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三轮复习策略与方法.ppt_第1页
初中物理三轮复习策略与方法.ppt_第2页
初中物理三轮复习策略与方法.ppt_第3页
初中物理三轮复习策略与方法.ppt_第4页
初中物理三轮复习策略与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2018年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复习策略、方法、经验和技能技巧,物理中考试卷结构(共四大题型),一、选择题:8题 24分 二、填空题:10题 20分 三、作图题探究与实验题:6题31分 (作图6分,读数3分,实验22分) 四、综合题:3题 25分 其中力学与电学力学约占40分,电学约占30分,声、热、光约占30分。,一、复习策略,5,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课标 考试说明,做、整理历届中考考题,指导考题的考点、领会命题意图 知道知识层次要求和对应的考法,策略一、明确方向与目标,一模 5月,一轮复习 3月中-5.月 八周,中考 6月28、29日,二模 6月,二轮复习 5.月-6.

2、月初 三周,三轮复习 6.月初-6.27 三周,1、全面复习打基础,2、重点复习上台阶,3、综合练习补漏洞,4、考前调整稳心态,三轮复习,强化、递进关系,绝非补充!,策略二、科学规划复习全程,策略三、发挥集体智慧,形成高质量的资源,校内合作 组内统整,资源整合。 培优补差,分工协作。,一轮复习目标:,1、回忆学过的知识,通过训练,达到课标 中内容目标的知识、技能要求。 2、熟悉课标中有过程性要求点,如探究方案设计思路、探究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探究结论等。 3、建立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一轮复习以单元为主,重在知识的重组,兼顾小专题和小综合。 目

3、的是找准找全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小网络的全面复习。知识的全面复习,兼顾能力和方法 找准节点知识点,一轮复习的方法,录 第13章 内能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6章 电压 电阻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8章 电功率 第19章 生活用电 第20章 电与磁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第22章 能源与可持 续发展,重组 目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2章 声现象 第3章 物态变化 第4章 光现象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7章 力 第8章 运动和力 第9章 压强 第10章 浮力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第12章 简单机械,1)教师选题。典型例题应体现单元重点知识点和解题的

4、技巧方法。此部分需要教师的高质量的创造。典型题找准是基础,要少而精。 2)学生习作。做题过程中熟悉单元的重点知识内容。 3)教师点拨做题的技巧方法,并指出考查的内容及题的变式,做到举一反三。,典例分析,练习,教案内容及意图,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即教学的引领作用,点拨、启发、调控,帮助学生构建、深化、完善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完成复习的任务。 二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即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把握、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建立起对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物理一轮复习模式,物理一轮复习模式,列出课标,形成网络,典例分析,巩固练习,检测反馈,建框架,创情境,完善网,择典型,

5、扩展练,增效果,提高复习效果, 最好的途径是用心备课!,以光学复习为例,谈如何进行第一轮复习 重组第四章和第五章,建网,建网,第四章,第五章 光学组合,一、光的反射 1.光源: (1)定义:正在_的物体。 (2)举例: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是光源。(注意:月亮不是光源),发光,2.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_、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光斑等。 (3)应用:日晷仪、皮影、排队、射击等。,同种、透明、均匀物质,影子,3.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1)箭头表示光的传播_。 (2)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方向,4.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光

6、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即: c=_。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在真空中的传播 速度。 (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 (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3.0108m/s,5.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同一平面,法线,等于,(2)两种反射。,平行,各个方向,遵循,二、平面镜成像 1.成像原理:光的_。 2.平面镜成像特点: (1)虚实:成的像为_。 (2)大小:像和物的大小_。 (3)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 (4)对称:像和物关于_对称。,反射,虚像,相同,相等,平面镜,3.应用:_、_、牙医检查牙齿、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改变太阳光的传播方向等。,

7、穿衣镜,潜望镜,4.凸面镜和凹面镜:,发散,会聚,三、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 方向发生_的现象。,偏折,2.光的折射规律:,同一平面,法线,增大,3.光路可逆性:光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都具有 _。,可逆性,四、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可以分解为_ 七种颜色的光。 2.光的混合:七种色光可以复合为_光。 3.光的“三基色”:_。,红、橙、黄、绿、蓝、靛、紫,白,红、绿、蓝,4.物体颜色: (1)透明物体:物体颜色跟它_的色光的颜色相同。 (2)不透明物体:物体颜色跟它_的色光的颜色相同。,透过,反射,五、透镜 1.两种透镜:,(1)凸透镜:如图甲,中央较_、边缘

8、较_,对光有 _作用。 (2)凹透镜:如图乙,中央较_、边缘较_,对光有 _作用。,厚,薄,会聚,薄,厚,发散,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3.实像和虚像: (1)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_呈现在光屏上。 (2)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_呈现在光屏上。,能,不能,六、神奇的眼睛 1.正常眼睛的成像原理: (1)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焦距 可调的_,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相当于_。 (2)成像特点:_的实像。,凸透镜,光屏,倒立缩小,

9、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远处,近处,前,后,凹透,凸透,【诊断自测】 1.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射到镜面上,已知入射光线与镜 面的夹角是60,则入射角是_,反射角是_,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30,30,60,2.如图所示,小鸟在水中的“倒影”是通过水面 (平面镜)所成的_。当小鸟起飞时,它在水中的 “倒影”也_水面。,虚像,远离,3.如图所示,因为水中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 _,折射角_入射角,所以从水面上看去,水中 的筷子好像被水折断了。,折射,大于,4.如图,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当物体距离照 相机较远时,成_的像。照相机靠近物体时, 物体的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

10、不变”)。,凸透镜,倒立缩小,变大,5.如图甲所示是_眼的成像原理图,将远处的物 体成像在视网膜_,需要佩戴_来矫正。 如图乙所示是_眼的成像原理图,将近处的物体 成像在视网膜_,需要佩戴_来矫正。,近视,前,凹透镜,远视,后,凸透镜,考点1 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规律的异同点:,2.利用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作图的要求: (1)作图要规范:必须用尺规作图。 (2)线的虚实要分清:实际光线用实线、界面用实线,法线、光线的延长线及其他辅助线都用虚线。 (3)每条光线都要标注箭头,且折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要连接好,不能断开。,【注意】 (1)光射到不透明物质上,只发生反射;

11、光射到透明物质上,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 (2)折射角、反射角、入射角都是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界面的夹角。,【方法点拨】根据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法,【例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 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 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 是(),【分析】选D。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水中。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D图符合题意。,【例】(如图所示,一束光线

12、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在图上标明三条光线的名称)。,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首先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向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从O点画出折射光线。 答案:,【例】 1.(2016烟台中考)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道理的是(),【解析】选C。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

13、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B、D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A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故选C。,考点2 平面镜成像 1.特点: (1)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虚像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特殊点:物体的端点、转折点或关键点。 (2)作出特殊点的像点:特殊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即为像点,由特殊点向镜面作垂线(虚线)并延长,截取像距等于物距。,(3)顺次连接各个像点(虚像用虚线)。,3.作图的注意事项: (1)作图要规范,要借助尺规作图。 (2)虚像、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以及辅助线都用虚线表示,虚像所标注的

14、字母或箭头要与物体相对应。 (3)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要标注垂直符号。,【注意】 (1)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等大的像,所以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2)“倒影”不是影,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例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深秋时节一群南归的鸿雁飞翔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面上,如图所示。当某只鸿雁距水面120 m时,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m,该倒影是_(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南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

15、理。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始终相等,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故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120 m+120 m =240 m。 答案:240虚反射不变,【例】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答案:如图所示:,考点3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注意】 (1)光的传播是连续的,所以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该相连接,不能断开。 (2)实线虚线要分清:实际光线用实线,光线的延长线用虚线。,【知识拓展】利用三条特殊光线确定像的位置和性质。例如,位于凸透镜的二

16、倍焦距以外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由图示可以看出: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例】(2017郴州中考)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 答案:如图所示:,考点4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三条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比较: 说明: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两个分界点: (1)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一倍焦距处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在一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实像。 (2)二倍焦

17、距分大小,远小近大。二倍焦距处是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缩小的实像。,3.变化规律:,【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成像大小的调节 (1)照相机:景物越靠近镜头,所成的像就越大,成像范围越小,像距越大。 (2)放大镜:在一倍焦距内,物体距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大。,【例】(2017威海中考)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

18、镜20 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分析】选D。由题图知,凸透镜的焦距f=40 cm- 30 cm=10 cm。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物距小于焦距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物体距透镜16 cm时,在 1倍和2倍焦距之间,应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B正确; 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成的像也变小,故C正确;当把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向 透镜方向移动时,即物距变小,像距应该变大,所以要得 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凸透镜,故D错误。故选D。,【知识拓展】作图理解凸透镜成

19、像的规律 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画出相应的光路图,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在光屏上不成像,但透过凸透镜,可在烛焰的同侧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例.(2016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

20、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三个关键: (1)根据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确定此时成实像。 (2)根据物距大于像距,确定此时: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明确投影仪的成像原理。,【解析】选B。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烛焰在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即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像距小于物距,物距应该大于二倍焦距,因此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应该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光屏应该远离凸透镜。,考点5 近视眼与远视眼及其矫正,【注意】 (

21、1)正常人的眼通过调节眼睛(主要是晶状体)的“焦距”,保证不同距离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上。 (2)误认为人眼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其实物体通过人眼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例】(2017成都中考)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图中的_图,应该佩戴由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分析】本题考查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较厚,会聚作用较强,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因此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应该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答案:乙凹,二、物体的颜色 1.物体在太阳光照射下的颜色:,2.用不同的色光照射同一个物体时,

22、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例如,红光照射白色物体时,由于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被反射,因此物体呈现红色。绿光照射红花时,由于红花只反射红光,绿光被吸收,所以红花此时呈现黑色。,【方法点拨】判断物体颜色的思路和方法,【注意】 (1)分不清白色与无色。当不透明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时,物体呈现白色;当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时,该透明物体无色。 (2)判断物体的颜色时,容易忽略光照条件,同一个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所呈现的颜色不同。,【例】红色三角梅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_色光;若只被蓝光照射,该三角梅看起来是_色的。,【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红色的三角梅只能反射红色光,其他色光

23、都被三角梅吸收;当红色三角梅只受到蓝光照射时,照在三角梅上的蓝光被吸收,没有光被反射,三角梅看起来是黑色的,所以三角梅会失去美丽的光彩。 答案:红黑,主题一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实验装置】,【实验关键】 (1)光屏与镜面要垂直。 (2)光线的显示。 入射光线应紧贴光屏射出,保证入射光线显示在光屏上。 乙装置的水中要适当加入部分牛奶或肥皂水,保证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能够显示清楚。,(3)“三线共面”:两个光屏在同一个平面上时,光屏F上有反射光线;分别向前、向后折转光屏F,光屏上没有反射光线;说明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4)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探究反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要点探究】

24、 (1)光屏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便于确定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位置。 探究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 便于测量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大小。,(2)研究反(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为什么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提示:多测几组对应数据,使数据具有普遍意义,不能仅根据一两组数据得出结论。,(3)实验中,如何确定反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提示:用量角器测量反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4)纸板为什么要与平面镜垂直? 提示:当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时,无论如何移动纸板,在纸板上都不会看到反射光线。

25、 (5)实验中,如何验证在光的反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提示:让光源逆着反射(折射)光线射出一束光,观察光线反射(折射)后是否按照原路返回。,【注意】 (1)当光线垂直射向反射面(或界面)时,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跟法线重合,所以反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都等于0。,(2)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逻辑性: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位置是由入射光线决定的,所以反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叙述时要先说“反射角(折射角)”,后说“入射角”,即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主题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两支_的蜡

26、烛、_、支架、白纸、 _(判断实像和虚像)、_和火柴。,完全相同,玻璃板,光屏,刻度尺,【实验装置】,【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实验关键】 (1)该实验尽量在_的环境中进行。 (2)玻璃板必须与水平桌面上的白纸_。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到成像的位置,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4)连接像点与物点,并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较暗,垂直,【要点探究】 (1)实验为什么选择较暗的环境? 提示:环境的光线越暗,蜡烛的像越明显,越易于观察。,(2)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提示:玻璃板与平面镜相比,不仅能像平面镜一样“成像”,而且通过玻璃板既能看到所成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

27、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实验中,为什么选择薄玻璃板? 提示:防止有重影。因为太厚的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会成像,产生重影。 (4)为什么要让玻璃板与桌面垂直? 提示:使像和物在同一水平高度,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关系。,(5)为什么要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提示: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6)如何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提示: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不通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7)实验中观察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会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为什么?如何克服这种现象? 提示:这是玻璃板较厚造成的。玻璃板的前后两个表面都会成像,故能看到两个像。

28、玻璃板越薄,两个像的位置就越接近,所以,实验时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尽量使两个像“重合”。,【例】 (2016连云港中考)在九年级总复习时,同学们再次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表。,主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装置】,【实验关键】 (1)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 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 (2)找像: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 (3)从像的大小、倒立或正立、虚实等三方面研究像的性质

29、。,同一水平高度,(4)判断像的虚实:能成在光屏上的像是实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用光屏承接的像是虚像。 (5)测量物距: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测量像距: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要点探究】 (1)实验前,为什么要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提示:使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像的性质。 (2)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找到“最清晰的像”? 提示:缓慢地多次前后移动光屏,并不断比较光屏上像的“清晰程度”,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3)随着实验的进行,像在光屏上的位置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光屏的顶端,为什么?应如何解决?,提示:蜡烛燃烧的时间越长,蜡烛越短,烛焰的位置就越低,

30、所以像的位置就越高。当发现像的位置超过了光屏的顶端时,有两种方法调整: 将蜡烛向上移动; 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下移动。,(4)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如何观察烛焰的像? 提示: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成虚像,应该在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在烛焰的后面会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5)实验中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有什么优点? 提示:可以使所成的像稳定并且容易比较大小。,(6)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注意】 如果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一半(或一部分),物体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依然完整,只是像的亮度变暗了。,【备选例题】 (2016安顺中考)在“探究

3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透镜焦距f=10 cm)。,根据表中信息,试判断:当物距u=25 cm时,成倒立、_的实像。 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得出第4次实验的像距v=_cm。 第5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_(选填“同”或“异”)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_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

32、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物距为25 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物距为 15 cm时,像距为30 cm。物距u=6 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眼睛要在光屏一侧,经凸透镜观察蜡烛,所以眼睛和蜡烛在凸透镜的异侧。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2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答案:(1)同一高度(2)缩小可逆30 异2,【方法平台】模型法 将研究的问题在抓住要点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运用模型去更方便地研究问题。例如,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效替代法 在

33、研究物理问题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实际的、复杂的物理过程变换成理想的、简单的过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比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研究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第二轮专题复习通第一轮的全面复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总体的基础知识,接着转入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主要是对物理知识体系作各个专题的分类归纳,让学生从分类专题中找共性,寻规律、确明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可按下列几个专题进行复习。,1、作图专题作图题型是中考必考的内容,通过作图专题的强化训练,不仅可以强化学

34、生作图的规范性,也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类作图技巧与规律。初中物理作图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2)、力学作图:包括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力臂、滑轮组装配等。 (3)、电学作图:包括画电路图、画实物图、设计电路图等。 作图专题课件,(1)、光学作图: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作图题的主要特点是难度不大,属于送分题,但要严格要求作图的规范性,因而在有关作图的复习中只要按上面所列举的内容编制一些相应的作图训练题让学生熟悉作图的知识内容与规范即可,不必花大力气去全方位进行作图复习。,2、实验专题 对于实验题型的考查,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因而搞好实验专

35、题的复习也是中考取是好成绩的关键。初中物理教材所涉及的实验内容也非常多,其这声、光、热、电四大块都有必考的实验内容。,学业水平考试的实验,分两块,一块是教材中实验的改编,涉及到课标规定的20个学生实验,另外还加上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共21个实验;另外一块是教材内的方法,教材外的背景,也就是新情景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改编,可以参考历年各地的考题,各地的考题在命题思路也是大同小异。主要是从实验的要求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每一步骤的目的作用设置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的实验,实际上是将平时的实验过程呈现出来,复习中应注意这个特点。所以做实验题,不仅仅停留在对答案上,应引领学生研究题目这样设问,

36、还可以有别的设问吗?才能变被动为主动,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含测量电阻的阻值) 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1.伏安法测电阻,在第一轮复习中,已经对课本中每个科学探究都进行了认真复习,包括实验细节,要注意事项。在第二论复习中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和总结。,以测密度的实验为例,做一个专题复习,常规测密度的方法,天平,量筒(固体,液体),特殊测法 (1)密度比水小 (2)溶于水 (3)利用浮力测密度(4)如何测空气的密度,复习课 复习测小灯泡功率实验,课件,以电学中的经典电路可以做的实验进行电学实验复习,1.欧姆定律 2.伏安法测电阻 3.伏安法侧小灯泡功率,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多次测量的意义;小灯泡电阻和小灯泡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