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框架钢筋混凝土浇注技术_第1页
浅谈框架钢筋混凝土浇注技术_第2页
浅谈框架钢筋混凝土浇注技术_第3页
浅谈框架钢筋混凝土浇注技术_第4页
浅谈框架钢筋混凝土浇注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框架钢筋混凝土浇注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框架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关键词:框架混凝土,钢筋,模板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的今天,建筑物的造型更加多元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物的高度不断打破最高纪录,建筑物的外观也更加的具有艺术性。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很好的可模性,耐久性和耐火性,而其维护费用却相对较低,现浇的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延性都能达到抗震和抗爆结构的要求,又因混凝土结构易于就地取材,其与钢筋结合后两种材料的强度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混凝土是目前建筑物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设计和施工

2、水平的提高,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的形式发展迅速,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和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布局灵活多样等优点,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下面我将就框架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展开探讨。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基础、柱、梁、板等,其中框架结构沿垂直方向重复出现时,应按竖向结构层分层施工。若平面尺寸较大还应在横向上划分施工段。对每一施工层中施工段的划分,则须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1)关于模板的相关问题。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适用的模板,模板及其支架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接缝处不应漏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

3、并涂刷隔离剂,注意选用的隔离剂不得影响结构性能和装饰面。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1/10003/1000.模板拆除顺序一般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模板拆除前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满足拆模的要求。跨度超过8米的梁板拱壳构件和所有的悬臂结构必须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方可拆除模板。(2)关于绑扎钢筋的问题。钢筋的配料严格按照钢筋配筋图计算长度。实际施工中常会出现钢筋代换问题,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代换原则为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的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当

4、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钢筋的绑扎应注意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梁柱节点钢筋下料时每个节点增加若干根纵向短筋,柱节点区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此种施工工艺能够很好的保证节点处箍筋的数量和间距,保证梁柱节点处的抗弯矩和抗剪能力满足结构要求。(3)关于混凝土的浇注问题。混凝土宜分层浇注分层振捣。在每层每段的施工中,应先浇柱后浇梁、板,梁和板宜同时浇注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注,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注;起拱和高度大于1m时的梁等结构,可单独

5、浇注混凝土。柱基础浇筑时,应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注完毕后11.5h,再继续浇注,使柱混凝土充分沉实。肋型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注,其顺序是先根据梁高分层浇注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当梁高大于1m时,可先单独浇注梁的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塌落度不低于100mm。(4)关于混凝土养护的问题。现场施工的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自然养护,包括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注完毕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应根据所采用

6、的水泥类型确定,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及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5)关于施工缝及后浇带的设置问题。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注之前确定,而后浇带是为了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等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施工缝的设置位置规范中有明确规定此处不再赘述,关于施工缝的止水问题可采用“凹”形缝或“凸”形缝等阶梯形结构形式,增加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达到止水的效果,也可设止水带、止水条等辅助止水材料。利用止水带、止水条的止水性能进行止水,

7、达到抗渗的目的。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至少保持15d的湿润养护。以上几个方面是混凝土施工中几个需要注意及控制的技术要点,混凝土浇注完毕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产生一些质量通病,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包括蜂窝现象,麻面现象,空洞现象、漏筋现象以及混凝土缝隙等。下面针对几种常见的通病,介绍几种有效的预防措施。(1)蜂窝现象发生的原因很多比如混凝土混合比例不当,沙石材料过多,钢筋排列较密集以及混凝土搅拌不均匀等。针对产生原因首先在混凝土搅拌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混合比,充分搅拌。浇注时要分层振捣,防止漏振和振捣不均的的现象发生,同时混凝土表面

8、一定要压实,确保空气的充分排出。(2)麻面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如:浇注时模板没有清理干净,拆模过早使得混凝土表面受到粘连,浇注时模板未密封导致局部漏浆,隔离剂没涂刷均匀等等。针对麻面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在浇注混凝土时应做好模板表面的清理工作,避免杂质对混凝土表面结构的影响。做好模板的接缝处理工作保证模板缝隙堵实等。一旦产生麻面现象应该用混凝土材料进行磨平,并做压光处理。(3)孔洞现象在混凝土施工中是很可怕的,它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影响较为严重,钢筋排布过密,混凝土产生离析及浇注时候下料过快,都会导致孔洞现象的产生。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注工作时,一定要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浇灌速度,并进行充分的

9、振捣。钢筋的排列要合理,不可过密。一旦浇注完毕后发现孔洞可以先将松散的混凝土和软弱泥浆膜去除,然后对孔洞进行灌浆处理,并进行良好的振捣。(4)漏筋现象的产生也会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导致结构稳定性大大降低。漏筋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内垫块发生移位,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浇注时振捣不实等等。要想避免漏筋情况的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工作开展之前,一定要检查钢筋材料的排列位置,并确保钢筋安置的稳定性。对于钢筋排列较为密集的区域应该在钢筋间隙中添加适当大小的石子,保证混凝土泥浆的灌注效果,并保证振捣工作的作用效果。当混凝土漏筋现向出现后,应该对混凝土结构面抹1:2或1:2.5的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磨平。(5)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在施工中较为常见,混凝土中水泥和水的用量都比较大,增加了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量,从而产生裂缝。从设计角度看,设计时多考虑结构是否满足承载力和强度要求对材料收缩问题考虑较少,这些都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施工中水泥和水的用量一定要把握好,同时混凝土浇注高度大于2米处要设串筒或溜槽确保实际浇注效果。当裂缝现象产生以后应先将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进行密实。结束语:目前框架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颇为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