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挑战与机遇.ppt_第1页
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挑战与机遇.ppt_第2页
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挑战与机遇.ppt_第3页
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挑战与机遇.ppt_第4页
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挑战与机遇.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高考改革的挑战与机遇,浙大教育学院院长 徐小洲教授,主要内容,一、如何评价高考37年 二、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特点 三、挑战与机遇:如何应对新高考,一、如何评价高考3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8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喜与忧:高考37年,选才制度的演变 高考成效如何? 高考制度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我们应该坚守什么?,2015年:942万,毛入学率:1978:1.55% ;1988:3.7% ;2020: 40% (纲要),37年高考的剧变 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到普通劳动者 高考状元的警示 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清朝两份名单,一份名单:傅以渐、

2、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 后者全是清朝落第秀才 我们要的究竟是什么?,二、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特点,(一)学生自主选择性增强:“四选” 选课程:除三门核心课程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有选择性地加强能体现自己优势的课程。 选考试:根据专业方向选0-3门自主选考科目,选考科目每年两次考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选专业:废除以校为本的梯次投档方式,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并给予多次专业选择机会,避免考生为了读某所学校而不得不服从专业调配的现象。 选学

3、校:考生可在多所被录取的学校中选择自己最心仪的学校,(二)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四种招考模式:统一高考招生、高职自主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等。 多元选拔模式不仅利于学生发挥特长,而且使不同类型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更有针对性地招收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考试科目 高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专业特点自主确定0-3门选考科目。 这种方式更符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对考生素质与专业知识准备的需求。由此带来名校与名专业错位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三)人才选拔方式与国际逐步并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罗会议 2015年6月8-9日 主题:高等教育入学政策,国际高等教育入学政策比较,Refere

4、nces: UNESCO Bangkok(2010), Asia-Pacific Secondary Education System Review Series: Examinations System: 28-30 European Parliament (2014),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Qualifications and Exams in Europe: a Comparison: 36,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情况,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新生录取主要考察八个方面标准: 申请者高中阶段的全部成绩记录:修习课程的数量及取得的等级和分数。 申请者的个性品

5、质:领导力、性格、动机、意志力、主动性、独创性、创造性、独立思考能力、责任感、洞察力、成熟性以及对他人和社区事务的关心。,可能对学校知识和文化活力的贡献:除了对申请者一系列知识兴趣和成绩的考察外,还考虑申请者对增进学校文化、社会经济和知识多样性的意愿和能力。 学业表现与标准化测验:申请可能参加的ACT加写作或SAT推理,任何大学先修课程(AP)和国际文凭课程(IBHL)考试。,学术充实项目成绩:各种学术充实项目。 其他成绩证明:包括申请者在任何知识或创造性活动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在艺术表现和体验方面的成就、工作经历、在学校或社会组织或活动中的领导力、社区服务。 各种机会:包括申请者获得的各种学

6、术和非学术的机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及取得成绩。 各种挑战:包括申请者曾遭受到的困难及不利情境,评审者会考察申请者应对和克服上述挑战过程中体现出的成熟性、决断力和洞察力。,三、挑战与机遇:如何应对新高考,(一)改革首务是观念的转变 像任何改革一样,高考改革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是参与体的观念与选择。 好经,也会念歪。,(二)利益相关者应该如何抉择,1、学生:从小学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传统高考体制下应试教育方式埋没了许多考生自主性。不少考生能获得高分,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如何选择专业、课程,如何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 学生要实现从被迫选择向自主选择转变。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

7、习内容、发展个性。 生涯规划怎么做?,2、基础教育: 教育观念与教学改革,避免从一种方式的应试教育沦为另一种方式的应试教育,关键是理念的变革。固守传统观念,减少考试科目未必能减少学生负担。 基础教育必须从书面知识考试的迷局中走出来,从“考生培养”走向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课程、教学改革要真正以人格陶冶、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为导向。,难题:老阵容与新竞争,“四教”面临的冲击 教师:教师是否会产生新失衡?潮汐现象? 教室:走班制应该怎么走? 教材:新的,还是旧的? 教法:慕课、翻转课堂的限度,3、高等学校: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三大风险: 选考科目选择的风险。新高考把0-3门科目考试的选择权交给

8、了高校,选考科目应该做到既利于高校之间合理竞争,又利于专门人才培养需要。,录取工作风险。新高考赋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也意味着高校必须面对新的潜在风险。自主招生录取有事依赖高度主观化评审,这对录取人员的资格、素质、能力、伦理操守等提出更高要求。恪守公平、公正的底线是时代对高校的新考验。,学生自由选择学校给高校生源带来的不确定性。学生选择自主性增强意味着高校生源不确定性提高。,高校公信力,你怎么看?,4、家长:对孩子与对学生是否错位?,让孩子回归生活 让学生学会自主 把学业还给学校,(三)难题:理念与现实的冲突,考几门是合适的? 考科多少的利与弊? 考几次是合适的? 多次考试能否减负?,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看待学生片面发展与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应该打好什么基础?,(四)学校与学生:机遇还是挑战?,哪些是新挑战?哪些是新机遇? 学校: 不同类似的学校是否面临不同的挑战与机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