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弯曲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_第1页
材料力学 弯曲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_第2页
材料力学 弯曲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_第3页
材料力学 弯曲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_第4页
材料力学 弯曲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3弯曲法向应力及其强度条件,1。弯曲法向应力、基于项目中弯曲变形的构件梁、垂直对称面:由梁轴和横截面的镜像轴组成的平面、对称弯曲:如果作用于梁的载荷和支反作用力都在垂直对称面内,则梁轴将弯曲为直线,并位于垂直对称面内的曲线。纯弯曲:FQ=0,M=const,侧向弯曲:FQ 0,m const,q,横截面中的垂直内力元素dN=dA只能合成弯矩M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态关系、1、变形几何关系、(1)aa、bb弯曲成扇形,aa缩短,bb伸长(2)mm、nn变形后保持直线,弧形aa、bb垂直(3)部分的垂直分段缩短,其他部分的垂直分段缩短在纯弯曲时,梁的每个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平面,与变形的轴

2、垂直,并且假定横截面仅绕轴旋转一个角度。观察以下变形现象:然后进行单向力假设。假设垂直纤维之间不相互挤压。因此,每个纵向纤维都是单向拉伸或压缩状态。估计:梁弯曲变形时,上部分垂直纤维缩短,下部分垂直纤维增加,钟纤维不增加或减少,必须有保持原长度的层,这种垂直纤维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和横截面的相交线与中性轴、中性层、中性层、2、物理关系、正应力与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中性层中的正应力为零(中性层y=0),并且自下而上只能用于定性分析,而不能用于定量计算。1)y无法更正,因为中性轴z的位置未确定。2)样式未知。(如果m是已知的,它与m有什么关系?),3,静态关系,中性轴设置为z,因此:y是对称轴,上

3、自然满意。正应力计算公式:中性轴横截面中心,中性图层的曲率公式:1)沿y轴的线性分布,在相同坐标y中的正应力相等。中间轴的正应力为零。2)中性轴拉动截面,分成受压力的两个区域。3)最大正应力发生在距中立轴线最远的距离处。如果中间轴是横截面的对称轴:横截面的最大正应力:Wz弯曲截面系数,公式应用条件:1)满足平面弯曲条件(假定横截面具有对称轴)2) p(材料遵循钩的法则),对于侧向弯曲,由于存在剪切力,横截面将产生剪切变形,并且横截面不再保持为平面。弹性力学精确分析结果表明,如果梁的相交高度比大于5,则剪切应力和挤压应力对弯曲正应力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因此,从纯弯曲梁导出的正应力计算公式可以继

4、续应用于误差小于1%的横向力弯曲的梁。侧向力弯曲时,弯矩不再恒定。环:研究,范例11:图I型轮廓延伸梁以均匀负载作用,以在最大正应力时试验支撑位置。a、l、a、q、分析:力矩图,支撑位置a直接影响支撑剖面和相交中间剖面的弯矩值。如果中间轴是截面的对称轴,则最大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相同时,支承截面必须等于通过中间截面的弯矩绝对值,以便最小化梁的最大弯矩绝对值,从而最小化最大正应力。有效值,2。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强度条件:等直梁强度条件、铸铁等脆性材料的拉伸和压缩能力不同,因此有两个值:允许的弯曲拉伸应力和允许的弯曲压缩应力。强度条件为:注意事项:梁的最大工作抗拉应力和最大工作压缩应力有时不会发生

5、在同一剖面中。通常允许的弯曲正应力比允许的拉伸(压缩)应力略高。这是因为在弯曲时,除了剖面外侧边达到最大正应力以外,所有其他区域中的应力较小。轴向拉动(压力)时,截面中的应力均匀分布。使用强度条件,您可以执行三种强度计算:1、已知外力、剖面造型标注、允许的应力和梁的强度检查。2、设计已知外力、截面形状、许用应力和梁的截面尺寸。3、已知剖面造型大小、允许的应力、授权负载。示例12:尺寸和材料的许用应力相同,但放置图(a)、(b)。根据弯曲法向应力强度条件,允许载荷的比率P1/p2=?解决方案:示例13:如果矩形截面轮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少一半,则该梁在正应力强度条件下的承载能力是多少倍

6、?解决方案:如公式所示,梁的承载能力是原来的两倍。范例14:使用主要梁AB、跨距l、次要梁CD增加轴承容量,如果主要梁和次要梁材料相同,并且剖面大小相同,则次要梁的最佳长度a是多少?a、b、p、a、c、d、主梁AB、次梁CD、M、M(c表示截面中心),解决方案:示例16:均布载荷,材料的许用应力=160mpa,检查梁的强度。解决方案:强度条件、安全性、示例17: 3个截面轮廓、材质和截面中的mmax、max全部相等,并满足3个梁重量比的力矩图。指出哪一部分最经济。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问题确定。范例18:图示铸铁梁,允许的抗拉应力 =30MPa,允许的压缩应力-=60mpa,iz=7.6310-6

7、mm4,请检查此梁的强度。c截面:b截面:满足强度要求,此问题,和,无需计算。为什么?范例19:简单支撑梁AB,c剖面下边缘的应变=610-4,材料的弹性系数E=200GPa,贴附应变板以取得负载p的大小。解决方案:c点处的应力,c截面中的弯矩,示例20:承受连续载荷的简单支撑梁,c截面底边上的应变计,已知材料的E=200GPa,应变计测量的变形值是多少?解决方案:c截面下边缘的应力,c截面的弯矩,变形值,示例21:图标木梁,已知下边缘总长度的伸长为10 mm,E=10GPa,得出载荷p的大小。解决方案:示例22:在我国构造方法中,给定矩形轮廓的尺寸比例为h :b=333:2。弯曲法向应力强度

8、证明:对于原木锯的矩形截面轮廓,上述尺寸比例接近最佳比例。(将Wz设定为最大),解决方案:其中,范例2333692,范例23360跨距长度l=2m铸铁梁力,已知材料允许的抗拉,压缩应力分别根据剖面的最合理要求确定t梁断面的其中一个参数,并检查梁的强度。解决方案:z轴过大,最符合逻辑的情况下,=24mm,梁满足强度要求,还需要检查最大工作压力应力吗?示例24:图标悬臂在自由端集中工作,P=20KN。具有以下三种截面形状的矩形(1) h/b=2纵横比,(2)圆形;(3) I型钢。P=20KN,理解:作为力矩条件,作为强度条件,(1)矩形,(b=6厘米h=12cm厘米,(2)圆形,d;11.3厘米,(3) I型,I型,I型钢表检查,16 I型钢,I型截面最省,圆形截面最贵。你知道为什么吗?截面形状的合理选择是梁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在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