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高一上期中语文卷B卷_第1页
太原市高一上期中语文卷B卷_第2页
太原市高一上期中语文卷B卷_第3页
太原市高一上期中语文卷B卷_第4页
太原市高一上期中语文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原市高一上期中语文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嫉妒(j)讥诮(xio)羞赧(nn)锲而不舍(q)B . 殷切(yn)妩媚(w )绯闻(fi)朝暾夕月(tn)C . 驯服(xn)挟持(xi)搪塞(s)奴颜婢膝(bi)D . 瞭望(lio)裨益(p)怯懦(qi)面面相觑(q)2.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这次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招聘岗位必须的专业知识,形式为闭卷,满分为100分。B . 面对云南地震的灾情,大家纷

2、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 , 不一会儿工夫就捐了5 000多元钱。C . 冬天已至,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 , 方式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同时也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D . 从事废金属回收的旅加中国移民于戎伟,在经历了移民之初的经商失败、打工失业等种种考验后,终于东山再起 , 二度创业成功。3. (2分) (2016高一下泉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唯有除贪,才能安民心”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接受越南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越南反腐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这些成绩仍不足以完全根除贪污腐败与浪费现象的发生。B . “

3、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总理的激情话语,有力地传递出政府解决民生难题的庄重承诺,弘扬了推进社会发展转型的价值取向。C . 从文化哲学意义上来理解,乡愁是归属感的一种表现,同时是一种根源意识的体现,也是对这个归属和根源的一种亲和感,这种归属感是人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D . “春运铁路格局的改变,反映的不仅仅是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变化”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说。4.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_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

4、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2分)5. (6分) (2019高二上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

5、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

6、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

7、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虛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

8、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9、是( ) A . 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B .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C . 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D . 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B . 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

10、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C . 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D . 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B . 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C . 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D . 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

11、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6. (4分) (2016高一上安徽期中)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i匹)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

12、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代赠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1) 对诗歌品悟有误的一项是( )A . 整首诗将象征主义手法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完美结合,凄清宛转,朦胧恍惚。B . 整首诗体现出多愁善感的气质,充满了失望和迷惘的情绪,让人肝肠寸断。C . 诗人以“雨巷”为题,含蓄的揭示出了内心的苦闷、惆怅以及对理想的渴望。D .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冯手法,营造出回环往复的旋律感和宛转悦耳的音乐性。(

13、2)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见到情人但又不得见、心情复杂、失望而孤寂的主人公形象。B . “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在高楼之上,离愁与相思的情愫暗寓其中。C . 蕉心未展的芭蕉,团结的丁香花,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此处仅为景物实写。D . 这首诗寓情于景,抒情色彩浓厚,情景跃然纸上,读来令人缠绵回肠,回味无穷。7. (12分) (2018高二上会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教师(节选)刘慈欣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

14、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

15、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发射奇点炸弹!”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1号随机点检测。”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开始3C级文明测试。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

16、未通过。“发射奇点炸弹!”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11号测试题未通过!12号测试题未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

17、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时间。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开始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

18、3C级,是5B级!”参议员惊呼起来。“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大约每秒1至10比特。”“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

19、级文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但,阁下,确实如此。”“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他们叫教师。”“教师?”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本情况,包括

20、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B . 文本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留3C文明。双线互为呼应,并行不乱。C . 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确实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D . 文本中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2) 文中画线句子“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有何作用? (3) 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

21、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 (2017高二下涞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军,稍为牙将。大历中,李灵耀据汴州反,玄佐乘其无备,袭取宋州,有诏以州遂隶其军,节度使李勉即表署刺史。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充宋、亳、颍节度使。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迁检校兵部尚书、兼曹濮观察、汴滑都统副使。李希烈之反,玄佐与李勉、陈少游、哥舒曜联兵屯淮、汝,数困贼。帝在奉天,垂意关东,乃诏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22、希烈攻陈州,玄佐救之,希烈走,遂进取汴州。诏加汴宋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玄佐本名洽,至是赐名以尊宠之。入朝,复兼北庭兵马副元帅、检校司徒。性豪纵,轻财好厚赏,故下益困。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其后杀帅长,大钞劫,狃于利而然也。玄佐贵,母尚在,贤妇人也。常月织絁一端 , 示不忘本。数教敕玄佐尽臣节。见县令走廷中白事,退,戒日:“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居高当之,可安乎?”玄佐感悟,故待下益加礼。汴有相国寺,或传佛躯汗流,玄佐自往大施金帛,于是将吏、商贾奔走输金钱,惟恐后。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初,李纳遣使至汴,玄佐盛饰女子

23、进之,厚馈遗,皆得其阴谋,故纳最惮之。所宠吏张士南及假子乐士朝赀皆钜万;而士朝私玄佐嬖妾,惧事觉,酖玄佐,死,年五十八,赠太傅,谥曰壮武。始,玄佐养子士干与士朝皆来京师,士干知玄佐死无状,遣奴持刀绐为吊,入杀士朝于次。帝恶其专,亦赐士干死。(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 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B .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C .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

24、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D .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B . “汴州”是古地名,也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为八朝古都,即“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C . “端”是古代布帛的一种长度单位,二丈或六丈为“一端”;“端”在古代也指一种礼服,“端章甫,愿

25、为小相焉”句中“端”就指礼服。D . “商贾”是商人的统称。古代有“行商坐贾”的说法,商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是开店铺卖东西的人,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刘玄佐倜傥不羁,性情豪纵。他少年时期行为放荡不事产业;发达以后,轻财好赏,因此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B . 刘玄佐平叛立功,获得尊宠。他平定李纳有功,晋升检校兵部尚书等职,打败李希烈,加官汴宋节度使等职,并被皇帝赐名。C . 刘玄佐孝敬母亲,听从教诲。他母亲多次告诫他要恪守为臣之道,他忠于朝廷;他母亲劝告他礼待属下官员,他奉行唯谨。D . 刘玄佐驭下不严,结局可悲。他不严格管理军队,结果他的士兵常常犯法乱纪;他对干儿子过分宠信,结果被其用酒鸩死。(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玄佐盛饰女子进之,厚馈遗,皆得其阴谋,故纳最惮之。士干知玄佐死无状,遣奴持刀绐为吊,入杀士朝于次。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 (2019高二下长沙期中)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 风急天高猿啸哀,_。_,不尽长江滚滚来。 (2)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青泥何盘盘,_。 (3) 大弦嘈嘈如急雨,_。嘈嘈切切错杂弹,_。 (4) 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不如登高之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