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基地2020届高三高考密卷语文适应性练习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基地2020届高三高考密卷语文适应性练习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基地2020届高三高考密卷语文适应性练习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基地2020届高三高考密卷语文适应性练习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基地2020届高三高考密卷语文适应性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南通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练习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最著名的传世名画之一。张择端以长卷的形式,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八百多个人物以及房屋楼宇、树木等无不 。然而,( )。在传世的宋代文史资料中,既无只字提到张择端,也无画作的其他记载。清明上河图现世后,各种仿作 。现今在世界各地所藏各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就多达30余种。直到1950年,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发现有张著亲跋的清明上河图,版本之争才宣告结束。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

2、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等 、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绘声绘色 方兴未艾 详实 B栩栩如生 方兴未艾 详尽C栩栩如生 层出不穷 详实 D绘声绘色 层出不穷 详尽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这跟史料记载有关B对于清明上河图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这跟史料记载有关C对于清明上河图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这跟史料少有关D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这跟史料少有关3下面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王国维的年谱材料,时间已打乱。根据年谱中的干支先后顺

3、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国学大师王国维1911年1915年大事纪要:1911年,辛亥,校梦溪笔谈、容斋随笔。191X年,甲寅,撰国朝金文著录表六卷,并作序。191X年,壬子,撰古剧脚色考。191X年,癸丑,撰宋元戏曲考。191X年,乙卯,撰古礼器略说,译教育学。A. B. C. D. 4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腹有诗书气自华。B博读罔思空作劳。C书读百遍义自见。D书卷多情似故人。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姜贞庵传李东阳贞庵姜公,名谅,字用贞,浙江嘉兴人也。少为县学生,博览强记,尤精尚书学。举景泰庚午乡贡,登天顺甲申进士,擢行人司左司副

4、。以官政自律,与僚属胥劝戒,一时奉使争检饰尚廉节,被简为御史者相继。会司正阙,众属贞庵,贞庵荐行人林雍而处其下,人以是多之。九载秩满,以母老图便养,迁南京刑部郎中。谳鞫明恕,遇亲属交讼,必委曲开导,务全其恩。若挟势挠法者,则不少贷。尝有疑狱,历数司不能直,立为判决。尚书周庄懿公以“公平清慎”书上考,擢知漳州。值岁歉,海盗蜂起。乃发廪赈乏,招贼党数十人。其弗率者,简练勇壮,授以方略,擒其魁,余党悉散,民赖以不扰。又筑堤捍潮,浚塘置仓,以备旱溢,禁佛斋,作义冢,立乡约。以高东溪之名节,陈北溪之道学,皆建祠祀之。治行为诸郡首。成化甲辰,入觐归,母益老,遂乞终养。漳民恳请不赴,则相与建生祠,勒惠政、去

5、思二碑。弘治辛亥,知府阙,耆老数辈请之朝,庚申又请焉,皆不果。贞庵家居几二十年。睦处宗族,母丧礼葬,葬兄嫂皆尽制。以无子立兄子某为后,其自处益严甚。未尝轻入城府,视官事若相浼乎其身。齿德并积,屹然为乡邦之望。尝于先垄东自作寿藏,名曰“敦艮”,封树深密,时与宾友载酒肴游乐其中,识者又称其达云。 贞庵素负赏识,不轻许可。其试于礼部也,与刘公时雍及予讲学京邸,相知厚。及同举进士,与方石谢公交亦然。今予承乏内阁,时雍为右都御史总两广军务,方石为礼部右侍郎掌国监事,而贞庵独执德抱艺,敛而弗耀,人事之不齐乃尔,然其所自守亦耿耿不可磨灭。二公谓古有生为友作传者,以贞庵属予,故采其事行之大著于篇。张御史稷巡闽

6、,还报官吏贤否,籍谓贞庵有“盗化民安”语。予见而问曰:“化亦易言哉?”张曰:“漳人有某某者家为盗,姜守抚谕之,遂感化不复作。”如化盗事,予于贞庵尚不能知,况他人哉!及贞庵退处久而不易其节,大夫经其邑里者未始不重之,谓其尚可用。而贞庵亦老矣,虽荐且不出矣。岂不惜哉,岂不惜哉!(选自李东阳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不少贷 贷:宽恕B简练勇壮 简:挑选C贞庵素负赏识 负:依仗D姜守抚谕之 谕:告示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姜贞庵年少时勤奋好学,为官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下属官吏在他勉励警戒下约束装饰崇尚廉洁,相继被选拔担任御史。

7、B姜贞庵擅长判决案件,遇到亲属之间相互诉讼,一定委婉开导他们,有不能得到公正判决的疑难案件,他立刻加以判决。C姜贞庵在漳州任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百姓造福,政绩在各郡中是最好的。他因母亲年老离职,百姓建生祠刻碑纪念他。D姜贞庵坚守品德和准则,做事内敛而不张扬,保持节操,内心明亮,与作者感情深厚。作者在他的嘱咐下,为他写下这篇传。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会司正阙,众属贞庵,贞庵荐行人林雍而处其下,人以是多之。(5分)未尝轻入城府,视官事若相浼乎其身。齿德并积,屹然为乡邦之望。(5分)8作者为什么认为姜贞庵可惜?请根据最后一段文意作简要概括。(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

8、面这首词,完成910题。鹊踏枝冯延巳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注】冯延巳(903-960),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两次被罢相。不道:不知不觉。9.请简要赏析“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句的表达效果。(5分)10.有人认为这首词借思妇抒发了个人情感,旨意深远,请作简要分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百里者,宿舂粮。(庄子逍遥游)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地崩山摧

9、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月清风正高张洪贵父子俩在留山顶上放羊。正值初秋,万物萧条。儿子十三四岁的样子,蔫巴巴地抱着鞭子跟在羊群后面,突然眼前一亮:在一块岩石后面发现了一个洞口,洞口四周的泥土光溜溜的。儿子喊来父亲,说:“不会是狼窝吧?”父亲趴在洞口闻了闻,说:“是獾。是一头老獾,它白天肯定在洞里,这下子咱爷俩走运了。你知道吗,獾全身都是

10、宝,獾油是一味名贵的药,可治烧伤、烫伤。”儿子兴奋极了,稚嫩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父亲吩咐他,你赶紧回家带上镐和锨,再把网和笼子拿来。儿子像阵风一样跑下山去。回到家,门上还挂着那把大铁锁。他有些失望,沮丧地一腚蹲在了门口的碌碡上,他想:娘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娘是父亲花钱从外地买回来的媳妇。他七岁那年,娘在一个冬日,给他爷俩蒸下了一锅馒头,突然就走了,带走了父亲所有的积蓄。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然后从脖子上拎出钥匙,抓过铁锁,插进锁孔,“吧嗒”一声,锁开了。然后快速地找齐了工具,又一溜小跑地回到了山上。父亲把手电绑在头上,父子俩沿着洞穴匍匐掘进。洞一会儿宽,一会儿窄;一会儿直行,一会儿弯曲。

11、有些地方扁平了身子也无法进入,这就需把洞四周凿宽。而且不时岔出另一处洞穴。父亲知道,这是狡猾的獾为了迷惑敌人,故意挖出的假洞。但你不敢确保哪是真洞穴,所以两条都要挖。这样就费了不少力气,挖着挖着,往往走向了一条死胡同。眼看大半天的工夫过去,洞外堆起像小山一样高的鲜土。儿子说:“爹,咱歇会吧,我实在累得爬不动了。”父亲说:“应该离獾的窝不会太远了。我这会儿闻着气味越来越浓了,再加把劲。”儿子擦把汗,仿佛看到一只又老又大的獾趴在眼前,立马又来了力气。眼看日落西山,羊群吃饱了趴在不远处“咩咩”叫着要归圈。儿子爬进洞里说:“天要黑了,算了吧,回家吧。”父亲想想说:“也好,但我有办法让獾逃不出去,你把带

12、来的笼子堵在洞口,用网盖严了,然后压上大石头,保准它跑不了。”第二天,他们带足了水和干粮,早早地来到了洞前。可钻进去不远,一堆新土堵住了洞口。原来,獾连夜开挖,把窝前移了十多米。这就给掘进又增加了困难,父子俩费了不少劲,才重新挖到了原来的地方。父亲说:“咱晚上不能走了,不能给它喘息的机会,它窝里有备好的食物,要不,永远别想逮到它。”儿子点点头,说:“狡猾的狐狸永远斗不过猎人。”父子俩挖了一天,傍晚把羊群赶回圈里,晚上继续回到山上挖。獾也开始往前掘进,不时把新鲜的土抛到跟前,有几次父亲都照到了獾的身影,他表情夸张地模仿给儿子看,儿子脏兮兮的脸上露出了阳光般的笑容。洞外堆起的山包越来越大,父子俩歇

13、息了几次,吃了点干粮,终于在月亮偏西的时候,那只又老又大的獾眼看走投无路,恋恋不舍地离开洞穴,一头钻进了他们布置好的笼子里。父亲满意地把笼子口拴好,伸了个懒腰,打了个长长的呵欠。准备下山时,儿子突然支起耳朵,说:“爹,我好像听见洞里还有声音。獾喜欢群居,应该不止一只。”父亲照了照獾四只饱满的乳房,说:“算了,就是再有也不挖了,太累了,咱赶紧回家吧,明天还要赶羊群上山呢。”父子俩就着月光背着笼子回到家,洗了把脸,躺下。父亲很快鼾声如雷。儿子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明明听见洞里还有声音,可父亲为啥放弃了这大好的时机?他越想越睡不着,干脆爬起来穿好衣服,抓起手电筒又上了山。风清月正高。他一口气赶到洞口,一

14、下子惊呆了:在手电筒暗黄色的灯柱里,四只刚睁开眼睛的小獾仔可怜巴巴地蜷缩在洞口,正发出哀怨的叫声。儿子像被闪电击中了一般,全身战栗了一下。他蹲下身,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们毛茸茸的小脑袋。小獾仔纷纷伸出舌头,贪恋地舔着他的手指。儿子突然像受了委屈,眼泪“哗啦”一下子流出来,立马转身往山下跑去。回到家,他小心地推开门,生怕惊动了父亲,轻轻地把獾笼子背上肩,往山上走去。父亲听见声音,悄悄睁开眼睛,眼里已满是泪水(有删改)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儿子发现獾洞的兴奋以及对抓獾的卖力,与后文深夜探望小獾好像被闪电击中了一般的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了小说

15、的张力。B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主线是父子捕获獾的过程,副线是儿子因思念母亲、怜爱小獾放老獾回洞,主副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C小说通过对小獾“刚睁开眼睛”“蜷缩”“哀怨”等外貌和声音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小獾仔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表现儿子看到小獾的吃惊和同情。D父亲是个捕猎高手,能通过气味就判断洞里有獾,并将其成功捕获,但他又是个利欲熏心的人,他明知洞里有小獾却不顾獾仔死活抓走了老獾。13小说插叙儿子对娘回忆的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14小说以“月清风正高”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深度历史:整体史研究新尝试倪凯进

16、入21世纪以来,“深度历史”成为整体史书写的新范式,它注重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入生物学、人类学以及遗传学等知识,以探寻人类身体和人类文化的进步。微观史、新文化史、历史人类学、性别史等新史学的根本目的是“以小见大”。然而在实践中,很多史学研究者过于关注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刨根问底,却忽视了整体意义,导致史学碎片化。历史时间的碎片化是一种认识的碎片化,例如纪元、时代、时期、时段、朝代等,历史学家会根据需要,在绝对时间之外建构出便于理解的相对历史时期,当然这也跟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对历史(时间)的认知范围有关。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斯迈尔指出,对于过去的研究来说,历史时间的碎片化产生于高度随机性的历史趋势。

17、19世纪60年代的时间革命扩大了人类历史的时间范围,短时序列将(人类生活的)世界想象为大约6000年的历史。深度历史突破了传统史学依靠文本资料书写历史的短时序限制,将史前时代纳入史学研究的范畴,史学研究的时间上限被追溯到600万至800万年前,当时人类祖先刚从类人猿的祖先中分化出来。历史的碎片化还表现在研究历史的学科的多元化,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学、考古学以及区域研究等都涉及对人类过去的研究;这些研究有自己独立的话语系统,这导致了历史研究的分散化。深度历史主张跨学科研究,斯迈尔指出,考古学家、生物进化学家以及古人类学家的许多分析方法事实上适用于古代与近代社会的研究。在19世纪以来的人类学中,

18、血缘关系与语言的研究连接了短时序与长时序。新的领域,例如基因学,允许分析者在更为宏阔的时空范围内开展研究,遵循基因传递的脉络,将生活着的人类与祖先的人群联系起来。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放射性碳元素的测定方法,使得绝对时间(太阳历时间)和相对年代(例如白垩纪、旧石器时代)的测定变得日益精确可靠,这为深度历史的时间突破提供了可靠的时序保障。深度历史吸收了思辨历史学探寻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叙事结构,也吸收了后现代史学注重语言分析的叙事理论。深度历史认为人类的发展是人类的活动逐渐摆脱自然的适应性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展趋势是螺旋式的上升。身体是连接人类祖先的活的媒介,血缘关系、交流、扩展、食物以及谱系这些概

19、念在价值取向和应用上总是历史的,可以用它们建构与过去的联系,更确切地说,它们经历了整个人类历史。深度历史有着很强的语言学自觉,不仅探索过去与现在的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探索语言、身体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与知识的产生,还自觉地阐释文本中的隐喻。这些隐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时间的广远,理解既推动变化又限制变化的连接力度。深度历史会不会成为今后历史研究的趋势,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强调历史的不确定性,而忽视历史中存在共性、普遍性和规律性,也是不妥帖的。学科发展的多元化强调一种共生关系,新与旧、整体与碎片总是相对的,如果史学研究缺少发展的眼光,就问题而研究问题,管窥蠡测,缺少整体的视角,历史学很可能会陷

20、入自娱自乐的困境。史学研究的突破需要实践与理论的双重突破,碎片最终还是要作用到具体问题,为历史的整体服务。强调共性而否定个性,或者强调个性而否定共性,都是危险的,将二者综合到一种新的整体的叙事结构中,未尝不是历史书写的一种新路径。(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深度历史”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整体史书写的新范式,它注重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入多门学科知识,来探寻人类身体和人类文化的进步。B.在过去的史学研究中由于很多史学研究者过于追究某个具体问题,力求“以小见大”,殊不知此种研究方法忽视了整体意义,导致史学碎片化。C.历史研究引入基因

21、学后,分析者可以根据基因传递的脉络,在更为宏阔的时空范围内开展研究,将生活着的人类与祖先的人群联系起来。D.“深度历史”重在通过语言研究,探索过去与现在的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时间的广远,以及推动变化的连接力度。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围绕“深度历史”和“历史碎片化”的关系进行阐释,突出“深度 历史”可以弥补过去历史学研究的不足。B.文章通过19世纪60年代将人类生活的世界想象为大约6000年的例子,论证了高度随机性的历史趋势易使历史时间碎片化。C.本文两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否定碎片化历史研究的价值,从而论证了“深度历史”在历史学

22、研究中的重要意义。D.文末作者从辩证的角度一分为二地论证了“深度历史”和“历史碎片化”的各自存在问题,强调历史研究需两者结合。17.请根据文意,简要概述“深度历史”研究的意义。(6分)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材料一:当前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态势如何?先来看一组数据。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从中不难发现,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有人说,阅读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

23、高贵举动。数字阅读的蓬勃发展为更多人迈过这道门槛提供了机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数字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推动了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阅读方式,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摘编自读屏时代,如何享受阅读之美,光明日报)材料二:“4个小时从上海到北京,1秒钟信息可以传到世界各地,在生活工作节奏如此快速的前提下,碎片时间造成的快阅读是时代的必然。就像文言文变成白话文,繁体字变成简体字一样,悲观地看,好像是文化的流失或遗失,但简化的背后是信息的高度浓缩及高效传播。”畅销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作者陈磊的话,

24、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对做知识公众号的陈磊来说,阅读的动机起初异常简单粗暴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碎片化时代,读者没时间去看长篇大论,倒逼公众号创作者尽可能缩短信息的深度、高度,以便让读者在5分钟内尽可能地了解一些复杂的道理或者是现象,但他警告说:“5分钟读完一篇介绍经济形势的文章,你得到的是一种非常虚假的满足感,真正的学习绝对不可能在5或者10分钟之内完成。”(摘编自碎片化阅读时代:我阅读,我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三: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阅读学习、文化娱乐,一方面却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这个时代,一切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人们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和想要的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在以“快”为常态的当下,每个人对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极短时间里,鸡汤式短文、吸引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