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与语言研究PPT课件_第1页
对比分析与语言研究PPT课件_第2页
对比分析与语言研究PPT课件_第3页
对比分析与语言研究PPT课件_第4页
对比分析与语言研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5.06.01) 语言对比与语言研究 周小兵 cslzxb,.,学习者偏误句,如何改?汉语规则是什么? 可能是哪国人说的?偏误原因是什么? (1) *他买了一只鱼。 (2) *他学习汉语在中国。 (3)* 我一个小时散步了。 (4) * 他们都也学习汉语。 (5)*这两张照片你喜欢谁?,.,seekor harimao 一只 老虎 seekor ular 一条 蛇 seekor babi 一口 猪 seekor sapi 一头 牛,【解 释】 量词:印尼语1个对应汉语多个 学习顺序:先学“只” 标记性:“只”无标记 “条”有标记,印尼语、汉语对比,二、对比分析的

2、内容,(1)* 他买了一只鱼。,泰语: 动物,衣裤,桌椅 (dua)大象 越南语: (何黎金英、林雪莹等),.,3,(2)*我学习汉语在中国。,阿拉伯语: 汉语词译:中国 在 汉语 我 学习 相对于汉语,阿拉伯语的特点: 1. 书面语从右到左 2. 基本语序:VSO 3. 地点状语在句子最后(即宾语的后边) (翻译学院13级硕士生:岑泓颖),.,(3) . 词译:我主格 一小时 时间 散步 了 句译:我散步散了一个小时/我散了一小时步/,韩国语、汉语对比,(3)* 我一个小时散步了。(韩初级),(1)韩国语用状语,汉语用补语 (2)汉语重复动词; 或把离合词“散步”分拆,中间加 (3) “”和

3、“了”位置不同 (裴得成、金起誾等提供),.,(4) - - - - 词译:他们 全都 也 学习 语汉 同样 句译:他们也都学习汉语。 (陈琳乐,在读博士生),泰语、汉语对比,(4) * 他们都也学习汉语。,.,(5)Iza no tia=nao kokoa aminireo sary roa ireo?(dfm) 词译:哪个FOC 爱.PASS 你 比较PREPDEM 照片 二 DEM 句译: 你这两张照片你比较喜欢哪一个? 马达加斯加语iza对应汉语“谁”和“哪个” *我们怎么样去? “怎么”和“怎么样”两个词在马语中使用“ahoana”一词。 (李纳,马达加斯加硕士,江西师大本科生),马

4、达加斯加语、汉语对比,(5) *这两张照片你喜欢谁?,.,讲练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打破四堵围墙的限制 1. 学校与社会 2. 国内与国外 3. 教学与科研 4. 教师与学生,.,主要内容 CONTENTS,一、理论基础与流派 二、作用与价值 三、对比等级与难度等级 四、步骤与程序,.,.,(一)心理学行为主义,一、理论基础与流派,.,1、习惯 (habit),刺激反应;

5、 足量的刺激习惯性反应习惯,【1】Pavlov的条件反射实验 【2】Watson(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 【3】Skinner(斯金纳)的中期行为主义理论,一、理论基础与流派,.,12,2、偏误 (errors:与目标语有差距的语言形式),顺摄抑制:先学的信息,影响后来的学习 迁移:第一语言会迁移到第二语言 两种语言形式一样,正迁移 不一样,负迁移,诱发偏误,.,一、理论基础与流派,(二)语言学结构主义,描写、对比两种语言的单位,找出异同 韩语: . 词译: 小明添意 草地处所格 坐 持续体 句译:a.小明在草地上坐着。 b.小明坐 在草地上。,两种语言差异: (1)处所词语,韩国语-状语;汉语

6、-状语/补语 (2)如“在”结构做补语,位于动词后不用“着”,因为“在”的排斥作用 若不知道(2),易产出偏误:*小明坐着在草地上。,.,(三)流派 对比分析假说 (Contrac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有两派,强硬派,温和派,.,15,(1) 强硬派 所有偏误都由语言差异产生,都可以通过目标语和学生母语的区别来预测。 (2) 温和派 不是所有偏误都来自母语干扰; 对比分析需要跟偏误分析共同进行; 通过对比,证实哪些偏误来自两种语言的区别。,.,16,二、作用与价值,(一) 为外语教学服务 教学目标:促进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教学实施:通过对比确定难点,教学有针对性

7、弗里斯(C.C.Fries)系统对比英语和其他外语,编写出针对不同母语者的英语教材 拉多(R.Lado,1957)出版跨文化的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阐述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方法、步骤。,.,17,对比成果放在教材、教学中: 1. 选择;2.解释;练习 *他们都也学汉语两类状语共现,表类同的“也”在前,表总括的“都”在后。 *一个小时散步了在对日、韩教学时,说明汉语时量词大多数在动词后边。 问题1:时量词和时点词的区别 9个小时 9点 问题2:时量词的位置在哪里?,.,母语西班牙语者对“多”的习得 学校有多留学生,我也认识了多拉丁人。 西班牙语“much

8、o” 做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 mucha gente (意译:很多人) 词译:多 人 muchos libros (意译:很多书) 词译:大量 书 mucho dinero (意译:许多钱) 词译:多 钱 *muy mucha gente 词译:很 多 人,.,19,(二)推动语言研究,1. 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共时研究 (1)通过对比,找出两种语言表层的异同 (2)找出特定语言的规则 (3)探寻语言普遍规则,.,* 除爬山外,他们都游泳了。 * 除了排球,所有球类运动他也喜欢 周小兵(1992):英语、汉语加合式、排除式 Other persons in the class left besid

9、es him. 除了他,班里其他人也走了。 Other persons in the class left except him. 除了他,班里其他人都走了。 All rooms are occupied except this room. 除了这一间,全住满了。 区别:英语介词; 汉语副词,周遍性词语(全部,所有),.,21,*他我给一本法语书。(法国,初级) (1)Je donne Mme Dupont une robe. 词译:我 给 介词 太太 杜邦 一 连衣裙 (2) Je lui donne une robe. 词译:我 她 给 一 连 衣裙 规则: 汉语:“给”字双宾句: V+O

10、1+O2 法语:直接/间接宾语若是代词,放在动词前,.,22,*中国人民大学里的樱花树都是三十九棵。(日) 日语汉源词“全部”有时对应汉语“全、都”,有时对应汉语“一共”。 (周小兵、王宇.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汉语学习.2007.1,知网引用率次高,下载率最高),.,23,a. 同僚 全部 外国人 。 词译:同事助词 全 外国人 是 句译:同事全是外国人。 b. 全部 円 。 词译:一共助词 日元 是 句译:一共日元。 问题:日语“全部”何时对应汉语“全都”? 何时对应汉语“一共”? (本间正雄,在读博士生),.,对比可证实汉语本体研究某些假设 “在”的合体说 他在图书馆看书 A、

11、他在图书馆在看书 B、他在在图书馆看书 中介语、汉语 幼儿语都有类似句子 他在厕所里在刷牙。 他在桌上在喝水。 (陈凡凡,2008; 学术研究3期),.,25,2. 促进目标语幼儿习得研究 以下句子出自汉族幼儿和外国留学生: *他的衣服也被湿了。(较多) *他被撞车了。 (一般) 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 有相似的机制 (彭淑莉,2008,博士论文),.,3. 对语言历时研究有启发 中介语语料中常出现以下偏误: *小的时候他经常被人骂他。(美,中二) 被动句宾语复指受事主语。 这类句式在学生母语中没有,在汉语发展中有: 杨奉言侯成盗其马,被侯成杀了杨奉。 (三国志平话) (彭淑莉,2008,博士论文

12、),.,27,4. 对语言共性(普遍性)的挖掘,语际对比既要考虑个性又要考虑共性 我们学校数学系的年轻女教师 the young woman teacher of the math department in our university gio vin n tr ca khoa ton truong chng ti 老师 女 年轻 的 系 数学 学校 们 我 (何黎金英,越南博士) 镜像关系,.,28,个性:修饰语,汉语都在中心词前;越南语都在中心词后;英语则有前有后。 共性:性别修饰语离中心词最近,年龄离中心词稍远,小部门更远,大部门最远。 跟中心语语义关系越密切,离中心语越近 镜像关系

13、大部门-小部门-年龄-性别+中心词 中心词+性-年-小部-大部,.,29,阿拉伯语: . 词译: 大学 开罗在 有名 教授 他 句译:他是开罗大学的著名教授。(翻学硕:吴昊昙),.,30,Cliford Prator (1967), Rob Ellis (1985) 对比等级6级 困难等级5级,三、对比等级与困难层次,二、对比分析的内容,.,31,对比等级 1 级 一语和二语某个语言点没有差异 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所有语言都有元音a,辅音m、b、s, SVO(他 学 汉语),英语、印尼语、泰语、越南语、汉语都一样。,难度等级0级,.,32, 词译:学校 图书馆 句译

14、:学校图书馆 词译:很 干净 句译:很干净,对比等级1级,难度等级0级,.,33,对比等级2级 一语两个语言项对应二语一个语言项 合并 (coalescence),第三人称代词:he,him;she,her他/她 系动词:am,is,are,was,were是,难度等级1级,.,34,越南语 mi、mi 汉语“十”。 Anh ta nm nay mi tui. 词译:他 年 今 十 岁 句译:他今年十岁 Ti ch cn mi su ng 词译:我 只 剩 十 六 块 句译:我只剩十六块 mi 系数词(0, 1, 2,9,10;零、一、二十),对比等级2: 合并 (coalescence) 一

15、语两个语言项对应二语一个语言项,难度等级1级,.,35,Gi K by mi lm tui 词译:老祁 已 七 十 五 岁 句译:祁老太爷已经七十五岁。 mi位数词(十,百,千,万,亿,兆) 跟前边系数词是相乘关系:七十 =710 Mi系数词。跟后边系数词是相加关系:十六 = 106,对比等级2级: 合并 (coalescence),难度等级1级,.,36,对比等级3级: 差异不足 (under differentiation) 一语某个语言点在二语中不存在,英语定冠词; 韩语敬词谦词系统,名词后的助词; 泰语表示说话人性别的成分;,难度等级2级,.,37,对比等级4级: 再解释 (reint

16、erpretation) 某个语言点的分布,一语跟二语有时相同,有时不同,难度等级3级,.,泰国学生常见偏误和泰汉对比,(1) *他等你了半天了。 (2) *他去过那里了三次 (1a) - - 词译:他-等-你-了-很久 (句译:他等你很久了) (1b) - - 词译: 他-等-你-很久- 了 (2)a. - - - 词译:他 曾 去 那里 三次 了 。(他去过那里三次了) b. - - - - 词译:他 曾 去 那里 了 三次,.,下面的例子反映了英、汉被动句的什么差异?,The bowl has been broken into pieces by him. 定冠 碗 助动词 被动态 打破

17、 介词 碎片 介词 他 句译:碗被他打得粉碎。 The plan has already been drawn up. 定冠词 计划 助动词 已经 被动态 拟 完 句译:计划已经拟出来了。 More highways will be built here. 更多 公路 将 被动态 造 这里 句译:这里需要修更多的公路。,.,对比等级5: 超差异 (over differentiation) 二语的某个语言项在一语中没有,汉语个体量词(一棵树、两盏灯) 名词、动词的重叠式 重叠式的丰富形式:V来V去(跑来跑去) 某些补语(走进去、走进来),难度等级4级,.,对比等级6级: 分裂 (split)

18、一语一个语言项,对应二语两个或多个语言项,许多语言一个并列连词(and, 、 ,),对应汉语多个 (和,并,而,又又,) 英语 or及许多语言中的相应成分,对应汉语_和_。 不少语言“2”,对应汉语的_和_。,难度等级5级,.,42,表示处所的词语,韩国语和汉语对比,(1) . 词译:新加坡处所格 我添意 飞禽园宾格 参观了 句译:在新加坡,我参观了飞禽园。 (2) . 词译:首尔添意 韩国处所格 第一 大的 城市是 句译:首尔是韩国第一大城市。 (3) . 词译:家处所格 客人 一 位主格 来了 句译:家里来了一位客人。,.,43,现象:韩国语“”、“”,有时对应汉语“在”,有时对应零形式(

19、空位) 规则:韩国语处所词后边要用“”等处所格助词;汉语在下列情况下,不用介词“在”: (1)处所词在判断句中充当定语表示被修饰语的范围、所属;(2)处所词在句首当主语,谓语动词表示移动义。 偏误: *首尔是在韩国第一大的城市。 *在家里来了一位客人。,.,44,第二语言学习的困难等级,语言对比等级,可以跟学习困难联系起来,排列出“困难等级”(hierarchy of difficulty)。 对比等级一到六构成的困难等级,从零级(0)逐步升到最高级(5),一共6级。 (见下表),.,45,四、对比分析的步骤与程序,发现问题 确定目标 收集语料 逐项比对 多层解释 教学建议 案例展示,.,46

20、,4.1 发现问题,善于在教学中,交际中,发现某些语言点,难学,难教,偏误多。 请看以下泰国学生作文,找出偏误点。,.,.,1.“*老师给我们唱歌、游戏” 误代偏误。“什么”误代“什么”? 误用“给”代替“让”(“给”误代“让”) 2.“*唱歌、游戏活动和出来表演” 误用“和”代替“并” 泰语“”和“”表并列,汉语“和”一般连接名词,“并”连接动词,“而”“又又”连接形容词。 3.“*一条红衣服”。误用“条”代替“件”,.,49,4.2 确定目标和范围,看偏误、难点是否跟母语有关。 越南学生常出现以下偏误: a.*他正在躺听音乐 b. *墙上挂我的二幅画。 c.*他要孩子等他在门口,不可能去别

21、的地方。(中级,越南),.,50,4.2 确定目标和范围,a. *饭我一点吃了。 b. *学校一点远。 a.韩语: . 词译:饭宾格 一点 吃 句译:吃了一点儿饭。 b. 韩语: . 词译:学校主格 一点儿 远词尾 句译:学校有点儿远。 难度等级最高。不知何时用哪一个。应系统对比。 对教学难点、偏误,先初步对比以便确定目标。,.,51,*我找了两次他。(韩国,中级) 韩语: . 词译:我主格 他宾格 两次 找完成体 “他、两次”在动词后,母语负迁移没有发生。 动词后既有宾语又有动量词时,不知如何排序。 汉语规则泛化:找过两次小张找过两次他 规则:动词后有指人宾语、动量词语时,代词宾语在动量词前

22、;名词宾语可前可后。 信息规则:旧信息倾向在前,新信息倾向在后。,.,4.3 收集语料,较大规模收集语料,为系统对比打好基础。 一,中介语语料 自己收集语料 利用中介语语料库 北京语言大学、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进入主页可找到。 中大国际汉院连续性中介语语料库。,.,53,二、双语语料(学生母语和汉语对应语料) 前人已翻译好的语料。双向最好。现成翻译作品 网站寻找语料库: 21世纪世宗计划韩语语料库:http:/www.sejong.or.kr/ 首尔大学KKMA世宗语料库活用系统:http:/kkma.snu.ac.kr/search 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韩语语料库:ht

23、tp:/db.koreanstudies.re.kr/ 沪江韩语学习网站: ,.,54,确定对比目标时,有些语料可由研究者(团队)自己翻译。 当确定对比目标后,最好利用双语语料库;避免研究者自己翻译。 原因: 1)研究者翻译水平有限 2)研究者的特定角度、观点,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公正性。,.,55,4.4 逐项比对,对两(多)种语言中的单位,进行逐项比对,找出异同。 泰国人学汉语常见偏误: (1)*他给邻居帮他想办法。 (2)*这门课给我们知道了“文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偏误? 找出相关的泰汉句子,逐项比对,.,(1) - - - - 词译:他-让-邻居-帮-找-办法 句译:他让

24、邻居帮忙想办法。 (2) - - - -“”- 词译:课程-这-使-我们-知道-“文学”-意思-什么 句译:这门课使我知道了文学是什么意思。 (3) A-B- - - 词译:A 叫 B 赶快 拿 雨衣 给 他 句译:A 叫 B赶快把雨衣给他。,.,泰语“”(hai),在汉语中分别对应动词“给”、表使令的“让”(表使令的“请”在泰语中可词译为“请给”)、表致使的“使/让”和介词“给”。 母语一个语言点,对应汉语多个语言点,难度等级最高,最容易引起混淆,让泰国人不知道该用哪一个(给、让、使),原因分析:,.,58,数量、频率、程度、差量,很少(名词前表示数量,动词前表示频率) (1)他只有很少的钱

25、,买不起那件衣服。 (2)他很少锻炼身体。 很多(只表数量,不表示频率) (1)他有很多朋友。 (2)*他很多锻炼身体。,.,(1a) Orang utara makan sedikit nasi. (印尼语) 词译:北方 人 吃 少/一点 米饭 句译:北方人吃一点米饭。 (1b)Orang utara sedikit / jarang makan nasi.(印) 词译:北方 人 少 / 不常 吃 米饭 句译:北方人很少吃米饭。,(2a)Orang utara makan banyak nasi. 词译:北方 人 吃 多 米饭 句译:北方人吃很多米饭。 (2b)Orang utara ban

26、yak / sering makan nasi. 词译:北方 人 多 / 经常 吃 米饭 句译:北方人经常吃米饭。(刘美丽,印尼博士生),*北方人很多吃米饭。 *她很多写汉字。,.,60,4.5 多层解释,在逐项比对基础上, 1. 概括两种语言的相关规则 2. 确定对比等级和学习难度等级 3. 找出学习困难、诱发偏误的原因,.,61,加合式、排除式:英语、汉语规则,Other persons in the class left besides him. 除了他,班里其他人也走了。 Other persons in the class left except him. 除了他,班里其他人都走了。

27、 两种句式的区别,英语(印欧语?)主要用介词(besides, excpet)表示,汉语(汉藏语?)主要用副词(也、都、全)表示。,.,62,sepotong kayu 一块 木板 sepotong kue 一块 糕,量词印尼语、汉语对比(林雪莹,博士生人选) (1)名词前都可以用相同的个体量词语修饰,确定对比等级、难度等级,.,seutas tali 一根 绳子 sebatang rumput 一根 草 sehelai rambut 一根 头发,segumpal awan 一朵 云 sekuntum bunga 一朵 花 sehelai kertas 一张 纸 sebuah meja 一张

28、桌子,(2)印尼语量词不同,汉语量词相同,.,sebuah rumah 一间 屋子 sebuah mobil 一辆 汽车 sebuah pesawat 一架 飞机,seekor ular 一条 蛇 seekor babi 一口 猪 seekor sapi 一头 牛 seekor harimao 一只 老虎,(3)印尼语量词相同,汉语量词不同,.,sehelai rambut 一根 头发 sehelai daun. 一片 叶子 sehelai baju 一件 衣服,sebatang pohon 一棵 树 sebatang sungai 一条 河 sebatang dupa 一根 香,.,66,对

29、比等级、难度等级 (复杂,不易确定),整体看,个体量词,有的对应,有的不对应。 对比等级4级 难度等级3级,表示动物的量词,马来语(越南、泰)大多用一个通用量词 汉语还会用不同的量词,凸显动物外形。 对比等级6级 难度等级5级。,.,67,解释语言规则,问答: 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从家到学校一个小时,从学校回家两个半小时。为什么? 1995年,汉语课堂学生提问: “两个半小时”是什么意思? *我被病了三个月半。(河内外大老师),.,68,含“半”的时量词语,小于一:半 天 | 半年 | 半个月 | 大于一: 一 天半 三个 半月 你 英:one day and a half one mont

30、h and a half 西:un dia y medio un mes y medio 字译:一 天 和 半 一 月和 半 越: mot ngay ruoi mot thang ruoi 字译: 一 天 半 一 月 半 土: bir bucuk gun / bir bucuk ay 字译:一 半 天 / 一 半 月,.,69,*我病了三个月半。 半天 - 半个月 三天半- 三个月半 发展难度。汉族儿童也会说“*三个月半” 认知难度。“三个半月”是从“三个月+半个月”转换而来,转换程序比许多语言要难,.,70,汉:三个月 + 半个月 三个半月 three months + half month

31、 three months and a half 越: ba thang + nua thang ba thang ruoi 字译:三 月 半 月 三 月 半 英语、越南语是后删除,即将深层结构中后一词组中跟“月”相应的month/thang删除。表层结构的语义组合和结构层次比较合理: 英:three months /and/ a half 越:ba thang / ruoi,.,71,三个月+半个月 三个半月 汉语间隔删除,将前一词组的“月”和后一词组的“个”删除。 形式组合和语义加合关系不够合理。 外国人学习时不知如何分层次。输入时可能误解为“3半个月”,按“三个/半月”来理解 输出时可能

32、生成“*三个月半”,.,72,输出时,为什么要说“*三个半月”? 音律和谐。汉语4音节组合中,2/2组合常见,1/3组合少,3/1组合几乎没有。 “三个月/半”是3/1组合,不和谐;“三个/半月”,语音和谐。 输入(理解)时,可能让学生误解为“3半个月” 4音组典型例子:“三分半钟”。 “三分钟/半”,语音不和谐。硬将“分钟”拆开。 5音节组合:一个半/小时(钟头),两个半/星期,.,73,4.6 教学建议,*他比小王很高。 错误频率相当高。 原因:首先是母语负迁移。,.,74,*我比小王很高” 英语:He is much taller than Xiao-Wang. 土耳其语:O Xiaow

33、ang dan cok uzun. 字 译: 他 小王 比 很 高 跟英语相似的,有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等 跟土耳其语相似的,有韩语、日语等。 度量词和程度副词在汉语中不同。 “(很)多、一点”是度量词;“很、更”是程度副词。 问题:阿尔泰母语者、英语母语者,谁更容易错?,.,75,土耳其语: a. O cok uzun. 字译:他 很 高。 b. O Xiaowang dan cok uzun. 词译: 他 小王 比 很 高。 英语: a. I am very tall. b. I am much taller than Xiao-Wang. much在汉语中多种译法:更,多,很。在英语度量

34、差比句中出现在形容词前。,.,76,其次,汉语规则泛化: 他很高 他比我很高 学生没有掌握好相关汉语规则。 学生学会“他很高”,以为“程度副词+形容词”可以用在任何地方,由此类推出 “*他比小王很高”。这跟发展难度有关。,.,77,以下哪个规则对? 1.“很”不能在双向比较句(“比”字句)中出现 2.“很”不能在双向比较句形容词前出现 3. “很”不能在双向比较句形容词谓语前出现 他比我高很多 他比我很高,.,78,提高效益,减少负迁移,如何安排教学顺序? 我比他高很多/ 我比他高得多/ 我比他高10公分 1.先教精确度量差比句:“哈尔滨比广州冷20度。长沙比广州冷3度。”操练内化度量词语位置

35、 2.再教模糊度量句:“哈尔滨比广州冷得多/多了”,“长沙比广州冷一点”。操练 内化模糊度量位置 3.最后出现包含“很”的差比句:“哈尔滨比广州冷很多”,“他比小王高很多”。 有1、2阶段教学,学生不容易把“很”放在谓语,.,79,4.7 典型案例展示,包含概数“多”的结构 第一步,发现问题 偏误:*她的妹妹只有三多岁。 *这个大西瓜二十斤多。 理解难题:A. 弟弟十岁多 / B.弟弟十多岁 意思:A.10-11岁 B.11-17、8岁 第二,确定范围 初步对比,跟母语负迁移有关,值得系统对比 第五,多项解释 第六,教学建议,.,80,第三步,收集语料; 第四步,逐项比对,(1)英语: a.

36、more than three kilograms b. over thirty kilograms (2)越南语:a. hn(多)ba(三)cn(公斤) b. hn ba mi(十)cn (3)印尼语:a. 8 tahun(岁)lebih(多) b. 80 tahun lebih (4)土耳其:a. 8 yasin(岁)uzerinde(多) b. 80 yasin uzerinde 现象:“多”,汉语两个位置;其他语言一个位置,.,81,第五步,多重解释,a.三岁多 b.三十多岁 规则是什么? 在尾数小于10的数字中,“多”位于单位词后边; 在大于10、尾数为0的数字中,“多”位于数词和单位词之间。 等级?困难原因? 级。母语迁移;汉语规则泛化 延伸: 十 岁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