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_第1页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_第2页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_第3页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_第4页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2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活动课,活动课规则:,1、各自把已经准备好的节日素材放在小组内共享,各小组呈报所准备的节日名称。,2、各小组熟悉素材,并选派三名代表熟记相关内容。(时间为5分钟),3、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准备成果,清楚的讲解此节日的时间,来源,习俗,诗歌等(要求脱稿)其他各小组也可以补充。(每小组限时5分钟),4、各小组把已有的素材粘贴在本小组的手抄报上,要求美观有创意。(时间5分钟),5、根据手抄报的展示结果来评选最优胜的小组和成员,给予奖励。,春节来源:,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

2、春节。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1、放爆竹 2、拜祭祖先 3、着新衣 4、压岁钱 5、守岁、看春晚 6、拜年 7、贴春联 8、吃饺子,春节习俗:,南方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两样菜: 一是鱼,象征年年有余; 二是丸子,象征团团圆圆。 福建:韭菜(久),豆腐(兜福) 南方:年糕(年高) 北方:饺子(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

3、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时间:,起源:,习俗:,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诗 曰 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元宵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找不到吃的东西时,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

4、,之后,重耳做了国君,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都被烧死。 晋文公见状,悲痛不已,之后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并昭告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公历四月四日六日) 节日的传说:,扫墓 祭黄帝 踏青 荡秋千 放风筝 植树 清明食品: 鸡蛋,春饼,乌饭,清明粑,清明习俗,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5、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的诗句,端午节,时间: 来历(传说): 风俗:,农历五月初五,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端午节,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节日的传说 :,返回,端 午 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有关诗句,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在古代分别

6、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八月为仲秋,后称中秋。,中秋节来历:,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中秋节风俗:吃月饼,赏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后羿的弟子蓬蒙在外出狩猎时,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绝,但又无可奈何,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7、。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中秋节的传说:,返回,月亮象征的意义:团圆,思乡,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有关的诗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是阳数,两个九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老人的尊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重阳节的起源:,1登高 2吃重阳糕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赏菊 。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

8、代被看作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5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重阳节的习俗,茱萸(zhuyu),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是著名的中药。 佩茱萸,汉族的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着茱萸的布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的相关诗句,这节课你学的开心吗? 你的收获是什么?,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我们作为中学生,更要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民族精神,为把我们国家建立得更加富强,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之梦而努力学习。,1、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列诗词中不是描绘元宵节的是 (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正怜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