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与自我_第1页
羞耻感与自我_第2页
羞耻感与自我_第3页
羞耻感与自我_第4页
羞耻感与自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羞耻感与自我,乔亲才 导师:闻素霞,引 言,羞耻感是一种高级的道德情感,在道德自我形成以及道德行为的实施过程中产生,并对道德自我的形成及践行起到动机的作用。 个体的道德自我,反映了一个人对自身道德品质的某种认识或某种意识状态,是自我中的一部分,羞耻感的语词学内涵,中国文化中“羞耻感”的内涵 辞源对其意义的解释为: 羞愧之心; 耻辱,可耻的事情; 侮辱,古人的理解和诠释,荀子: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见不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泰伯: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故: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双重特性,西方英语文化中的“羞耻感”,“shame”一词来源于印欧语

2、系,指的是一个人逃避、隐藏、掩饰自己 钱伯斯基础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 指的是由于做出错误或愚蠢的行为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维纳: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中西对比,西方文化更强调外显行为的作用 中国文化 兼重外显和内控 “羞耻”的功能上具有同一性,羞耻感对道德自我形成的积极影响,“知耻”是个体道德自我形成的基础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孟子) “知耻与否”也是衡量个体道德自我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无善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避免“羞耻感”是道德自我的基础,羞耻感是一种负性的内部情绪体验 “趋利避害”的心理需求 社会情境中进行两种学习,直接经验的学习,惩罚社

3、会教化 行为的尺度是有年龄差异 他还是一个孩子嘛 不知道羞耻,间接经验的学习,社会学习 对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出现的结果进行观察、学习 自我评估、情境特征分析 寻找自己的行为空间,自我建构,与客观世界建立联系、与他人建立联系是个体的内在需求 个体还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倾向 产生矛盾 解决:建立与社会文化相匹配的自我,羞耻感是促进道德自我成长的动力,应对策略 如何应对处理目前的情况 在将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状况再次发生 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个体体验到羞耻感而感受到的不安、焦虑、痛苦,其本质是社会性自我受到威胁,羞耻感的负面影响,钱铭怡对应对方式进行了研究 高羞耻组个体的应对方式是 (1)回避对事件的讨论及相关的人、场所; (2)隐藏感情,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3)祈祷得到宽恕,或祈祷心中的不快消失; (4)让时间磨平一切。 低羞耻组的个体更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方式是: (1)向他人讲述这件事,并听取建议; (2)向他人讲述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对于道德教育的启示,进行“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