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地质工程师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石油开采地质工程师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石油开采地质工程师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石油开采地质工程师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石油开采地质工程师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开采地质工程师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答案:变质岩2.石油主要由碳、氢及少量的硫、氮、()等元素组成。答案:氧3.储集层的两个基本特性是孔隙性和()。答案:渗透性4.地层压力是指()的压力。答案:地层孔隙中流体5.石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之间。答案:0.75-1.06.背斜构造中,核部地层较()。答案:老7.沉积岩的主要构造类型有层理构造和()。答案:层面构造8.油层有效厚度是指具有工业产油能力的油层()。答案:厚度9.油藏驱动类型有弹性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答案:溶解气驱动10.地震勘探利用的是岩石的()差异。答案:弹性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种岩石属于岩浆岩?()A.砂岩B.花岗岩C.石灰岩D.页岩答案:B2.石油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A.碳B.氢C.硫D.氧答案:A3.储集层中孔隙度最高的是()A.砾岩B.砂岩C.粉砂岩D.泥岩答案:A4.正常地层压力梯度是()MPa/mA.0.0098B.0.01C.0.0107D.0.011答案:A5.油藏中油、气、水分布一般是()A.气在上,油在中,水在下B.油在上,气在中,水在下C.水在上,油在中,气在下D.气在上,水在中,油在下答案:A6.背斜构造的枢纽是()A.核部地层走向线B.轴面与层面的交线C.翼部地层走向线D.核部与翼部的分界线答案:B7.以下属于非均相驱油的是()A.水驱油B.气驱油C.化学驱油D.混相驱油答案:B8.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P波B.S波C.面波D.瑞雷波答案:A9.测井曲线中,反映地层电阻率的是()A.自然电位曲线B.声波时差曲线C.电阻率曲线D.密度曲线答案:C10.油层对比的主要依据是()A.岩性B.电性C.化石D.以上都是答案:D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属于沉积岩的是()A.石灰岩B.砂岩C.页岩D.大理岩答案:ABC2.石油的物理性质包括()A.颜色B.密度C.粘度D.溶解性答案:ABCD3.影响储集层物性的因素有()A.岩石颗粒大小B.颗粒分选性C.胶结物含量D.埋藏深度答案:ABCD4.地层压力的类型有()A.正常地层压力B.异常高压C.异常低压D.静水压力答案:ABC5.油藏驱动能量来源有()A.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B.边水或底水的压能C.气顶气的弹性能D.原油中溶解气的膨胀能答案:ABCD6.褶皱构造的基本要素包括()A.核B.翼C.轴面D.枢纽答案:ABCD7.常用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有()A.黑油模型B.组分模型C.热采模型D.化学驱模型答案:ABCD8.地震勘探野外采集的参数有()A.炮点位置B.检波器位置C.激发时间D.接收时间答案:ABCD9.测井资料的应用包括()A.划分地层B.确定岩性C.计算孔隙度D.判断油水层答案:ABCD10.油层对比的原则有()A.岩性相似性原则B.沉积旋回性原则C.电性特征一致性原则D.厚度一致性原则答案:ABC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岩浆岩中不会含有化石。()答案:对2.石油的粘度只与温度有关。()答案:错3.孔隙度相同的储集层,渗透率一定相同。()答案:错4.地层压力总是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答案:错5.油藏中油、气、水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答案:错6.背斜构造一定是正构造。()答案:对7.水驱油过程中,水的波及系数越高越好。()答案:对8.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答案:错9.测井曲线可以直接确定油层的含油饱和度。()答案:错10.油层对比只能在同一油田内进行。()答案:错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石油的成因。答案:石油是由古代生物遗体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演化形成的。在浅海、湖泊等沉积环境中,大量动植物死亡后堆积,被泥沙掩埋。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在高温、高压以及细菌等作用下,这些有机物逐渐发生化学变化,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和热解过程,最终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之后在适当的地质条件下聚集形成油藏。2.简述储集层的分类及特点。答案:储集层主要分为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和其他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以砂岩、砾岩为主,孔隙主要为原生粒间孔隙,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受岩石颗粒大小、分选性等影响大。碳酸盐岩储集层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孔隙类型复杂,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如溶洞、裂缝等,储集性能差异大。其他储集层如泥岩、火山岩等,储集条件相对较差,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成为有效储层。3.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答案: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人工震源激发地震波,地震波向地下传播,当遇到不同弹性性质的地层界面时,部分地震波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在地面布置检波器接收反射波等信息,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时间、振幅等参数。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可推断地下地层的深度、产状和构造形态等,为石油勘探提供重要依据。4.简述油藏数值模拟的主要步骤。答案:首先是油藏地质建模,收集油藏地质、测井、试井等资料,建立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接着进行数值模型建立,确定模拟区域、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等。然后输入油藏流体性质、岩石物性等参数。再选择合适的数值模拟方法,如黑油模型等。之后进行历史拟合,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调整参数使两者相符。最后进行预测,对油藏未来开发动态进行预测,为制定合理开发方案提供支持。六、讨论题(每题5分,共10分)1.讨论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及发展趋势。答案: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有多种。传统的注水开发能保持地层压力驱油,但采收率有限。化学驱通过注入化学剂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改善流度比和界面性质提高采收率。气驱利用气体膨胀和混相作用驱油。热采适用于稠油,通过加热降低粘度。未来发展趋势是向多学科交叉、智能化方向发展。纳米技术、微生物技术等可能应用于提高采收率。同时,注重提高采收率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降低成本,以实现石油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开发。2.讨论石油开采过程中地质因素对开采效率的影响。答案:地质因素对石油开采效率影响显著。储集层物性如孔隙度和渗透率直接决定流体流动能力,高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提高开采效率。油藏的地质构造也很关键,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