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供电局线路施工方案_第1页
来宾供电局线路施工方案_第2页
来宾供电局线路施工方案_第3页
来宾供电局线路施工方案_第4页
来宾供电局线路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来宾供电局110kV线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信息本工程为来宾供电局110kV城东线改造项目,线路起点为220kV来宾变电站110kV出线间隔,终点为新建110kV城东站,线路全长18.7km。工程包含杆塔组立68基(其中直线塔42基、耐张塔26基),导线采用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JLB20A-80铝包钢绞线,全线架设OPGW光缆18.7km。1.2工程地质条件线路途经区域地形比例为:平地35%、丘陵45%、山地20%。沿线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比60%)、黄壤(25%)及冲击土(15%),地下水位普遍在1.5-3.0m之间。需穿越县道2处、河流1处(红水河支流)、铁路1处(湘桂铁路)及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交叉跨越12处。1.3主要工程量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杆塔组立基68含基础施工导线架设km18.7单回路架设地线架设km18.7双地线配置OPGW光缆km18.7含金具附件电缆敷设m850进站电缆段拆除旧线路km12.3原110kV城东Ⅰ线二、施工组织架构2.1项目管理体系成立项目经理部,实行三级管理架构:决策层:项目经理(持一级建造师证)、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管理层:工程技术部、安全监察部、物资设备部、质量控制部、综合管理部作业层:基础施工队(2个)、杆塔施工队(2个)、架线施工队(2个)、调试队(1个)2.2主要管理人员职责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全过程协调管理,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负总责总工程师:主持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负责技术交底及现场技术指导安全监察部长:实施全过程安全监督,组织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施工队长:负责现场作业组织实施,执行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2.3施工平面布置在K8+500处设置项目经理部(租用当地闲置厂房),在K3+200、K12+800处设置2处材料中转站,每个中转站配备200kVA临时变压器1台、材料仓库300㎡、工具房50㎡。施工便道采用原有乡村道路拓宽改造,新建施工便道总长5.2km,宽度4.5m,采用泥结碎石路面。三、施工进度计划3.1关键节点控制前期准备阶段:第1-15天(含施工方案审批、材料采购、技术交底)基础施工阶段:第16-60天(分两个作业面平行施工)杆塔组立阶段:第46-90天(与基础施工搭接进行)架线施工阶段:第81-150天(含导地线展放、附件安装)光缆施工阶段:第121-160天(与架线施工交叉作业)调试验收阶段:第161-180天(含电气试验、启动验收)3.2进度保障措施采用Project软件进行进度动态管理,每周召开进度分析会关键材料提前30天进场,建立材料储备预警机制(储备量不低于30%)配置2套备用施工机械(挖掘机、吊车各1台)应对设备故障雨季施工期间(5-9月),基础施工队增加防雨棚及排水设备,确保日作业效率不低于晴天的70%四、主要施工方案4.1基础施工4.1.1分坑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平断面图+坐标法"进行分坑,直线塔误差≤50mm,转角塔误差≤1'30"。设置临时水准点,每5基杆塔设置1个,闭合差控制在±20√L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4.1.2基础类型选择直线塔:采用台阶式混凝土基础(C25混凝土),埋深2.0-2.5m耐张塔:采用板式基础(C30混凝土),配置16Mn钢筋,埋深2.5-3.0m山地地段:采用岩石嵌固基础,钻孔直径≥800mm,嵌入基岩深度≥1.5m软土地段:采用桩基础,桩径Φ600mm,桩长8-12m,单桩承载力≥300kN4.1.3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180±20mm),使用混凝土输送泵浇筑。基础浇制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至距顶面300mm处,间隔≥12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间距≤300mm,每个振捣点持续时间20-30s。基础养护采用覆盖薄膜+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当气温低于5℃时采取冬季施工措施(覆盖保温被+电热毯)。4.2杆塔组立4.2.1杆塔运输平地/丘陵段:采用8t自卸汽车直接运输至塔位山地段:采用"汽车+拖拉机+人工"接力运输,配备液压山地运输车3台运输固定:杆塔构件采用两点绑扎法,绑扎点设置在重心位置±500mm范围内,运输过程中时速不超过20km/h4.2.2杆塔组立方法直线塔: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抱杆选用Φ219×8mm钢管抱杆,高度18m,最大起吊重量2.5t耐张塔:采用格构式铝合金抱杆(600×600mm截面),高度25m,双吊点起吊,设置4根外拉线,对地夹角≤45°接地装置:采用Φ12圆钢,水平敷设60m(埋深0.8m),垂直接地极采用50×50×5mm角钢(2.5m长),设置4根,采用放热焊接连接,接地电阻要求≤10Ω(土壤电阻率高地段采用降阻剂处理)4.3架线施工4.3.1导地线展放采用张力放线工艺,配置2×30kN张力机1台、40kN牵引机1台。张力场选择在耐张塔附近100-150m处,牵引场布置在张力场反方向2-3km处。导线放线张力控制在18kN(约为拉断力的25%),地线张力12kN。放线滑车采用Φ660mm尼龙轮,直线塔单轮、耐张塔双轮配置。4.3.2跨越施工一般跨越(10kV线路、乡村道路):采用绝缘网+竹跨越架,架体高度超出被跨物顶部2.5m,宽度超出两边线各2m重要跨越(县道、铁路):采用钢结构跨越架,设置双层防护网(上层绝缘网+下层安全网),铁路跨越申请"天窗"施工(计划3小时/处)河流跨越(红水河支流):采用无人机展放导引绳(载重≥5kg无人机),然后通过导引绳牵引迪尼玛绳(破断力≥150kN),最终牵引导线4.3.3紧线施工采用"一牵二"同步紧线工艺,紧线顺序:先地线后导线,先中相后两边相。紧线张力通过张力机控制,直线塔过牵引长度≤200mm,耐张塔过牵引长度≤300mm。弧垂观测采用温度修正法,在紧线场设置温度计(精度±0.5℃),每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当温度变化超过5℃时重新计算弧垂值。4.3.4附件安装直线塔:采用朝天滑车法安装悬垂绝缘子串,开口销必须双开且开口角度≥60°耐张塔:先安装耐张绝缘子串,后安装引流线,引流线弧垂按设计值+5%控制间隔棒:安装间距12m,偏差≤0.5m,三相间隔棒在同一截面,横向偏差≤50mm4.4OPGW光缆施工4.4.1光缆展放采用与地线同盘展放工艺,光缆在张力机上的弯曲半径≥1.2m,牵引机牵引力≤15kN,牵引速度控制在40-60m/min。在光缆接头处预留15m(直线塔)、25m(耐张塔),余缆采用"∞"字形盘放,盘径≥2.5m。4.4.2光缆熔接在杆塔处设置熔接工作平台,采用OTDR(光时域反射仪)进行光纤测试,衰耗值要求:1310nm窗口≤0.36dB/km,1550nm窗口≤0.22dB/km。熔接前进行光纤端面切割(切割角度≤1°),熔接机放电时间设置为15-20ms,熔接后热缩管加热时间40s(加热温度180±5℃)。五、安全保证措施5.1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三措一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应急方案)管理体系,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设置专职安全员6名(每个施工队1名),配备安全工器具室200㎡,配置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等)300套。5.2高处作业安全杆塔组立及架线施工必须使用双钩安全带(静负荷测试≥225kg),安全带应系在牢固构件上,禁止低挂高用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每年一次),作业时设置安全监护人,上下杆塔使用防坠器遇有5级及以上大风、雷雨、浓雾等恶劣天气,禁止高处作业5.3电气安全措施临近带电体施工(距离≤10m)设置硬质隔离屏障,采用绝缘遮蔽措施(绝缘毯、绝缘套管)施工用电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箱配置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验电接地必须执行"三查三验"制度(查设备、查线路、查接地;验电前验验电器、验电中验设备、验电后验接地)5.4交通安全管理施工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设置车辆调度中心,驾驶员必须持B2以上驾驶证且驾龄≥5年。运输超限设备时办理《超限运输许可证》,配备警示标志(红旗、警示灯),夜间运输开启爆闪灯,时速不超过15km/h。六、质量控制措施6.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168-2016)优良标准,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8%,工程零缺陷移交。6.2材料质量控制建立材料"三检制"(进场检验、过程抽检、使用前检查),主要材料检验要求:钢材:抗拉强度≥420MPa,伸长率≥20%,每批抽检3组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干试42kV/1min,湿试30kV/1min),零值绝缘子检测率100%导线:直流电阻≤0.138Ω/km,拉断力≥72.6kN,每盘导线测量直流电阻水泥:安定性合格,3天抗压强度≥25MPa,每200t为一批次检验6.3工序质量控制设置质量控制点28处,实施"W、H、S"三级质量监督(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旁站点)。关键工序控制标准:基础混凝土强度:试块强度≥设计值的115%,同条件养护试块每基1组杆塔倾斜:直线塔倾斜≤1.5‰,耐张塔倾斜≤1.0‰导线弧垂:允许偏差±2.5%,相间弧垂偏差≤50mm接地电阻:竣工测量值≤设计值的120%6.4质量通病防治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控制坍落度在180±20mm,振捣时间20-30s/点,模板涂刷脱模剂杆塔螺栓松动:采用扭矩扳手紧固,M16螺栓扭矩值40-45N·m,M20螺栓60-65N·m,做好防松标记导线损伤:展放过程中使用防捻器,导线损伤截面积≤7%时采用补修管,>7%时锯断重接七、环境保护措施7.1施工期环保要求施工便道设置截排水沟(宽300mm×深400mm),在出口处设置沉淀池(3级,总容积5m³)弃土弃渣集中堆放,设置挡渣墙(高度2m,采用浆砌片石),弃土完成后进行植被恢复(撒播草籽+植树)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设备(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22:00至次日6:00禁止高噪声作业7.2水土保持措施基础开挖采用"先挡后挖",弃土堆放高度≤1.5m,边坡坡度1:1.25山地段设置挡土墙(高度1.5m)和截水沟(间距50m),防止水土流失雨季施工期间,裸露地表覆盖率≥90%(采用防尘网覆盖),施工结束后恢复植被覆盖率≥95%7.3废弃物管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可回收、不可回收、危险废物三类),废油、废油漆等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签订处置协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每周2次)。八、应急预案8.1应急组织成立应急指挥部,配置应急救援队伍30人,配备应急物资(急救箱2个、担架3副、应急照明10套、发电机2台),与当地医院(来宾市人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8.2主要应急处置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使伤者脱离电源),检查呼吸心跳(如无则实施心肺复苏),拨打120急救高处坠落:检查伤者意识及伤势,脊柱损伤者保持原体位搬运,开放性伤口立即加压包扎,骨折处进行固定设备倾覆:立即启动应急电源,设置警戒区(半径50m),使用25t吊车进行扶正,检查设备结构损伤情况8.3应急演练每月组织专项应急演练(轮流开展触电、高坠、火灾等演练),每年进行1次综合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编制演练评估报告并修订应急预案。九、验收与移交9.1中间验收分阶段进行中间验收:基础工程验收:杆塔基础施工完成50%时进行杆塔组立验收:杆塔组立完成后进行架线施工验收:导地线架设完成后进行设备安装验收:光缆及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9.2竣工预验收由项目经理部组织,邀请监理单位参加,对照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杆塔倾斜度、接地电阻、导线弧垂等关键参数安全距离(对地、对跨越物)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电气设备交接试验(绝缘电阻、介损、局部放电等)9.3启动验收由供电局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进行启动前检查及启动试验,包括:冲击合闸试验(3次,每次间隔5分钟)核相试验(采用核相仪进行)保护传动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