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考点: 1.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2.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什么叫运动?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如何? 3.什么叫静止?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何? 5.规律的含义? 6.人应怎样正确对待规律?,阅读思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事物是运动的,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

2、义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要划、背)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不存在,A、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划书),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3、什么叫静止?,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要划、背)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

3、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物质,运动,固有属性存在方式,主体 承担者,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根本性质不变,空间位置不变,下列说法将导致什么?,离开物质谈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 即:否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将导致唯心主义 离开运动谈物质? 即: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但是否认运动,也就是静止地看问题,导致形而上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平常的事情。这位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飞行,他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一看,大吃一

4、惊:原来是一颗德制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伸手把子弹抓住呢?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以每秒800米一900米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速度逐渐降下来,而在它的射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只有每秒40米。这个速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景:飞机跟子弹飞行的方向相同,速度相等。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但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则是静止的,或者只是略微有些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把它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1)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子弹?,(1)材料中的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质都在运动

5、。,(2)静止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材料中“飞机跟子弹飞行的方向相同,速度相等”,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但这颗子弹相对于飞行员而言,则是静止的,因而飞行员能够抓住飞行中的子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看到运动没看到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可知论),飞矢不动,承认静止否认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既看到运动又看到静止,(1)、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哲学所讲规律的含义关键词:,固有的:本来就有的。非人主观创造,更不是上帝创造;

6、本质的:非现象、表象。(苹果掉地),必须通过人的抽象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 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这种联系必须是确定不移,一定会发生的联系才是规律; 稳定的:形成规律之后,不是多变的,不会很快消失的;,(2)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规律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方法论),规律具有客观性,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A、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B、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造福人类否则受规律的惩罚,意义,(3)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和创造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

7、,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价值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注意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例: 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注意2:,2、水往低处流,3、苹果落地,4、万有引力定律,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1、守株待兔,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注意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2、近朱者

8、赤,近墨者黑,多变易逝,隐藏于现象之中,浮现在事物表面,抽象思维把握,感官直接感知,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深藏在事物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相对平静稳定,万有引力定律,价值规律,遗传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1)因为它违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不科学的。 (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遵遁规律

9、,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想一想 ()“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原理表述:,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又是普遍的; 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商,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1、运动的含义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

10、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 P33最后一段 P34最后一段,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原理,据珠江防总办2009年11月6日介绍,近几年来,咸潮一般在十一月至十二月出现。今年咸潮强度特别强,范围特别大。珠江河口咸潮近日进一步加剧,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四日,珠海主要取水口平岗泵站已连续四天无法抽取淡水,珠海水库蓄水大幅减少。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 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创造规律 适应而不是改造自然, 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正确选择 A. B.

11、C. D.,D,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意识则没有。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指的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这是就物质的存在方式而言的。,(2009年安新模拟)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得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认识运

12、动的主体是人的思维 答案:A,1.(2009年江苏卷)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答案:D,2. (2009年全国卷)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作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 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看问题观点的改变

13、,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 B. C. D.,B,3.(2009年广东卷)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答案:A,4.(2009年重庆卷改编)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 A.人

14、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造福自身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C,(2010年广东模拟)材料一 2009年12月15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工程港珠澳大桥开工。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其规模更将超越现时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材料二 港澳珠大桥工程艰巨、技术复杂,在经过慎重科学的技术可行性、环保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包括生态、水流、航运、气候、走向及粤港车辆跨地区通行制度等多方面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全面综合论证后,有关方面才进行决策的。材料三 建设珠港澳大桥,对于

15、加强粤港澳三地的经济联系,整合三地的资源,提高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请结合哲学有关规律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人们按照规律办事,遵循规律,那么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影响;如果人们不按照规律办事,不遵循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那么就会受到的规律的惩罚,带来消极的影响。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2)建设港澳珠大桥,经过慎重科学的技术可行性、环保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包括生态、水流、航运、气候、走向及粤港车辆跨地区通行制度等多方面问题,进

16、行全面综合论证,表明人们遵循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3)建设珠港澳大桥,对于加强粤港澳三地的经济联系,整合三地的资源,提高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表明,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D.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规律的客观性。万物兴衰皆自然就表明规律的客观性,选C。 答案:C,2.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种

17、节律的盛衰波动都是有周期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三节律就同生命一起开始运行。这一发现说明了( ) A.人的生命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人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D.规律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答案:A,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把一揽子计划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政策措施陆续推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等。这些规律告诉人们,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类文明才能进步,违背了这些规律,社会发展必然出现问题。 (1)怎样理解“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