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太原早秋》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太原早秋》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太原早秋》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太原早秋》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太原早秋》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唐・李白《太原早秋》赏析及同步练习

太原早秋

唐•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词句注释】

1.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2.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3.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

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

后。

4.塞:关塞,指长成。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

5.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6.故国:家乡。当时李白家在湖北安陆。

7.汾(珀n)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

中部、南部入黄河。

【白话译文】

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大火星向西移动的时候,也就是炎

暑消退的时候。

这时塞外就已经开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

看到这边城的月亮,我梦想回到安陆家中。

我对于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

之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

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

会,故有怀归之意。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怀乡之作。

【作品赏析】

《太原早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早秋自然环

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

望归乡的急切心情。这首诗设喻新奇巧妙,结构严整,感情真挚,格调高远。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众芳歇",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

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流",点

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一早

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二"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这两句直接

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

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

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

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

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

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

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

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

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

月,心飞故国楼〃。"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

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这两句是说,我(诗人)虽身在异域他乡,做的梦

也在边城月中萦绕,"月亮代表我的心"啊;可是当我梦醒之后,我"心飞故国楼"

了。这里,一个"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这一联两句在形式

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表明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本就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

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

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

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

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二

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

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

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其次,

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

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作者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

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后半反复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原

因在于诗人措辞设喻之新奇巧妙。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祖籍陇西成纪(待考),

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

帝(凉武昭王李嵩)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

友。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

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同步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众芳歇”是说光阴逝去,花草凋零,但"大火流〃却表明天气依然炎

热。

B.颔联中的"早""秋"两字巧妙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

秋的自然景象。

C.颈联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

正处在异域他乡。

D.前人评价本诗"健举之至,彳亍气如虹〃,说明作者虽然心绪不高,但此诗格

调自高,带有边塞诗的雄健之气。

2.下列对本诗的理廨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从律诗的结构来看,这一联是起,以写景

起头,是诗歌创作常见模式。

B.颔联中"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处指秋霜很浓。"塞"指边塞「河〃指黄

河。此联直接描写了太原的自然气候。

C.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递进转入诗人对边关国事的挂念骂的是诗人梦境,

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D.诗人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后半写怀归之意,意重

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歇〃字用得精妙,生动地刻画出自然界花草树木枯萎的情景。

B.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一是花草调零,二是大火星

出现了。

C.颈联的"绕"和"飞"字,采用了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满尽致地

表达出来。

D.尾联以水喻情,其手法与情感内涵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相同。

E.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情感。

4."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

的恩想感情?

5.本诗尾联颇受称道,尤其“悠悠"二字更佳,请赏析其妙处。

6.本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Ao解析:A项,“‘大火流’却表明天气依然炎热"望文生义,"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因此"大

火流”表明时至七月,天气开始转凉了。

2.C。解析:C项「转入诗人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

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分析错误。颈联从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

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故选C。

3.BD。解析:B项。"大火星出现了"分析错误,从注释,诗句看,应该是"大

火星向下行"。D项,任意解读。〃情感内涵和同"分析错误,本讲的情感内涵为思

乡;李煜的词,除了思乡之外,还有亡国之君的忧愤无奈之意。

4.第一问:①借景抒情。它写出了太原早秋的景色特点,霜降得早,寒风寒云渡

过黄河。这一景象透露了诗人漂泊在外孤独凄凉的心情。②对偶。"霜威""云色"

是秋天的景色是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早…秋”是时间,形式上相照应,

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景色特点。③拟人。"出渡"二字赋予霜威与云色以人的情

态动,显得生动形象。

第二问:凄清伤感之情,其中寄寓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5.①"悠悠"本是忧郁的意思,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联系"思归若汾水"

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②这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以水喻情。大意是说,

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③为了强调

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

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6.①《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②《沁

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

诗借悲秋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

【推荐阅读】

悲歌行

唐•李白

悲来乎,悲来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

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悲来乎,悲来乎。

凤凰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书救姓名。

惠施不肯千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白话译文:

悲来了,悲来了!

主人有酒先不要斟,听我唱一曲《悲来吟》。悲来了不悲也不笑,天下有世知我

的心?

您有数斗酒,我有一张三尺琴。

弹琴饮酒的乐处两相得到,一杯酒下肚不亚于得到千两金。

悲来了,悲来了!

天年虽然长,地年虽然久,金玉满堂人也不可能长守。

纵然富贵百年又怎样,一生一死人人都会有。免不了月下孤猿坐坟啼,如此说

还应再尽一杯酒。

悲来了,悲来了!

凤鸟不来,河不出图,国运将衰,贤臣微子离开朝廷便出走,贤臣箕子佯装疯

颠为人奴。

汉帝不封功臣李广为侯,楚王放逐了忠臣屈大夫。

悲来了,悲来了!

秦相李斯如果早追悔,就该把虚名抛向身外处。

范蠡何曾爱恋游五湖,那是他功成名遂后保身的路。

古人说,学剑是为一人用,念书只需认姓名。

惠施不肯做国君,卜式做官未必读完一部《经》。

应在年轻之时取得一方长官职,莫要空到白头还是一书生。

把酒问月

唐•李白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白话译文:

天上有月亮的历史有多长了?我现在放下酒杯来问一问它。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人们想攀登又不可能;但不管走到哪里,月亮却又始终伴

随着我们,不离不弃。

明月皎洁,如明镜飞上天空,映照着宫殿。遮蔽月亮的云雾消散殆尽,清凉的

月光尽情挥洒。

我们只是看到月亮每晚从海上升起,难道不知它清晨便隐没在白云之中了?

月宫之中,白兔在年复一年地捣药,嫦娥仙子孤独地生活,又有谁与她做伴?

现在的人看不到古时候的月亮,但现在的月亮也曾经照过古时候的人。

古人和今人仿佛流水一样在世间走过,大家看到的月亮都是这样。

我只愿在一边唱着歌一边喝着酒的时候,月光长照在酒杯之中。

笑歌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