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_第1页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_第2页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_第3页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_第4页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一.自然环境,1.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地形、水文) 3.东北地区的气候,降水的分布规律。 (扩展:谈谈 热量带与作物的分布) 4. 东北地区的景观(植被) 5 .土壤,问题引领,东北地区,黑 龙 江 省,辽宁省,吉 林 省,内 蒙 古 自 治 区,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A,B,C,D,1.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P89,2.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黑 龙 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兴凯湖,松 花 江,嫩 江,辽 河,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1.,4.,3.,2.

2、,5.,8.,7.,6.,A,B,C,地貌格局:半环状,2.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地形、水文),P89,回顾东北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黑龙江、松花江等,较大 小 两个 长,4、5月份,7、8月份,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3.东北地区的气候,大部分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大兴安岭以东),P89,热量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寒温带大兴安岭北部: (1000C) 中温带中部: (1000C3600C) 暖温带辽宁南部: (3600C),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水稻、亚麻、高粱等,春小麦、大豆

3、、马铃薯,雨热同期,吉林是最大产区,黑龙江,P89,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寒温带大兴安岭北部: (1000C) 中温带中部: (1000C3600C) 暖温带辽宁南部: (3600C),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亚麻、水稻、高粱等,春小麦、大豆、马铃薯,热量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降水特点: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4、植被,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P90,5、土壤,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黑土,分布: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的西部,特点: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 土地生产力高,黑钙土,分布:松嫩平原中西部,P89,增加气候寒冷程度 影响地表水下渗

4、影响工程建设,冻土,1.类型,季节性冻土 永久性(多年)冻土,2.冻土的危害,P89,2、社会经济条件,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机械化),工业基础,交通条件,人地比例,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补充,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2、土地资源丰富, 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量高 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左右,人均耕地量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值的二倍。 分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宜农荒地多: 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P9

5、1,3、土地开发开垦荒地,进行水利建设,破坏了湿地和生态系统,不再开垦荒地; 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渐还林、还草、还湿地。,开发形式,问题:,措施:,P91,北大荒,北大仓,建立国营农场,扩大了商品粮和油料、糖料基地,(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农业结构比较齐全、以耕作业为主,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甜菜、林业基地,林业:,有三大林区之一的东北林区(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P92,市场 交通 政策 技术 地价 劳动力 工业基础 人口密度,1.东北有哪些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2.三江平

6、原发展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思考:,4.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地广人稀,地形 气候 水源 土壤,自然,社经,地气水土,试矫正,数家老工人,机械化程度高,(3.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地广人稀,补充,2.农业布局,特征:,原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东北地区由于地域辽阔,面积广大,各地热量分布上存在 差异, 方向上存在水分差异,使其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南北,东西,农林牧业交错地带,海洋渔业地带,牧业地带,以农为主农牧地带,以农为主农林地带,林农交错地带,东,西,南,北,农耕地带,热量,降水,补充,1、黑土的开发,危害:1.土壤变薄、肥力下降 2.河流泥沙含量增大,河床

7、淤积 3.造成生态破坏 4.沟壑纵横,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成因呢?,措施: 1.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改良耕作制度 2.增施有机肥 3.植树造林,地形 气候 土壤 植被 灾害 生态,工农业 工程建设 植被破坏,自然,人为,P96,段2,存在问题:水土流失(黑土冲刷),林业发展 存在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原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森林火灾、毁林开荒、滥砍乱伐 措施: 1.发展速生丰产林(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 2.合理采伐 3.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P96,湿地 存在问题:湿地破坏 分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兴凯湖、达赉湖等 湿地的功能 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提供资源、禽类栖息地 成因: 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气候:气温低,蒸发旺盛 水源:降水丰富或高山冰雪融水充足 冻土:冻土分布,影响地表水下渗 保护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