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_第1页
宏观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_第2页
宏观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_第3页
宏观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_第4页
宏观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3:03,1,值得注意的问题,经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 自动稳定器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资本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演变 请课后阅读,03:03,2,一 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 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四个基本目标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03:03,3,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 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通常指劳动这一要素的充分就业 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03:03,4,一 经济政策目标

2、:充分就业,失业率 失业者人数与劳动力的比率 劳动力 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 年龄范围:中国规定,男子16-60,女子16-55 失业者 劳动力中那些想工作但是尚未找到工作的人 曼昆:在4周内努力,但找不到工作的人,问题:毕业后考研的学生是劳动力吗?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呢?,03:03,5,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不意味着没有失业,仍存在: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作转换的困难所引致的失业 原因: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寻找工作需要时间 结构性失业:即经济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 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的空缺

3、;就业难,招工难同时存在 摩擦性失业的极端形式 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这种说法的目的在于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把失业的责任归于工人自身,03:03,6,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意味着没有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原因:有效需求不足 例:金融危机中,农民工返乡潮 因此,消除非自愿性失业的关键在于提高有效需求,03:03,7,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总结: 充分就业指的是以下的情况: 1)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2)只要失业仅限于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就实现了充分

4、就业 3)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03:03,8,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讨论 失业的影响有哪些?,03:03,9,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失业的影响 奥肯定律: 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反之,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GDP增加2% 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GDP和就业率同方向变化,但是就业率变动得慢一些,03:03,10,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失业的影响 经济损失 奥肯定律 数据观察 社会问题 心理学指出,被解雇造成的创伤,不亚于亲友去世或学业上的失败,03:03,11,一 经济政

5、策目标:价格稳定,价格稳定 指的是价格总体水平的稳定 反之,就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通货膨胀 价格稳定并不意味着每一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保持稳定 价格指数: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CPI,警戒线3% 批发物价指数WPI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03:03,12,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讨论: 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有哪些?,03:03,13,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通货膨胀的影响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 包括更频繁去银行取钱的时间与交易成本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印刷新菜单,寄新目录等,0,

6、03:03,14,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通货膨胀的影响 相对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不当:企业并不是同时提高所有物品的价格,因此相对价格会变化 这会扭曲资源配置 税收扭曲: 通货膨胀使名义收入比真实收入增长得更快 税收基于名义收入,而没有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 因此即使人们的真实收入并没有增加,通货膨胀也会使人们缴纳更多的税收,0,03:03,15,一 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 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量”的概念 通常以一定时期内实际GDP年均衡增长率衡量 经济增长只体现在经济总量的指标数据上的增长 经济发展,包括: “量”与“质”的概

7、念 经济总量的指标数据的增长 还包括质量的增长,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整体进步 例:癌症村,03:03,16,一 经济政策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含义BP=0 国际收支差额BP=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BP0,顺差,BP0,逆差 讨论: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03:03,17,一 经济政策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情况 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那么可能影响国内就业 国际收支盈余的一种情况 资本流入过多可能引起国内经济过热,国际收支差额=(出口-进口)-(资本流出-资本流入) =净

8、出口-净资本流出,03:03,18,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最终目标的选择 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属于短期的、静态的目标 经济增长属于长期的、动态的目标,03:03,19,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最终目标的选择 四个基本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某一时期的最终目标 但首要目标通常是实现潜在GDP,然后才是较低的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03:03,20,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四个目标之间的关系:矛盾统一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03:03,21,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是矛盾的 因为要实现充分

9、就业,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总需求水平,而增加总需求水平就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03:03,22,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经济增长需要要素投入增加,从而要求更多的就业 但是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相对地缩小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人失业(结构性失业),03:03,23,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 就业的增加会引起产出(收入)的增加 产出增加引起进口的增加 从而使BP下降,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03:03,24,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协调,制定政策时: 既受到决策者对各项

10、目标重要程度的理解, 又要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还要受社会可接受程度的制约 不同经济学流派对政策目标有不同理解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侧重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货币主义侧重物价稳定 经济良性发展要求: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经济要适度增长 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03:03,25,二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 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如何理解? 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是:政府收支选择和决策,即税收,

11、借债,支出 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而对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和公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03:03,26,二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国家财政的构成,03:03,27,二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政府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有: (一)变动政府购买性支出 (二)变动政府转移支付 (三)变动税收 (四)发行公债,03:03,28,三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 由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所形成的支出 三种情况: 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出 国防服务、公共安全、维持市场交易秩序 为了维持政府系统运行和发挥职能而发生的购买性支出 行政事业费,如办公用品 直接投资的购买性支出 基础设施:

12、铁路、港口、机场等 民生项目:饮水工程、环保工程等 重大科技专项:大飞机计划,03:03,29,三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 特点: 实质性支出: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 直接形成社会需求 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 在总需求水平过低时 提高购买性支出水平 在总需求水平过高时 减少购买性支出水平,03:03,30,三 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性支付 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 如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特点 货币性支出:无商品和劳务的交易 不直接形成社会需求 问题: 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全社会的总收入不发生改变。那么,是否影

13、响社会需求?,03:03,31,三 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性支付 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 当社会总需求水平过低时 增加转移支付,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加 当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时 减少转移支付,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需求减少,03:03,32,四 财政收入,税收 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按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 累退税:累退税是指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递减 不符合税收分配原则,一般不宜被采用 英国的物业税 累进税: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增加 所得税 比例税:税率不随征税客体总量变动而变动 我国利息税,99年:

14、20%,2007年:5%,2008:免征,03:03,33,四 财政收入,税收 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 定量税 变动税收总量,刺激总需求 比例税 社会总需求水平过低时 降低税率,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 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 提高税率,引起社会总需求降低,03:03,34,四 财政收入,发行公债 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 特点:灵活、有偿、自愿 思考:公债如何调节社会总需求?,03:03,35,四 财政收入,发行公债 增加财政收入 影响货币供给量 公债发行量大,货币供给量减少较多,利率上升较大,总需求减少较多 公债发行量小,货币供给量减少较少,利率上

15、升较小,总需求减少较少 公债既是财政政策,又具有货币政策作用,03:03,36,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大为减少,原因有二: 自动调节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抑制经济活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 主动调节指政府有意识地进行所谓反周期的相机抉择的积极的财政政策,03:03,37,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自动稳定器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 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03:03,38,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自动稳定器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的功能主

16、要通过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比例税、累进税 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03:03,39,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高涨,税收自动增加,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问题: 收入增加,为何税收会自动增加?,结论:经济高涨时期,政府税收的自动增加,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03:03,40,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萧条,税收自动减少,结论:经济萧条时,政府税收的自动减少,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问题:比例税或定量税是否有“自动稳定”作用?,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03:03,41,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小结 经济高涨期 比例税和累

17、进税下,收入增加,符合高税率标准的人增多,税收收入增加,税收的增加起到抑制经济过度增长的作用 经济衰退期 比例税和累进税下,收入减少,符合高税率标准的人减少,税收收入减少,税收的减少起到抑制经济过度衰退的作用 定量税无自动稳定器作用,03:03,42,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思考:政府转移支付如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回答: 转移支付主要指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 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的人数多少 思考: 1)相反,终身享受某种固定福利性转移支付的人,自动稳定器能通过他起作用吗? 2)08-09年,我国多

18、省、市对返乡农民工实行临时性补助,这属于自动稳定器的自动调节作用吗?,03:03,43,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高涨,转移支付减少,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结论:经济高涨时,转移支付的自动减少,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03:03,44,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萧条,转移支付增加,结论:经济萧条时,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加,起到抑制经济衰退的作用,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03:03,45,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小结 经济高涨时 符合救济标准的人数减少,转移支付减少,起到抑制经济过度增长的作用 经济衰退时 符合救济标准的人数增加,转移支付增加,起到抑制经济过

19、度衰退的作用,03:03,46,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回忆: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如何实现?,回答: 最高限价 市场的供给小于需求,此时政府需要实行配给制 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减少收购或抛售农产品 最低限价 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此时政府要收购过剩产品 限制农产品价格下降,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03:03,47,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经济萧条时 农产品价格下降,则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则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得以维持 经济繁荣时 农产品价格上升,则政府限制农产品价格,抑制农民收入增加,则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得以维持,03:03,48,五 财政政策的自

20、动稳定机制,但是,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有限的 原因 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乘数较小,更是难以平抑比较剧烈的经济波动 调节经济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微调经济波动 因此,人为的政策是必要的,03:03,49,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政府应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也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相机,观察形势、时机; 抉择,就是选择、决策; 相机抉择,就是因势而动 使用原则:逆风向行事,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又叫补偿性财政政策,03:03,50,六 斟酌使用

21、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当经济萧条时,采取扩张性政策: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减少政府税收 当经济膨胀时,采取紧缩性政策: 减少政府购买支出 减少政府转移支付 增加政府税收,03:03,51,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局限性 时滞性 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 不确定性 乘数大小 对外部时滞的预测 挤出效应,03:03,52,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观察 不论是财政的自动稳定器机制,还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都难以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这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或挤占私人消费和投资,从而减缓经济增长,03:03,53,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政府预算盈余(BS,budget surplus)

22、 是政府收入超过支出部分 BS0预算盈余(资源浪费) BS0预算赤字(挤占私人支出) 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03:03,54,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 年度预算平衡 在每个财政年度内保持预算平衡 20世纪3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的政策原则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原则: 一个谨慎行事的政府应该厉行节约,量入为出,每年预算都要保持平衡 思考:年度预算平衡思想,有何弊端?,03:03,55,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 年度预算平衡的弊端,预算赤字,03:03,56,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 年度预算平衡的弊端,预算

23、盈余,03:03,57,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 周期性预算平衡 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补偿,03:03,58,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 周期性预算平衡的问题 很难把握经济周期的长度和深度,因而也难于进行人为的操作 结论 既然难于维持预算平衡,或者维持预算平衡会损害经济,那么就不要为了平衡而平衡了,而应当从有利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预算,03:03,59,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思想 国家关于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而应以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为目的 即政府为了实现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 需要赤字就赤字 需要盈余就盈余

24、即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 逆风向行事,03:03,60,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为保持经济稳定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预算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预算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问题 是否可以根据预算盈余及其变化, 1)确定该采取何种财政政策? 2)判断已实施何种财政政策?,03:03,61,八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回答:不一定,因为 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 经济趋向繁荣则盈余增加,赤字减少 经济趋向衰退则盈余减少,赤字增加 财政政策的变动 紧缩性政策,则盈余增加,赤字减少 扩张性政策,则盈余减少,

25、赤字增加 结论:实际盈余的变动中, 排除经济情况造成的盈余变动,则得到政策造成的盈余变动; 排除政策造成的盈余变动,则得到经济情况造成的盈余变动,03:03,62,八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在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假设既定的政府预算是:G,TR,t是税率,y*是充分就业收入,y是实际收入 充分就业盈余BS*=ty*- G- TR 实际预算盈余BS=ty- G- TR 二者差额BS*-BS=t(y*-y),03:03,63,八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作用: 为判断已采取的

26、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依据 BS*=ty*- (G+TR) BS*增加,则政策是紧缩的 BS*减少,则政策是扩张的 是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就业问题,确定何时该采取何种政策,在t,G,Tr不变的情况下 BS* - BS 0,说明yy*,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03:03,64,九 赤字与公债,弥补赤字的途径 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03:03,65,九 赤字与公债,政府借债分类: 向中央银行借债(货币筹资): 结果: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其结果是通货膨胀 向国内公众和外国举债(债务筹资) 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并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扩张 当政府发行公债时往往会引起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利率,则必

27、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给,03:03,66,预算赤字 总赤字=非利息赤字+利息支出 因此,即使非利息赤字为零或不变,只要利息支出增长,总赤字也会增加,九 赤字与公债,03:03,67,九 赤字与公债,对公债的不同看法 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种负担 财富分配的手段 公债不仅是加在当代人身上的负担,而且还会造成下代人的负担 新债还老债 爷爷花孙子的钱,03:03,68,九 赤字与公债,对公债的不同看法: 外债对一国公民来说是一种负担 内债 ,即“自己欠自己的债”,因而不构成负担 财富再分配 至于公债对子孙后代的影响,不构成负担 发行公债可以促使资本更多地形成,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从

28、而给子孙后代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消费 只有公债的增加出现在充分就业时期而又没有相应的资本形成,或者引起私人投资下降,并不带来经济的增长,发行公债才会成为一种负担,03:03,69,十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 1)发行的银行 发行国家货币,垄断发行权,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 存: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放: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汇: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结算业务,03:03,70,十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 3)国家的银行: 代理国库:代理国家财政收支 收:协助财政税收部门收缴库款,国库活期存款 支:根据财政支付命令拨付各种经费 提供政府所需资金 给国家财政提供短期贷

29、款,贴现短期国库券 直接购买公债或帮助政府发行公债,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03:03,71,十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 3)国家的银行: 代表国家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 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国际性会议等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各国通过法律赋予的职能,稳定币值、物价,促进经济增长 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 金融行政管理职能:宏观监督管理,03:03,72,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定义货币 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债务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者支付工具而被法定普遍接受的物品 由通货和活期存款构成 银行活期存款可以替代通货行使货币职能,03:03,73,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30、,定义货币供给 在某一时点上,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 M=CU+D M = 货币供给量,Cu = 通货,D = 银行活期存款 CU是公众持有的通货,即非银行持有的通货 银行活期存款:客户可以随时支取的存款,03:03,74,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 银行在吸收存款之后,只需留下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应付提款的准备金,这种制度即为部分准备金制度 部分准备金制度最终演变成为货币当局控制银行存款的手段,03:03,75,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 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 存款中没有被用于贷款和投资的部分 是从央行“流出”的货币中的一部分

31、,03:03,76,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留的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律规定,银行的准备金占存款的最低比率 具体由中央银行规定,03:03,77,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 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 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银行为满足预料不到的提款而提留的准备金 找不到贷款对象或厂商不贷款:预期利润率低 银行不愿贷:市场利率低,03:03,78,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 银行的“库存现金” 银行在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通常不能收取利息 刺激银行放贷,负利息:瑞

32、典央行2008年7月2日宣布,征收利息 中国有利息 银行可以向货币当局申请贷款以弥补准备金的不足 再贴现,贴现率,03:03,79,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 所有货币都是从货币当局流出去的,因为它是一国货币的唯一发行机构 正是因为存款准备金制度,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币 用较小比例的准备金来支持活期存款,而不是全部,03:03,80,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 3个假设 1)从货币当局流出100万元通货R(原始货币)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为10%(1:10);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e;公众手中不保留通货 3)通货存款比率为rc为10%(1:10),03:03,81

33、,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 第一轮: 中央银行流出100万的货币H 100万元被全部存入A银行,银行在留取一定的准备金后将剩余的资金贷出。(准备金率10%,包括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 此时,准备金10万 贷款最终转化为收入,获得者将收入后按照通货存款比提留一定的通货(10%),并将剩下的贷款存入银行 此时,通货=100*10%=10万 如此下去,形成多轮存贷款。,03:03,82,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 第三种情况,03:03,83,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0%为存款准备率,是法定存款准备率rd+超额存款准备率re; 10%为通货存款比rc。,货币供给的

34、形成 第三种情况,03:03,84,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 第三种情况总结,03:03,85,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 (1)货币当局没有必要供给那么多的通货 银行活期存款可以替代部分通货,03:03,86,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 (2)存款等于准备金(R)除以准备金率(rd),03:03,87,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 (3)存款等于通货除以通货存款比率(rc),03:03,88,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 (4)从货币当局流出的货币(H)等于通货(CU)与存款准备金(R)之和,即银行流出的货币总是以通货或准备

35、金的形式存在,03:03,89,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 (5)存款等于从货币当局流出的货币除以存款准备金率与通货存款比率之和,03:03,90,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存款总和是原始货币量的1/(rd+re+rc),公式(1),存款创造乘数,03:03,91,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货币供给量M是原始货币量H的乘数倍,货币创造乘数,03:03,92,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观察:通过货币创造乘数,影响货币供给量M的因素有哪些呢?,回答: 1)H 2)乘数的大小:rc、rd和re,03:03,93,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36、因素 (1)高能货币H(或基础货币,强力货币) 从货币当局流出的货币 最终由公众持有的通货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构成 H能派生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活力强大的货币 在货币乘数一定时 H越大,货币供给量越大 H越小,货币供给量越小,03:03,94,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 (2)货币创造乘数(km),在H一定时: 货币乘数越大,货币供给量M越大 rc越小,rd越小,re越小 货币乘数越小,货币供给量M越小,03:03,95,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问题 降低通货存款比率rc,货币乘数是变大还是变小?,03:03,96,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回答:变大。,这意味着,人

37、们更多地存款(活期),更少地持有通货,货币供给量越大,03:03,97,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 影响高能货币的数量 如何通过政策工具影响上述两个方面,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03:03,98,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1)改变通货存款比率,通货存款比率降低,高能货币创造了更多的存款,提高了货币供给量,漏出通货数量下降,高能货币量一定,货币乘数增大,03:03,99,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2)改变存款准备

38、金率,03:03,100,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3)变动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货币当局向那些因准备金短期不足而向其借款的银行所收取的利息率,03:03,101,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提高贴现率,抑制银行申请贴现贷款,抑制货币供给量的扩大,抑制了高能货币的增加,抑制了准备金的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3)变动贴现率,03:03,102,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3)变动贴现率 最后贷款人 贴现贷款制度使货币当局扮演了最后贷款人角色 经典对策:危机期间、免费贴现! 但同时,最后贷款人职能也助长了银行的道德风险,03:03,103,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

39、,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4)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03:03,104,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当局买卖政府债券,改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改变了高能货币,改变了货币供给量,私人,银行,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4)公开市场业务,03:03,105,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 关于通货存款比 一般比较稳定,因此不是政策工具 通货存款比率主要取决于: 公众的支付习惯 取得现金的成本和便利程度 季节性因素,03:03,106,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手段的比较分析 关于存款准备金 货币当局难于影响超额准备金率,因此

40、不是政策工具 超额准备金率主要取决于银行的行为 通常,利率越高,超额准备金率越低,03:03,107,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手段的比较分析 关于存款准备金 货币当局很少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是政策工具 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的效果比较猛烈 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银行向央行报告准备金和存款状况存在时滞 银行不希望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影响,而无所适从,03:03,108,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手段的比较分析 关于贴现率 变动贴现率的实质性作用在下降,是政策工具 银行一般很少向货币当局申请贷款 以免被误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有问题 但有时,即使贴现率很高,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