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pt_第1页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pt_第2页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pt_第3页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pt_第4页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一、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 1概念的区别 历史课程标准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是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实施的基础。它规定了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历史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历史学科的目的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文件,以纲要形式规定历史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范围和结构,体现国家对历史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 2001年,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随即历史新课程进入实验阶段。 2003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2004年秋季进入实验 。,历史教学大纲

2、的特点 传统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历史教学大纲 ,它以纲要形式规定了历史学科知识、技能的范围和结构。 侧重教师历史教学中的“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历史学习中的“如何学”。 关注知识和技能,以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技能训练为教学目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体验。 规定了历史教学应实现的“预期目标”,其价值取向是“精英”教育,所规定的历史教学内容是“最高标准”,要求过高,内容过多,难度过大。 对历史教学内容和历史教学的要求,作出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刚性”过强,缺乏相应的弹性和选择性。,对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历史学习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硬性的和严格控制的,强调

3、“以纲为纲”。 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 历史课程标准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于课程目标之中,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了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由关注知识转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过去重历史教师“如何教”,转向当前重视学生“如何学”。 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中心,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应适应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价值取向是“大众教育”。 强调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参与,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在过程中学会学习 。,对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师教学和学生历史学习的学业评价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弹性的一种规范。 对学生历史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了相应的行为动词,

4、使其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教师的历史教学与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加规范。,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其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变化为: 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由侧重认知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由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走向关注学生学会学习; 由统一的、硬性的规定走向开放的、弹性的管理。,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的差异 a.课程标准是国家制订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是最低要求,而不是大纲所规定的最高要求。 b.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c.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描述,尽可能是清晰

5、的、可评估的,而不像大纲那样模糊不清。,价值取向的变化: a.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b.课程目标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 c.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 d.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给教师的教学、教材的编写等留下足够的空间。,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 原则: a.坚持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原则。 b.坚持义务教育课程的发展性原则。 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路 a.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b.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

6、础。 课程标准的结构 包据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a.内容标准: 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分为若干学习主题。 学习主题的设置贯彻三个原则:一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关注历史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二是基础教育的特点,主题的确定要有利于素质的培养;三是要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b.内容框架结构 (a)中国古代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

7、机;科学技术;思想文化。,(b)中国近代史: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起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c)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人民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活动;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d)世界古代史: 人类文明的起源;上古人类文明;中古亚欧文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e)世界近代史: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

8、列宁主义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科学与思想文化。,(f)世界现代史: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技与文化 。,2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特点 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为三维目标。 二是在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是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革新了课程内容,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一是

9、基本解除了传统历史学科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束缚,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二是基本消除了现行历史课程中存在的“难、繁、偏、旧”现象 ,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降低了课程难度。,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了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 倡导教学方法的更新 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课标对历史知识点不作过多、过细的要求,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及教材的编写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 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发展

10、性评价,淡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提倡综合性评价,主张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 提倡评价内容的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体验、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将以分数为主的量性评价和以评语为主的质性评价相结合。,提倡主体性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提倡过程性评价,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提倡历史教师反思性评价,以改进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1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 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在体系建构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

11、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 选择性。,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 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 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 课程的评价要有利于历史教学的改进,建立并完善评价制度。,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 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 a.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实施目标,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b.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

12、育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c.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 a.设置学习模块 在高中课程方案中,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内包含历史、地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等三个科目,每一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即组成科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特定的主题内容,对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整合,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

13、习方式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依据上述原则设置三个必修模块:即历史(1)、历史(2)、历史(3)和六个选修模块: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b.确立专题型的教学体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上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通史”编排体例和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它符合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其特点为: a.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 b.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一,同一模

14、块的专题,在目标上,应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 其二,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内容上,应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以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c.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辨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为其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选修课题的设置,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 在课程内容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

15、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时代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指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的气息。 二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时代的进步。 三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及时地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 四是指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联系。,基础性实际是强调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课程内容必须从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的性质出发,精选符合素质教育必备的经典知识,作为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选择性主要是指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确定,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要力争做到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

16、础的前提下,能提供不同的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对历史课程的不同需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作了大胆调整和更新,变化如下: a.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 b.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 c.增强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d.及时地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在课程实施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历史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及改善自身知识结构。 在课程评价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公正、合理及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四.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它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要求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1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原则 民主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 实践探索性原则 情感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2对历史教师的基本要求 转变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教材观、师生观、评价观。 提高素质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 ;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