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考语文4月模拟试卷D卷_第1页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4月模拟试卷D卷_第2页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4月模拟试卷D卷_第3页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4月模拟试卷D卷_第4页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4月模拟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家庄市高考语文4月模拟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共5题;共20分)1. (3分)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莅临(l)气氛(fn)国子监(jin)卷帙浩繁(zh)B . 包扎(z)憎恨(zn) 梁山泊(b)呱呱而泣()C . 蒙骗(mn)哺育(p)血淋淋(xi)浩浩汤汤(shn)D . 尽快(jn)道行(hen) 拧手巾(nn) 长歌当哭(dn)2. (5.0分) (2016高三上扬州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想骨骼健康,就得补钙”,这已是_深入人心的观念,很多人也把补钙作为一生的计划

2、,殊不知,一味地补钙并不代表可以让骨骼吸收钙、留住钙。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_ , 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在香港,旺角弥敦道27号全线恢复行车。不过入夜后,在弥敦道附近的豉油街与西洋菜南街交界处,又有大批示威者_ , 警员到场维持秩序。A . 贯串颠扑不破聚积B . 贯穿牢不可破聚积C . 贯穿颠扑不破 聚集D . 贯串牢不可破聚集3. (3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

3、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B . 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C . 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 . 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4. (3分) 请根据下面的信息,为主持人介绍的这位专家写一小段正式的简历。在一个文学座谈会上,主持人徐先生向大家这样介绍了一位专家:“今天请大家认识一位朋友,是我的朋友,也是大家的朋友了。别看年轻,1962年的他可是得到过咱们国内有名的专家王宏庆先生真

4、传的,是他的关门弟子。现在已是研究生导师了,就在咱们河洛大学。我这位朋友写过好几本书,是专门研究曹雪芹的,有雪芹家世考,红楼梦导读,这本书还在“优秀教育图书”评选中获过奖呢,还有大观园人物论,都发行到国外了,评价很高。忘了介绍名字了,和我一个姓,单字名兵,性格开朗,从小家里当男孩子看,家就在咱哈尔滨。”要求:内容适当。语言简明、得体。字数不超过80字。5. (6分) (2017内蒙古模拟)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表”,读后完成下面题目。消费情况类别该花的就花尽量节俭不花白不花追求名牌消费随家庭经济状况模仿父母消费初中603%134%216%86%664%786%高中433%254%66

5、%36%804%716%请根据以上表格,得出三条结论。(不得出现数字)二、 现代文阅读(共30分) (共2题;共30分)6. (10.0分) (2018高三下新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实施的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调查1月10日在京发布。调查显示:2016年末,全国流动人口达257亿,超过总人口的1/6。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陆铭指出,一个国家在市场统一,生产要素得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结果一定是空间上的“高度集聚”。“这是现代经济的共同特征。”空间的“高度集聚”是怎样的?比如年轻人涌向北上广,比如沿海城市成热门选择,这就会让“不平衡”

6、三个字呼之欲出了。陆铭将此形容为“统一、效率、平衡”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国家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每个人都有选择权,资源自由流动;而人们在衡量自己的收益和成本时,都会最大化自己的效益,有一个效率追求。在统一和效率都实现的情况下,空间的配置一定是高度不均衡的,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不平衡。”他甚至断言,如果要同时追求统一、效率和经济活动均匀分布意义上的“平衡”是“不可能!”(摘自澎湃新闻网中国城市化问题:你要大城市一张床,还是小城镇一间房?2017年1-月2日)材料二:(本报讯(记者卫敏)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实施的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调查日前在京发布。该报告以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为重点,分

7、专题对人口流动迁移和城镇化、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与社会融合、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和流动人口生育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关的政策。报告指出,近年来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加,2016年年末全国流动人口达257亿,超过总人口的l/6,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中商情报网讯2016年10月20日01版)材料三: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指出,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聚集了千万以上的城市人口,形成一个多元异质、丰富多样的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结构。这对青年们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然而,随着人口的高密度聚集,北上广也日益暴露出“大都市陷阱”的一面:住房昂贵、交通拥堵、通勤距离过长、工

8、作节奏快、高竞争压力、环境恶化、孤独感、亚健康,等等。在北上广谋求发展的全国各地青年经常处在一个“向下的青春”“摇摆的青春”和“放逐的青春”的迷茫旋涡里。(摘自2016年5月13日中国青年报)材料四: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人口不断流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口在城市之间自由流动,是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义。一个人应该趁年轻的时候到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哪怕最后遭遇失败,两手空空地回来,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也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事实上,到大城市去,到资源最集中、机会最多的地方去,是每一个时代的永恒主题。在今天的中国,大城市在资源配置与机会均等上,确实有高人一等的优势,这里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一者,大城市也

9、有熟人规则、也有拼爹窘境,但就像不少求职过的大学生说的,在不少二、三线乃至不入“线”的城市,“关系”更像硬通货、更容易升值。二者,在2010年的时候,“逃离北上广”就成了年度热词。人人控诉高房价之祸,铺陈着梦幻田园般的归隐生活。只是躲过了高房价,却完全找不到现代生活的节奏。三者,市场是一个动态平衡机制,人力资源流动带来生产的压力,自然会带动劳动者劳动价值的升高。(摘自光明网别鼓动年轻人“逃离北上广”,2016年9月10日)(1)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材料一侧重探讨人口流动带来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材料二侧重对报告内容的介绍。B . 材料一侧重于介绍学者

10、对人口流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后所形成的学术观点,而材料二侧重从客观数据的角度介绍人口流动的特点。C . 材料一重点在探讨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材料二重点在说明社会卫生保障方面的现状。D . 材料一的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专家方面,材料二的数据主要来自社会调查。(2) 阅读以上几则材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人口流动趋势的总体情况相同:流动人口流向集中的趋势不变,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B . 在数据使用方面,材料一指出截止到2016年末全国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57亿,而材料二还将2015年的情况与2013年做了对比。C . 以上几则材料均指出了我国的流动人口基本为青年人,也是主要的劳动力的

11、特点,这样的特点对国家经济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D . 材料一,二侧重于对流动事实的列举和分析,材料三,四主要是分析了人口流动现状的利与弊,引发我们对当下人口问题的思考。E . 材料四中指出大城市在资源配置与机会均等上,确实有高人一等的优势,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那里有平等竞争的机制,“逃离北上广”主要也是因为这些机制的渐渐丧失。(3) 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外地青年选择在北上广谋求发展会遭遇哪些压力或困扰。材料四对鼓动青年离开北上广一事提出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7. (20分) (2020高三上五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望星空聂鑫森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

12、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他家住在这栋20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领导和同事祝贺他:“你和嫂子牛郎织女了几十年,也该去朝夕相守了。”他忽然老泪纵横,说:“牛郎织女都老了,聚与别都习惯了。哎,离开望星空我就再也回不来了。”“望星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卫星测控中心,从卫星升空直到他完成使命,全方位进行跟踪、测量、控制,以

13、及运行中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他们自称牧星人,浩渺的天宇是牧场,大小星系是河流、溪涧,卫星是天马神骥。儿子耿小星是本地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在父亲告老还乡之前,特意为父母在同一社区置办了这套顶层的房子,置办了一架远程望远镜放在露台。“爹,你回到老家,想念老同事了,可以夜夜眺望星空。”耿星河说:“知父莫如子,好!”耿星河出生在一个秋夜,正星斗满天,当语文老师的父亲浮想联翩,从古诗“耿耿星河欲曙天”中拈出三个字组成儿子的姓名。姓名似乎成了一个先兆,耿星河读小学、中学时,对天文星象兴趣盎然,是业余天文小组的铁杆成员。耿星河大学读的是宇航动力专业,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分配到卫星测控中心。几十年飞快地过去了,他

14、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领导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把远在老家的妻子调来,他都婉谢了。他知道妻子离不开那所聋哑学校,离不开一拨接一拨的聋哑孩子。作为一名模范教师,她的口语和手语出类拔萃,为不少残疾的孩子找到了光明,到了“望星空”来她会无用武之地。耿星河揖别“望星空”时,不禁想起宋词里的两个句子“去也终须去,往也如何往”,心头涌出淡淡的悲凉。他交接了全部资料、图纸、手稿,征得领导同意,只带走了他在内部出版的一本书卫星机动轨道的测算与修正,那里面密布着令外人感到乏味的数据,而在他眼里却如至交好友。他在一种复杂的心情中回到故乡,回到妻子和儿子身边。每晚

15、十时,芦管会准时来到露台,和耿星河并排坐在一把长靠椅上。“星河,歇歇吧,我想听你讲牧星人的故事。”“谢谢你。这顶层住房多好,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唐代沈佺期夜宿七盘岭中的句子。好记性!”“夫人在古诗词造诣上远胜于我。白天无星可看,承你指点,我专读古人写有关日、月、星、风、云的诗。”“聊解思念之情。”“是啊!”“我现在对宇航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因为我的先生是个牧星人。”耿星河双眼蓦地发亮,说:“谢谢。我来讲一件难忘的事,十多年前的秋风萧瑟时,我国一颗遥感卫星突发故障,在太空中急速翻滚,卫星上的能源完全消失,只有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帆板时,才有几秒钟信号反馈。”“这可怎么办呀?”“如果不抓住每

16、次几秒钟的卫星加电时间,注入控制指令,价值十几亿的卫星将成为毫无用处的太空垃圾。”“哦!”“经过持续的仿真分析,我们终于掌握了规律,准确预测出卫星最大的供电时间段,于是,我们指令望远号测量船在南半球上捕获卫星,注入遥控指令,让卫星恢复正常运行。你猜,这费了多长时间?”“猜不着啊!”“69个日夜!”芦管像小孩一样鼓起掌来,大声说:“太奇妙了!”耿星河无端地叹了口气。“星河,是不是你觉得你像那颗能量消失的遥感卫星,整天闲着,慌慌的?”“是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你还不能称老,还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事。”芦管的嘴角忽然露出笑意,说:“你知道吗?这里的一座青少年宇航科普馆即将建成,有展览

17、、讲座、仿真操作等项目,正招聘义务辅导老师。我报了名,有聋哑学生来参观,我可以给他们讲解。你想去吗?”“想,培养未来的牧星人,好事。”“我已经替你报了名。”“真的吗?”“真的。”耿星河禁不住仰天大笑,说:“我太开心了!多谢夫人给我补充电源,你也是了不起的牧星人啊!”夜渐深,满天星光灿烂。(摘选自百花园2018年第10期)(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简洁明了,既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耿星河,又用“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巧妙点题,充满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 . 文中插入耿星河名字的由来和他上学时的事情是为了表明耿星河与天文星象结下了

18、不解之缘。C . 耿星河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故乡,复杂的心情中有还想继续在“望星空”工作却不得不回乡的无奈与落寞,也有终于能与妻子、儿子团聚的欣慰。D . 小说中多次引用诸如“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等古诗句,既点明了人物的知识分子身份,又使得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浓郁的文学色彩。(2) 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耿星河这一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望星空”为题有什么好处。 三、 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共4题;共40分)8. (20分) (2015高三上平和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

19、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

20、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

21、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选自战国策,有改动)【注】致命:致辞。上柱国: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甲:盔甲,代指军队。下尘:谦辞,表示不敢与齐国抗衡之义。(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质:抵押B . 而王且见其诚然也诚:确实C . 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矫:假托D . 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典:恩典(2) 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

22、东地复全”的原因的一组是( )臣有傅,请追而问傅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士卒不用,东地复全A . B . C . D .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齐王以索取土地作为楚太子返国的条件,慎子认为太子如果爱惜土地而不能归国为父送葬是不义的。B . 慎子综合各方意见,找到了最佳方法,既不用背负失信之名,又兵不血刃,就能维护国土完整。C . 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誓死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齐王无功而返。D . 楚太子回国即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

23、土地。楚王不想献地,向群臣问计,得到了不同的意见。(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9. (8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澈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B . 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

24、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C . 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D . 颈联第一句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2) 本诗情感丰富,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0. (6分) (2017江苏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各问。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