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饱和蒸汽压的计算_第1页
水的饱和蒸汽压的计算_第2页
水的饱和蒸汽压的计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阿南 化 工1 9 9 9年第 l |期 , 、 国 慕 汽 晷 国 嚣 q -一 。 仁 王盟鏖 成弘璐 - 2 9 - ( 河南广 播 电视 大学 郑州市4 5 0 0 0 3 ) ( 河南 省化 工设计 院郑州 市4 5 0 0 5 2 ) 一 , f 丁6 上 , J 摘要针 对 文献 中计 算水 的饱 和蒸 汽压 的安托 尼 方程 适 用温度 范目控 窄的 情况 , 由文献 实验 数 据拟 舍 出了水的饱 和 蒸 汽压 的计 算会 式 , 谊 关 联 式的 准确 性和 适 用 度 范 围比文 靛公 式有 改进 。 关 量 词水 的 查 薹 垫 ! 垒 兰 里 坚 苣 J :霉 司 、

2、 七 蓦 之 1 前言 适用温度胡较宽、 准确性高且计算简便 的 在化工工艺计算 中经常用 到水的饱 和蒸 汽压数据 , 也 可以从有关化工手册 中查到 , 但 在计算 机上进 行化 工过程设 计 和计算 时 , 采 用 数学关联式要方便得 多。 物 质 的饱 和 蒸 汽 压 通 常 采 用 安 托 尼 ( An t o i n e ) 方 程计 算 , 文 献 1 给 出 了计算 水 的饱和蒸汽压 的安托尼方程 为 : l gp - 7 07 406一 ( 1 0 C T 1 6 8 ) ( 1 ) 式 中: P , 水在 7 1 温度 时 的饱 和蒸 汽压 , k P a ; T, 水 的

3、温 度 , 。 水 的饱 和 蒸 汽 压 还 可 以 用 Ke e n a n和 Ke y e s的经 验式 计算 : 户 一 _ = 干 ( 2 ) p L 可 丽J 式 中 : 一6 7 3 4 1 8 T P 和 的意 义与 式 ( 1 ) 同; a 、 b 、 e 、 d、 e 、 f 、 g为方程常数 , 其值分别 为 a 一 2 2 l 0 1 0 b一 2 3 0 2 5 8 5 c= 3 24 37 81,d一 3 26 01 4 1 0_ e一 2 006 5 8 1 0 , f 1 1 65 09 1 0 , g= 1 21 54 7 1 0一。 安 托尼 方程 被公 认

4、为正 确 和 简捷 的方 程 , 准确 性 高 , 但 式 ( 1 ) 适 用 温度 范 围较 窄 K e e n a n和 Ke y e s经 验 式 在 3 5 0 C 以 下 准 确 性很 高 , 但 该 式 含 有 7个方 程 常数 , 计算 较 繁 因此 , 对于水 的饱和蒸汽压 的计算 , 寻求 关 联 式 是必 要 的 2水的饱和蒸汽压 的计算 本 文采用 安托 尼方程 这 一简 便形式 , 应 用 最d -乘 法 通过对 文献 3 中水 的饱 和蒸 汽 压实验 值 的非线性 回归 得 出 了水 的饱 和 蒸 汽压 的关联 式如下 : l n p 一 1 6 3 7 3 7 9

5、3 8 7 6 6 5 9 ( T+ 2 2 9 7 3 ) ( O 2 1 0 ) ( 3) l n p 一1 7 6 5 2 1 6 5 2 0 4 0 8 2 ( + 3 0 5 6 5 ) ( 2 i 0 T 3 7 0 ) ( 4) 式 中 P 。 和 7 1 的意义 同式 ( 1 ) 。 式 ( 3 ) 的计算值与文献 3 实验值及文献 : 1 公式 在其适 用温度 范 围 内 的计 算值 的 比 较 见表 l, 式 ( 4 ) 的计算值与 文献 E 3 实验值 的比较见表 2。 非 线性 模 型 拟合 的效 果 常用 相 关 指 数 R 来衡量 。R 的定义 为: 一 式 中 :

6、 , 未经线性 变换 的第 个 函数值 实 验数 据 ; 非 线 性 模 型 第 i个 函 数 值 计 算 值 ; 原始 函数值实验数据 的平均值 。 收辅 日期 : 1 9 9 9 0 9 O 9 维普资讯 3 0 河南化 3 -1 9 9 9年簟 1 1期 襄 1 水 的饱 和蒸 汽压计 算值 与 文献 实验 值厦 文献 公式 计算值 的 比较 ( o 2 1 0C) 襄 2 水 的饱 和 蒸汽 压计 算值 与 文献 实验 值 的 比较 ( 2 1 0 3 7 o C) 温度 文 献r - 3 3 p 实 本 文式 ( 4 ) 计算 结果 温度 文献 : 3 3 p 本 文式 f 4 )

7、p 计 算 结 果 验值 k P a 计算 值 k P a 相 对 偏差 C 实 验值 k P a 计 算值 k P a 相对 偏差 21O 1917 72 1 91 9 6 2 0 09 91 300 85 92 9 4 g6 00 7 1 + 0 09 04 2 2 0 2 3 2 0 8 8 2 3 2 5 9 3 0 2 1 7 6 3 1 0 9 8 7 7 9 6 9 8 8 8 9 + 0 1 】 0 9 2 3 0 2 7 9 8 5 9 2 7 9 8 1 2 0 0 1 6 8 3 2 0 1 l 3 0 0 3 l 】 3 l 9 4 + 0 1 6 9 0 2 4 0

8、3 3 4 7 9 1 3 3 4 3 4 5 0 1 3 3 2 3 3 0 1 2 8 7 9 6 1 2 9 0 1 9 + 0 1 7 3 1 250 39 77 67 39 69 52 0 204 9 3 40 1 461 5 8 146 45 2 020 80 26 O 46 75 46 84 32 O2 0O 9 35 0 165 3 , 5 165 62 1 0 142 7 2 70 55 03 9 9 54 961 3 01 428 36 0 1866 71 1 86 59 5 O 040 7 2 8 0 6 4l 7 2 4 6 4 l 3 5 2 0 05 8 0 3 7

9、 0 2 1 0 4 0 9 2 0 9 4 8 5 0 4 3 9 l 2 90 7 4432 9 7 4453 5 + 0 02 77 经 计 算 得 : 式 ( 3 ) R =0 9 9 9 9 9 9 3 , 式 ( 4 ) R :0 9 9 9 9 9 4 3 二 者 都 很 接 近 1 , 表 明 本 文 模 型拟 合 效 果 很 好 。 由表 1和 表 2可知 , 就 绝对 值 来 说 , 式 ( 3)和 式 ( 4)的 最 大 相 对 偏 差 分 别 为 0 3 7 8 2 和 0 4 3 9 1 , 平均相 对偏差 分别 为 0 , 1 7 5 4 和 0 4 3 9 1 ,

10、 文 献 1 公 式 相 对 偏 差 的最 大 值 和 平 均 值 分 别 为 1 6 8 8 1 和 0 2 3 2 5 , 可见本文 公式 比文献 公式 准确性 高 。 ( 下转第3 4而) 维普资讯 3 4 在设计实践 中, 为简化计算 , 一般 可将塔 的总 阻力 分成 四部分 , 第 一部分从 进 风 口至 填 料 , 第 二部 分 即 为填 料 , 第 三 部分 为收 水 器 , 第 四部分 为一直 到进风 口截 面所 余 下 的 部 分 阻 力 。 冷却塔风机进 口截 面总阻力可表达为 : = 2 声 式 中: p r 风 机 进 口截 面 全 压 绝 对 值 , 即风 机 进

11、口截 面 塔 总 阻力 , P a 。 风机旋转平面的动压按下式计算 : P D 一 譬 ( ) 式 中 D 旋 转 平 面 动压 , P a ; 空气密度 , k g m。 ; G 风机 设计 风 量 , m。 h ; 风机旋转平 面风 道净 面积 , m 对 于非 动能 回收型 风简 旋转平 面 动压 即为风机 动压 对于 动能 回收型风 筒 , 风机动 压 变为旋 转平 面动压 与动压 回收值之 差 动 压回收值可按下式 计算 p o c p 1 ( F ) 式 中 : o 动 能 回 收 型 风 筒 风 机 动 压 回 收值 , P a ; F 风筒 出 口面 积 , m ; c 回收

12、效率 系数 取 0 7 0 8 。 对 应风机动压为 : p D =P D 1 一c( F ) 式 中 : o 风 机 动 压 。 河 南 化 工1 9 9 9年第 1 1期 风机全压计 算式 : Ap = Ap + D 风机轴功率计算式 : N 一G ( 3 61 0 ) 式 中 : 风机气动效率 , 取 0 7 0 8 。 配用电机功 率 : N - C2G p ( 3 61 0 玑 2 ) 式 中 : :机 械传动效率 , 带 传动 =0 9 6 ; 一 级变速 齿轮传 动 =0 9 8 ; 二级 变速齿 轮 传动 一0 、 9 6 ; 二对取轴器传动效率为0 9 8 , 当齿轮减速机

13、与联 轴器 同时使 用时 , 传 动教 率 应 为 二 项 乘 积 。 C! 电 机 功 率 贮 备 系数 大 风 机 取 1 O 8 l | 1 5 小 风机 取 1 1 l | 2 。 3结 论 冷却塔 的设 计过 程 是一 个试算过 程 , 但 只要能应用 计算 机进行 计算 完成 此项 工作 是 不 难 的 。 本 文所列 各项数 据 , 有 的是属 于经 验数 据 , 仅 供搞 冷却塔设 计的 同行 们 及从事 循环 水管理的专家们参考 , 参考 文献 1 华 东 建筑 设 计 院主 编 给 水排 水 设 计 手册 第 4册北 京 : 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 1 9 8 6 2赵振 国 冷 却 塔 北 京 : 中 国水 利 水 电 出版 社 , 1 9 9 6 1 1 0 1 3 中国建筑科 学研 究院建 筑标 准 设计研 究所 工 业冷 却塔 测 试 方 法北 京 :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 1 97 91 3 24 ( 上 徭 弟 3 0 更 ) 3 结 论 本 文公式 与文献 1 公式 都具有 准确 性 高和计算简便 的优点 , 但本文公式 比文献 : 1 公式适用温 度范围霓 , 准确性也有提 高 , 故本 文公式 比文献公式有改进 。本文公式也可用 于 工 程 计 算 参 考 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