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运动和力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名师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运动和力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名师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运动和力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名师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运动和力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名师教案 浙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运动和力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名师教案 浙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习眼睛目标知识和能力可以阐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确认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理解惯性。程序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受到外力的关系,在得到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和科学推论得到规律。 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确立他们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感情态度有价值观在观察和体验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和取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勇敢怀疑、大胆推理的科学意识。教育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得到过程、意义。 惯性的意思是,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惯性是物体自身属性的理解。教学方法提问

2、、实验、讨论交流、总结、例子分析、辅助多媒体。教具斜面一张、毛巾一张、纸板一张、玻璃一张、小车一台(订正12组)、惯性法则演示机、铁架台、细线下端悬挂着轻的物体、蜡烛、火柴。学生的课程事前准备玻璃杯、纸板、硬币。木板书安装修正器内容:所有物体在外力不作用时,始终保持等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1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量进行维护。理解2 .原本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原本运动的物体保持等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编制过程:基于大量实验和事实,经过合理推理概括得出。定义:所有物体始终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性质。惯性强调:所有物体(包括固体、流体、气体、运动、静止)都有惯性。教诲反省七年级学生具有一

3、定的科学探索能力。 另一方面,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本身是抽象的,应该探讨采用研究活动让学生自身运动的物体为什么停止,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教育计划(1)新课程的引进你知道亚洲第一个飞人柯受良是怎样飞过黄河的吗? 柯受良开车飞过黄河,宽达55米,飞跃时间达11.58秒。 如果可可飞上天空后受到的所有力量突然消失,他和他的车会怎么动呢,我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学生实验1 :用手用力推小车推进距离。问题车为什么会动? 为什么又停了下来?分析:学生容易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直觉推测错误的结论-力是物体保持运动的原因。学生实验2 :用力推小车,小车从静止变为运动。分析:根据学生以

4、前学过的知识得出另一个结论。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提出问题:物体受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物体不受力时做什么运动?(2)新课程q :放在桌子上的汽车,如果没有其他物体施力的作用,是否就不能动呢?学生回答说“不运动”教师总结: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问题:原本运动的物体,如果其他物体没有施加力的作用会怎么样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索。【科学的探索】1 .探索目标:运动的物体在外力不作用时是如何运动的2 .实验构想:我们很难为运动物体创造“不受力的作用”的实验条件。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实验和推测。3 .本实验人为地控制了实验条件同一条件:同

5、一推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放手(同一速度)、在平面上直线运动(同一方向)。不同条件:受到的外力的大小(采用控制购物车移动面的粗糙度)4 .教学准备:每四个人一组,每组给一个斜面、一条毛巾、一张纸板、一块玻璃、一辆车。5 .探索过程:推车从山坡上滑下来后,为什么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了下来?水平面子材料不同,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速度减少的速度是否相同?小组内讨论:使用你给的器材,如何验证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学生交流考核修订方案后,教师收集大家的意见,统一提供一种标准格式。 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做记录。材料的种类推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大、大、小”)购物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填写“短、长、最长”

6、)毛巾纸板玻璃实验结果表明,小车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受到的阻力越大,通过距离越大,运动时间越短。推测如果推车在运动中没有受到任何抵抗,情况会怎样教程注意事项: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研究时,要求学生明确在这个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样的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将实验现象和分析填入表中,由教师巡回观察指导)2 .在实验过程中,给学生记录小组实验中遇到的难题,使大家能够共同探讨解决。3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的变化越慢)4 .推论:阻力变小(变小),物体移动的距离变长(一直在移动),速度的变化变慢(速度不变,即“等速”)。5 .问题1 :

7、如果运动体的速度是v,在平滑的平面(阻力是0 )上是怎样运动的呢q2: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平滑的平面(阻力)会变成什么样的状态?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有物体在外力不作用时,始终保持等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他呼吁“为了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量,这是力量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所有物体在外力不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等速直线运动状态,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以前,人们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只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运动,力不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不运动。(1)提醒注意法则的“or”字不能写成“and”字。(2)理解法则:任何物体,如果不受

8、外力的作用,原本静止的东西永远持续静止的原始运动总是保持等速直线运动。(3)在理解了这个法则的基础上记住,知道那个法则的因果关系。(4)这个法则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论得到的。最后介绍了伽利略、长笛卷曲、牛顿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使学生初步理解教育学生不是人云也不是云,而是独立思考、有主见、大胆创新、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伽利略: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其速度就不变。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动物不受到某种力的话,左右方向不会偏移,永远在原来的方向上进行等速直线运动。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明确了所有物体在未受到外力时,始终保持等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

9、课程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4)、课程练习:1 .试着分析一下“下雨天路滑,请慢慢走”这句话的安全性和合理性。2 .判断:力量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在足球场滚动的足球最终静止,不保持等速直线运动状态。 为什么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4 .地面上的桌子,人用力一推就会移动,人不推就会立即静止。 因此,为了保持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必须是有力的。 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还是牛顿的第一定律正确? 这种“为了保持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必须强有力,力不起作用的物体必须停止运动”这种认识错误的根源是什么5 .举出一个物体在平面上滑动后,尽管没有人

10、继续推它,但它能滑到很远的地方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你能想到什么道理?教科书P75第一、二题。(5)作业:作业本P30。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一、问题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从而表明了什么? 感想如何? 科学是许多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科学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再问:为什么物体不受力时,会维持等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呢?二、教新课程:1 .惯性:所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2、强调:惯性是所有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都有惯性。3 .讨论: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不同:惯性描述了物体保持等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11、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保持等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正因为物体有惯性,当外力不起作用时,物体可以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使物体受到外力,物体也是有惯性的,但是不能维持等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4 .惯性现象:实验1 :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将车向右拉,车受到阻碍停止运动时,车的小木片向右倒。 (如图所示为265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学生思考:为什么?导向分析:起始小车与木块一起运动,当小车受到阻碍而停止时,车木块的下部因与小车之间存在摩擦而停止,木块的上部因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向右倒下。实验2 :对于静止的物体,惯性也用手指弹牌,牌上的硬币落入杯子的水中。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图266 )学生思考回答。实验3 :在瓦斯也有惯性的开有孔的瓦楞纸箱中,将孔对准点着的蜡烛,用力点箱子,蜡烛就会熄灭。 (图267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怎么说明?学生实验:把橡胶块压在小便条上,用力快速地拉出小便条,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怎么解释?5 .惯性现象解释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研究对象本来是做什么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