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区别_第1页
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区别_第2页
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区别_第3页
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区别_第4页
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区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左右半结肠癌的区别,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肿瘤内科 崔彦芝,何为精准医疗?,Francis S. Collins, M.D., Ph.D., and Harold Varmus, M.D.,Similar disease, different mechanism and treatment相同的疾病,不同的机制,不同的治疗,基于每个个体的基因差异而进行的个体化治疗才是有效的, 也更有效率,因而称为精准医学,ROS-1,精准治疗时代,同一肿瘤已不能简单地作同一疾病处理,EGFR,ALK,上段,中段,下段,胃体,远端,全胃,近端,食管 鳞癌,胃癌,MET,肺癌,早在1990年Bufill就提出近端

2、和远端结直肠癌(左右半结直肠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肿瘤,左右半结直肠癌是否也应为“两脏器疾病”?,Bufill JA. Ann Intern Med. 1990;113(10):779-788.,“Differences were noted in the epidemiologic, pathologic,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features of proximal and distal colorectal cancer.” “近端和远端结直肠癌在流行病学、病理、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Dr. Jose A. Bufill 内科肿瘤学

3、专家 圣约瑟区域医疗中心癌症遗传学项目主任,左右半结肠虽同为结肠但为两个脏器,Carethers JM. Gastroenterology. 2011;141(2):411-442. Lee GH, et al. Eur J Surg Oncol. 2015;41(3):300-308.,如何划分左右半结/直肠癌?,1. Benedix F, et al. Dis Colon Rectum. 2010;53(1):57-64. 2. Bufill JA. Ann Intern Med. 1990;113(10):779-788. 3. Cheng L, et al. Am J Clin Onc

4、ol. 2011;34(6):573-580. 4. Wang F, et al. Chin J Cancer. 2015;34(9):384-393. 5.CALGB/SWOG 80405. updated data present at 2016 ASCO meeting. 6. Missiaglia E, et al. Ann Oncol. 2014;25(10):1995-2001.,右半结肠癌:盲肠、升结肠、横结肠近端2/3 左半结直肠癌:横结肠远端1/3、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1,2,右半结肠癌:盲肠、升结肠、横结肠 左半结直肠癌: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1-4,右半结肠癌:

5、盲肠、升结肠、肝曲 左半结直肠癌: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5,6,目前左右半结直肠癌尚无绝对统一的分界,START,START,左右半结直肠癌有何区别?,左半结直肠癌,右半结肠癌,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同,1. Price TJ ,et al. Cancer. 2015;121(6):830-835. 2. Benedix F, et al. Dis Colon Rectum. 2010;53(1):57-64. 3. Lee GH, et al. Eur J Surg Oncol. 2015;41(3):300-308.,盲肠 14.6%,升结肠 9.2%,肝曲 3.1%,横结肠 6.

6、2%,脾曲 2.8%,降结肠3.9%,乙状结肠21.9%,直肠乙状结肠结合部6.8%,直肠26.7%,注:4%原发部位未知,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南澳大利亚的登记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一项于2006年2月开始对转移性结直肠癌人群进行登记的数据,包括所有诊断为癌转移的患者,不管是否在治疗和接受何种疗法。研究采集数据截止日期为2013年2月12日,共对2972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中右半结肠癌包括盲肠至横结肠,左半结直肠癌包括脾曲至直肠1,右半结肠癌(33.5%),左半结直肠癌(61.7%),左半结直肠癌在CRC中所占比例更高1-3,左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右半结肠逐渐上升,Cheng L, et

7、al. Am J Clin Oncol. 2011;34(6):573-580.,1976-2005年间,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均随着时间而显著下降,但左半结肠癌的下降幅度最大(-37.79%), 而右半结肠癌的下降幅度最小(-6.37%),且局限性右半结肠癌的年发生率增加0.68%,30年间增加25.26%,本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在美国人群中各分期各部位CRC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研究数据来自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9登记系统的数据,该数据是基于2007年11月递交的结果。研究中右半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肝曲、横结肠和脾曲;左半结肠包括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直肠包括直肠和直肠乙状结肠结合部

8、。1976年-2005年,原位、进展期及无法分期CRC共有378,498例新发病例。 。,注:按照SEER术语,统计上在给定时间间隔的变化百分比(PC)为(最终值-初始值)/初始值X100,PC为正值意味着增加趋势,PC为负值意味着下降趋势。年PC(APC)用于估量一年内的变化率或趋势。,局限性右半结肠癌,左右半结直肠癌在男女患者中的发生比例不同,1. Price TJ ,et al. Cancer. 2015;121(6):830-835. 2. Benedix F, et al. Dis Colon Rectum. 2010;53(1):57-64. 3. Lee GH, et al. E

9、ur J Surg Oncol. 2015;41(3):300-308.,患者年龄不同,患者百分比,右半结肠癌在女性中更多见,而左半结直肠癌在男性中更多见,组间比较,P0.001,患者中位年龄,右半结肠癌的患者年龄更大1-3,P0.001,START,START,左右半结直肠癌有何区别?,左半结直肠癌,右半结肠癌,左右半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不同,Benedix F, et al. Dis Colon Rectum. 2010;53(1):57-64.,患者百分比,*,*,*,*,*组间比较,P0.01,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粘液癌、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比例更高,左右半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级不同,1 .

10、Price TJ ,et al. Cancer. 2015;121(6):830-835. 2. Weiss JM,et al. J Clin Oncol. 2011;29(33):4401-4409. 3. Meguid RA, et al. Ann Surg Oncol. 2008 Sep;15(9):2388-2394.,患者百分比,*,*,*组间比较,P0.001,右半结肠癌患者中低分化肿瘤比例更高1-3,左右半结直肠癌的肿瘤形状及生长方式不同,Snaebjornsson P, et al. Int J Cancer. 2010;127(11):2645-2653.,患者百分比,*,*

11、,左半结肠癌中肿瘤呈息肉状、环形生长的患者比例更高,*组间比较,P0.01,1995年-2004年在所有冰岛结肠癌患者中进行了一项回顾性、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共2293例患者(男1148,女1145)纳入分析,并对所有组织病理学材料进行了重新评估。研究对左右半结肠癌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左右半结直肠癌的肿瘤侵润深度及血管受侵情况不同,Snaebjornsson P, et al. Int J Cancer. 2010;127(11):2645-2653.,*组间比较,P0.01,右半结肠癌肿瘤侵润程度更深,血管受侵更常见,*,*,患者百分比,1995年-2004年在所有冰岛结肠癌患者中进行了一项

12、回顾性、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共2293例患者(男1148,女1145)纳入分析,并对所有组织病理学材料进行了重新评估。研究对左右半结肠癌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左右半结直肠癌的淋巴结阳性比例不同,1. Meguid RA, et al. Ann Surg Oncol. 2008;15(9):2388-2394. 2. Snaebjornsson P, et al. Int J Cancer. 2010;127(11):2645-2653.,手术标本中检查到的淋巴结数目(中位数),淋巴结阳性患者比例,P0.001,P0.001,右半结肠癌中检查到的淋巴结数目更多1,2,右半结肠癌中淋巴结阳性患者比例

13、更高1,2,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生存分析,目的是在一个纵向人群数据库中对比右半和左半结肠癌的生存期。研究数据来自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前瞻性队列数据库,从中筛选出1988-2003年因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而行根治手术的患者,最终共对77987例进行分析。研究中右半结肠癌包括盲肠至横结肠,左半结肠肿瘤包括脾曲至乙状结肠1,左右半结直肠癌各分期所占比例不同,1. Snaebjornsson P, et al. Int J Cancer. 2010;127(11):2645-2653. 2. Meguid RA, et al. Ann Surg Oncol. 2008;15(9):2388

14、-2394. 3. Nawa T,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8;23(3):418-423. 4. Lee GH, et al. Eur J Surg Oncol. 2015;41(3):300-308.,AJCC各分期的患者比例,右半结肠癌中AJCC肿瘤分期较晚的患者比例更高1-4,所有分期组间比较,P0.01,1995年-2004年在所有冰岛结肠癌患者中进行了一项回顾性、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共2293例患者(男1148,女1145)纳入分析,并对所有组织病理学材料进行了重新评估。研究对左右半结肠癌进行了全面的比较。,START,START,左右

15、半结直肠癌有何区别?,左半结直肠癌,右半结肠癌,左右半结直肠癌的患者入院原因不同,Benedix F, et al. Dis Colon Rectum. 2010;53(1):57-64.,不同原因入院患者百分比,组织学证实为肿瘤,右半结肠癌因肿瘤相关症状、疼痛及肛周出血/大便潜血入院的患者比例更高, 左半结肠癌则因肿瘤、便秘及急诊入院的患者比例更高,肿瘤相关症状(贫血、乏力、体重下降),疼痛,肛周出血/大便潜血,便秘,急诊(肠梗阻、穿孔),*,*组间比较, P0.01; * *组间比较, P0.001,*,*,*,*,*,患者入院原因:,左右半结直肠癌肿瘤大小不同,1. Meguid RA,

16、 et al. Ann Surg Oncol. 2008;15(9):2388-2394. 2. Snaebjornsson P, et al. Int J Cancer. 2010;127(11):2645-2653.,肿瘤大小(mm),P0.001,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生存分析,目的是在一个纵向人群数据库中对比右半和左半结肠癌的生存期。研究数据来自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前瞻性队列数据库,从中筛选出1988-2003年因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而行根治手术的患者,最终共对77987例进行分析。研究中右半结肠癌包括盲肠至横结肠,左半结肠肿瘤包括脾曲至乙状结肠1,右半结肠癌手术时肿瘤更大1

17、,2,左右半结直肠癌的转移部位不同,Price TJ ,et al. Cancer. 2015;121(6):830-835.,患者百分比,P=0.056,P0.001,P=0.06,P0.001,P0.001,P0.01,(肺除外),(肝除外),#,#其他部位指脑、骨、盆腔、腹腔内、淋巴结、未知,左半结直肠癌仅肝或(和)肺转移更多见,右半结肠癌则转移至其他部位更多见,左右半结直肠癌的症状学差异,1. Snaebjornsson P, et al. Int J Cancer. 2010;127(11):2645-2653. 2. Price TJ ,et al. Cancer. 2015;12

18、1(6):830-835. 3. Ghazi S, et al. J Gastroenterol. 2012;47(6):619-634. 4. Benedix F, et al. Dis Colon Rectum. 2010;53(1):57-64,START,START,左右半结直肠癌有何区别?,左半结直肠癌,右半结肠癌,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24,.,EJSO 41 (2015) 300-308,左半结直肠癌,右半结肠癌,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基因表达谱不同,Maus MK, et al. Pharmacogenomics J 2015(4);15:354362.,. ERCC1

19、: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低水平与对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有关) TS:胸苷酸合成酶(低水平与对氟嘧啶敏感有关) 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右侧结肠癌,左侧结肠癌,直肠癌, BRAF mt(14%), BRAF mt(5%), BRAF mt(2%),KRAS mt(46%), KRAS mt(41%), KRAS mt(37%), ERCC1(0.91), ERCC1(0.83), ERCC1(1.11), TS(2.12), TS(2.60), VEGFR2(1.10), VEGFR2 (1.24), VEGFR2(1.77),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分子通路不同,Missiaglia E,

20、et al. Ann Oncol. 2014;25(10):1995-2001.,所有结直肠癌患者,MSS、BRAF和KRAS野生型肿瘤患者,左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这项研究的临床病理数据来自PETACC3和TCGA两项队列研究。在PETACC3研究中纳入3045例接受辅助化疗的结肠癌患者样本进行分析,其中1404例有分子学数据,包括BRAF、KRAS和PIK3CA突变状态,MSI状态和18号染色体长臂杂合性缺失(LOS)情况;且这1404例患者中589例有基因表达数据,199例有DNA拷贝数数据。另外,将TCGA队列研究中413例结肠腺癌患者也纳入分析。在325例转移

21、患者中评估了肿瘤部位对抗EGFR治疗的影响。84例正常结肠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来自4个数据集(TCGA CC、GSE14333、GSE8671和GSE41258)。右半结肠癌包括盲肠、升结肠和肝曲,左半结肠癌包括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基因签名与肿瘤部位间相关性的强度和方向,右半结肠与其有强相关性,右半结肠与其有强相关性,左半结肠与其有弱相关性,柱子代表了多次检测校正后显著性水平;MSS:微卫星稳定性,左半结肠与其有相关性,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分子通路突变频率不同,Missiaglia E, et al. Ann Oncol. 2014;25(10):1995-2001,KEGG通路:,针对其基因推

22、定为有害突变的数目,组间比较, * P0.05;* P0.01; * P0.001,紧密 连接,胰岛素 信号通路,FcRI 信号通路,ErbB 信号通路,孕激素 介导的 卵母细胞 成熟,背腹轴 形成,TGF- 信号通路,轴突 导向,自然杀伤 细胞介导的 细胞毒性,NOD样 受体 信号通路,破骨细胞 分化,B细胞 受体 信号通路,GnRH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趋化因子 信号通路,*,*,*,*,*,*,*,*,*,*,*,*,*,*,*,右半结肠癌信号传导通路突变频率更高,左右半结直肠癌生物学特征不同,预后也不同,1. Bettington M, et al. Histopatholo

23、gy. 2013;62(3):367-386. 2. Missiaglia E, et al. Ann Oncol. 2014;25(10):1995-2001. 3. Lee GH, et al. Eur J Surg Oncol. 2015 Mar;41(3):300-308.,结直肠癌,高度突变和MSI,甲基化(CIMP),BRAF突变(BRAF样),锯齿状通路,炎症/CIMP-H样亚型,MAPK级联通路激活,染色体不稳定(CIN),HER1和HER2 扩增 EGF信号传导,Wnt信号传导,隐窝样和混合 亚型发生率低,预后差,预后差,预后好,BRAF样(13%),无BRAF样(87%),

24、右半,左半,更强化疗,结直肠癌分子分型(Guinney et al.),2016 ASCO SEER数据库: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情况,START,START,左右半结直肠癌有何区别?,左半结直肠癌,右半结肠癌,2008年SEER分析显示:可手术患者中,右半结肠癌的生存期显著低于左半结肠癌,该差异在/期患者中最明显,在I期患者无差异,在II期患者右半结肠癌预后更好,Meguid RA, et al. Ann Surg Oncol. 2008;15(9):2388-2394.,多因素分析显示,右半结肠癌较左半结肠癌死亡风险增加4.2%(P=0.001),右半结肠癌生存预后更差,左右半结肠癌中/

25、期生存差异最明显,多因素分析显示,右半结肠癌较左半结肠癌的死亡风险比为: 期1.06(95%CI:1.02-1.11); 期1.22(95%CI:1.16-1.28),2011年SEER 老年患者数据:在可切除结肠癌中,II、III期左右半结肠癌预后有差异,J Clin Oncol 2011,29:4401-4409,ALL,I期,II期,III期,2011年SEER数据:1992-2005年 53,801例 66岁以上IIII期可手术CRC,67%为RCC 调整后生存分析,左右半结肠癌在I期预后相近,II期右半结肠癌预后好于左半,而III期右半结肠癌预后差于左半,中国大型回顾性研究显示:从左

26、半到右半结肠癌,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越来越短,Zhang Y, et al. Int J Colorectal Dis. 2015;30(9):1173-1183.,9.0,15.2,19.1,24.9,40.5,53.6,尚未达到,中位RFS(月),15.5,22.6,28.6,50.1,58.0,尚未达到,尚未达到,中位OS(月),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共入组895例组织学证实为III期结肠癌的患者,这些患者均有肿瘤标本且于2004年7月-2009年6月在湘雅医院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周内开始化疗。根据解剖部位,将所有患者分为7组,即盲肠n=73,升结肠n=143,肝曲n=97,横结肠n=155,脾曲n=57,降结肠n=77,乙状结肠n=293。患者随访截止日期为2014年3月7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7.5个月。,从乙状结肠到盲肠,无复发生存期越来越短,从乙状结肠到盲肠,总生存期越来越短,RFS:无复发生存期,是指根治性手术与首次影像学证实复发的时间间隔,南澳大利亚转移性结直肠癌登记数据分析显示:在转移性CRC中,右半结肠癌的生存期显著低于左半结直肠癌,Price TJ ,et al. Cancer. 2015;121(6):830-835.,在转移性CRC患者中右半结肠癌生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