射出后风吹其孔,发出响声。古代人们是通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分辨出“鸣镝”的声音的。29.(2025•安徽二模)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的像的光路图。30.(2025•蜀山区三模)如图所示,为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31.(2025•包河区三模)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要求:(1)画出点光源S;(2)补充入射光线;(3)画出反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32.(2025•包河区三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如图所示,在蜡烛从光具座上43cm处逐渐移至10cm处的过程中,烛焰所成像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变小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D.先成倒立实像后成正立虚像33.(2025•包河区三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保持散光笔射出的入射光紧贴着光屏射向水面,若将圆形可折转光屏的右侧半个光屏以直径NOM为轴向后旋转一个角度,则正对纸面观察,在光屏上(选填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A.只能看到反射光路B.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均看不到C.只能看到折射光路D.同时看到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2)如图乙所示、将一束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发生了反射与折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图乙中折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为。(填写夹角的度数)34.(2025•包河区二模)一束光从半圆形的玻璃斜射入到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35.(2025•南陵县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C.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D.燃烧的蜡烛不断变短,光屏上成的像会下移36.(2025•太和县一模)我国光缆通信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光缆可以通达所有地区。原理是光不断地经光纤的内壁反射向前传播,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一次反射即可)。37.(2025•瑶海区三模)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AO从空气斜射到玻璃三棱镜,折射光线为OB。光线OB又从三棱镜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上的B点,请在图中画出光线OB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38.(2025•瑶海区三模)在图甲女孩前面适当距离放置玻璃杯,然后在玻璃杯中倒入水,会看到如图乙“女孩转身”的情形,则通过盛水的玻璃杯看到“女孩转身”是因为凸透镜成()A.倒立的实像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正立的虚像39.(2025•包河区二模)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同学使用如下器材:焦距分别为10cm、20cm、30cm的凸透镜各一个,手机一部,长为30cm的纸盒,胶带和剪刀等制作一个“手机投影仪”(其模型如图所示)。将手机和凸透镜分别固定在纸盒的两端,调整“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可在竖直的墙壁上看到手机画面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选择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 B.应选择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C.若手机画面正立,在墙壁上看到画面的像也是正立的 D.手机画面在墙壁上成的是放大的虚像40.(2025•合肥三模)如图所示,将干净的玻璃片放在烧开的水壶壶口处,会发现正对壶口的玻璃片表面有小水滴生成,这是由于水蒸气在玻璃片上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1.(2025•合肥三模)安徽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黄山毛峰是安徽绿茶的代表之作,下列关于沸水泡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泡茶过程中能闻到茶香是扩散现象 B.泡茶过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茶叶内能 C.茶水冷却一段时间后含有的热量变少 D.吹茶水凉得快主要是因为加快了茶水的蒸发42.(2025•瑶海区三模)氢能源因具有清洁环保、热值高、可再生性、无噪音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完全燃烧0.24kg氢气放出的热量被水全部吸收,能将kg的水从20℃加热到沸腾。[氢气的热值q=1.4×108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43.(2025•太和县一模)炒鸡是一道美味家常菜,这道菜的烹制大致经历以下过程:“鸡肉解冻”“热油爆炒”“小火慢炖”“大火收汁”。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鸡肉解冻”,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B.“热油爆炒”,使鸡肉温度快速升高 C.“小火慢炖”,锅内食物温度降低,可以节约能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