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重庆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重庆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重庆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_第4页
重庆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三上连江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不仅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_的窘境。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_ , 对粉碎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所确立的监管法律制度显得有些_。A . 左支右绌捉襟见肘顾此失彼B . 顾此失彼捉襟

2、见肘左支右绌C . 捉襟见肘左支右绌顾此失彼D . 左支右绌顾此失彼捉襟见肘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央视春晚中,杨丽萍用她那清丽脱俗的表演,为我们展示了精美绝伦的孔雀精灵,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然生命的礼赞,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B . 体育训练中身体失去的水分应及时补充,因为长时间训练会使身体大量排汗,血浆量下降16%,所以应及时补水以增加血浆量,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C . 风景如画、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的村落,如今已成为都市人眼里的风景,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们此行的目的却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乡土建筑。D . 上赛季,麦迪在为青岛队效力时虽没能带队取得好

3、成绩,但其巨大的市场号召力还是引发了不少CBA球队的青睐。3. (2分) (2017城中模拟) 下面是某报记者采访杨绛先生时的对话。根据有关内容,提问最恰当的一项是( )记者:您出生于1911年,1917年即产生了新文学革命。但您的作品,不论是四十年代写的喜剧,还是后来写的洗澡干校六记等,却没有一点通常意义上“现代文学”的气息。请问杨先生,杨绛:新文学革命发生时,我年纪尚小;后来上学,使用的是政府统一颁定的文白参杂的课本,课外阅读进步的报章杂志作品,成长中很难不受新文学的影响。不过写作纯属个人行为,作品自然反映作者各自不同的个性、情趣和风格。我生性不喜趋时、追风,所写大都是心有所感的率性之作。

4、我也从未刻意回避大家所熟悉的“现代气息”,如果说我的作品中缺乏这种气息,很可能是因为我太崇尚古典的清明理性,上承传统,旁汲西洋,背负过去的包袱太重。A . 您觉得您的作品这种遗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B . 您觉得您的作品和时代氛围的距离来自哪里?C . 您的经历和个性对您后来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D . 新文学革命对您的写作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4. (6分) (2018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

5、去。“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

6、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发扬光大。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仍然以古

7、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这就是“承”了。正因为如此,“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其中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发扬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扬弃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着。比如,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得到了发展扩大,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吸收进来。语言方面,该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大量吸收了外来民族语言。音乐、舞蹈方面,中原地区更是大量吸收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后来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外

8、来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形成了海纳百川、整合发展的优势。今天,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摘编自葛剑雄传统文化的“传”与“承”)(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谓“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无条件地、尽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原样保存下来。B . 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不管它好坏以及积极、正确与否。C . 所谓“承”,就是继承、发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D . 在“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要尽可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2

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针对“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观点,总领全文。B . 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是先阐释其内涵,再进一步论述具体的做法。C . 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借助具体的例子加以论证,大大增强了说服力。D . 文章先谈“传”而后谈“承”,从主到次,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要把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人就能通过它感受历史,认识人性。B . 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比如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掉古建筑去建新

10、房。C . 对于古建筑而言,“传”是尽量延长它存在的时间,“承”是将其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D . 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文化得到发展扩大,是因为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文化。5. (12分) (2019高一下鄂尔多斯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对面的碗王若冰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小路的眼睛湿润了。她

11、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高而放弃。高楼之外的天空,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小路想起家与父母,想到在都市里打拼的艰辛,不由落泪。老人就是在那个时刻出现的。她身穿圆领黑毛衣,搭一条酒红色披肩,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戴一副金丝花边眼镜,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在听到小路要租房的时候,她笑着说:“要不,你看看我那房子是否满意?”说罢,老人不等小路回答,径直走向电梯对面的门。那扇深棕色的门一打开,房子内部就展现在小路的眼里了。她一看,刚迈进的一条腿又缩回来,不好意思地对老人说:“阿姨,我还是不看了。我,租不起。”

12、老人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先进来看看吧。房子是中式风格,含蓄婉约中透着特有的美感。墙上挂着山水画,客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精美的瓷器。美术系毕业的她,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格与氛围。可是越看就越觉得是在做梦。老人说:“两个房间,一个朝南,一个向北。你随便选择,价格都是一个月六百元。”小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黄金地段啊!老人笑着说:“价格便宜是因为我有要求,你每天下班回来都得帮我带一瓶牛奶。”小路听后,感激地说了无数声“谢谢阿姨!”搬入的第二天下班,小路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对面摆放着一只盛满米饭的碗。老人不经意地说:“我的朋友原本要过来吃饭,结果临时有事来不了。要不,一起吃?”小路不好推辞。闲聊中

13、,她得知,老人退休前是美术学院教授,老伴早在十多年前就病逝了。女儿已定居加拿大多年;对儿子,老人却一带而过。此后,小路注意到,每次谈到儿子,老人的脸上都会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复杂表情。小路不好问,她总是尽力地多做些事。除了每天回来帮老人带牛奶外,还非常勤快地打扫厨房与客厅的卫生;倒垃圾;入睡前检查家里的门窗与厨房里的水电、煤气等。老人总是对小路笑笑,很优雅地说着谢谢。时光如沙,在指间无声地滑落。一晃,小路已经在老人家里租住半年了。因为忙,她下班的时间并不固定,跟老人的交流也很少。可每次到家,她都会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就像专门在等她一样。小路注意到自己面前的那只碗,每次都不一样:带凤凰的,印孔雀的

14、,玫瑰花的,梅花盛开的,水中睡莲的,绿竹的,菊花朵朵的,精致考究,又颇有情趣。最近,小路时常出差,她已经很久没有与老人一起晚餐了。这天,她出差回来是下午三点多。进门后,却听到了老人房间里传出的抽泣声,那声音里夹杂着压抑的悲凉。她一惊,老人低吟的哭诉声声传来,“老伴啊,你在那边还好吗?要不是等林子出狱,我真想快点去找你啊!我做梦都怀念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情景,我每天看着对面那只饭碗,都觉得是你或者孩子坐在那里跟我一起吃饭”小路震惊,她转身悄然退出房门,坐在与老人相遇的楼梯口,心情异常沉重。直到华灯初上,她才进了门。她发现老人已经坐在餐桌前,表情凄凉。“阿姨,我想跟您商量件事儿。”老人抬头看着她:“

15、你,要搬走?”“不是,我很喜欢您做的饭菜,也很喜欢您盛满米饭的那些碗,更享受跟您一起吃饭的感觉,就像跟妈妈一起一样,温暖、安全。我妈妈已经去世五年了,见到您,我觉得很亲切,我想像对妈妈那样,陪陪您,和您说说话。不知道您”话还没有说完,老人颤抖着站起来,双手把她搂进怀里,泪水长流。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那盛满了米饭的碗,饭香弥漫;那凝白剔透的碗面之上,红梅怒放,春意盎然。(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烘托了在都市里打拼的女孩因租金太高而无法租房的失落心情。B . 老人低价位出租给女孩

16、位于黄金路段的房子,是因为自己年老行动不便,想让女孩每天帮自己买牛奶,顺便照顾自己的生活。C . 老人的哭诉伤感动人,小说借此巧妙地交代了老人的家庭情况,展现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揭开了关于“碗”的故事谜底。D . 小说基调沉郁,情节简单,叙述简约而平实,却又曲折有致;描写温婉而细腻,人物的一举一动,既精确到位,又克制内敛。(2) 请概括小说中老人的形象特征,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碗”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6. (12分) (2017宁城模拟)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罗中立:天气正好 下地干活做学生时,他努力“逃离”油画,却以巨幅油画父亲一夜成名,成为新时

17、期享誉全国的艺术家;做老师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当官”,却在50岁时被教职工民主推荐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在61岁时被任命为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在个性鲜明的艺术界,他的沉着包容能为各方所接受,骨子里却有着强烈的反叛精神。画家罗中立的身上似乎纠结着各种矛盾,他却能一再穿越这些矛盾而获得成功。秘诀是什么?他说:“天气正好,下地干活。”“创作父亲,跟我小时候的生活有关。”罗中立说。那时的罗家在重庆市郊,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的亲戚有人饿死,有人为了几十公斤玉米就把孩子卖到外地,还有一些亲戚为了活命跑到罗中立家,“大家分着喝一碗粥”。1964年,罗中立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在附中读二年级时,来到大巴山深处的

18、一所村小学当美术教员。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上完课、开完会,天黑就回到土屋里上床睡觉。附中毕业后,罗中立又回到大巴山生活了10年,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看到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展览的通知后,罗中立再次去大巴山寻找灵感。大年三十的傍晚,他看到路边公共厕所前蹲着一个等着收粪的老农。那天阴雨绵绵,又湿又冷,老农却一动不动,表情麻木,似乎对举家团聚的传统佳节茫然不知。沉淀在脑海中的印记,仿佛被这张木然的脸庞突然揭开。他被自己的灵感刺激得难以自制,兴奋得一个劲儿地冲朋友大喊:“我要画一幅和毛主席像一样大的画!”罗中立整整画了半年,逐渐勾勒出一个老年农民的形象。作品送到北京后,又根据评

19、委吴冠中的建议将作品名字改为父亲,作为对整整一代人集体形象的描述。1980年12月,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父亲获得油画金奖。它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罗中立在中国美术界的知名度和不可动摇的位置。“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要让神化的、扭曲的历史回归本来的轨迹。”罗中立说。最早从获奖的喜悦中解脱出来的,是罗中立自己。1981年,罗中立用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完成了自己的毕业创作吹渣渣,标志着他在一年内实现了从政治主题到绘画主题的成功转型。“吹渣渣更多地回到了绘画本体语言,从这幅作品之后,我的绘画风格才一路延续到今天。”罗中立说。罗中立得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费出国留学的名额。两年期

20、间,他游览了欧洲所有的大博物馆,参观和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美术史上著名的原作原著。在卢浮宫,工作人员上班他就去,工作人员下班他才走,就这样整整临摹了3个月。在美第奇博物馆,罗中立连续3次去看伦勃朗的展览,去了就看伦勃朗的两幅肖像画。同样的肖像、同样的色调、同样的尺寸,一幅创作于1834年,一幅创作于1864年,时间跨度整整30年。很多人在这两幅画前一晃而过,罗中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知道,正是这惨淡经营与重复“炒冷饭”的30年,造就了伦勃朗这位美术史上的巨匠。罗中立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应该用什么作品跟西方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回到自己的本土,回到自己的文化,

21、寻找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绘画的样式和语言。”他又回到了大巴山,回到了雕塑、石窟、石刻、年画等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之中,寻找和提炼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和样式。寻找、提炼绘画语言的紧迫感,催生了罗中立对时间流失的负疚感。他曾经计划每10年办一次画展,眼看预定的画展临近,自己却没有时间创作,他甚至痛苦得躲进画室里流泪。罗中立勤奋得让人惊讶。他随身带着速写本,画他见到的人和事。就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后,事多会多,哪怕忙到深夜,他也要去画室。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罗中立笔下的农民都有一份真生活:有沉重劳作的苦,有合家围坐火塘的乐,有夫妻风雨同舟的爱,有老牛舐犊般殷深的情。“罗中立在最朴素、最自然、最本源甚至

22、最土的农民形象、农民主题,和艺术中最创造性的、最精神化的、越来越具有语言形式的纯粹感的两极之间找到了联系,他在用一种完全个性的方式讲述中国农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人们现在要关心的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罗中立。50岁就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感觉“一生的抱负突然被改变了”的罗中立,却一点儿也不敢懈怠。“地处西部的川美能够人才辈出,关键在于条条框框少。“我受益于此,也有责任尽力营造和保持这样的环境。”罗中立说。2005年,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建成。除了200多间工作室,坦克库还有大的展示厅可以举办雕塑、装置、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行为艺术等大型活动。围绕坦克库建成的青年艺术家

23、工作室群落,更成为“黄漂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家园。川美建立了常规性的学生展览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展览。学校鼓励每天兢兢业业守着学生的老师,也欢迎“北漂”、“海漂”的老师。已经成为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入选获奖作品之一的重庆大学城川美新校区,被视为罗中立在1000亩土地上创作的第二幅父亲。新校区保护原有的生态,保留原有的老院子,用原有的庄稼、梯田做校园绿化,请农民留下来照常放牛喂鱼种庄稼。在这个巨大的开放性教学空间里,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和成就都一目了然,便于不同年级之间的切磋交流,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融合传承。新校区5万平方米的虎溪公社艺术工作室,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的艺术家驻留地和创作中心。他

24、在新校区的大门内设计了一段波浪形道路。(摘编自张国圣天气正好,下地干活)(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大巴山”是罗中立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他迷恋那里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并用画笔做出了最本真的记录。B . 罗中立的父亲,因为原生态地表现了大巴山区的老农形象,引起了人们共鸣,成了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罗中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C . 文末“他在新校区的大门内设计了一段波浪形道路”,既表现出罗中立对青年学子的期望与告诫,也是作者对传主一生创作道路的形象概括。D . 这篇文章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对罗中立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典型事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使

25、读者对他的了解既深刻又全面。(2) 如何理解“川美新校区被视为罗中立在1000亩土地上创作的第二幅父亲”?(3) 作者说,罗中立的座右铭“天气正好,下地干活”是他成功的秘诀。请结合文章并且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7高二下玉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孝行出于天禀。三岁父死,旦旦求之甚哀,母使读孝经 , 辄泪落不能止。事母至孝,朝夕冠带定省。从胡翼之学。所居一室,寒一衲裘,啜菽饮水,翼之馈以食,弗受。应举入都,不忍舍其亲,徒载而西。登进士第,举首许安国率同年生入拜,且致百金为寿,谢却之。以父名“

26、石”终身不用石器,行遇石则避而不践,或问之,积曰:“吾遇之则怵然伤吾心,思吾亲,故不忍加足其上尔。”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悲恸呕血。庐墓三年,卧苫枕块,衰绖不去体,雪夜伏墓侧,哭不绝音。翰林学士吕溱过其庐适闻之,为泣下曰:“使鬼神有知,亦垂涕也。”既终丧,不彻筵几,起居馈献如平生。中年有聩疾,屏处穷里,而四方事无不知。客从南越来,积与论岭表山川险易、镇戍疏密,口诵手画,若数一二。客叹曰:“不出户而知天下,徐公是也。”自少及老,日作一诗,为文率用腹稿,口占授其子。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乡人有争讼,多就取决。州以行闻,诏赐粟帛。元祐初,近臣合言:“积养亲以

27、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乃以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每升堂,训诸生曰:“诸君欲为君子,而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可也。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又曰:“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闻之者敛衽敬听。居数岁,使者又交荐之,转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监中岳庙。卒,年七十六。政和六年,赐谥节孝处士,官其一子。选自宋史徐积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

28、,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B . 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C . 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D . 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孝经,儒家经典十三经之

29、一,是集中阐述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B . 同年,指同时,中国古代称同时入学又同一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的人为同年。C . 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其中守护坟墓。D . 诸生,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最早指有学问的士人,文中是指众弟子。(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徐积天性孝顺。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天天要找父亲,十分伤心;后来进京应试,他也不忍心丢下母亲。B . 徐积为人廉正。他考中进士时,第一名许安国等人拜见他的母亲,送了重金为他母亲祝寿,他谢绝不受。C . 徐积关心国事。他虽然隐居在偏僻之处,但对四方之事无所不知,尤其关

30、注岭南的山川地势和镇守情况。D . 徐积劝人向善。他认为一个人做君子既不需要出力,也不需要破费钱财,而且是乡人和父母都赞同的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0分)8. (30分) (2017海安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菩萨蛮令金陵怀古康与之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注】作者作本词时,金人拟渡江南下,朝廷无心抵抗。(1) 词的上阕“台空江自

31、流”中“空”和“自”用得好,好在哪里?(2) 词的上阕“台空江自流”中“空”和“自”用得好,好在哪里?(3) 词中“缥凤”和“狐兔”各指什么?(4) 词中“缥凤”和“狐兔”各指什么?(5) 整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整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广元模拟) 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_ , _”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赤壁赋中“_ , 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_。”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