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_第1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_第2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_第3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_第4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演绎昵称产业链 勤勤肯肯B . 默契赎职廉租房淅淅沥沥C . 稳健煽情漂流瓶颤颤巍巍D . 垄断忌讳佳年华郁郁苍苍2. (4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甲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

2、,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映态度也不一致。乙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丙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选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假如B . 心习C . 反映D . 东想西想(2)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B

3、. 乙C . 丙3.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由袁和平执导的3D电影奇门遁甲的先导海报中,除巨大的罗盘为影片奠定了奇幻的基调外,还有由人、景、物组成为风格恍如壁画的“神秘图案”。B . 桃花是山东肥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10万亩桃花林,每年春天烂漫的桃花漫山遍野,自然错落,隔而不断,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C . 家是温馨的港湾,楼道则是通向港湾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走得顺不顺畅,关系着居民居住的幸福感;楼道也是一面透视镜,反映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D . 在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同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

4、,否则现在备受关注的大医院人满为患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4. (1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_,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_,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

5、不符等各种问题。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_,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5. (5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月考) 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处于中古早期的魏晋南北朝,_。从政变频繁、外族入侵和国家分裂的角度来看,_;但是,如果以个体觉醒和文学、哲学、艺术的灿烂成就为出发点,看上去却是一个开明的时期。同时,魏晋的士大夫大多儒、玄兼修:他们一方面追求道家理想,另一方面又执着于儒家观念。按照常理,_,然而在魏晋时期,这两种哲学观念却共存于许多士大夫的思想体系之中。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共29分)6. (9分) (2017大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赢得高收视 高关注 诗和远方唤你去读书文莫斯其格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巅峰对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比拼,近来圈粉无数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战胜擂主彭敏获得年度总冠军。网友表示通过节目受益良多。“感谢诗词大会使我体会到了现代语言难以描绘的情感。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

7、”“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繁华落幕,速去读书!”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后,不少观众感慨,通过节目感觉自己知识储备还是欠缺很多,激发了读书的兴趣。“看过比赛,马上捧起诗集背诗去?”“诗词大会终究是节目,看完节目,是洗洗睡了,还是秉烛夜读?这是个重大的问题。”“你的问题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杨绛先生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也用来自勉。”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则认为:“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观众对中华古诗词的

8、日渐关注和喜爱,让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欣慰,但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尽管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李定广认为,需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自然地、自发地体会诗词中的温暖和情意。对于武亦妹的获胜,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则认为,“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熟稔中高考套路的语文教师眼里,简直是一场标准化考试。古诗词或传统文化复兴的端倪,在这样的诗词大会上,能看到几何?实事求是地说,不多。”有的网友则认为:“作为一个中学生,武亦妹的才华和形象都令人喜爱和佩服。但我始终

9、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和理解古诗词,诗词这玩意儿说白了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体现,是心灵与自然借助传统文化的对话,它没有那么功利,那么直接,那么紧张,那么剑拔弩张。”“一部手机在手,哪首唐诗查不到?干嘛还要背?”(摘编自广州日报)【材料二】昨天,一位专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饱受关注和喜爱,正在于它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这些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了大家心中的情怀。此外,古意盎然的诗词,也将观众不知不觉地带入到古风意韵之中,让人体会到流落在当下焦躁忙碌的生存环境缝隙中的一丝优雅和浪漫。这使得很多人开始怀念旧时的诗意生活,选手陈更曾说,“诗歌与其他学问不同的一点是,它与技

10、能无关,所以接近它,被它吸引,被感动,让人觉得心不死。一字一词里见乾坤,滴水映月般表现大千世界。”由此可见,诗词这属于中华文明的语言文字,反映的正是我们东方人内心的丰富情思,正是这种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东方诗意,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一播即热。(摘自扬子晚报报道诗词大会为何能引发如潮思考)【材料三】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文化素养和文化基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更是一场文化大餐,让人如痴如醉。然而不可回避的话

11、题是: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

12、冷落。在这样一个节奏明快、资讯发达的时代,坐下来聊聊诗歌、品味人生无疑是奢侈的。然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诗和远方”。中国的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左右,内心的精彩将会成为更多人的追求。希望中国诗词大会引起的这股风潮,能够一路走下去,让古老的诗词歌赋再度焕发青春,也让“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更多人的追求。(摘自央广评论生活中不能没有“诗和远方”)(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指出,“快餐时代”人们功利心作崇,使现代语言干瘪苍白,很难表达现代人丰富的情感,也使诗词教育越来越枯燥无趣。B . 材料一中,李定广和王白云均对当下中学古诗词教

13、学表示不满,认为古诗词教学仍以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为主,而缺少对学生的审美教育。C . 材料二中,选手陈更不仅提到了诗歌的不足,而且指出了诗歌的优点,它既可以感动读者,也可以反映纷繁变幻的外部世界。D . 材料三指出,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逐渐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二者都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追求后者的人将会越来越多。(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为合理的两项是( )A .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但都对央视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发表评论,大家都一致认为该节目办得非常成功。B . 材料一和材料三写作目的不同,但都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都认为基于实用、应试、技能的古诗词教学难以浸润学生心灵。C .

14、 材料一呈现了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不同意见,材料二,三则主要是一家之言,相比之下材料一的评论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刻。D . 三则材料均以小见大,通过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评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期引起读者更深入的思考。E . 三则材料的语言风格各有特色。材料一诙谐幽默,材料二典雅生动,材料三则以充沛的说理见长。(3) 中国诗词大会产生了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结合材料简要概括。7. (20分) (2018高三上建平开学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天堂喝下时间毕淑敏初到南极,你以为冰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纯白。看得多了,才发现南极冰的奥妙。冰川渗出幽蓝,如梦如幻。那些刚刚从冰川口的“冰舌”

15、上分裂下来的“新生冰山”,是凶猛的冰山婴童。它们重心不稳定,容易发生翻滚和倒塌。我们到南极时正值夏季,冰山消溶变酥,塌落崩裂,轰然作响,掀起巨大涌浪。远眺之下,胆战心惊。“金字塔”形的尖顶冰山,水下体积庞然。登陆艇无声滑过,冰山潜藏水底的部分历历在目。它们并不隐藏自己的狰狞,如无大风,它们也不会主动出击,只是寂静地守候在那里。你若远离,便也相安。南极的冰,为何有如此妖娆的湛蓝?尽管我年轻时戍边,守卫过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那里的冰雪和南极比,从体量上说,实为小巫。在中国南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以为冰箱里冻着的规整块状物,加上冰激凌冰棍,就是冰了。人造冰场的平滑冰面,便是冰的极致。以为白色

16、和半透明,就是冰的全部真实和本质。到了极地,你才豁然醒悟,冰是一种多么伟大而凶猛的存在!它们或是无边海水凝冻而成,或是从南极冰山崩裂而下,身世显赫规模宏大,傲然不可一世。冰变成深蓝色,需要4000年。变成近乎墨色,则至少需要10000年。橡皮艇在天堂湾漫无目的地游荡。专家手指不远处道,布朗断崖属于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一部分。他又指指另一侧,说,从理论上讲,我们从那里一直向南走,突破无数冰山,便可直抵南极点。我半仰头,极目眺望。南极冰山已修炼成自然界中最纯净的固体,浩瀚巍峨,昂然高耸至天之尽头,无际无涯。极远方连绵不断的冰山,给人无以言说的震慑感。冰山,统一单调,除了令人窒息的惨白色,没有一丝色彩

17、装点其上。它严酷壮烈,无声地烈焰般喷射着拒人千万里的森冷。它屹立在寻常人等所有的想象之外,以顶天立地的旷世遗存,统摄我们卑微的灵魂。专家说,请大家放下手机和相机,谁都不要说话,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倾听南极的声音。我先是听到了呼吸声,自己的,别人的。然后听到了心跳声,自己的。在熟悉了这两种属于人类的声音并把它们暂且放到一边之后,我听到了南极独有的声响。洋面之下,目光看不见的地方,有企鹅滑动水波的流畅浊音。洋流觥筹交错,在相互摩擦时发生水乳交汇般的滑腻声。突然,我听到一声极短促极细微的尖细呢喃声。我以为是错觉。万籁俱静易让人产生幻听。无意中睁开眼,看到极地专家。他好像知我疑问,肯定地点点头,

18、以证明在此刻,确有极微弱的颤音依稀发生。什么声音?我忍不住轻声问,怕它稍纵即逝,我将永无答案。是刚刚孵化出来的蓝眼鸬鹚宝宝在呼唤父母,恳请喂食专家悄声解说。我赶紧用望远镜朝岩壁看去。那声音细若游丝,我以为蓝眼鸬鹚是画眉般的小禽,却不料在峭壁如削的布朗断崖上,两只体长约半米大的鸟,正在哺喂一只小小幼雏。亲鸟背部皆为黑色,脖子、胸部至腹部披有白色羽毛。它们可能刚从冰海中潜泳后飞回家,羽毛湿透未干,似乎还有水滴溅落。它名叫“蓝眼鸬鹚”,双眼突出裸露,呈明媚亮蓝色,在略显橘色的鼻部映衬下,艳丽醒目。它们英勇地把巢筑在高陡岩壁上,下方百米处,海水荡漾。我分不清正在喂雏的亲鸟是雄还是雌,只见它大张着喙,耐

19、心等着小小雏鸟把嘴探入自己咽部,来啄食亲鸟口腔内已经半消化的食物雏鸟在吞咽间隔,偶尔撒娇鸣叫,索求更多哺喂,恰被我等听到人们渐渐从静默中醒来,神色庄重,似有万千感触不可言说。短暂的南极静默,会在今后漫长岁月中,被人们反复咀嚼回味。天堂,第一是安静。人间太喧嚣了。我们已经忘却了露水凝结的声音,花蕊伸展腰肢的声音,青风吹皱春水的声音,蚯蚓翻地促织寒鸣的声音有的只是键盘滴答、短信提示、公交报站、银行医院排号点名,当然还有上司训导、同侪寒暄、不明就里的谣传、歇斯底里的哭泣与嘶喊各种人工制造的声浪,无时无刻不在围剿撕扯着我们的耳鼓,让人心烦意乱纸醉金迷。海冰专家俯下身去,从海水中捞起一块冰,说:它的年龄

20、足有一万岁了。把它含在嘴里,你就在天堂喝下了时间,从此做人就有了更广博的尺度框架。(1) 请分析第3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 文中运用大量笔墨展现南极的“安静”,极具感染力,试做简要分析。 (3) 赏析本文以“在天堂喝下时间”为题的妙处。 (4) 评析本文思想内涵及意义。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 (2019高一上北仑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

21、,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22、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披:拨开B . 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缘:攀援C . 因往相田,得疾相:察看D . 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辄:就(2) 下列加下

23、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醉则更相枕以卧以纸画字B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与之同游清泉寺C . 因坐法华西亭因往相田,得疾D . 箕踞而遨是日剧饮而归(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柳宗元借西山的怪特,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和特立独行的品格。B . 柳宗元写游览西山所见的景物,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通过仰视和近视,显示了西山与众山的不同。C . 苏轼写自己携一位民间医生沿溪水拄杖而行,赏景吟啸,说明苏轼在贬谪的窘境中仍有着豁达乐观的心境。D . 苏轼所咏的诗词,即景取喻,一反前人因年老就哀叹光阴催人的传统,而发出

24、老当益壮的宣言。(4)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故不临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 (6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望李梦阳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注】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

25、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前线犒军,有感而发。弢:装箭的袋子。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世称“郭汾阳”。(1)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首联写了诗人登临眺望的地点和时节。水绕边墙,秋雁南飞,扣题的同时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B . 颔联上句描写了作者跨过壕沟追逐野马的场景,表明作者想加入到队伍中,以实现其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C . 颈联描写了尘土飞扬的黄河渡口和冷月高挂的战场,战前准备的繁忙和战场的冷寂对比,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D . 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达了对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的敬仰之情。E .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不是“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2) 本诗是一首边塞诗,作品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10. (6分) (2020高二上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