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45006_第1页
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45006_第2页
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45006_第3页
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45006_第4页
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450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 个人防护装备,生物安全防护,第一道屏障:生物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装置构成第一道屏障。 第二道屏障:实验室设施又称第二道屏障,指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 第三道屏障:实验室管理制度(软件部分)构成生物安全防护的第三道屏障。包括标准化操作程序和严格实验室管理。,一级防护屏障(primary barrier),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一级防护屏障为: 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装备。 a)生物安全柜分3级,I、II、III级。 b)个人防护装备包括: 口罩、面具、眼镜,各类防护衣、帽、裤、鞋、靴、袜、手套等。,二级防护屏障(secondary barrier),实验室的设施结构和通风设计构成二

2、级防护屏障 根据实验室的安全要求,把实验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和污染区。 空调通风的气流方向永远保持:新风HEPA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HEPA外排。 I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负压值为:污染区:-(405)Pa;半污染区:-(205)Pa.,生物安全防护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 1 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 2 实验室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 3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 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对象和周围环境的安全,一级(基本)防护,适用对象 医院预检分诊、发热呼吸道门诊、异常流感样病例留观室从事诊疗工作和出入境检疫机构从事健康检疫工作的医务人员,实验室从事非感染性材料检测。 防护用品

3、工作服、一次性帽子或工作帽、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当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二级(加强)防护,适用对象 进入疫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的疾控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对病例进行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的检验人员。 防护用品 杜邦联体防护服、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三级(严密)防护,适用对象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采集和检验人员。 防护用品 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正压面罩或全面 型呼吸防护器。,防护用品穿脱顺序,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口罩; 步骤2:戴帽子; 步骤3

4、: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防护用品穿脱顺序,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步骤5: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 步骤6:摘口罩,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7:脱下鞋套,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8:洗手、消毒。,个人防护装备,是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5、。,个人防护装备,1 眼睛(安全镜、护目镜) 2 头面部及呼吸道(口罩、面罩、个人呼吸器、防毒面具、帽子) 3 躯体(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等) 4 手、足(手套、鞋套) 5 耳(听力保护器等),个人防护装置选择原则,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级别生物安全水平和工作性质来选择个人防护装置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BSL1实验室 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 ; 手部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 必要时戴防护眼镜。,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BSL2实验室 符合BSL1的要求 穿工作服或罩衫,离开实验室时,应脱下工作服,留在实验室内,工作服应先消毒,后洗涤。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表面或设备

6、时应戴手套,不应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 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当微生物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在使用传染性物质或已被污染的仪器时,需戴手套。在使用电话、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文书工作前,必须 脱掉手套。 切记不能带着手套离开BSL-3实验室。所有离开BSL-3实验室的物品必须正确消除污染,并放在干净的容器或袋子中。,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BSL3实验室 符合BSL2的要求。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操作时,应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

7、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应在专用更衣室穿着背开式或其他防护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付为宜),一次性手套应先消毒后丢弃。 在实验室中应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所有BSL-3实验室的物品应按照相应的规定,正确消除污染,方可离开实验室。,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BSL4实验室 符合BSL3的要求 所有感染性材料操作,应在III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果工作人员着由生命维持系统供气的正压工作服,则相关操作可在II级B型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所有工

8、作人员进入BSL4实验室时应更换全套实验室服装。,个体防护用品的去污染处理,一次性实验衣、口罩、手套、鞋套等用压力蒸汽121灭菌20-30分钟,弃掉 可重复使用的棉织物可用压力蒸汽121灭菌20-30分钟后,待重复使用 护目镜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或浸泡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内30-60分钟。 正压防护衣用75%的乙醇喷洒消毒,再放入环氧乙烷灭菌柜中消毒。,病毒污染的防护,病毒对人的污染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安全问题,除上述实验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要求穿无菌服,带手套、口罩、帽子,眼镜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实验室中必备下述消毒液体,并由值日人员及时更换以保证其有效的消毒作用: (1)0

9、.5%的次氯酸钠溶液; (2)1.0%的来苏尔溶液; (3)75%乙醇溶液及棉球,病毒污染的防护,2. 实验室内不可有锐器(刀、针、碎玻璃等)暴露,剪刀用完后应立即放回盒中,一次性针头用完要放入饭盒内高压消毒;不慎打破玻璃器皿必须立即将全部碎片收集干净; 3手套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气; 4遇到有手部或其它身体暴露部位有皮肤破损时应停止一切工作,待创面愈合后才能从事实验工作; 5如在带毒实验中割伤皮肤,应立即将伤部浸泡入消毒液中,并尽量挤出伤部血液,病毒污染的防护,6.在实验中遇到其它意外事故(如火灾等)在排除事故的同时应立即消灭传染源,严防被感染或感染其他人; 7实验完成后,必须消毒工作台面及

10、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2 在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防护要 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应有明 确的书面规定、程序和使用指导; 4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不使用标志不清、破损 或泄漏的防护用品。,眼睛防护装备,1 安全眼镜和护目镜 在所有易发生潜在眼睛损伤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工作时,必须采取眼睛防护措施。 佩戴侧面护罩的安全眼镜可以达到防护目的。当进行可能发生化学和生物污染物质溅出的实验时,应佩戴护目镜。在进行潜在爆炸和使用或混合强腐蚀性和强酸溶液时,应佩戴面罩。,佩戴侧面带有护罩的安全眼镜就可以达到防护

11、的目的。当在进行有可能,a 、 安全镜,b 、安全护目镜,不得戴眼镜防护装备离开实验室区域 !,眼睛防护装备,2、洗眼装置 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或在同事的帮助下)在就近的洗眼台(洗眼装置)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15到30分钟。事后必须立即填写事故报告单并立即报告主管领导。,便携式洗眼装置,固定式洗眼装置,要求: 1 洗眼装置应安装在室内明显和易取的地方,并保持洗眼水管的通畅,便于工作人员紧急时使用。 2 工作人员应掌握其操作方法。,淋浴装置和应急消毒喷淋装置,1、 规定: -BSL-2实验室在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 -BSL-3实验室应设置淋浴装

12、置(清洁区), 必要时在半污染区设置应急消毒喷淋装置。 2、 要求: 保持管道的通畅、必须告知工作人员应急消毒喷淋 装置的摆放位置、培训其操作方法。,应急消毒喷淋装置 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的部位,淋洗时间至少需要20分钟。 如果为化学物品溅出污染,用大量急水冲洗。 当使用紧急淋浴装置后必须立刻填写事故报告单并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头面部防护装备,口罩 口罩仅可以保护部分面部免受 生物危害物质如血液、体液、 分泌液以及排泄物等喷溅物 的污染 仅适用于- BSL-1或BSL-2实验室中使用,一般在使用时可同时佩戴面罩,正确佩戴和卸下外科口罩示意图,防护面罩,1、对整个脸部进行防护: 必须使用一

13、种标准的防护面罩以罩住整个脸部,或使 用口罩加护目镜(或口罩加安全镜)。 2、保护部分面部: 配戴安全眼镜或护目镜,但必须戴口罩以保护部分面 部或配戴标准防护面罩。 注意: 1、 在使用防护面罩时常常同时佩带安全镜或护目镜或 口罩。 2、 实验完毕后必须先摘下手套,然后用手卸下防护面罩。,防护面罩,一次性面罩,一次性简易防护帽,防护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佩戴简易防护帽可以保护工作人员 避免化学和生物危害物质飞溅至头部(头发)所造成的污染。,要求: 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时应佩带防护帽,无纺布制成的一次性简易防护,呼吸防护装备,1、当实验室操作不能安全有效的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要求使用呼吸防

14、护装备。 2、使用和维护指导书包括在相应活动的安全操作程序手册中, 并按指导书及培训的要求使用。 3、呼吸防护的有效装备 - 防毒面具(面具、个人呼吸器和正压防护服 ) 使用: 1、在进行高度危险性的操作(清理溢出的感染性物质和气溶胶) 时,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来进行防护。 2、根据危险类型来选择防毒面具。,特点: 1、在防毒面具中装有一种可更换的过滤器,它可以保护佩戴者免受气体、蒸汽、颗粒和微生物以及气溶胶损害的影响。 2、过滤器必须与防毒面具的正确类型相配套。 3、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每一个防毒面具都应与操作者的面部相吻合。 4、应安排工作场所监控、医学评估和对呼吸器使用者的监督,以确保其

15、始终正确使用该类装备。 5、应对呼吸器作个体适应性测试。,一次性N95口罩,一次性防毒面具,罩式防毒面具及其佩戴方式,正压防护服,使用中的全罩式防毒具,正确佩戴一次性防毒具,使用要点: (1)佩戴时选择合适和合格的防毒面具 (2)遮盖住鼻子、口和下颚 (3)用橡皮筋(松紧带)固定在头部 (4)调整在合适的面部位置并加以检验 (5)吸气时防毒面具应该有塌陷状 (6)呼气时在面具周围不应该漏气,卸下口罩时: 首先提起面具下方橡皮筋(松紧带)越过头部, 然后提起面具上方橡皮筋(松紧带)使面具脱离面部, 值得注意的是:一次性防毒面具使用完毕后应先消毒再丢弃,卸下一次性防毒面具,手部防护装备,手部防护装

16、备手套 1、 手套应在实验室工作时使用。 2、在接触感染性物质 (血液、体液、分泌液、渗出液、以及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必须使用合适的手套以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受到污染物溅出或生物污染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害。 3、手套被污染,应该尽可能早的脱下,消毒后丢弃。 4、手套应按所从事操作的性质符合舒适、灵活、握牢、耐磨、耐扎和耐撕的要求,并应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足够的防护。 5、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手套选择、使用前及使用后的配戴及摘除等培训。 6、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7、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规范的使用手套方法的几个要点: 手套的选择:生物安全实验室一般使用乳胶橡胶或聚腈类或聚氯乙烯手套用于

17、对强酸、强碱、有机溶剂和生物危害物质的防护 手套的检查:在使用手套前应该检查手套是否退色、穿孔(漏损)或有裂缝。可以 通过充气试验,将其 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 汽泡来检查手套的质量 3、手套的使用: a) 一般情况下,佩戴一副手套即可(BSL-1实验室), b)若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感染性物质时(BSL-2和BSL-3实验室) 应该佩戴两副手套。,乳胶手套,聚脂手套,聚氯乙烯手套,c) 在操作过程中,外层手套被污染,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并脱下后丢弃在生物安全柜中的高压灭菌袋中并立即戴上新手套继续实验。 d)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室长罩服或外衣的袖子. 4、手套的清洗和更换

18、: a)使用一次性手套,不可再 次使用。用后立即进行高压 灭菌消毒然后丢弃。 b)不得戴着手套离开 实验室区域。 c) 手套如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更换手套。,d) 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e) 工作人员在完成感染性物质实验,离开生物安全柜之前,应该脱去外层手套丢入生物安全柜内的高压灭菌袋中。然后用消毒液喷洗内层手套,以避免污染门捏手、电灯开关、电话等(BSL-2和BSL-3实验室)。 5、避免手套“触摸污染” a)戴手套的手避免触摸鼻子、面部和避免触摸或调整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如眼镜等) b)避免触摸不必要的物体表面如灯开关、门或捏手等 c)如果手套撕破应该脱去,在换戴新手套前应清洗手部 d)注意尽量不去触摸工作台面和其他物品,戴手套注意要点:1)在实验室工作中要一直保持戴手套状态并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手套;2)将手插入手套后将手套口遮盖实验服袖;手套的手要远离面部。,脱手套过程及注意要点:用一手捏起另一近手腕部处的手套外缘,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转入内;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腕部处内面;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个由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