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规律和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陈树杰_第1页
认知规律和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陈树杰_第2页
认知规律和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陈树杰_第3页
认知规律和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陈树杰_第4页
认知规律和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陈树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认知规律和课程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陈树杰 教授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 名誉理事长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 主 任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发展项目 组 长 Emil-sdr117,2,汇 报 提 纲,世间万物皆规律,教育有没有规律?教育规律是什么呢? 做事要讲究效率和效益,人才培养怎样才能有效和高效? 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归根结底都是个认知问题。认知有认知的规 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只有遵循认知规律,建构教育理论,规范教育行 为,才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完成培养人才教育教任务。 把握两种学习方式实现全面的认知过程 遵循认知规律为课程建设

2、提供理论工具 完善学生素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程 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 要关注质量和效能,。,3,一、把握两种学习方式 实现全面的认知过程,4,总结自己的经验: 我们是怎样进步的?,规律并不神秘,理论也并非天外来鸿。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产生于我们自己和人们的实践。请各位总结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看看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同志们分享吗? 请同志们尽可能地将自己成长和进步的原因写出来,通过交流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那些共同的地方可能隐藏着规律性的东西,把规律揭示出来,使之系统化,即可形成理论。,5,学习使人进步,系统学习(本科、研究生、其它) 非系统学习(各级培训、研修) 随机学习(读书、看报、杂志、上网

3、) 学习别人,继承性学习 教学实践(各科教学) 课题研究(不同级别) 教学实验(各种形式或内容) 身历亲为,实践性学习 正确对待和运用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是成功关键,6,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就是继承,“习” 则是实践。“学而时习”是孔子对人们学习方式的精妙概括,集中的反映了他“学做结合”的教育思想。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形式或途径: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育方式”来实现;后发者则主要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实践和发现”的方式来实现。 “学”与“习”是两种基本学习方式。两者内容

4、不同,特点和功能各异。要学习,要成长,就必须继承,不继承就没有渊源,就失去了根基;同时,又必须实践,不实践就没有对知识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就不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就不会产生新知识。,7,两种基本学习方式的比较,学习只有这样两种基本形式,任何人概莫能外。只不过在人们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呈现形式各不相同而已。,8,个体人认知来源于两条途径,个体人认知形成和发展,来自于两种渠道,这是因为人们为了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的需要,除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开拓视野,获得知识和技能外,也必然会借助外在智慧,多方面地读书和学习。从两条渠道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必然会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有所反映,并呈现

5、为知行统一的连续过程。 继承和实践两种学习,反映了人们认知的规律。规律是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的。每个人都是从各自的条件出发,为着各自的需要,通过两种学习途径,逐渐成长起来的。随着从继承和实践两条渠道获得的知识不断积累,经验日益丰富,能力不断提升,最终形成了个人独具特色的认知风格和知能网络。,9,社会认知来源于两条途径,任何群体,小至机关单位,大至国家社会,其发展也都离不开学习和实践两种认知过程。 中国自鸦片战争起,170多年来,从西学东渐“师夷技以制夷”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解放初期的全盘苏化“学习苏联老大哥”,再到30年多前开始的的改革开放“

6、与世界接轨”。四次大的变革,浸满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奋斗的历程,铸就了先行者们丰富实践经验。然而,每一次变革的主题,都不是从中国社会自身生发出来的知识或经验的“再实践”,总是另辟蹊径,为解决现实困难或困惑的需要,“拿来主义”地从外部引进当时世界所谓先进思想为我所用。每一次都是由一批思想先行的弄潮儿,带领群众,能动地开辟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实践历程。,10,二、遵循认知规律 为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工具,11,课程建设需要理论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个新生事物,新生事物要站得住脚,一定要有理论的支持。 理论要真正支持教育,第一,理论上要说的通;第二,实践上要做得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开发和实施是一个整体

7、,整体必须统筹兼顾;要实现统筹兼顾,指导课程实施的教育理论,必须是统一的,其横向能够兼及各类课程,竖向又能够贯彻始终,使各类课程自始至终都能有所遵循。 人们从两条渠道获得知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能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出发,科学地阐明两者的内在的联系,就可能从教育哲学的高度,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某种理论思维的工具。,12,陶行知改名给我们的启示,陶行知原名陶文浚,1909年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因信仰明代学者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名“知行”。 1914年陶行知到美国留学,师承约翰.杜威。回国后经多年教育实践,1929年发表“行是知之始”一文,提出与王

8、阳明相反的观点,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934年7月发表“行知行”的文章,再次改名“行知”。 为更准确地反映自己的知行观是“行-知-行”,他还创造了一个以“行” 字为基础,把 “知” 字拆开,作上下结构,拼写在“行”字之中的一个新汉字(读干)作为自己的笔名。 陶行知几次用改名申明自己的主张,而且始终围绕着“知”和“行”的关系。那么知和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难道只是孰前孰后的承序关系吗? 除此之外,“知”和“行”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呢?,13,知识形成和知识学习,知行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不同的哲学流派对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通常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标志。主

9、张知识的形成始于实践,强调先行后知,是唯物论的基本原则。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将知识形成和知识学习这样两个相互关联,却又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 知识的学习比知识形成的内涵更宽泛,它涉及人们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全部内容和过程。正确理解认知过程中的知行关系,是建构科学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教育哲学的关键所在。,14,考察人们认知内容及其过程,包括两部分,即:(一)知识或理论,属于人类既有的文化成果,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接受式学习获得;(二)技能、经验或感悟,是人们从切身的经历中获得的认识或体验,主要从实践学习中积累。 无论是既有知识的获取,还是亲历经验的积累,二者都呈螺旋式发展。两条螺旋同生共长,互相作用

10、,构成了人们认知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形象恰如人类基因的双螺旋一般,因而不妨将其称为“认知形成和发展的双螺旋结构”,简称“认知双螺旋”。认知双螺旋可以看作是一个关于人们认知过程的模型。,认知模型:认知双螺旋结构,15,认知双螺旋的性质和特点,“认知双螺旋”真实地反映了人们认知形成和发展的科学过程,其基本性质是“实践性”和“辨证性”,并具体表现为下述重要特征: 共生性 结构性 互动性 发展性 连续性 开放性,16,认知双螺旋的实践性,实践是第一性的。认知双螺旋的形成和发展,除了经验和技能的获得需要亲历实践的过程,其实,包括人们继承性学习的知识和理论,归根结底,概莫能外的都是由人们的实践产生的; 思维

11、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们可能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仅凭一孔之见,或主要通过演绎的方法,提出某些所谓“创新”的知识或理论,然而所有这一切“创新”是否具有真理性,最终都需要要回归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出真知。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发现和完善真理的重要条件。,17,认知双螺旋的辩证性,知识产生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在人们实践的过程中,发挥自己重要的作用,这是认知双螺旋的辨证性。通常,人们总是按照某种思想或理论(知),进行自己的实践活动(行)的。“知”和“行”这一对矛盾在人们认知的过程中,始终纠结在一起,其关系诚如宋朝哲学家张载所指出的那样:“有象斯有对,对必反为;有反斯有仇

12、,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 在常态下,矛盾双方各自会向其相反方向运动:理论向实践运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人们的实践活动,因为有理论,实践才更高效,更合理,从而彰显理论的价值;实践向理论的运动,则表现为不断的归纳和总结实践创造的新经验,并最终会形成新的理论,实现经验向理论的提升。,18,认知双螺旋的辩证性,“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讲的是“知”和“行”发生对抗的情形及其解决的办法。不外乎三种情况: 其一,实践挑战理论,即理论本身陈旧或存在缺陷,已经不能解释、规范或指导实践了,这时就需要主动更新或完善理论; 其二,理论是正确的,实践背离了理论的指导,遭遇困难,难以为继。此种情况,就要梳理实践中

13、出现的问题,适应理论的要求; 其三,理论和实践都有问题,以致造成极大混乱,这时就应从实际出发,改弦更张,主动做出调整,创新(或选择)新的理论,重新开始新实践,使认知主体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其知行统一的运行过程。,19,认知双螺旋共生性和结构性,认知双螺旋的共生性:认知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生共長。儿童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上,便开启了继承和实践的双重学习,将从成人那里获得的知识和概念与自己的亲身感受融合起来,形成了他们对现实世界最初的理解。随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从“做中学”到“学中做”直至“为做而学”和“为学而做”,两种学习始终交融在一起,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营养的不二源泉。 认知双螺旋的结构性

14、:认知主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形成和积累,两者结合形成的双螺旋,自然会具有一定结构性。随着工作的需要和阅历的增加,人们选择性学习和有意识的实践会不断增强,认知双螺旋也会定向发展,进而成就其某种专业性的结构特征。结构良莠不仅将影响人们的发展方向,更会决定人们发展的质量和水平。,20,认知双螺旋的互动性和发展性,认知双螺旋的互动性 :认知过程从继承和实践两条渠道获取营养。两种学习方式及其认知过程,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任何一种学习方式连同其学习内容选择和实施,都会对另外一种学习方式产生相应的影响。搞得好,两者会互补互促、相得益彰;搞不好,就会互相掣肘,相互误导。 认知双螺旋的发展性:“知

15、”和“行”二者互相作用,成就了认知双螺旋的形成和发展。其间,系统知识以其强大的工具性,发挥着沟通和组织实践知识的作用;实践知识则又以其真理性不断捡验既有的知识是否正确,并决定对其弃取。两种过程相互作用,不断地通过局部或整体的同化或顺应,自然地推动和实现着认知双螺旋的发展。 ,,21,认知双螺旋的连续性和开放性,认知双螺旋的连续性:同生共長的两种认知过程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既往的知识和经验为后继认知提供资源和营养。认知的连续,是讲人们的认知过程不会出现空白或断层,并不保证这一过程获得的知识或经验都是正确或正向的。正因如此,实事求是地反思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知识和经验,是建构新知识和新

16、经验的重要条件。 认知双螺旋的开放性: 认知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开放,需要包容,绝非良莠不分,人们会以其价值观为导向,主动地建构并形成其具有个性化的知能结构。人们的认识能力无限的。受到各种局限和障碍,人们永远不会达到终极真理,完结自己的认识过程。通过不断的努力,人们总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日益逼近对终极真理的认识。,22,基于认知双螺旋的学习理念,自主选择 。学习归根结底是一项自主建构过程,虽然早期的学习不免会“被建构”,但其建构过程都需要自己的理解,并最终通过选择、迁移、反思,自我导向,形成各自独特的知能网络。 途径多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两种学习方式,作用各不相同,

17、表现也不一样。意义学习既发生于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中,也呈现于深思熟虑的苦读和思考之中。 系统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系统。新知识和新经验的习得,需要旧有知识和经验的支持,既有知识和经验越巩固,再现越灵活,越有利于新知识的建构。 持续终生。学习是一项超越特定学校环境,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毕其一生持续发展着的构建个体知能结构的活动过程。因此,终生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学校教育即是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3,践行认知双螺旋 实现有效学习的正确途径,认知双螺旋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能动鲜活的认知过程及其基本特征,较好地解释了人们通过继承和实践两条渠道获取营养,提高认知能力,完善知能结构的过程。

18、其结构良莠不仅将影响人们的发展方向,更会决定人们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认知双螺旋的建构过程表明:有效的学习既不是单纯地获取前人既有的知识,由“系统讲授决定一切”,都听命于教师的主导;也不是全部回归生活,“所有学习都要从情境开始”,凡事都必须经由“自主、合作、探究”。正确的途径只能是努力实现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与有效运用,充分发挥多种学习方式的积极作用。,24,基于认知双螺旋的课程设置,学科必修课 学科课程 学科选修课 课程体系 活动必修课 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课) 活动选修课 (各种课外动) 适应认知双螺旋和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校设置了两类不同的课程,课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不同,共同肩负着教

19、育儿童,实现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25,三、完善学生素质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26,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引起的思考,近年来,上海中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连续两届获得数学、阅读和科学的第一名,国内外反响强烈,值得思考: 第一,pisa测试的结果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也表明,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至少在上海是有成绩的; 第二,我国基础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 将我国学生的学业水平放在全球参照系中进行对比检验,通过对比喜忧参半,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27,让教育回归本真: 培养适应并引领社会发展的人,

20、转变教育观和人才观,从“唯分数、唯知识、技能”向“全面育人”转变:回归教育本真,就一定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培养精神丰满、社会需要的人。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有机的组成部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包括了延续(继承)和发展(创新)两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服务全体人民,其目标和内容的选择,应兼顾普及(大众教育)和提高(精英教育)两个方面的要求。 适应社会发展,人才规格和要求要与日俱进。在科技革命和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需要培养亲和社会与个人意愿相统一,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主动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要,并能引领社会发展的人。为了针对性地破解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实践学习已然成为大势所趋。,28,中小学

21、实践性学习的主要途径,作为基本学习方式,实践性学习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学科实践活动:学科实验及其它学科实践活动,属学科教学内容或其补充与延伸 兴趣类实践活动: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各类校内和校外的活动类教育 实践类地方和校本课程: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办学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施与全体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课程,29,综合实践活动是活动课程的规范、发展和提高: 国家规定的实践性学习必修课,从小学至高中设置设置并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是新课改实施的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作为学科的补充和延伸的学科活动,也不是传统意义上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课外活动,而是一类独立于学科之外的

22、课程类型,是施于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它有四个“指定领域”,但并不要求平行开设四门课程,而是一门以四者为主要内容,基于实践的综合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自己的课程特点,并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课程价值是不可替代的。,30,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功能 建构学生良好的素质结构的,人的素质结构是由不断成长着的,互相依存、相互影响,互相渗的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它以价值观为核心,以知能结构为基础,以行为方式和习惯养成为标志。,行 为 习 惯,行 为 方 式,31,实践性学习的教育功能,你 从身心发展特点看,实践学习对青少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 启发兴

23、趣 训练技能 学习方法 发展能力 培养意识 陶冶价值观,把实践学习纳入中小学课程,引导学生通探究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是知识教学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32,教育功能之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活动最容易激发兴趣。 儿童的兴趣是广泛的、不稳定的和孱弱的,稍不留意就可能使其遭到湮灭。对早期教育而论,与其讲发展儿童兴趣,不如讲呵护儿童的兴趣更准确、更重要。 兴趣是会发展的,后天的教育,特别是引领儿童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常常可以将兴趣发展成为情趣,当儿童和青少年对自己从事的活动有了深入的理解,以至能够将其与祖国和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积极地联系起来的时候,情趣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志向和理想 然而,并

24、非任何兴趣都是积极的,都能够激发正能量,这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注意 。,33,教育功能之二:训练技能,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动作技能和社会技能等。心智技能如运算、阅读、写作等,动作技能如各种工具的使用等,社会技能如人际交往等。 技能是通过训练可以达到“完善”和“自动化”作业的一种活动方式,这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型,使技能活动的多个环节有次序的排列,一有刺激即可以引起一系列动作反映的结果。 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科学探索和设计制作等实践活动,对技能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优势。,34,教育功能之三:学习方法,方法,作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具有巨大的智能价值,掌握了研究或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可

25、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智能水平。 科学方法是科学精神的外显,科学方法需要按程序操作,有严格的实施步骤和具体明确的要求,不可马虎和随意。方法是可以迁移的。 科学方法,包括实证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前者如观察分析法、实验研究法(含比较实验、模拟实验、归因实验)等。后者如使用严密逻辑推理的思想实验法。任何科学研究方法都需严格规范,一丝不苟。任何科学方法的获得都是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提升。,35,教育功能之四:发展能力,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是知识和技能内化及其灵活的运用,布鲁姆曾经用“技巧或技能+知识=能力”加以表述。它并非人生而具有的而是后天开发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能力加以分,如认

26、识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一般能力和专门能力等。作为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跨学科能力,其核心即是生存与生活能力,思维和研究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设计与制作的能力等。 能力形成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的特点,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一个从低到高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36,教育功能之五:培养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它连接着人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的认识过程,常常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实践活动重过程,除了强调方法的学习和过程中情感体验,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倾向。 问题意识 主体意识 规律意识 团队意识 方法意识 责任意识 探究意识 创新意识,37,教育功能之六

27、:引领值观念,实施实践性学习教育培养人才,需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以求真为使命,以臻善和尚美为最高意境的价值观。学生的价值观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无为而至”的,必须兼顾真理、伦理和美学(真、善、美)的要求,悉心予以引领和培养。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 人生来是平等的,张扬个性、民主和自由天经地义;社会是大家的,维护社会生存和发展是共同的责任,必须建立自我与责任相统一的社会伦理观。 世界是美丽的。自然之美是规律,社会之美是和谐,人格之美是责任,艺术之美在创新。发现美、呵护美和创造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38,四、综合

28、实践活动必修课 要关注质量和效能,39,全面观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课程理念是前提 资源建设是基础 教师队伍是关键 课程评价是导向 课程管理是保障 制度建设是根本 课程文化是追求,作为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和课程评价等多项要素。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国家课程组织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40,当前有关课程实施的几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几年来,整体上不如人意,原因多多,有认识问题,也有操作问题,提出几项,共同研究: 关于课程的实施原则 关于课程的实施策略 关于课程的活动设计 关于课程的文化追求,4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原则,课程的有效实施、常态

29、运行和区域推进,是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层面的原则要求,其中又以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解决真问题的活动中获得真体验,求得真收获,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有效实施,常态运行,区域推进,4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依据实践学习本质特征和特殊要求,切实把握该课程所具有本质的规律性,需要从三个层面努力提高活动的教育功能。要求每一项活动,都能够为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实的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论层面,关注活动设计与儿童认识过程相一致,确保课程实施具有实践性学习特点; 教学论层面,关注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结构性,确保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学习论层

30、面,关注活动设计与实施要尊重学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确保学生元认知成分和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内容的有效结合,使学生确有收获。,4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运行,常态运行,是从中观角度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使之作为“课程”能够在各地学校都能实施和运作。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校本课程,也不是课外活动,不能仅靠校长的良知和教师个人的积极性维持,也不能仅仅关注个别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能够像语文、数学那样常规实施,必须走常态运行之路。真正做到进入课程,列入课表“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效果实在”。课程只有做到常规运行,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为此,必须建立必要的政策和制度,形成良

31、好的激励机制。,4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推进,课程的区域推进,是宏观上推动课程发展的需要。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区域性实施的质量和水平,是衡量课程建设水平的根本标志。课程的区域推进,提倡扎扎实实,拒绝作秀包装,不满足星星点点,要追求万紫千红。 努力在实践中发现和培植教师、学校和小区域的先进典型,挖掘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采用“理念先行,案例跟进,典型引路,滚动发展,的办法,由点到面,由少到多,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广泛深入地发展,努力实现课程的区域推进,4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不仅要有一般性的原则要求,还需要能够保证各

32、项原则得以实现的具体恰当的实施策略。就当前情况论,下述各项策略可供参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性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性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递进性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性实施,4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性实施,零散的知识形不成智慧,作为学校课程的实践性学习只有系统化才有意义。 无论是实践学习,完成事先设定的实用性目标,获得方法和技能的系统知识;也无论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培养和训练儿童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仅靠校本开发的办法,国家课程的任务是难以完成的,必需为学生研发和提供通用、系统和适切性的课程资源,用系统积淀智慧 。,4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

33、性实施,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结构决定的。作为基于经验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担负着培养学生多方面实践性能力,全面完善学生素质的任务、活动的内容理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只有结构性内容,才能保证课程实现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认知的元成分是最基本的智力成分,当个体与不同环境相互作用的时侯,这些元成分的智力便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所形成的经验智力也体现了这些不同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当前中小学,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学校开发的活动大多内容比较单一,质量也受局限,很难完成国家课程目标。,48,综合实践活动类型结构框架图,认 知 水 平,主 题 类 型,科学探索,设计制作,创造发明,文化探索,环境保护,思维训练,身

34、心健康,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 资讯,国际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4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递进性实施,依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开发与实施课程。施于中小学和高中不同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内容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整体应呈递进性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各年段和高中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对话动的内容、形式、活动目标的要求亦不相同,适用于不同学段学生的活动应反映递进性特点。例如:低年级活动以兴趣为中心,以游戏为主要内容;中年级以简单的设计与制作活动为重点,兼及其它活动类型,初步培养实践和探究的能力 ;高年级学生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在进一步熟练掌握劳动工具的基础上,将科学和技术结合起来,多方面培养利用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性实施,国家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