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供配电规则(精).ppt_第1页
住宅小区供配电规则(精).ppt_第2页
住宅小区供配电规则(精).ppt_第3页
住宅小区供配电规则(精).ppt_第4页
住宅小区供配电规则(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住宅小区配电原则-天津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要内容,住宅小区配电的基本原则,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配电要求,住宅小区配电的基本原则,开发企业、新建住宅小区和配套小型公共建筑适用的业务收费标准:天津市物价局金价房字第2006187号文件自2006年7月20日起执行。标准:多层住宅105元/平方米,高层住宅110元/平方米(包括用户提出的多通道供电的多层住宅),住宅小区电力匹配的基本原则,开发企业适用的业务工程范围,工程范围:多层住宅:从住宅小区内每栋楼一层的供电线路(或变电站、开关站)到DZM箱(包括变电站房、箱站、CF箱设备及安装、 高层住宅(不含土建和DZM箱):由多个电源供电的供电线路(或变

2、电站和开关站)敷设到高层低压配电室的开关箱或DZM箱(包括住宅区的变电站室、箱式站和碳纤维箱及其安装,不含土建和开关箱或DZM箱)。 注:收费标准不包括施工路线、补偿费用和电表费用、住宅小区用电匹配的基本原则、住宅小区用电匹配的简单流程:受理用户用电申请;现场调查,根据客户和电网情况,确定供电方式和方案;根据供电方案收取相关的电气设计费用(1 . 4 . 4 . 1);进行工程施工和验收,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办理接电事宜;建立客户用电数据文件。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配电要求多层住宅小区的供电方式应采用外环线内电缆供电。城市居民密集地区应采用电缆供电,其他地区可采用架空线路。新建住宅区公共配电变压器的

3、最终安装容量应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0瓦确定。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配电要求新建多层住宅小区采用民用配电站或预装配电站供电。原则上,土木工程站是独立设置的。当满足电气要求和消防要求时,也可设置在建筑物内,应结合该区域的公共设施考虑。10 kV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解耦环点应设在土建站内,土建配电站应设在总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综合楼内(考虑整个小区)。建筑面积小于5万平方米的建筑允许使用预装配电站供电。多层住宅区的10 kV中压配电网必须采用环网连接。配电站位置:指供电半径(150m)的要求,应靠近负荷中心,并满足终端用户的电压质量。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分布要求多层住宅建筑按每户一米计量。大楼里的主干线

4、路配备了:每栋住宅楼门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楼内主干线路采用截面面积为50平方毫米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四层以下允许使用聚氯乙烯绝缘为35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在大楼的一楼,距离地面0.3米处设置一个隐蔽的进线接线盒,作为进线电缆与大楼内干线的连接。地面前线配置:在建筑物的每层离地面1.6米处设置一个地面前线丁字接线盒。作为前线连接箱。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配电要求建筑中的干线是三相四线制,三相负荷2.对于高度大于24米小于50米的住宅楼、办公楼、商住楼、高级宾馆(含底部设有服务网点的高层住宅楼)和民用建筑,除正常供电外,还应提供备用电源。有特殊要求的高档酒店也可以根据一级负荷配置电源。3.居住建筑、

5、办公楼、商住楼、高级宾馆、科技楼、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其他50米以上100米以下的建筑,除正常供电和备用电源外,用户还应自备发电机和自动启动装置。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分布要求。七至九层住宅为中高层住宅,中高层住宅的消防设施应根据安全负荷的要求配备双电源,双电源应在末端切换。5.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和高层建筑的生产管理、消防和通讯的计算机应急电源,应采用电池组和不间断电源解决。6.高层建筑应根据供电方式预留适当的变压器、配电站和计量装置的位置和通道。配电站可根据负荷大小集中布置或分散布置,也可在建筑物内分成几层,分别布置在负荷中心。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分布要求。安装在高层建筑中并与高层建筑相连的配电站必

6、须采用干式变压器和无油开关配电装置。8.高层建筑中的配电室、配电室和0.4千伏配电室必须有火灾报警装置和相应的自动灭火装置。9.高层住宅建筑中的重要荷载,包括电梯、泵房、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等。应由双电源供电。连接方式:10 kV采用双环网连接,0.4千伏侧为单母线分段设置母联开关。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分布要求。10.1综合要求: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的独立高层建筑的配电站应设置在建筑内,并应设置在一楼。在特殊情况下,当建筑物有负二层时,配电站允许设置在建筑物的负一层,但必须有独立的维护和电气设备处理通道。建筑物内设置的配电站应满足配电设备的消防、通风、防水、降噪、电磁屏蔽、运输和维护通道的

7、要求。对于单幢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的高层建筑,当规划已设置满足要求的站址和供电半径时,或者建筑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的独立高层住宅建筑和公共配电站不具备建筑条件时,允许单独设置配电站。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配电要求10.2电气工程一般要求10.2.1地面平均静负荷:配电变压器:1500公斤/平方米。10kv开关柜:600kg/m2。低压开关设备:500kg/m2。10.2.2净高:低压配电室的层高不小于3.6m(最低过梁应覆盖地面)。10.2.3防火要求:建筑防火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执行。10.2.4防水要求:电气室的地面应高

8、出地面标高0.1米(或设置防水门槛)。电气室上方的上部结构不得设置给排水装置或卫生间。10.2.5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分布要求,10 . 2 . 5隔声和电磁屏蔽要求:屋顶和侧墙,钢网和钢结构,隔声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分布要求。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建筑应设置低压配电室,每栋建筑一间,每间配电室填写低压申请登记表。12.1在低压配电室,分别设置有为居民供电的进、出线电气设备、为公安供电(双电源供电)的进、出线电气设备和计量装置。住宅用电通过配电箱通过低压配电室的出口与电表前的封闭母线或电缆连接。12.2高层住宅的配电室应按要求设计,但不得小于16平方米。中高层配电室的面积不应小于8平方米。注:计量柜不设

9、在低压配电室,配电室的计量装置应设在室外防盗计量箱内。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配电要求12.3当公共配电站位于或邻近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建筑,低压出线少于6次时,允许住宅用电通过公共配电站的出线通过配电箱接至电表前的封闭母线或电缆。12.4高层住宅建筑中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的建筑面前方的主干道应采用封闭式公交车。12.5对于建筑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的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建筑,建筑内0.4千伏电表前的主线应采用单芯交联阻燃电缆供电。12.6中高层建筑也可使用阻燃BV电线供电。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分布要求。高层住宅每层设置专用配电通道和小房间,为封闭母线(电缆)和一户一表安装位置提供独立通道。配电柜的

10、地面标高相对于走廊不小于0.02米。14.配电所封闭母线的传输容量按建筑内居住建筑面积50W/m2的支持标准设计,每回路最大计算负荷不超过1600安培。变电站设在建筑物外,传输容量按建筑物内居住建筑面积50W/m2的配套标准计算,每路最大计算负荷不超过800安培。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分布要求。高层居民使用一户一表供电,三相四线制。如果建筑物内的主干线采用封闭母线供电,每层应设置一个带开关的“T”型连接附件,封闭母线的初始供电层应设置一个电缆更换附件和一个带隔离功能的断路器装置。如果电缆用于供电,选择单芯交联铜电缆。一楼设有电缆连接母线槽。每层都配有带开关的“T”形连接附件。根据建筑内的供电负荷,

11、选择电缆截面,不小于95平方毫米。根据负荷的上下分层分相供电平衡三相负荷。其他要求同多层住宅供电技术要求。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配电要求、公共建筑的供电及新建住宅小区的底层业务。1.应根据实际设备安装能力进行计算。如果安装设备不清楚,其负荷密度应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0瓦计算。公共电源和应急照明的负荷应根据实际设备安装容量计算。在公共建筑部分,每户安装容量不超过160千瓦时,供电0.4千伏,超过160千瓦时。客户需要建造一个特殊的变电站室用于供电。注:若负荷超过每平方米50瓦,超出部分按配套工程费收费标准折算收费。2.原则上,这配电站进入建筑物的入口应有独立的维护和电气设备搬运通道,建筑物内设置的配电站应满足配电设备的防火、通风、防水、降噪、电子屏蔽、搬运和维护通道等要求。根据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配电要求,配电站的电缆距离不应超过150米,超高层住宅小区的低压电缆距离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5万平方米的多层住宅(包括别墅)将建一个民用配电站(考虑整个社区),高层住宅(包括中高层建筑)必须使用民用配电站供电。高层配电站不得超过四台变压器。单个变压器的最大容量通常为800千伏安。当负荷特别集中时,可适当增加到1000千伏安,但单个变压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