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季氏将伐颛臾,关于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发愤为学,博学多能,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不管贫富贵贱,广收门徒,据说有3000弟子,72贤人。又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编订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公元前551前479),孔子的思想,思想上,以“仁”为核心,崇礼反法;政治上,提倡仁义忠恕,以德治国;生活上,主张“温良恭俭让”;教育上,开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关于论语,论语是儒家“四书”(另大学中庸孟子)之一,
2、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者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 论:编录 古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儒家六经:诗书 礼 易 乐 春秋,孔子格言,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欲速则不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四海之内皆兄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朽木不可雕
3、也。,背景简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解题:季氏?将伐颛臾?,关键词语是:,将伐,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论语(ln) 颛臾(zhuny
4、) 社稷(j) 虎兕(s) 出于柙(xi) 焉用彼相矣(xing) 干戈(g) 冉有( rn ) 椟( d ),正音:请你读读准,朗读把握,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身份和语气。,叙述人 孔子 冉有,二、文本研习:,1、通过课前预习,回答:这篇文章是谁与谁的对话?有几次对话?围绕什么事件展开?,孔子与冉有、季路的对话,三次对话,围绕“季氏将伐颛臾”的事件展开。,2、自读课文,思考两组问题: 三次对话,冉有、季路的心理活动有没有发生变化? 三次对话,孔子的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3、我们先看冉有、季路的对话。(读一句分析一句) 问:三次对话,冉有、季路的心理活动分别是怎样的?(何以见得?),第一次
5、,含糊其辞。“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这个概念很模糊,国家大事有祭祀、会盟、战争等。这里不用“攻伐”,而用“有事”,也说明两人心虚,想要蒙混过关。 第二次,推卸责任。“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知道孔子会责备,就自我辩解,把责任推到季氏头上。 第三次,道出实意。“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在孔子的步步紧逼下,终于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了攻打颛臾的真正目的。,4、我们再来看孔子的对话。(读一句分析一句) 问:三次对话,孔子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何以见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第一次:反对。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吧?”委婉地表达了对冉求、季路的不满。“夫
6、颛臾何以伐为?”孔子是极力反对的。 因为从历史角度看,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从地理角度来看,颛臾是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从政治角度来看,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总之,要伐必然是“师出无名”。(板书),第二次:批评。 “且尔言过矣”“是谁之过与”中的“过”,都能看出比第一次对话更为直接的批评。,运用了引用、类比、比喻的论证方法,想要说明什么? 因为他们“不能”却“就列”,没有发挥好“相”的作用,也没有看管好“虎兕”保护好“龟玉”,这是什么?严重的失职,也就是“尸位素餐”。(板书),第三次:愤怒。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当冉有、季路道出真实想法后,孔子是愤怒的。“疾”,痛恨、讨厌。 因为
7、明明想要这么做还要不停地找借口,他觉得他的这两个弟子俨然成了“伪君子”,气愤他们“欲盖弥彰”,“利欲熏心”(板书),严重失德。 “今由与求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两个弟子不辅佐季氏修治文德,却纵容季氏发动战争,导致国家四分五裂,倍显无能。,三、深入探讨: 1、孔子反驳冉有、季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他们违背孔子的政治思想、治国之道。此二人作为孔子的学生,明明知道孔子的思想,却依然违背,着实让孔子生气。,2、孔子的政治思想到底是什么呢? 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君王治国要施行“仁政”。(板书),3、怎样才能实现“仁政”?(文中有没有提到?)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均”“和”“安”都是仁的政治
8、思想。对内孔子一贯主张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予,希望所有人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对外则要修文德使外人归附。 而冉有、季路却没有辅佐季氏做到,被视为“不仁”。(板书),4、孔子“仁政”思想可以分解为“为政以德、治国以礼”,强调“德”与“礼”的重要性。,5、“仁”与“德”经常放在一起说,大家也很容易理解“为政以德”的内涵。那么,冉有、季路最大的失德之处在哪? 支持、纵容季氏发动战争,即“谋动干戈”。(板书),6、他们有没有失礼之处呢?(讨论)(“礼”是什么呢?) 在社会生活中,“礼”可以表现为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礼”是一套等级制度,社会上不同的人,按照礼的要求都能明
9、确自己的定位。“礼”的实质是强调良性化的社会秩序。,发动内战,打破秩序。 季氏的身份是什么?颛臾是怎样的国家? “夫颛臾,社稷之臣也。”季氏是鲁国的大夫,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季氏作为鲁国大夫,攻打的是鲁国国君(诸侯)。他们是有不同等级的,鲁国大夫归属于鲁国国君。他们的封地也有不同的等级和称谓。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诸侯国;大夫家。 天子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季氏作为一个大夫,攻伐颛臾叫“以下犯上”(板书),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季氏攻打颛臾为了扩大地盘,从而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7、当时的世道可谓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我们来了解下当时的时代
10、背景: 春秋末期,政治权利下移,多数邦国内出现了政在大夫的局面。鲁国“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瓜分了鲁国的公室,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他们专权行事,僭越礼制。 如季孙氏祭祖竟用了天子礼仪八佾之舞。孔子对此批评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8、冉有、季路与季氏不仅失“德”不“仁”,而且还失“礼”不“仁”,难怪孔子会责难,会愤怒。,四、拓展延伸: 1、政治上主张要为政以德、治国以礼,孔子自身也特别讲“礼”。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仁”的理想总也离不开“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是孔子的毕生使命。,2、在这篇文章中,孔子虽然愤怒,但对话中丝毫没有僭越“礼”。谈谈你的认识。(提
11、示:从称谓上看) 四个“求”,对于冉有,孔子直呼其名,合“礼”。 古代“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字,供他人称呼。我们都能感受到孔子直呼其名,意味着很不满,很生气,故怒斥冉有,用了极不礼貌的称呼。 其实是合“礼”的,不管是批评教育弟子还是高兴褒扬弟子,都可以直呼弟子的名。作为老师的孔子,对于学生,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所以不仅不是不礼貌,反而恰恰体现“长幼有序”之“礼”。 称“夫子”“季孙”,不称“季氏”,合“礼”。 “季氏”即为季康子,今天的说法就是季先生或姓季的。这个称谓显得客观、中性、不褒不贬。而“夫子”则表示尊敬,是敬辞、尊称。“季孙”也是一个敬辞,古代“孙”是对宗主的尊称。我们知道,季康子为鲁国大夫,是贵族,地位在孔子之上,即尊于孔子,所以孔子尊称他,符合“尊卑有序”之礼。即使季氏僭越“礼”,孔子始终坚守“礼”。 严厉批评冉有,而不直接批评季氏,合“礼”。 冉有是他的弟子,而季氏是贵族,是鲁国的大夫,即使孔子对于季氏伐颛臾的行为很生气,也不能违背长幼有序、尊卑有序之“礼”。,小结,力伐争利,文德治国,文章一共写了孔子与冉有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 第三次对话:,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批评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健康教育课件
- 卫生保健家长会课件
- 心脏外科主动脉置换术
- 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手术
- 反洗钱系统操作培训指南
-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小牙刷》教学方案
- 小学生学具课件
- 2025冠心病健康教育
- 建筑美学设计作业
- 市政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RB/T 034-2020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 GB/T 9258.1-2000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
- GB/T 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 GB/T 28733-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 GB/T 1226-2017一般压力表
- GA 1517-2018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14年新版
- 信息系统实施前现状和需求调研计划提纲共享
- 华北理工大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案
-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个人寿险业务人员管理办法XXXX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