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_第1页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_第2页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_第3页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一、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一)、生活活动的意义对刚刚从家庭踏进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变化伴随在他们左右。幼儿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家庭的“中心成员”变成了幼儿园里众多小朋友中的普通一员。在家中,祖辈、父辈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他们各方面的照顾是非常全面的。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照顾几个孩子,就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活动在幼儿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比较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极为旺盛的时期。但由于

2、幼儿知识经验匮乏,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他们需要成人悉心地照顾,更需要成人反复地指导帮助、训练培养,才能独立自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一个成人在生活中不会因为无法完成基本的生活活动而影响学习、工作。因为各种生活活动的技能技巧,他们早已驾轻就熟,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了。因此,在幼儿期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自信心的树立也有一定的影响。(二)、生活活动的目标幼儿园在生活活动方面,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

3、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同的年龄班有不同的阶段目标。A、小班1、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保持情绪愉快;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B、中班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

4、西不宜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少吃冷饮,多喝水,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C、大班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否则会有碍于身体健康。(三)、生活活动的内容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它主要包括进餐活动、睡眠活动、盥洗活动、排泄活动、整理习惯和作息习惯等。二、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身体机能发育尚不成熟,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自我调节方面还不能收放自如。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他们的生活活动,帮助他们

5、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和游戏。(一)、进餐活动在入幼儿园之前,幼儿都是在家进餐,不想吃的可以不吃,不喜欢吃的可以不吃,可以一边吃一边玩儿。还有的孩子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端着碗跟在他后面追着喂,一顿饭吃上一小时是常事儿。可到了幼儿园,每个幼儿一人一份饭、一份菜,全班二三十个孩子,教师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喂。那么如何让幼儿在幼儿园吃得好、吃得卫生、吃得愉快呢?这就要求班上的几位教师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制定进餐各环节的程序要求,统一执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A、进餐的准备幼儿的进餐活动应在整洁、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做好餐前准备。餐前准备可以分成两个方面。1、物质准备进餐

6、前半小时左右结束角色和区域游戏,请幼儿收拾玩具,整理活动室。教师安排餐桌,用消毒水擦餐桌,分发碗筷、餐巾。碗筷的摆放要统一要求:饭碗靠近桌沿,菜碗放在饭碗的前面,筷子放在碗的右边,餐巾放在碗的左边。中、大班幼儿可以安排值日生协助老师分发餐具。组织幼儿入厕、洗手。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应帮助他们卷衣袖,并认真仔细地组织、指导他们入厕、洗手。可以请他们一边唱儿歌一边洗手,这样有利于他们掌握洗手的正确顺序和方法,帮助他们把手洗干净,避免玩水和洗不干净的情况出现。对于中、大班幼儿,要求他们相互帮助卷袖子,并在洗手后擦干手上的水,不要胡乱抓一把毛巾就跑掉。教师着重对他们进行提示和检查。提醒幼儿洗手后要保持手

7、的清洁,不能乱摸其他东西。2、心理准备在等待进餐的时间里,可以放一些优美、轻松的音乐或故事,也可以进行一些语言或手指的安静游戏,安抚幼儿的情绪,培养他们安静等待同伴一起进餐的习惯。对于那些吃饭较慢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提前进餐。盛第一碗饭的时候,给他们盛得略少些,鼓励他们来添饭。在进餐前,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介绍当天的食物,以此来引起他们的食欲,帮助他们克服挑食和偏食的毛病,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B、进餐的过程幼儿进餐时,环境应是安静、愉快、轻松的,而不是令他们紧张、压抑的。在进餐时,教师应认真细致观察幼儿进餐的情况。如餐具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中、大班幼儿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握法),进餐时的坐姿,幼儿嚼、

8、咽食物的方法及进餐时的情绪状态,等等。对于进餐情况不佳的幼儿,教师应先弄清楚原因,是否因为身体状况不好或是进餐方法不对。然后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照顾或指导、帮助,切勿大声呵斥幼儿。不要随意催促幼儿“快吃、快吃”,也不要不问原因任意批评吃得慢的幼儿,更不要举行类似“比一比谁吃得快”的竞赛。幼儿来添饭的时候,要求他们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嘴里的饭咽干净,不要拿着勺子和筷子来添饭。对于吃得太快的和体型较肥胖、饭量大的幼儿,要提醒他们细嚼慢咽。对于饭量小、吃饭慢的幼儿,要注意个别照顾。对于身体弱、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如生病、对某种食物过敏等),要告知厨房做病号饭。在进餐过程中,对小班幼儿主要应注意培养他们

9、独立进餐的习惯和进餐的技能。对中、大班幼儿则注重进餐习惯的养成。C、进餐的结束进餐结束后,要求幼儿收拾自己的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后有礼貌地轻轻地搬椅子上位。小班幼儿可以先吃完先离开,中、大班幼儿则可以请值日生专门在指定地点收拾整理餐具。进餐后,可以举行“谁的小碗最干净”、“比比哪桌最干净”、“谁是爱惜粮食的好娃娃”之类的比赛。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珍惜成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让幼儿养成饭后洗手、漱口、擦嘴的好习惯,先吃完的幼儿可以请他们看看图书和自然角等。若班上有生病的幼儿,教师还应协助保健教师按时定量给病儿服药。(二)、睡眠活动幼儿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对他们身体、大

10、脑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A、睡眠的准备在幼儿睡觉前,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开窗通风换气、拉好窗帘、铺好床铺等,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睡眠的准备活动可以分成以下两个部分。1、物质准备冬天和夏天可以打开空调适当调节寝室内的温度,但一定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夏天若打开窗户或电扇入睡,要注意风量适度,并不让风直接对着幼儿的头部吹。在为幼儿准备床铺的时候,应根据季节及气温的变化适当调节被褥的厚薄,并及时通知家长为幼儿调换被褥。睡前应检查床铺上有无杂物。禁止幼儿将小绳、橡皮筋、串珠、纽扣等物品带进寝室,以免幼儿玩弄,将之塞入鼻子、耳朵造成危险。提醒幼儿根据季节气温穿合适的衣服入睡,如夏季

11、穿短裤背心;秋春季穿一条棉毛裤和一件棉毛衫;冬季可以穿一件薄毛衣和一条薄毛裤。中、大班幼儿要求他们自己脱衣服和鞋袜,并折叠整齐,摆放在指定的地方。小班幼儿则需要教师的帮助和个别指导。在睡前提醒幼儿先大小便。2、心理准备睡前可组织幼儿散步或进行安静的游戏活动。要保持他们情绪的稳定和安静。新人园的小班幼儿会有恋家、恋床、恋物等表现。比如有的幼儿要抱着家中的枕头或需要摸着大人的脸、耳朵、头发等才能入睡。对于这样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教师可给予特殊关照,允许他们一开始保持自己的入睡习惯,并陪伴他们入睡,慢慢帮助他们改变和克服这样的习惯。对于全托园的幼儿,教师更应帮助幼儿顺利渡过睡眠这一难关。教师不应用惩罚

12、睡觉或独处睡觉来恐吓和惩罚幼儿。不应对幼儿说“你再不听话就让你去睡觉”,“你再不赶快睡觉,呆会儿其他小朋友起床,你就不要起来了,爸爸妈妈来接你也不要走”之类的话。B、睡眠的过程在幼儿整个睡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睡眠情况,如睡姿是否正确、是否盖好被子等等。对于入睡晚和入睡困难的幼儿,教师应坐在他身边小声督促他尽快入睡。对于爱做小动作的幼儿,教师可以握住他的小手帮他人睡。注意不要让他们影响其他幼儿。对于生病的幼儿,教师尤其要细心照顾。对于他们体温的变化、是否咳嗽、是否呕吐等情况要时刻关注,细心护理。对于幼儿的晚间睡眠,教师要了解幼儿夜间小便的习惯和时间,提醒他们起来小便。对于尿床的幼儿,要

13、细心的照顾,并找出原因,如是否睡前太兴奋或身体不适等。不可因此斥责幼儿或表现出不耐烦、厌恶等情绪。C、睡眠的结束睡眠结束后,小班幼儿可以逐个起床,让身体弱需要睡眠的幼儿和入睡晚的幼儿多睡一会儿。中、大班幼儿则可以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共同起床,并学习自己整理床铺。起床前,要提醒幼儿“今天外面风很大,请你们多穿一件衣服”、“今天天气很热,请你们不要穿长袖衣服了”等,请他们根据天气增减衣物。要鼓励先整理完床铺的幼儿帮助其他幼儿整理床铺,也可以请幼儿相互帮助整理衣物,如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等等。起床后应先小便、喝水,稍作调整后,再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三)、盥洗活动在幼儿玩沙、玩泥等活动以后以及餐前

14、、便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盥洗活动。A、盥洗的设备盥洗室的安排要合理,要有较宽敞的场所。幼儿的洗手池、便池、毛巾架等要符合幼儿的身高、体型。盥洗室内应常备肥皂、毛巾、卫生纸等物品。便池、水龙头的数量要足够幼儿使用。幼儿的盥洗设备、物品应与成人的分开。盥洗室的地面要防滑,挂物品的挂钩、钉子应钉在幼儿碰不到的地方,以防幼儿滑倒、撞伤。洗衣粉、消毒水等物品的放置要安全、隐蔽,以防幼儿误碰误食等。盥洗室要保证干净无异味,定期消毒。幼儿的毛巾等物品要常洗常晒常消毒。B、盥洗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教他们正确的盥洗技能。如洗手、洗脸的程序,使用便池的方法,以及中、大班幼儿在便后自

15、己擦拭的技能。合理安排幼儿盥洗的时间。在盥洗活动中,教师应对幼儿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1、有秩序地排队人厕、洗手,不推不挤;2、不在盥洗室内大声喧哗吵闹,不妨碍他人人厕、洗手,不在盥洗室内追跑嬉戏;3、不玩水和肥皂;4、洗手完毕要在水池中甩掉手上的水再离开,不把水甩在别人身上和地上。C、整理物品活动幼儿在园内生活,自己的个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及游戏时使用的材料等部分物品,需要自己收拾、整理。教师应根据他们需要自己整理的物品的实际情况,设计和指导他们的活动。1、个人生活用品:包括入园后、运动后脱下的衣物鞋帽的折叠、整理;下雨天人教室换下的雨鞋、雨衣、雨伞的摆放、整理;自己的毛巾、茶杯等物品的放置、

16、整理等等。2、学习用品:包括自己的水彩笔、油画棒、本子、作业纸等物品的放置和用后的整理等。3、游戏材料:包括体育活动的器械、角色和区域游戏的材料、图书等物品的收拾整理。三、幼儿园要重视生活活动的教育作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从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活动,即: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和体育活动。生活活动又包括来园、盥洗、喝水、进餐、入厕、睡眠、离园等常规性活动。这些活动在时间、内容、组织方式进行方面每天变化不大,因而教师不能将这些仅仅看做是保育工作,而忽视了它们的教育性。我们要看到,生活活动贯穿在一日生活始终,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通过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

17、的生活卫生习惯。儿童时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大,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将使他一生受用无穷,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如:按时起居,按时进餐等,孩子在养成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遵守一切制度、纪律的倾向,幼儿在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性格也随之形成和发展,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二、通过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观念。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存在弊病之一是,家长对孩子在生活方面包办代替太多,以臻造成幼儿生活技能水平低,劳动观念差。而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劳动者,他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有开拓创新和顽强劳动精神的人,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劳动习惯上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包括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两大方面。通过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独立吃饭、入厕、穿脱衣服等能力培养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如:通过幼儿料理自然角、整理图书、收拾玩具架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增强幼儿动手做事、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幼儿在为他人服务的劳动中,养成为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