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第五章病因、发病与病机#内容清晰_第1页
中医学第五章病因、发病与病机#内容清晰_第2页
中医学第五章病因、发病与病机#内容清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病因、发病与病机 学习目标 1掌握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及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基本病机。 2熟悉内生“五邪”的病机。 3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的关系。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自行调节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破坏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病因学是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同时也探讨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病证的临床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疾病黻生,

2、亦即发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但不外乎是人体的正气与致病的邪气之间相互斗争,即邪气对人体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的过程。因此,中医学以正邪相搏来阐述发病的机理。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因此,研究病机,是认识疾病本质的关键,也是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前提。正如唐代王冰所说:“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第一节 病 因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不当,以及外伤和虫兽伤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使人发生疾病。此外,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对的,在某一病理阶段是结果

3、的东西,在另一阶段则可能成为病因。例如,水湿、痰饮、瘀血、结石是各种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这些病理产物停留体内又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导致其他病证的发生。 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也就是通过观察疾病的症状、体征等病态反映,加以分析归纳,推求病因,然后将病因、病位、病理结合起来,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一、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赖以生长的条件,

4、对于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异常,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冷、暴热等),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又称为“六邪。 (一)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共同的特点: 1外感性六淫邪气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故有“外感六淫”之称。六淫所致疾病,又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3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

5、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高温环境作业者多易患火热燥病。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亦可两种以上兼夹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湿痹等。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热邪不解可以伤阴化燥等。 六淫致病从现代科学角度而言,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生物(病毒、细菌等)、物理、化学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 (二)六淫致病个别特点 1风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为多。风邪多从皮毛肌腠侵犯人体从而产生外风病证,是外感发病的一种较为重要和广泛的的致病因素。

6、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具有轻扬、向上、升发、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风邪侵犯人体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正因其善动而不居,其性升发,并善于向上向外,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头面、肌表等属于阳的部位,而出现发热、恶风、汗出、头痛、流涕、脉浮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便属于风气偏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 (3)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邪致病的先导,六淫中其

7、他病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等。因风邪为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又多与其他邪气相合而致病,故称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 2寒 寒为冬季主气,故冬季多寒病,但亦可见于其他季节气温骤降之时。此外,淋雨涉水、贪凉饮冷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寒邪致病根据其侵犯的部位深浅不同而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阻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寒为阴邪。阴寒偏盛,则阳气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阴寒所遏伤,“阴盛则阳病”。故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例如:寒邪

8、袭表,卫阳被遏,就会见到恶寒;寒邪直中太阴,损伤脾阳,则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义。寒邪侵犯人体,阳气受损,往往会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例如:寒邪袭表之太阳伤寒证,可见头项强痛、骨节疼痛;寒邪直中胃脘,可见脘腹冷痛等。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义。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皮肤、肌腠、筋脉收缩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邪客于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拘挛作痛;寒入厥阴肝脉,可见少腹拘急不仁。 3暑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

9、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一派明显的阳热症状,如高热,面赤,心烦,脉象洪大等。暑热上炎,又易扰动心神,常见心烦闷乱不宁,甚至神志昏迷等症。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为阳邪,主升主散,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易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在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于暑者还可见气短乏力之象。 (3)暑多夹湿: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故暑邪常夹

10、湿邪侵犯人体。其临床特点,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4湿湿为长夏主气。长夏乃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较多,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故长夏多湿病。但其他季节雨雪多亦可现潮湿气候。此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亦常为感受湿邪的重要原因。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而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犯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常出现胸闷脘痞,大便不爽,小便短涩等症。因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入侵,常易损伤人体阳气。脾为阴土,主运化水湿,性喜燥恶湿,故湿邪留滞,

11、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失权,水湿内停,发为腹泻,水肿,腹水等。 (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而发病,其临床表现具有沉重、重着的特点。如湿邪袭表,可见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裹。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可见关节疼痛重着。“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及排泄物秽浊不清而言。湿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如面垢多眵、小便浑浊、大便溏泄、下痢黏液脓血、湿疹浸淫流水、妇女白带过多等。 (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的黏腻停滞性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如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舌苔黏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如湿疹、湿痹、湿温等病,均有反复发作,

12、或时起时伏,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的特点。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类水,水性下行,故湿邪有下趋的特性。湿邪致病具有易伤人体下部的特点。如水肿多以下肢较明显;淋浊、带下、泻痢等病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5燥燥为秋季主气。秋季气候干燥,此时燥邪最易从口鼻皮毛而人,侵犯肺卫而产生外燥病证。燥邪为病,因相兼的寒热邪气不一,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初秋尚有夏热之余气,多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多为凉燥。其他季节若久晴不雨,气候干燥也可发病。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其性干燥,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证候,可见口

13、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毛发不荣、大便干结等症。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而燥邪伤人,常自口鼻而人,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宣降失司,肺阴受损,从而出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咳、喘息胸痛,甚则痰中带血等症。 6火火热为阳盛所生,火为热之极,火热虽程度不同,但性质则一。火热之邪一般旺于夏季,但不如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为阳邪,其性升腾上炎。“阳胜则热”,故火邪致病多表现高热烦渴,面红目赤,舌赤脉数等症。因其炎上,故以头面部火热症状尤为突出,如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赤等。 (2)火易伤津耗气

14、: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同时,热邪迫津外泄,往往气随津泄,气津两伤,因此临床上还可见体倦乏力、少气等气虚的症状。 (3)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易生风、动血,是指其侵犯人体,易于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妄行的病证。因高热伤津,筋脉失养,而致肝风内动,此称为“热极生风”,症见高热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火热邪气易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如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证。 (4)火易扰心神: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性躁动,与心相应,故火热之邪人营血,易影响心神,轻者心

15、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出现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症。 (5)火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临床辨证,以疮疡红肿热痛,甚至化脓溃烂为特征。 二、疠 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素,又称“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疫毒”等。因疠气引起的疾病则称为“疫病”、“瘟病”或“瘟疫病”。疠气是外来 的致病因素,不同于六淫之气,是六淫邪气以外的一种异气。疠气的传播途径,前人认识 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人人体致病,此外,疠气也可随饮食、接触、蚊虫叮咬 及其他途径侵入人体而致病。 疠气致病的种类很多,如大头瘟、

16、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等,实际包 括了许多现代传染病属。2002年冬至2003年春,广东、北京等地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即属于中医学疠气所致温疫的范畴。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疠气可通过空气、食物、接触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故具有 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一般来说,六淫致病比内伤杂病发病急,而疠气发病则比六 淫发病更急,且来势凶猛、病情危笃。诸病源候论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 相染易,乃至灭门。” 3-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所致疾病种类很多,一种疠气具有导致相应的一种疫病的特异性。故当某一种疠气流行时,其临床症状基本相似。此外,疠

17、气有特异的亲和力,某种疠气会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发病。例如大头瘟,无论患者是男是女,一般都表现为耳下腮部发肿。 (三)影响疠气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气候因素 自然气候严重或持久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水涝、湿雾瘴气等,均可助长疠气滋生传播而导致疫疠的流行。 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环境卫生不良,如水源、空气污染易滋生疠气,食物污染、饮食不当也易引起疫疠的发生与流行。 3预防措施因素 预防隔离是防止疫疠发生、控制其流行蔓延的有效措施。预防隔离工作不力,会导致疫疠的发生与流行。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疠气的发生与疫疠的流行也有一定的影响。若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国家贫穷落后,人们工作环境恶劣

18、,则疫病不断发生和流行。若国家安定,且注意卫生防疫工作,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防疫和治疗措施,疫病即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三、七情内伤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出的不同情志反应。若将七情分属于五脏,则可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分属于心、肝、脾、肺、肾,称为五志。七情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能否导致发病,除七情强度外,还与机体本身的耐受、调节能力有关。七情致病与六淫不同,是直接影响有关的内脏而发病,病由内生,因

19、而又称内伤七情。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五脏的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因此,脏腑气血的变动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强烈的精神刺激、情绪波动,必然会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而发生疾病。 七情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由于五脏与情志活动有相对应的密切关系,故不同的情志刺激,可损伤相应的脏腑,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指出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既主宰人的生理活动,也主宰人的心理活动

20、,包括情志活动。所以七情刺激均可损及于心,心神受损又常影响波及其他脏腑而发病。此外,肝藏血,主疏泄条畅情志;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故临床上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多见。如伤肝可见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头晕目眩,两胁胀痛,嗳气太息,或咽中梗塞,或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结块。伤心可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心神不宁,或精神恍惚,哭笑无常,或狂躁妄动,精神错乱。伤脾可见饮食不振,脘腹痞满等。 (二)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致病常常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疏泄太过,而致肝气上

21、逆,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常见肝气上逆症状有: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耗伤肺气,出现胸闷气短,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等症。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上可见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遗精等症。灵枢本神说:“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疫痿厥,精时自下。”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损伤心气,导致心气紊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临床出现心悸、惊慌失措等症。 思

22、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可使脾气郁结,以致脾不健运,出现纳呆、脘腹胀满、腹泻等症。 (三)影响病情变化 在许多疾病的演变过程中,若患者受七情刺激而引起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素有肝阳上亢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气上逆,便会突然出现眩晕欲仆,甚至昏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而发为中风。反之,乐观豁达,积极同疾病作斗争,可使五脏安和,气机调畅,病情往往可减轻,甚至可因精神刺激的解除而使疾病获愈。故而正确的调摄精神情志,不仅可以祛病康体,对于摄生、延缓衰老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是饥饱失常,饮食不洁,或饮

23、食偏嗜,又常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饮食物靠脾胃消化,故饮食失宜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或食积,或聚湿、生痰、化热,或累及其他脏腑而变生他病。饮食所伤,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饥饱失常 饮食以适量和有节律为宜,每个人适度的饮食量根据其年龄、性别、体质、工作种类而 不同,但每日进食的次数与时间则应相对稳定。所谓饥饱失常,一方面是指饮食量明显低 于或超过本人的适度饮食量,即过饥与过饱;另一方面指进食的餐数及时间无定时,称为 食无定时。 1过饥饮食水谷摄人量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日久则气血 衰少而为病,临床上常可出现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全身乏力等症状。同时还可因正气

24、虚 弱,抵抗力降低而继发其他病证。 2过饱暴饮暴食,饮食摄人过量,超过脾胃受纳运化与六腑传化的能力,可导致饮 食停滞,脾胃损伤,升降失司,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症。 小儿由于脾胃功能较弱,又加之食量不知自控,故常易发生食伤脾胃的病证。久则酿成疳 积,出现面黄肌瘦,脘腹胀满,手足心热,心烦易哭等症。另外,食积日久既可郁而化热,亦 可聚湿生痰。经常饮食过量,不仅可导致消化不良,而且常易影响肠道气血流通,使筋脉 郁滞,引起痢疾或痔疮。而在疾病初愈阶段,由于脾胃尚虚,饮食过量或进食不易消化的 食物,常可引起疾病复发,称为“食复”。 3。食无定时食无定时,主要是影响脾胃气机升

25、降以及六腑传化虚实更替的正常秩序,久则气机逆乱,纳运失常,脾胃功能失调。 (二)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是指食用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或有毒的食物。饮食不清洁、不卫生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症;或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绦虫、姜片虫等,临床表现为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若进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可导致食物中毒,常出现剧烈腹痛,吐泻,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 (三)饮食偏嗜 饮食品种多样化,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若饮食过寒过热,或五味偏嗜,均可导致阴阳失调,或营养缺乏而发病。 1饮食的五味偏嗜人体的精神气血都是由饮食五味所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素

26、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人肺,咸先人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造成与之相应的内脏功能偏盛,久之则可损伤其他脏腑,破坏五脏的平衡协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2饮食的寒热偏嗜饮食偏寒偏热,可引起脏腑阴阳盛衰变化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若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可损伤脾胃阳气,从而内生寒湿,发生腹痛腹泻等症;若偏嗜辛温燥热之品,则可导致胃肠积热,出现口渴、口臭、便秘或酿成痔疮等症。 五、劳逸过度 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二者均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保证人体健康的要素。但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则

27、会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一)过劳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3个方面。 1劳力过度指长期强力劳作,易积劳成疾。一者会出现素问举痛论所说的“劳则气耗”的病理表现,临床可见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等症;二者会导致形体损伤,即劳伤筋骨。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脾在志为思,心主血脉、藏神,思虑太过则可暗耗心血,损伤脾气,临床上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3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而言。肾藏精,主封藏,如房事过频则肾精耗伤,临床上可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或遗精,早泄,阳痿等症

28、。 (二)过逸 过逸即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两个方面。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阳气才得以振奋。若体力过逸,一则气机不畅,易致脾胃等脏腑功能呆滞不振,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肢体软弱或形体臃肿等;二则阳气不振,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常见动则心悸、气喘汗出,或易感外邪致病。而脑力安逸,长期懒于动脑,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症。 六、其他病因 (一)寄生虫、外伤 寄生虫致病是指因人体进食被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接触疫水、疫土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钩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于人体内的诸虫,其虫卵可随粪便排出而传染给他人。各种寄生虫均吮

29、吸人体营养,日久导致患者气血虚弱。临床上常见的共同症状有嘈杂腹痛,时发时止,久则面黄肌瘦,或见嗜食泥土、生米等异物。不同的寄生虫致病又各有其特点,如蛔虫病常见脐腹疼痛,或导致胆道蛔虫症,或肠梗阻。蛲虫病常见肛门瘙痒。血吸虫病则因血液运行不畅,导致水液停聚于腹,形成“蛊胀”。 外伤包括枪弹伤、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 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等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骨折、筋伤,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可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烧烫伤多由沸水、沸油、高温物品、烈火、雷电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轻者,损伤肌肤、创面红、肿、热、痛或起水疱;重者,损伤肌

30、肉筋骨,出现创面呈皮革样,或蜡白,或焦黄,或炭化,痛觉反而消失;更甚者,火毒内侵脏腑,可出现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尿少尿闭等症,有的可因亡阴亡阳而死亡。 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伤。一般来说,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冻伤可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局部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廓、鼻尖和面颊部,初起可见局部皮肤苍白,冷麻,继则肿胀青紫,痒痛灼热,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后可致溃疡。全身冻伤初起则为寒战,继而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逐渐昏迷,呼吸减弱,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易致死亡。 虫兽伤包括昆虫蜇伤,毒蛇咬伤,猛兽、狂犬及其他家畜咬伤等

31、。昆虫蜇伤多见于蜂、蜈蚣、蝎子、毛虫等伤人。轻则局部红肿疼痛、出血,重者可见高热、恶寒等全身症状。毒蛇咬伤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往往会危及生命。目前,虎、狮、狼的咬伤罕见,兽咬伤多见于疯狗,初起仅见局部疼痛、出血,经治疗后伤口愈合,经过一段潜伏期而发病,症见头痛、烦躁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死亡率极高。 (二)病理产物 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也能成为引起其他疾病的病理因素,这类引发新病证的病因,称为病理产物性病因,也称继发性病因。常见的病理产物性病因有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 1痰饮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者称为痰,较清稀者称为饮。痰饮

32、源于内生水湿,当属阴邪。痰不仅是指咯吐出来视之可见的痰液,触之可及的瘰疬、痰核等有形之痰,同时还包括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未被排出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被称为“无形之痰”。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名称。由于痰饮均为津液在体内停滞而成,因而许多情况下,痰与饮并不能截然分开,故常常统称为痰饮。 (1)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或七情内伤等,使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人体津液代谢与肺、脾、肾及三焦的功能关系密切,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通道

33、。故凡肺、脾、肾、三焦功能失调,皆可致津液停滞而形成痰饮。 (2)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其致病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阻滞气机、气血:水湿痰饮为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既可阻滞气机,影响脏腑气机的升降,又可以流注经络,阻碍气血的运行。如痰饮停留于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等;痰饮停胃,胃失和降,则见恶心呕吐;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或呆或癫;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痰饮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痰核瘰疬,或阴疽流注等。 2)致病广泛多端:痰饮

34、可随气机升降,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无所不至而致病。由于其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在临床上形成的病证繁多,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如痰饮停滞于体内,其病变的发展,可以伤阳化寒,可以郁而化火,也易与其他邪气相合,形成风痰、热痰、寒痰、痰瘀互结等多种病证。 3)重浊黏滞缠绵:痰饮由水湿停聚而成,同样具有湿邪重浊黏滞的特性。所致病证,大多具有沉重、秽浊或黏滞不爽的症状,同时痰饮致病,均表现为病势黏滞缠绵,病程较长,如哮病、癫病、痫病、瘰疬等。其典型舌象为腻苔或滑苔,典型脉象为滑脉或弦脉。 2瘀血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液

35、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1)瘀血形成的原因 1)气虚: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或气虚不能统血,血溢脉外而为瘀血。 2)气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3)血寒:寒邪客于血脉,则血液凝涩,运行不畅而成瘀。 4)血热:热入营血,血热搏结,使血液黏滞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均可导致瘀血。5)出血:因各种外伤致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或其他原因,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血,若所出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一经形成,不仅失去正常的濡养作用,还每每阻滞气机,阻碍血脉运行,终致脉道瘀塞,气血不通,从而

36、引发多种新的疾病。此外还会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不良后果。瘀血所致的病证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疼痛:瘀血阻滞经脉,不通则痛,其致痛特点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瘀血阻内,凝聚不散,会形成肿块。积于体表则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则成癥块,触之痞硬,且有压痛,固定难移。 3)出血:血色多呈紫黯,或夹有血块。 4)发绀:面色黧黑或紫黯,肌肤甲错,口唇、爪甲青紫。 5)舌象: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青紫、曲张、迂曲。 6)脉象:多见脉细涩、沉弦或结或代等。 3结石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常见的结石有肾结石、膀胱结石、胆

37、结石和胃结石等。一般而言,结石小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易于排出;结石大者,则难于排出,留滞体内而致病,成为继发性病因。 (1)结石的形成:结石主要是由于脏腑本虚,湿热浊邪乘虚而人,蕴郁积聚不散,日渐煎熬而成。肾与膀胱结石,常因嗜食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内生湿热,或长期饮用含有易形成结石之水,湿热浊邪流注下焦,羁留肾与膀胱,日久则湿热水浊瘀结而为肾与膀胱结石。胆结石则常因湿热内阻,交蒸于肝胆;或情志失调,气机郁滞化热,导致肝失条达之性,胆汁疏泄不利,湿热与胆汁互结,日久煎熬而成。 (2)结石的致病特点 1)病位不同,病证不一:结石的病位不同,阻滞不同的脏腑气机,导致病证各不相同。如肾、膀胱结石

38、,可见腰痛、尿血等;胆结石,则多见胁痛、黄疸等病证。 2)病程较长,时起时伏:结石形成后,如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可长期滞留于脏腑之内。结石停留于体内日久,若邪正相持,脏腑气机尚通畅,则病情轻微,甚则可无任何症状;若因外感、饮食、劳累或情志等因素影响,结石阻滞气机,引发湿热,则病证加剧,表现出病情时发时止,休作无定时的特点。 3)易阻滞气机,易致疼痛:结石为有形之邪,停留脏腑内,多易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流通,不通则痛,故结石所致病证,一般可见局部胀痛,按压痛或绞痛等。 第二节 发 病 发病,即指疾病的发生(包括疾病复发)。当人体在一定的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出现正气与致病邪气之间的斗争,使脏腑、

39、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异常,阴阳气血失去平衡协调,就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从而产生疾病。 一、正邪与发病 正气,简称为“正”,指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是对人体生命基本物质气血津精和功能活动及由此产生的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自我调节、抗病驱邪、康复自愈能力的总和。邪气,简称为“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损伤、外伤、虫兽伤,以及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这些因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人体正气,破坏脏腑组织功能活动或形态结构的致病性。疾病的发生,即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中医发病学认为,一般情况下,正气强盛,邪气不易侵人人

40、体,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虚弱,抗邪能力下降时,邪气才乘虚而入,导致病理性损害,使人发病。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说正气不足是机体发病的内在根据。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中医学虽然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认为邪气入侵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直接因素,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挥主导作用,如疠气、雷电、刀枪伤、虫兽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不免受其伤害。故中医学有“避其毒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病邪对人体的侵害。 (三)正邪相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正气与病邪斗争的胜负,不仅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而且关系到发病的轻重缓急。 1正

41、胜邪退则不病邪气侵袭人体时,正气即奋起抗邪。若正气旺盛,抗邪力强,则病邪难于侵入;或即使侵入,正气亦能奋力驱邪外出,则疾病无从发生。 2邪胜正负则发病在正邪相争过程中,若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胜正负,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感邪轻或正气强,病位多表浅,病变多轻;感邪重或正气弱,病位常较深,病变多重。 二、内外环境影响 疾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外环境包括自然与社会环境,如气候因素、地域因素、居住与工作环境、社会因素等。内环境,主要指人体内部的差异性,包括体质特点、精神状态等。内环境决定人体正气的强弱,外环境则主要关系到不同病邪的形成,但其变化也常干扰人体的正气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42、 (一)外环境与发病 1气候因素 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是六淫、疠气等邪气形成的条件,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易感之邪,导致季节性多发病。如春易伤风、夏易中暑、秋易伤燥、冬易感寒等。气候的反常,如高温酷暑,久旱久涝,湿雾瘴气等又可致疠气暴发和流行。而且,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疠气发生和流行。如冬春季节多发生麻疹、百日咳等;夏秋季常见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 2地域因素不同的地域,其气候特点、水土性质亦不同,人们的生活习俗也有差异,故可以发生地域性多发病和常见病。一般说来,地处北方天寒地冻,易生寒邪而致寒病;东南之地,热而潮湿,多湿热为病;远离海洋的内陆、山区,因其水土缺乏碘质,易患瘿病。此外,出门远足,

43、初到异地,常“水土不服”,会干扰人体正气而易感邪发病。 3生活工作环境不良的居住与劳作环境,也成为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如久居阴暗潮湿之地,易伤于寒湿而成痹证;夏季冒暑劳作,易于中暑;冬季严寒,野外工作,易感寒而冻伤。如今,劳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粉尘等,污染了大气、水源及食物,均可伤及正气引起疾病,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4社会环境人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而且也生活在社会中。所以,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和人际关系等,也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各种社会因素,均能影响人的情志活动,如不能自行调节与之适应,则可促使得病或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发因素。 (

44、二)内环境与发病 1体质因素不同体质类型的个体,对不同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耐受性是不同的, 从而具有对某些疾病的易患倾向。一般来说,体质强壮者,对邪气的耐受性较强,不易发 病;体质虚弱者,因其耐受性较差,则易发病。强壮者患病,多为实证;体弱者发病,多为虚 证。阳虚之体,每易感受寒邪;阴虚之质,每易感受热邪。又如肥人多痰,易病中风;瘦人 多火,易患痨嗽等。 2精神状态精神状态的好坏,是影响人体正气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能影响发病。 若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活动正常,正气强盛而健康少病;情志异常 气机紊乱,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异常,则正气不足,邪气易犯人体而发病。所以,调摄精神, 可以使

45、气血和调,增强正气,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 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第三节 病 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正气抗邪,正邪 相争,破坏了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产生全身或 局部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虽然在临床上疾病的种类繁多,表现复杂,病理变化多样,但 其基本病机不外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以及“内生五邪”等内容。 一、邪正盛衰邪气侵袭人体之后,机体的抗病能力与邪气相互斗争:一方面是邪气对机体的损害的过 程,另一方面,是正气对邪气的抗损害和驱除邪气的过程。这种相

46、互斗争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正气和邪气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即所谓邪正盛衰。因此,邪正斗争及其双方力量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着疾病的虚实变化,而且关系着疾病的转归。 (一)虚实病机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指出了邪正双方力量的消长 变化决定着机体虚或实的病理状态。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由于邪气亢盛,但 机体的正气尚足,能积极地与邪气抗争,故邪正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可出现 一系列亢盛有余、不通的证候表现,即所谓实证。实性病变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和中期,或 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

47、、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临床以精神亢奋,壮热狂躁,疼痛拒按,声高气粗,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为典型表现。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精气夺则 虚”,此“精气”泛指人体的精、气、血、津液。由于精、气、血、津液的不足,导致脏腑经络的 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因此正气对邪气的斗争,未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而出现 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表现。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年老虚损者,或外感病后期,或多种 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之后。临床可见神疲乏力,声低气微,心悸气 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 (二)虚实变化 邪正消

48、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虚或实的病机,而且在某些慢性、复杂的疾病发展 过程中,邪正双方斗争的力量经常发生变化,因而还会出现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和虚实真 假等复杂的病理变化。 1虚实错杂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衰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因为邪气盛而损 及正气,或正气本虚致实邪内生或复感外邪者。虚实夹杂一般有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 类。虚中夹实,是指以正虚为主,兼夹有实邪滞留于体内的病理变化。如脾阳虚弱,运化 水液的功能下降,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引起的水肿证,即属此类。实中夹虚,是指以邪实 为主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变化。如外感热邪,因邪热炽盛,煎灼津液,致津液耗损,临床 既有热邪炽盛的症状,又有伤津的见证,

49、即属于实中夹虚。 2虚实转化是指在邪正斗争中,若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并达到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方面互易其位的程度时,则疾病的虚实性质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或由实转虚,或 因虚致实。这种转化,主要是指病机性质的转化。如先有实邪为病,继而耗伤正气,邪气 虽去而正气大伤,转化为以正虚为主的病理,为“由实转虚”;由虚致实,是因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气化无力,致使水饮、痰浊、瘀血等邪气留滞体内而成。病初,是以正气不足为主要方面的虚证,疾病进一步发展,内生之邪气逐渐增多,跃升为主要方面时,证候性质由虚转实。 3虚实真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不一致,即可见“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和“大实

50、有赢状”的真实假虚的病理变化。真虚假实,指疾病的本质是“虚”,而表现于外的假象是“实”。多由于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减退,激发、推动无力所致。如脾气不足,运化无力,即可见纳少,神疲体倦,脉虚无力等症,又可见腹部胀满(非实性腹胀之满而不减)、腹痛(非实性腹痛之痛而拒按)等假实症状。真实假虚,指疾病的本质是“实”,而表现于外的假象是“虚”。多因邪气内盛,阻滞经络,使气血不能外达所致。如热结肠胃的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满疼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又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等似虚寒的假象。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阴阳失去

51、了相对的平衡状态,从而形成阴阳的偏盛偏衰、互损、格拒、转化、亡失等病理变化。因阴阳是“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阴阳失调也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的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所以,阴阳失调是机体各种病变最基本的病机。 邪正斗争和阴阳失调同时存在于疾病过程中。疾病的发生,关系着邪正斗争,邪气侵入机体,破坏阴阳协调,致疾病产生。正气抗邪,驱除邪气,恢复阴阳平衡则病愈。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实际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结果,又会使阴阳的平衡发生变化。阴阳变化中又包含着邪正斗争。所以,疾病的全过程,既是邪正斗争的过程,又是阴阳失调的过程。 阴阳失调与疾病本质的寒热性质变

52、化密切相关。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转化、亡失都存在着寒热的变化。因此,阴阳失调成为阐释病性寒热变化的法则。 (一)阴阳偏胜 阴偏胜或阳偏胜,主要见于“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邪侵袭人体,各从其类,即阳邪侵袭可使人体阳偏胜;阴邪侵袭可致人体阴偏胜。阴阳偏胜,在临床上表现出或寒或热的症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盛的病机,是邪气偏盛,而人的正气未衰,邪正交争剧烈表现为实性的病理状态。由于阳邪易伤阴,阴邪易损阳,因此,其病机发展趋势可形成“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的病理状态。 1阳偏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形成阳偏

53、胜的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之邪,或感受寒、湿等阴邪从阳化热或情志所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过食辛辣厚味,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痰浊等郁而化热所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阳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偏胜反映于临床多见热象及躁动之象,如壮热,烦躁,面赤, 舌红,脉数等症,即所谓“阳盛则热”。阳热亢盛,势必耗伤阴液,日久使人体的阴津不断损耗,即“阳胜则阴病”。故阳盛所致实热证早期,在出现热象的同时,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燥结等阴津不足的症状,但矛盾的主要方面仍是以阳盛为主的实热。病程日久,人体津液大伤,阴液由相对不足转为严重虚亏,即会转为实热兼阴虚证或单纯的虚热证。 2阴偏胜是

54、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阴气偏盛,脏腑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变化。其形成的原因,多由于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阻阳气,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常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偏盛常表现为阴寒内盛,血脉凝涩,水湿潴留的病变。反 映于临床多见寒、静、湿之象,如形寒肢冷,脘腹冷痛,痰液清稀,水肿,身体蜷缩,舌淡苔白,脉迟等症,即所谓“阴盛则寒”。阴寒长期偏盛,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阳气受损,出现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寒盛伤阳的表现,即所谓“阴胜则阳病”。同样,病程早期矛盾的主要方面仍是以阴盛为主的实寒。若病情进一步发展,阳

55、气从相对不足到严重虚损,就会导致从实寒证转化为实寒兼阳虚证,或单纯的虚寒证。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或阳亏虚所出现的病理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证。正常 情况下,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维持相对的平衡状态。因某种病因影响,使阴阳中 某一方的物质衰减,另一方失去制约而呈现相对的亢盛,从而形成“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的病理变化。1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活动减退,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其病机特点常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此病机则导致真热假寒证的发生。例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本来表现为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在病势越来越重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四肢不温、脉象沉伏等“寒象”,这就是阳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