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危害分析管理.ppt_第1页
主要危害分析管理.ppt_第2页
主要危害分析管理.ppt_第3页
主要危害分析管理.ppt_第4页
主要危害分析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管理,刘晓波,目录,序言,电子行业工艺流程介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职业病危害控制与管理,4,1,2,3,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标准,序言,近年来中国电子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带动电子元器件产业强劲发展。我国许多门类的电子元器件的产量已稳居全球第一位,电子元器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已经成为扬声器、铝电解电容器、显示器、印制电路板、等消费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的世界生产基地。,序言,在“世界工厂”的中国,严重危害劳动者生命与健康的职业病多年来迅速蔓延。相比之下,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落后得太多,代价十分惨重。 电子行业也是职业病高发行业,常

2、见的职业危害包括有毒化学物质、金属粉尘、焊接烟雾、噪音、辐射等。让人担忧和痛心的是:大部分工厂没有依法提供有效的职业安全保护及培训;工人缺乏渠道去了解所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许多人身受其害却浑然不觉。,二、电子行业工艺流程,二、电子行业工艺流程,消费性电子 产品机构件,喷漆工艺,铁件、塑件喷漆 危害因素为粉体喷漆与油漆喷涂,产生粉尘及有毒,系统组装,成品组装 危害因素PCB铅烟 粉尘及射线检测,注塑成型,塑件外壳 生产,危害因素高温,冲压工艺,铁件外壳 生产,危害因素为噪音、铁件打磨产生粉尘.、高温,二、电子行业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喷漆塑件工艺流程:艺,素材检验,有机废水固废,上料,除尘,涂

3、装,烘烤固化,下料,品质检验,印刷,烘烤,品质检验,进仓备用,检验,收箱,异丙醇废气,前处理:塑件首先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尘,然后进行预热后静电除尘,除去表面杂物;,喷涂:塑件喷涂进行一次,使用油漆进行,其中水性漆占80,油性涂料占20;水性漆不用稀释剂,油性漆与稀释剂的比例约为:1.02.0。粉体涂料和液体涂料的使用时间均随产品及需求量而变化。喷涂后使用电加热进行流平烘干。,二、电子行业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喷漆铁件工艺流程:艺,铁件,脱酯,水洗,皮膜化成,水洗,空气吹干,水切干燥,贴纸,清洁吹尘,喷涂,烘烤,废气,粉体涂料,脱酯剂,废水,废水,脱脂:使用脱脂剂(含焦磷酸盐)去除铁件表面油;,皮

4、膜化成:使用磷酸盐以金属表面进行防锈处理,通过溶液与金属反应,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不溶于水的磷酸盐成份,防止金属腐蚀及增加涂装层与金属间的附着力,水洗、空气吹干、水切干燥、贴纸、清洁吹尘: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以除残留的磷化液并使用空气吹干,然后使用天燃气锅炉进行烘烤干燥,对有些特殊部位不需要烤漆而治具无法克服的部位以贴高温胶带的方式加以遮蔽,使用空气吹尘后进入喷漆房进行喷漆。,二、电子行业工艺流程,主板PCB工艺流程:艺,锡膏印刷: 将成品焊锡膏或贴片胶漏印到PCB的焊盘上,为元器件的焊接作准备;,点胶:将胶水滴在PCB的固定位置,主要作用是在采用波峰焊时,将元器件固定在PCB板上,固化、回焊

5、:将贴片胶固化,从而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牢固粘接在一起,采用UV固化炉;将焊锡膏熔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牢固粘接在一起;,波峰焊:将熔化的软钎焊料(铅锡合金),经电动泵或电磁泵喷流成设计要求的焊料波峰,使预先装有元器件的印刷板通过焊料波峰,实现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间机械与电气连接的软钎焊;,清洗:使用异丙醇将组装好的上对人体有害的焊接残留物如助焊剂等除去;,三、主要危害因素辨识,危害源 分析,土建机电 要求,设备及 布置要求,已有厂房,法律法规 要求,客戶要求,“三同时”,职业卫生“三同时”设计工艺布局及外部环境要求,替代 改变工艺 密闭 隔离 湿式作业 局部通风及维护管理

6、,电子行业主要危害控制,培训教育 劳动组织管理 个体医学监护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以及维护管理,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应当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清理 全面通风 密闭 自动化远距离操作 监测和维护管理,发生源,传播途径,接触者,三、主要危害因素辨识,三、主要危害因素辨识,三、主要危害因素辨识,危险源-潜在造成损害的来源、状况或行为,前述损害包括人员伤残或疾病,或前述项目的并同发生。 风险-危害性事件或暴露发生的可能性,与该事件或暴露导致的伤害或疾病严重度的组

7、合。 危险辨识-是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基础,它是指对所面临的和潜在的事故危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分析危险性质的过程。其目的是要了解什么情况能发生,怎样发生和为什么能发生,辨识出要进行管理或评价的危险。,三、主要危害因素辨识,停用高风险设备,毒害物质或以新设备或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修改工艺以减轻危害性,工程技术改造,隔离人员或限制影响范围,安全标识,管理控制,风险因素控制,三、主要危害因素辨识,危险源,风险评估,可接受的风险,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有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并保持已有风险控制措施,记录,供定期评审,风险再评估,可容许?,监视测量,纠正改进,是,否,是,否,三、主要危害因素

8、辨识,主要职业危害,(冲压、冲床、模具),(涂装、化学品仓、SMT),(涂装),(PCB检测),消费电子职业危害主要为:噪音、粉尘、苯系物、电离辐射、铅烟,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基本控制:,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 合理布局,有毒和无毒作业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考虑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作业。 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生产高毒物

9、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场所隔离。 防尘和防毒设施应依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 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通风技术控制:,通风系统,局部通风,全面通风,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通风技术控制:,从工业卫生角度看,在满足以下条件时采用全面通风: 少量的空气污染物匀速排放到工作环境 工人与污染源间有足够的距离使空气流动,从而将污染稀释到安全浓度范围 关注的空气污染物异味阈值低于其认可的有害暴露水平 关注的空气污染物

10、并非急性毒性或易造成缺氧的物质 常用的全面机械通风措施包括:天窗、屋顶风机、轴流风机、引射风机。,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采用局部排风系统: 污染物的暴露水平超过阈限 国家或地方法规或标准要求局部通风 员工的投诉和症状表明,空气污染物可能危害健康,损害生产力,造成工人不适 无法进行工艺变更或使用低危害物质代替时,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局部通风技术控制:,风罩有多种:密闭罩、外部罩及接受罩等 排风罩的分类和技术条件(GB/T 16758-2008),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防尘技术控制:,1)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a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动(机械)称量、密闭设备加工,防止粉尘外逸 b通过降低物料落差

11、、适当降低溜槽倾斜度、隔绝气流和减少诱导空气量等方法,抑制由于正压造成的扬尘。 c尽可能采用增湿、喷雾、洒水等措施,有效地减少物料在装卸、转运、破碎等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d使用负压清扫装置来清除逸散沉积在地面、墙壁、构件和设备上的粉尘,严禁用吹扫方式清扫积尘。,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防尘技术控制:,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噪音技术控制:,1)工艺设计与设备选择:物料运输中避免大落差和直接冲击;选用低噪声设备;实现远距离控制,可设置操作(控制)室,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 2)噪声源的布置: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远离非噪声作业车间;噪声与振动强度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

12、对振幅、功率大的设备应设计减振基础。 3)工程技术措施:采用隔声、消声、吸声等方法降低噪声。 a隔声:将产生噪声的设备封闭在一定的空间内,如在设备外安装隔声罩。 b消声: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安装消声器,降低噪声。 c吸声:将玻璃棉、泡沫塑料等吸声材料安装在房间的内表面,吸掉部分噪声。,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平面自动喷涂机,机器人在危害场所作业。,ABB智能机器人喷涂,实现喷涂无人化。,危害场所用轨道操作代替人工,设备技术控制,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现场,国家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职业安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以及考核办法;并形成文件; 对设备、物料制定SOP、MSDS; 法规、行业标准、

13、公司系统文件等E化。,现场 管理,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现场,危害因素辨识申报,员工体检,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档案,作业场所治理设施运行良好,危害因素检测达标,职业危害场所配备相应劳保用品,制定应急预案,展开应急演练,危害因素辨识,教育训练,危害因素申报,职业体检,劳动防护,应急演练,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现场,制度,人員,宣導,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现场,体检,管控,监测,辨识,职业健康体检(前/中/后),超标点治理/体检及挂牌管控,工作场所空气质量及噪声监测,有害作业点盘点,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现场,现场防护控制(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个人防护用

14、品知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会伤害劳动者的身体,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劳动防护用品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个人防护用品分类 个人防护用品可按防护部位分为防护头、面、眼、呼吸道、耳、手、脚、身躯等8类,也可以依据用途分为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热辐射、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防冲击、防机械外伤、防油、防碱、防坠落、防寒、防触电、防水和水上救生等。,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PPE的种类 头部保护用品 眼和脸保护用品 听力保护用品 呼吸保护用品 手保护用品 足保护用品 防护服 其它,劳动防护用品 (PPE),四、主

15、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口罩,呼吸防护用品种类,防尘半面罩,防毒全面罩,动力送风过滤防毒、尘组合,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1. 防护服。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及鞋盖等,主要是防止热辐射、射线、微波和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肤侵入人体。 2. 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有电焊工护目镜、炉窑工护目镜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眼镜等。 3. 防护膏膜。在戴手套感到妨碍操作的情况下,可用膏膜防止手部皮肤污染。膏膜一般由药物、成膜剂、油脂活性剂乳化制成,用后用温水和肥皂冲洗,可用在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场所,如各种溶剂、油漆和染料操作时。,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4. 呼吸防护器。 根据结

16、构和原理呼吸防护器可分为自吸过滤式和送风隔离式两大类: 1) 自吸过滤式是以佩戴者自身的呼吸为动力,将空气中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的防护器。使用在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很高,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8%的场所。它分为机械过滤和化学过滤两种,机械过滤主要是用于防止粒径小于5m的呼吸性粉尘的吸入,通常称防尘口罩和防尘面具;化学过滤主要用于防止有毒气体、蒸气、毒烟雾等的吸入,通常称为防毒面具。2) 防毒面具有滤毒盒或滤毒罐,又有全面罩与半面罩之分,常用的防毒滤料有相应的防护对象,各种型号涂有不同颜色,要注意其适用范围。3) 隔离式呼吸器工作原理是将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通过输入空气或氧气来维持人

17、体正常呼吸的防护器。用在缺氧、尘毒污染严重、情况不明或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场合。4) 隔离式呼吸器按供气形式可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类型。自给式呼吸器自备气源,属携带型,根据气源的不同又分为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和化学氧呼吸器;长管式呼吸器需借助机械动力经气管引入空气。,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5. 护耳器。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害。 6. 防护手套。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塑制成的手套。不同材质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如防溶剂、耐油、耐漆、防污染、耐热,耐寒冷手套等。,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

18、劳动防护用品 (PPE)评估,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1) 企业有义务为工作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工人应了解自己的工作需要哪些个人防护用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及工作岗位的不同防护要求,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绝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特别是不能以过滤式呼吸防护器代替隔离式呼吸防护器。 (2)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者必须了解所使用的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对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防护用品,如呼吸器要进行反复训练,达到能迅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原则,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3)适合性检查,在初次使用前检查 当更换不同型号、尺寸的呼吸器/

19、口罩时 之后至少每年一次 当员工的身体状况改变可能影响到呼吸器的使用时 阅读说明书,按要求使用; 向使用人员提供使用方法培训; 使用前检查防护用品的完整性; 进入有害环境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对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评价其使用呼吸防护器具的能力;,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4)防护具使用中,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表明您的呼吸器可能出现了问题: 感觉到化学品的味道 呼吸困难( 感觉呼吸阻力增加) 出现头晕呕吐 眼、鼻、喉感觉刺激 面罩戴不稳,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5)防护具使用后,及时清洁,必要时拆卸并清洗元器件 检查呼吸器是否有破损,装回元件 将呼吸器放在一密封的袋子里

20、 将呼吸器放在一清洁、干燥、避光的场所 及时更换过滤元件;,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当劳动者需要佩戴的手套浸入有机溶剂操作时,选用的手套的材质应依据所 接触的有机溶剂种类确定。,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听力(噪音)防护,听觉神经,耳蜗,三块小骨,(外耳),(中耳),(内耳),空气,耳道,鼓膜,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听力(噪音)防护: 耳蜗内毛细胞的一生,出生时大概有四万个毛细胞,成年后已有很多毛细胞死亡,五十岁时部分人已出现听力衰退,部分人到八十岁才出现听力衰退,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听力(噪音)防护 对人影响,瞳孔扩大,甲状腺荷尔蒙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胰岛素分泌增加,胃部

21、及腹部运动,肌肉反应,血管收缩,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请问如何改善此工作环境?,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调整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 噪声 GBZ/T 189.82007,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听力防护用具之选择与使用,耳罩 耳塞 防噪声头盔,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如何选择护耳器具,什么是NNR? NRR(Noise Reduction Rating,降噪率)是美国环境保护组织(EPA)于1979年颁布的一个用于衡量听力保护产品的抗噪性能的标准。 什么是SNR? SNR即简化的噪声减少率(Simplified Noise level Reduction),欧盟对

22、听力防护产品抗噪性能测试的标准。 用SNR乘以0.6之后应大于噪声超标值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四、主要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佩戴听力防护具的注意事项 (1)医疗卫生 (2)随时检查配戴情形 (3)检查与更换 (4)个人卫生 (5)坚持佩戴,耳塞、耳罩之选择与使用,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标准,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 卫生部 2007-11-1),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标准,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 卫生部 2007-11-1),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标

23、准,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 卫生部 2007-11-1),OEL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职业接触限值: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标准,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卫生部 2007-11-1),规定了以下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超高频辐射 高频电磁场 工频电场 激光 微波辐射 紫外辐射 高温作业 噪声 手传振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五、工作场所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