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1页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2页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3页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4页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海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高一下邵阳期末)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绣衾(qn)奇葩(p)吁(y)气哥哥行(xng)B . 凝噎(y)樯橹(l)玉枕(zhn) 鲈鱼堪脍(hu)C . 谛听(d)连累(li)嗟(ji)怨汗涔涔(cn)D . 刹那(sh)氓隶(mng)贬谪(zh)度长絜大(qi)2. (2分) (2017高三下武清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夹(ji)袄木讷(n)蜇(zh)伏不着(zho)边际B . 桎梏(g)洁癖

2、(p)佣(yng)金解(xi)甲归田C . 拱券(xun)笨拙(zhu)孱弱(chn)谆谆教诲(hu)D . 谂(shn)知消弭(m)泥泞(nng)犄(j)角之势3. (2分)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放眼望去,满山的杜鹃花姹紫嫣红 , 真是美不胜收。B . 两个孩子相继出世,使老刘家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生活更加不堪重负。C . 如今小学也有外教课,虽然外教刻意放慢语速,但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听在耳中还是不知所云。D . 作者的这些散文,曾有十多篇在本报刊登过,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4. (2分) (2016高一下沁县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

3、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B . 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C .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D .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5. (2分) (2015高一上天津期中)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代表人物是徐志摩、闻一多,他们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辞藻,创

4、立了形象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理论。B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分别用来赞颂其在文学和历史学上的地位。C .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D . 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其中导语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6. (2分) (2017高一下曲周期中) 依次填人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5月8日,福建泰宁“大型泥石流”,制造了一场极其可怕的灾难,会让我们经历苦痛,我们的希望不会沉沦,会升腾。从灾难发生

5、那一刻起,我们都在为那些灾难中的生命祈祷,这场灾难产生如何可怕的破坏力,我们也都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所有人的力量向同一个方向聚集,爱心与力量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递到灾区。A尽管可是即使也不管都B虽然但是反而因为无论就C尽管可是反而也不管就D虽然但是即使也无论都A . AB . BC . CD . D7.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童子何知彼且奚适也 慈父见背彼且恶乎待哉急于星火此小大之辩也访风景于崇阿则告诉不许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A . /B . /C . /D . /8. (2分) 下列对四个体育新闻标题修辞艺术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

6、维埃里温柔一刀,拉尔森惊艳一枪”:标题运用了对偶和比拟的手法,句式工整,结构对称,将技艺高超的足球运动员比拟成武林高手,读来别有一番趣味。B . “美国龟跑赢墨西哥兔”:比喻式标题,生动形象地道出了踏实敢拼,绝不放弃的美国队,出人意料地战胜了强大而自信轻敌的墨西哥队这一新闻事实。C . “高,实在是高!伊辛巴耶娃再创撑杆世界纪录”:标题中,“高”字既指伊辛巴耶娃跳得高,又表达了对她高超技巧的称赞,语带双关,表意丰富巧妙。D . “小贝回归圣西罗,鸡冠头压倒金右脚”:标题采用借代手法,以特点代指人物,写出了贝克汉姆个性鲜明的外型特点,标题新颖,吸引读者。9. (2分) (2018高三上佛山期中)

7、 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B . 不赂者以赂者丧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C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受命以来,夙夜忧叹D . 皆以美于徐公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0. (2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与例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A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 . 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C . 泣孤舟之嫠妇D .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二、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 (2018高一下东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小题。根生刘林懂事时根生就听说自己的头上还落过个哥,

8、哥打小就显出鬼头聪明,两岁不到就能从1到100顺着数倒着数,一村人都说这孩子见着出息了。哥六七个年头时,在门口的水塘边耍,瞅见水面浮着条斤把重的鱼,鱼半死不活的,哥就乐颠颠地拿着根竹竿去捞,想给爹弄顿下酒菜,爹嗜好红烧鱼块。鱼没上岸,哥脚底一滑,扑进水塘里。水塘像口大铁锅,一下子把哥吞没了。哥走了,爹娘也跟着闯了趟鬼门关。娘再也见不得鱼,一看见鱼胸口就疼,就一口口呕吐。爹一想哥心就空了寡了,再也沾不得丁点鱼腥。哥的头上还顶着两个姐,哥走了两年多才有的根生。根生生得跟哥一个模子,爹娘把对哥的爱挪到根生身上,根生却没显出哥的聪明劲。根生打小就觉得活在哥的身影里,在爹娘的眼里,他是哥的一道影子。爹娘

9、一说到哥两眼就活了。根生的心一揪一揪地疼,他在心里使劲喊:爹娘,根生不是哥,根生是根生,哥是哥。你哥也叫根生。有次娘说漏了嘴。根生心上捅了一把刀子,哥叫根生,爹娘给他取了哥的名字,他成了哥的替身,替哥在这世上活着,却活不出哥的成色。根生心淌着血,他认定自己做不了哥,他替哥在这世上活着,他自己又活在哪呢?“根生。”娘扯着嗓子喊。娘喊破天,根生横竖就是不应。娘喊急了,根生丢过一句硬生生的话:“你叫哥的魂。”从娘那里,根生还得知先前爹给取了个名苗生,满月时爹给改的名根生。根生认定苗生才是自个的名。根生让爹把他的名字改过来,叫苗生。爹不答应。哥死了,你们把我当成哥。根生顶撞起来。爹气疯了,逮着根生狠狠

10、揍了一顿。根生咬紧牙硬挺着,一声也不叫唤。“小子,咋不叫一声。”爹打得手软了,颤着声骂。“打死才好,打死了根生,苗生就活了。”根生盯着爹,恨恨地说。爹心头一颤,手再也落不下。爹突然呜呜咽咽地哭了,根生根生爹一边哭一边含混地说。根生昂起头走到屋外去了,屋外的阳光很好,满天满地的温馨阳光。我叫苗生。根生在墙壁、围墙到处写下这四个字。一村子人盯着这四个字不由地笑。爹心头发冷,脊梁骨发凉,这犟驴子闹得一村子人都在看王家的笑话。一根藤上的瓜,弟咋一点不像哥呢。根生跟自个的名字拧上了劲,他让人喊他苗生,偏偏没一人叫他苗生,都一口一个根生地喊。他时常全身青一块紫一块地回家。根生却感觉不到身体的伤痛,心中生出

11、一种快感,他为了自己的名字痛痛快快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架。根生闹得学校鸡犬不宁,被学校开除了。回家后根生跟爹娘下地干活,农活一点就通,成了一把好手。根生不愿老呆在地里干活,喜欢爬树,爬到高高的树上,瞅着树底下走过的一个个村人。根生的目光跟毒虫似的,蜇得村人一个个心里发毛。“王根生,快下来”村人站在大树下轰他,“这王根生,咋像大家都欠了他血债。”“根生,快下来,跟娘回家。”娘常对大树喊。根生像只壁虎贴在高高的树上,瞅着娘,目光扎得娘心头又疼又苦。根生呆在大树上,很少下到地上,一天偷偷地下几回地,也只是回家找点吃的填肚子。一年到头,根生活在大树上,在村里的一棵棵大树上来来去去。有天,根生像个野人似的出

12、现在爹娘的眼前,根生突然安分下来,安分守己地活着,再也不去上树了。娘心头高兴,但闹不懂根生为啥突然变了个人。娘费尽心机才掏出根生的几句话:他亲眼看见村头冯二婶投的水,是淹死哥的那口水塘。心一下子惊醒了,他也像跟着冯二婶投了回水。从树上飞快溜下地,他奔到水塘边时,水面静了,又开始皱着细微的波浪。根生站在淹死哥的地方,觉得苗生死了,根生活了。娘一下子惊了心,哭着喊,苗生,你终于回家了。“苗生,不上树啦。”村人见了根生笑吟吟地说。“我叫根生。”根生大声地说。村人一个个开心地笑,喊,苗生,苗生“我叫根生。”根生也一起开心地笑起来。不过,村里人走到大树下时,总要习惯地抬头向上望一望,喊声根生(选自中国微

13、型小说,有删改)(1) 小说中的主人公王根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 小说开头叙述了有关哥哥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 (3) 作品为什么以弟弟根生接受“根生”这个名字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2. (11分) (2015高一上佛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仇,韦为报之。永故富春长,备卫甚谨。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出。永居近市,一市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转战

14、得脱。由是为豪杰所识。初平中,张邈举义兵,韦为士,属司马赵宠。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太祖讨吕布于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阵,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

15、大帐。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阵。迁为校尉。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釜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后十余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韦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

16、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太祖退住舞阴,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太祖思韦,拜满为司马,引自近。文帝即王位,以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选自三国志典韦传)(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伪为候者伪:假扮B . 将应募者数十人将:率领C . 谓等人曰等:其余D . 延绣及其将帅延:拖延(2)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

17、其躯B . 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C . 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D . 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典韦力气过人。军队的牙门旗又长又大,没人能举得动,典韦一只手就把它举了起来。他好用大双戟和长刀等兵器,有一双八十斤的戟。B . 濮阳之战曹军和吕布的军队交战几十回合相持不下,典韦率领应募的几十人,穿着厚重的衣服和铠甲,拿着盾牌和长戟冲入敌阵应战。C . 典韦忠厚谨慎。白天在太祖身边整日侍立,晚上也在大帐附

18、近歇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处。宴席上,太祖敬酒时,他手持大斧随侍于旁。D . 典韦威势迫人。张绣谋反,太祖失利,典韦的手下死伤殆尽,他与敌军短兵相接,用双臂挟住两个敌兵将他们杀死,其他敌兵都不敢上前。(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四、 默写 (共1题;共12分)13. (12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期中) 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李白蜀道难) (2)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杜甫登

19、高) (3) 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 惟草木之零落兮,_。_,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_,_。(晏殊蝶恋花) (6) _,_。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4. (10分) (2016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

20、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注: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1) 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2) 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15. (6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

21、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

22、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B . 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C . 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 . 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B .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D .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 .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