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_第1页
大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_第2页
大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_第3页
大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_第4页
大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会审,重点核查路面结构层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5)、伸缩缝设置、排水系统等关键参数,形成会审记录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疑问。编制详细的技术交底文件,明确各施工环节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通过三级交底(项目总工→施工队长→作业班组)确保每位施工人员掌握技术要求。施工方案细化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结合工期要求(计划总工期60天),编制分阶段施工计划,明确路基处理(7天)、基层施工(10天)、混凝土浇筑(25天)、养护及切缝(15天)等关键节点。制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水泥(P.O42.5R)、碎石(5-25mm连续级配)、砂(中砂,含泥量≤3%)、水及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的最佳掺量,确保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35MPa,抗折强度≥4.5MPa。(二)现场准备场地平整与测量放样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场地平整,碾压密实度达到93%以上(重型击实标准)。利用全站仪按设计坐标放出路面中心线、边线及胀缝、缩缝位置,每隔50m设置一个控制桩,并用红油漆标注高程(±5mm误差)。临时设施搭建搭建混凝土搅拌站(HZS90型,生产能力90m³/h),配备2个100t水泥罐、砂石料仓(分仓隔离,硬化地面并设排水坡度)及自动上料系统。设置临时蓄水池(容量50m³)、发电机房(200kW柴油发电机)及施工便道(宽度4m,C20混凝土硬化),确保材料运输及水电供应。(三)材料与设备准备原材料采购与检验水泥:选用海螺牌P.O42.5R水泥,进场时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每200t为一批次进行抽样复试(检测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骨料:碎石采用本地花岗岩破碎料,级配符合GB/T14685-2011标准,针片状颗粒含量≤15%;砂选用闽江砂,细度模数2.6-3.0,含泥量≤3%,云母含量≤1%。外加剂: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0%),掺量1.2%;引气剂掺量0.01%,确保混凝土含气量3-5%。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主要设备清单:混凝土施工:搅拌站1套、混凝土罐车(8m³)6辆、天泵(47m)2台、振动棒(φ50/φ30)各10台、平板振动器5台、三辊轴摊铺机2台、真空吸水机3台。路基与基层:压路机(20t振动压路机)2台、平地机1台、洒水车2辆、切割机(带金刚石锯片)5台。检测设备:回弹仪、坍落度筒、抗折试模、抗压试模、水准仪、全站仪等(均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二、主要施工流程(一)路基处理基底压实与换填采用20t振动压路机对路基进行分层碾压(碾压速度3-4km/h,重叠宽度1/3轮径),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每1000㎡检测3点)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对软弱地基段(如淤泥质土),采用换填碎石处理,换填深度1.2m,分层摊铺碾压(压实度≥96%),并设置土工格栅(双向拉伸,抗拉强度≥80kN/m)。排水系统施工在路基两侧开挖边沟(宽×深=60cm×80cm),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沟底纵坡≥0.3%,每隔20m设置一道沉沙井,确保排水畅通。(二)基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基层采用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5%),配合比经试验确定(碎石:石屑:砂=65:25:10),采用厂拌法搅拌,自卸车运输,摊铺机连续摊铺(速度2-3m/min)。摊铺后立即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先轻后重,碾压次数6-8遍),表面平整度误差≤5mm,高程偏差±10mm,压实度≥98%。碾压完成后及时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养护期7天,期间禁止车辆通行。(三)混凝土面层施工模板安装选用5mm厚钢板模板(高度与路面厚度一致,22cm),采用φ16mm钢筋桩(间距50cm)固定,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机油:柴油=1:3)。安装完成后检查其高程(±2mm)、顺直度(3mm/20m)及稳定性,接缝处用海绵条填塞,防止漏浆。混凝土搅拌与运输搅拌站严格按配合比自动上料,搅拌时间90s(从投料到出料),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每台班检测3次)。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运输时间≤45min,夏季高温时罐车覆盖篷布,到场后检测坍落度损失,超过30mm时需二次添加减水剂调整(由试验员现场指挥)。摊铺与振捣混凝土倒入模板后,先用人工初平,再用三辊轴摊铺机(速度1.5m/min)往返碾压2-3遍,确保表面平整。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间距30cm,快插慢拔,振捣时间15-20s)与平板振动器(重叠10cm,匀速移动)配合振捣,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冒出,边角处加强振捣。真空吸水与抹面振捣完成后立即覆盖真空吸水垫(真空度-0.08~-0.06MPa),吸水时间20-30min(按1m³混凝土吸水0.015m³控制),降低混凝土水灰比。采用人工抹面(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用木抹子粗平,第二次用铁抹子精光,第三次在初凝前(手指按压无痕迹)进行拉毛处理(纹理深度1-2mm)。切缝与填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一般浇筑后24-36h),采用切割机切割缩缝(深度6cm,宽度5mm),间距5m(纵向)和4m(横向),切缝后及时清理缝内碎屑。胀缝设置在交叉口及曲线起点处,宽度2cm,内填沥青木板(高度与路面平齐),上部灌注聚氨酯密封胶(深度2cm)。(四)养护与拆模养护措施抹面完成后2h内覆盖塑料薄膜+土工布,保持湿润养护14天,每天洒水4-6次(夏季高温时段增加洒水次数),确保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期间设置禁行标志,严禁车辆、行人通行,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75%(约7天)不得开放交通。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浇筑后24h)方可拆除模板,拆模时轻撬轻放,避免损伤混凝土边角,拆除后及时修补缺陷(采用同配比水泥砂浆)。三、质量控制措施(一)原材料质量控制建立材料进场台账,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水泥、砂石料、外加剂等主要材料需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每月对搅拌站计量系统进行校准(误差≤±1%),确保配合比准确执行,混凝土试块按每100m³留置1组(3块),标养28天后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路基与基层路基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测,每200m检测4点;基层压实度每1000㎡检测3点,平整度用3m直尺检测,误差≤5mm。混凝土面层摊铺前检测模板高程、顺直度,每50m检测1组;混凝土坍落度每台班检测3次,抗折试块每500m³留置1组。切缝后检查缝深、缝宽及间距,用塞尺检测缝宽误差≤1mm,用深度尺检测缝深误差≤2mm。(三)质量通病防治裂缝防治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0.45),夏季施工时采取遮阳措施(搭设防晒棚),混凝土入模温度≤30℃;冬季施工时采用热水拌合(水温≤80℃),保证入模温度≥10℃。切缝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后24-36h(根据气温调整),避免因切缝不及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蜂窝麻面防治振捣时确保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无气泡为准,避免漏振或过振;模板接缝处用海绵条填塞严密,防止漏浆。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一)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不少于8学时),特种作业人员(焊工、电工、压路机司机等)必须持证上岗,每天开工前进行“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警示教育。施工机械安全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管理,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搅拌站每周检查一次传动系统,振动棒每天检查电缆线绝缘情况)。施工现场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如“注意安全”“必须佩戴安全帽”等),夜间施工时配备充足照明(每50m设置一盏1000W碘钨灯)。(二)文明施工扬尘控制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长10m,宽4m,配备高压水枪),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出场;砂石料仓采用防尘网覆盖,搅拌站设置雾炮机降尘。噪声控制合理安排高噪声设备(如切割机、振捣棒)作业时间,避免夜间(22:00-6:00)施工;必要时设置隔声屏障,将噪声控制在昼间≤70dB,夜间≤55dB。(三)环境保护施工废水经沉淀池(三级沉淀)处理后回用(用于洒水降尘),严禁直接排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弃渣场处理。五、应急预案(一)混凝土供应中断应急现场储备200m³袋装水泥及足够砂石料,当搅拌站出现故障时,立即启用备用搅拌站(距离现场3km,提前签订应急供应协议),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初凝时间≥3h)。(二)暴雨天气应急配备500㎡防雨布,遇暴雨时立即覆盖未初凝的混凝土表面,雨后检查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必要时进行二次抹面;雨后路基碾压前需检测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时采用晾晒或掺灰处理。(三)机械故障应急施工现场配备2台备用振动棒、1台备用平板振动器,搅拌站易损件(如搅拌叶片、衬板)储备充足,发生故障时由维修班在30min内完成抢修,确保施工不受影响。六、施工进度计划与保障措施(一)进度计划路基处理:第1-7天基层施工:第8-17天混凝土浇筑:第18-42天(分3个作业面平行施工,每天浇筑200m³)养护及切缝:第43-57天验收及清理:第58-60天(二)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成立进度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每周召开进度例会,分析滞后原因并制定纠偏措施(如增加作业班组、延长作业时间)。资源保障材料储备量满足3天施工需求,高峰期(混凝土浇筑阶段)增加罐车至8辆,确保供应及时。技术保障采用三辊轴摊铺机+真空吸水工艺,提高混凝土摊铺效率(每天可完成200m³);合理划分施工段,实行流水作业,缩短工序间隔时间。七、验收标准与流程(一)验收标准路基:压实度≥93%,平整度≤15mm/3m,高程±30mm。基层:压实度≥98%,平整度≤5mm/3m,厚度±10mm,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面层:抗折强度≥4.5MPa,平整度≤3mm/3m,相邻板高差≤2mm,切缝顺直度≤3mm/20m。(二)验收流程自检:施工班组完成每道工序后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科。抽检:质检科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如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