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4讲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pptx_第1页
中考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4讲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pptx_第2页
中考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4讲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pptx_第3页
中考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4讲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pptx_第4页
中考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4讲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4讲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动物运动的意义 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4.动物的运动方式,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温馨提示(1)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

2、作用,骨骼肌起动力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2)哺乳动物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个肌群协作,共同完成的。,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3)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2.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三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概念 营群体生

3、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这种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2.社会行为的特征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1)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四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

4、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一动物的运动 考向:利用有关的图示,或当今社会的热门事件,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方式、产生、意义等知识的理解,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考法突破:识记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道运动的产生过程及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即可顺利作答。 例1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它们大都能通过运动,主动而有目的地改变其空间位置。而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使得它们能够到达地球上几乎任何一个角落,因此,在生物圈中,动物是最活跃、活动范围最广的一类生物。 (1)动物有哪

5、些运动方式?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游泳、爬行、行走、跳跃、攀援、飞行等类型。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只有一种,也可以有多种。如,蝗虫的运动方式有飞行、爬行和。,考法一,考法二,(2)动物运动方式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不同种动物来说,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的适应。如,鱼的游泳是对水中生活的适应,蚯蚓的蠕动是对在土壤中生活的适应。对于同一种动物来说,活动的范围越大,生存环境的范围也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寻觅食物、逃避敌害和。如,在空中飞行的动物较生活在水圈、岩石圈中的动物,可跨越更大的空间;再如,许多动物具有多种运动方式,活动范围可以跨越多种环境。这也是能够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分

6、布十分广泛的一类动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3)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怎样形成的? 动物现今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运动器官是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动物通过产生了新的性状,对新的性状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再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动物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它们各自的运动方式就都形成了很好的适应。如,蛙趾间有蹼适于游泳,袋鼠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再如,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运动是由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运动的动力来自的牵拉。,考法一,考法二,解析:(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鱼游泳、蛇爬行、熊行走、猎豹奔跑、蚯蚓蠕动、鸟和昆虫的飞行等。 (2)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

7、活环境(或环境)相适应的,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于同一种动物来说,活动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整个种群的延续。昆虫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活动范围很广,这使得昆虫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类动物。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答案:(1)奔跑(或蠕动等)跳跃 (2)生活环境(或环境)繁殖后代昆虫 (3)变异环境骨骨骼肌(或肌肉) 误区警示在完成一个动作时,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的相互配合。这里所说的配合并不一定是一组肌肉收缩,另一组必须舒张,也

8、可能两者都收缩,或都舒张。,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二动物的行为 考向:利用与动物行为相关的例子,考查学生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别和联系的理解程度。 考法突破:利用对比的方法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实例进行判断。,考法一,考法二,例2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棋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会因寿命短暂而失去

9、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的“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考法一,考法二,(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行为和喜鹊的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这一

10、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 (3)材料三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获得的行为。,考法一,考法二,解析:通过阅读材料一可知,在材料中列举了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这两种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材料二展示的是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腺体释放吸引雄虫的性外激素,实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材料三中展示的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 答案:(1)迁徙繁殖先天性遗传物质 (2)性外激素信息交流(或通讯) (3)学习生活经验和学习,考法一,考法二

11、,一,二,一、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1.探究目的 观察动物通过“尝试与错误”形成一种新的行为的过程。 2.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变化吗? (2)作出假设: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3)制订和实施计划。 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制作迷宫,设置相关装置。 按计划进行探究,记录有关数据。 (4)得出结论: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一,二,3.注意事项 (1)迷宫隔板高度应高些。 (2)迷宫通道宽度要适当。 (3)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4)要离开适当距离进行观察,不要惊吓小鼠。,一,二,例在

12、进行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作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究过程:设计如图所示迷宫;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把实验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s)。,一,二,(3)结论1:小白鼠学习能力;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解析:根据对表中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小白鼠具有学习能力,但是看不出彩色纸对小白鼠的影响。 答案:(3)有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

13、能力,一,二,二、探究:蚂蚁的通讯 1.探究目的 探究蚂蚁的通讯,设计、修订完善和实施探究方案,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2.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蚂蚁是靠什么进行通讯的呢? (2)作出假设: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 (3)制订和实施计划。 利用蚂蚁喜欢的食物,诱捕蚂蚁。 若获取的蚂蚁是用工具从蚁穴里捕获的,需要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一,二,方法和步骤。 A.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起来。 B.先将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也不放,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 C.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上一些有气

14、味的物质,观察蚂蚁的表现。 (4)得出结论: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 3.注意事项 (1)若蚂蚁中途落水,要马上将其救起,并使落水的蚂蚁退出实验,防止干扰实验的因素出现。 (2)实验结束后,将蚂蚁及时放回到自然环境中。,一,二,例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