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ppt_第1页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ppt_第2页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ppt_第3页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ppt_第4页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考向概览,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阐述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我们可以从“分什么”、“谁来分”、“怎么分”三个角度来复习。“分什么”强调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谁来分”主要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怎么分”主要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分配过程中强调“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分好”两个方面,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强调了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环节,复习本单元必须把握一个重点,认识两个领域,明确三项保障。一个重点就是社会公平的维护。两个领域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如何维护和实现公平。三项保障就是健全制度保障、财政保障和税收保障、分配政策保障。立足整个

2、教材必须立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处理好分配与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高考复习策略,3本课时的主线是个人收入的分配,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结合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所得,区分各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结合“国强民富”发展规划,认识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 结合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调节收入差距的具体措施,分析社会公平维护的具体策略。 分析财政和税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运用收入分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知识,认识我国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名师点睛: 一个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个关系 正确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两个举措 实现社会公平的两个重要举措

3、两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分配,决 定,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方式,生产力发展 不平衡、多层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 定,决 定,决 定,决 定,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决定环节),(桥梁和纽带),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四大环节及其关系,考点二、按劳分配为主体,1、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公有制经济中不同行业、不同企

4、业的职工,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报酬,因为报酬同企业的效益直接相关。,实行范围:,分配尺度:,分配什么:,分配结果:,公有制经济,劳动(数量、质量),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为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多层次,不平衡,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不能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生存手段、生活来源,不能实行平均分配,不能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一样。,(1)必要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D,B,(2011苏州联考)2010年12月2日,江

5、苏省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华西村村民实行基本生活资料按需分配,除每月正常的工资外,年底还按照个人成绩进行按劳分配,同时按股进行分红。虽然华西村村民基本生活资料实行了按需分配,但是按劳分配仍是其主要分配形式。这主要是因为( ) 华西村不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公有制是华西村所有制结构的主体 华西村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极大丰富 劳动还是华西村村民谋生的手段 A B C D,D,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

6、的社会地位。,(2)重要性: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3、按劳分配的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形式的有( ) 张某在私营经济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中获得的收入 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 B C D ,D,【注意】,按劳分配的适应范围只限于公有制经济内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家机关和公有制事业单位中个人所得的工资、奖金、津贴都属于按劳分配的形式。,但是,按劳分配不是公有制经济的唯一分配方式。

7、公有制经济中还有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另外,现在公有制经济一般通过股份制改造,在公有制经济中通过参股获得的收益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因此,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外,也要健全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1、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考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比较,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 (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劳动者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私有制生产关系,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 在生产中处于被雇佣地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

8、占主体地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都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来获得收入,合法收入都要受国家保护;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下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知识拓展】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报酬,主要包括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所得收入。 非劳动收入是指劳动收入以外的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2009安徽文综)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

9、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A债务收入 B. 红利收入 C劳动收入 D. 资本收入,D,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农民承包土地所得的收入 个体劳动所得 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A、 B、 C、 D、,C,C,B,B,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个人) 有利于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多财富,以造福于人民。(社会),2、为什么要健全生产

10、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注意】因为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平衡性,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某科技企业出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实用价值 A B C D,B,2011年10月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鼓励和促进天津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在更大范围内加快发展,到2015年民间投资将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近一半。鼓励民间投资有利于( )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

11、社会公平 B弥补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优化资源配置 C保证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 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解析】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因为资源占有的不平衡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排除A。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排除C。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排除D。B符合题意。,B,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人人平均,否认差别,不是公平,差别过于悬殊也不是公平,有差别,且差别合理是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12、,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2、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指东西部收入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指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国家 (财政收入),居民 (个人收入),企业 (发展基金),国民收入分配,材料一: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而同期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0 -55% o 表:我国居民基尼系数变化情况,注:基尼系数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公平,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公平。国际上通常把

13、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概述材料一和表反映的问题,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问题: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仍然较大。 影响:长期来看,偏低的劳动报酬和较大的收入差距会抑制居民消费,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利于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两个“比重”和“同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

14、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最新观点指出,初次分配是指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其他的属于再分配。 ),两个“比重”和“同步”的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劳动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2012云南省二模)我国政府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 ) 降低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15、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高管人员薪酬 A B C D 【解析】此题考查提高两个比重的意义,本身说法是错误的,应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高管人员薪酬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无益,不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应选。,B,(2010高考江苏卷)13、2010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 B、 C、 D、 【解析】体现江苏特色。综合考查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学生解题时有一定难度。需要综合知识的运用、比较。

16、本题采用排除比较容易。分开比较解答。注意: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是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不是公共服务职能,本题应选C。,C,(2011高考山东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 B. C. D. 【解析】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高增长,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正

17、确;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正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调控是宏观的,不可能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说法错误;货币发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随意发行,排除;,A,(2012山东烟台二模)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 A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C发挥计划在资

18、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解析】由题意可知,由于是工作求人,解决“用工荒”问题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加以解决,正确选项是A。BD与题意无关,C本身说法是错误的。,A,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转移支付,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作为补偿的支出,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例如,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 ,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

19、、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另外,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考点突破深度剖析,B,(2012山东泰安二模)“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中,有两个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其一,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其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外界形象的解读为“收入要跑赢GDP”。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收入要跑赢GDP”应该 在初次分配中着力提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 在再分配中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 普遍降低税收起征点 允许生产要素按比重参与收入分配 A B C D 【解析】说法是正确的,本身说法不准确,不能普遍降低税收起征点,应视经济发展情况而定,而且降

20、低税收起征点,会减少居民的收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不是比重。,A,(2010高考山东卷)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解析】选B。党和国家倡导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A说法与现实不符;C说法错误,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1、;D说法错误,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不会是合理的。所以排除ACD.,B,(2012福州市3月文综质检)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7中内容为福建省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预期目标。 (1)依据图17所示关系, 填写出的内容;并说明实现应采取的措施。,(1) 的内容: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3分)。 应采取的措施:制度基础(3分)。 两个“比重”和两个“同步”(3分)。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3分)。,【思维拓展】 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 (1)效率与公平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

22、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 (5)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

23、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1、效率的含义,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矛盾性: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公平,一致性:,物质前提,保证,强调产品的分配和使用,强调生产和财富的增加,(2013广东茂名一模)26有人认为我国当前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分好蛋糕促和谐”。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理解,此观点( ) 指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性 看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没看到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认为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A B C D,B,【例4】: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公平为效率提供持久动力 效率为公平奠定必要基础 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 A. B C D,D,(2011高考江苏卷)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 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 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 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 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收入差距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