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19654.ppt_第1页
《穿井得一人》19654.ppt_第2页
《穿井得一人》19654.ppt_第3页
《穿井得一人》19654.ppt_第4页
《穿井得一人》1965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课题导入,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目标引领,1. 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2. 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独立自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吕氏春秋相关知识。,3分钟后比谁读得好!,吕氏春秋概况,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

2、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引导探究,放声朗读课文,尝试准确翻译。 提示: 在疏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信、达、雅。即:忠实于原文,通顺流畅,用词文雅。,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 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结构助词“的”,表顺承,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待,等到。,听到,传播,代词,代丁家人所说的那句话。,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

3、浇田,因此经常要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停留,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 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讲述,代词,代这件事。,向、对,派遣,这件事,向,应答,回答,的,劳动力,在,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默读课文,思考: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4、?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引导探究,4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回答!,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1.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言,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说话要防止歧义。,目标升华,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

5、,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你能找出一个与本文寓意相似的成语吗?,当堂诊学,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三

6、人成虎,意思是三个人谎报集市有老虎,听着就信以为真。比喻谎言多人重复,就好像是真的了。,强化补清,课后整理笔记,复习本节课内容,“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课题导入,杞人忧天,目标引领,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从中接受教育。,独立自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了解列子相关资料。,3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回答!,中伤 ( )星宿( ) 中: 宿: 中间 ( ) 宿舍( ) 躇( )步跐( )蹈,zhng,zhng,xi,s,ch,c,杞人( ),q,舍然( ),宿舍 ( ),sh,sh,充塞(

7、),s,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一说与郑顷公同时。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很多故事都写得很生动,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引导探究,结合课本注释,独立翻译全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5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回答!,崩坠:,寄:,废寝食:,因:,晓:,屈伸:,行止:,只使:,舍然:,奈何忧崩坠乎( ),奈地坏何( ),为什么,拿怎么办,崩塌坠落,依托 依附,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于是,开导,弯曲伸长,行动 活动,即使,放心的样子,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

8、,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译文:,我们必须要知道下面句子的意思,1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 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日月星宿,

9、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4 奈何忧其坏?,译: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担忧的人而担忧,于是去开导他。,译:四处都塞满了土块,没有地方没有土块的。,译: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积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伤害人?,译:为什么要担心大地崩塌呢?,全文翻译,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坠落,自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依托,(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担心他(身体)的人于是前去开导他,说:“天,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到处都有气体。就像是四肢弯曲伸展和自由呼吸,整天在空气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崩坠呢?”这个人说:“天果真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就不应当坠落了吗?”开导他

10、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之中有光耀的,即使它坠落了,也不会造成伤害。”这个人说:“地塌了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四处都塞得满满的,没有地方空着,你整天踩踏着它,整天在地上行走,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塌呢?”这个人放下心来显得十分高兴,开导他的人也非常高兴。,默读课文,思考: 1.你觉得“杞人”的担忧有必要吗?如何看待“晓之者的解释? 2.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引导探究,5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回答!,你觉得“杞人”的担忧有必要吗?如何看待“晓之者的解释?,“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寓

11、言中那位“晓之者”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从现象到本质,揭示故事寓意。,“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本文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目标升华,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