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II)卷_第1页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II)卷_第2页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II)卷_第3页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II)卷_第4页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1题;共68分)1. (4分) (2013高一上安新月考) 如图为三幅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 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 . B . C . D . (2) 关于图中各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A . 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比地大B . 地日出总比地早C . 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地相同D . 地在地的西北方向2. (4分) (2015高二上沈阳期中) 下列功能项目中,不属于经纬网具有的是( )A . 量算距离B . 确定方向C . 确定地点D . 辨别地势高低3. (4分) (2018高三上桂林

2、月考)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地位于地的( ) A . 东南方B . 西北方C . 东北方D . 西南方(2) 某人从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地,其路程约为( ) A . 6600kmB . 5000kmC . 3330kmD . 4200km4. (4分) (2016高二上重庆期末)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形成九寨沟与庐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纬度位置B . 大气环流C . 海陆分布D . 海拔(2) 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3、 )A . 红叶谷B . 香山C . 栖霞山D . 五指山5. (4分) (2018高三上钦州模拟)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地形剖面图和气候资料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 贵州省B . 湖北省C . 四川省D . 青海省(2) 该山地东坡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属于( ) A . 温带落叶阔叶林B . 常绿阔叶林C . 常绿硬叶林D . 热带季雨林(3) 导致该山地东西两侧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 太阳辐射B . 天气状况C . 山地坡度D . 海拔高度6. (2分) (2017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下图示意某年3月21日11时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形势

4、及当日部分观测点的最高气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该日,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的观测点是( ) A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2) 该时刻,最有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 A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7. (4分) 下图中等高线的高度值自北向南递减,则( )A . a点的海拔高度大于b点B . b点的降水流向a地C . a、b两地海拔高度相等D . a所在地为山脊、b所在地为山谷8. (6分) (2019高一上埇桥期末) 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力量是( ) A . 内力B . 外力C . 侵蚀D . 沉积9. (2分) (2016高一上邢台月考)

5、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 下列地貌与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 溶洞B . 裂谷C . 沙丘D . 戈壁(2)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A . B . C . D . 10. (4分) (2018浙江模拟) 某地理兴趣小组用无人机(机长2.15米,翼展3.1米)遥感获得我国丰乐河周边地形数据,并据此绘制出两级冲积扇示意图。该小组考证发现,图中两级冲积扇的形成与河流流量变化关系小,与断层关系密切。完成下题。(1) 该区域多级冲积扇与断层的形成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 断层乙小冲积扇断层甲大冲积扇B . 断层乙

6、大冲积扇断层甲小冲积扇C . 断层甲大冲积扇断层乙小冲积扇D . 断层甲小冲积扇断层乙大冲积扇(2) 与GPS相比,该地理兴趣小组使用无人机遥感获取地形信息的优势在于( ) A . 操作技术要求较低B . 受地形障碍影响小C . 不受天气状况影响D . 后期数据处理简单11. (4分) (2017高一上太原期中) 当地时间(西五区)9月19日13时14分,墨西哥中南部莫雷洛斯州发生7.1级地震,该次地震导致了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下图 示意墨西哥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次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 A . 19 日 0 时 14 分B . 19 日 2 时 14 分C . 20 日

7、2 时 14 分D . 19 日 10 时 14 分(2) 墨四哥地壳活跃是因为其( )A .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B .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 . 位于板块的内部D . 大陆板块向东运动(3) 受该次火山喷发影响最小的圈层是( ) A . 大气圈B . 水圈C . 地壳D . 地核12. (4分) (2018高二下乐山期中) 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 图例的数值关系是( ) A . C . D . 不能确定(2) 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 . B . C . D . (3

8、) 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 . 太阳辐射、海陆位置B . 大气环流、洋流C . 海陆位置、洋流D . 太阳辐射、洋流13. (2分) (2019高一上龙岩期末)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两处相比,河水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是( ) A . 处流速慢、侵蚀为主,处流速快、堆积为主B . 处流速慢、堆积为主,处流速快、侵蚀为主C . 处流速快、侵蚀为主,处流速慢、堆积为主D . 处流速快、堆积为主,处流速慢、侵蚀为主(2) 图示聚落形成条件不包括( ) A . 便于修筑港口,航运价值高B . 有利于泥沙的堆积、土壤的形成C . 水流较缓,便

9、于取水D . 凸岸三面环水,古时可作防御之用14. (2分) (2018高三上江苏月考)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和部分长50米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M处的构造地貌属( ) A . 向斜谷B . 向斜山C . 背斜山D . 背斜谷(2) M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 )侵蚀作用 褶皱隆起固结成岩作用沉积作用A . B . C . D . 15. (4分) 下列地貌现象中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 东非大裂谷B . 北欧峡湾C . 河口三角洲D .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16. (2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期末) 图1为某区

10、域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见图2),柱子之间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约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图1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 . 拉张褶皱、断裂、砂岩沉积、砾岩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B . 拉张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C . 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砂岩沉积、砾岩沉积D . 沉积、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2) 图2所示石柱林是( ) A . 砂砾岩B . 片麻岩C . 玄武岩D . 花岗岩17. (4分) 在古登堡面,横波(S)和纵波(P)传播

11、速度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 . S、P都明显增大B . S完全消失,P突然下降C . S、P都完全消失D . 完全消失,S突然下降18. (2分) (2013高一上应县月考) 喜马拉雅山是( )A .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C .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D .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19. (2分) (2017高一下舒兰期末) 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下列属于“五海”的是( ) A . 死海B . 咸海C . 加勒比海D . 阿拉伯海20. (2分) (2017高二下莒南月考)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完成下列各题。(1) 图

12、中河流的流向是( )A . 东北流向西南B . 东南流向西北C . 西南流向东北D . 西北流向东南(2) 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 290米B . 385米C . 550米D . 632米21. (2分) (2013高一上邢台月考) 读图回答下:(1) 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苏湘滇新桂内蒙古A . B . C . D . (2) 图中( )A . 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 . 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 . 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 .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二、 综合题 (共3题;共31分)22. (15分) 读“我国某年10月5日12时至21时22等温线的扩展过程和某热带气旋

13、的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 此时段内,A地最可能的天状况是( )A . 升温、阴雨B . 升温、晴朗C . 降温、阴雨D . 降温、晴朗(2) 据图中信息推测,该热带气旋中心未来的移动方向是( )A . B . C . D . 23. (15分) (2013高一上宝山月考)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地震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震灾情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过程,认识地震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探讨缓解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地震还引发了海啸和核事故

14、2011年6月13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了里氏6级地震(1) 日本位于_板块与_板块的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类型属于_边界;图中A板块是_板块,它与B板块的边界类型属于_边界(边界填写“生长”或“消亡”)(2) 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叫_,日本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其原因主要是_(3) 板块活动不但导致了地震活动,而且与海洋岛弧和许多海岸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如图所示,新西兰东面的C板块与B板块碰撞,C板块由于密度大、位置低,向B板块下_,B板块受挤压_,伴随着大规模的火山和岩浆活动,形成了新西兰诸岛24. (1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月考) 识图填图。 A_(盆地)B_(山脉)C_(平原)D_(高原)E_(海峡)F_(岛屿)G_(高原)H_(海湾)I_(高原) J_(高原)第 21 页 共 2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1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