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章(PPT 30页).ppt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章(PPT 30页).ppt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章(PPT 30页).ppt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章(PPT 30页).ppt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章(PPT 30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章,单元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单元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教学目标 了解安全管理的发展进程以及安全、事故、危险、隐患的含义; 明白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管理途径;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则。 建议学时 8学时,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一 安全观念的发展历程 安全观念,即对安全的作用、地位、价值等总的看法。不同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安全观是不同的。 17世纪以前,人类的安全观念主要是宿命观。在这一阶段,人类的行为特征是典型的被动承受型的特征。该安全观是随着时代的特点自然产生的,因为在远古时期社会生产

2、力低下,科技水平尚处在初始阶段,人们面对天灾人祸无能为力,只能表现出一种无奈、无知和软弱,因而只能听天由命,这也就是最原始的安全观。 17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观转变为经验观的水平。在此阶段,人类开始依据生活和工作经验,把握安全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总结积累事故的经验教训,从而得出与某事相关联的“命运”的好坏和安全活动的局部预知。并根据经验的不断总结、不断升华,来做到“吸取事故教训以指导安全工作”。 20世纪初至50年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开始意识到某些从未发生过的事故也可能发生,单凭经验预知事故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而此时,系统

3、论的提出,给安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用来预知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这一阶段“系统安全观”开始盛行。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对高科技的不断应用,如现代军事、宇航技术和信息化革命,人类的安全观念正式转变为本质观。“预防为主”的思想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此时,人们开始构筑“超前预防”的行为,在事故发生前就把隐患、危险通通削弱或消除以达到避免事故发生的目的。 从历史学的角度,表61给出了上述安全观发展的简要脉络。,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二 安全管理的发展进程 安全管理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安全观念的转变而转变的。 早期的安全管理主要是

4、事故后管理,人们仅仅围绕事故本身做文章,在事故发生后才开始进行相应的工作,常常利用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 现代的安全管理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强化超前和预防型安全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人们意识到强化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才能高效预防事故。安全管理的方法也转变为利用现代的法制手段、科学手段、文化手段和以人为本。,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三 安全、事故、危险、隐患的内涵 1.安全 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换言之,不管事故是否发生,只要人或物的损失是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就称之为安全的,反之为不安全。其具体内涵包

5、括以下几点: (1)这里所讨论的安全指的是生产领域中的安全问题。 (2)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状态的描述。 (3)衡量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生产领域是不相同的 (4)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安全并非绝对无事故。其矛盾双方为安全与危险。 (5)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只是相对的。 2.事故 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们受到主客观条件(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的局限,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其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事故是违背人的意愿的一种现象。 (2)事故是隐患突变,失去控制的外在表现。 (3)事故是不确定的事件,既

6、受必然性支配,又受偶然性影响。 (4)事故可以预防,减少,但是不能消灭。 (5)事故只要发生,就会给人、物造成损失。,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3.危险 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以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危险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过程,是一种连续性的过程状态。危险包含了尚未为人所认识的,以及虽为人们所认识但尚未为人所控制的各种隐患。 危险性与安全性的对比(如图61所示): (1)危险性(R):即风险,是衡量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 (2)安全性(S):是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 (3)安全与风险相对应, R 1 S 4.隐患 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

7、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客观存在的可能对系统造成损失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例如:身边常见的安全隐患: (1)最大的心理隐患:惰性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逞能心理 。 (2)最直接的人为隐患:违章、违纪、违标。 (3)最根本的管理隐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好人主义。,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四 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安全是城市轨道企业的头等大事 2.安全是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保证 3.安全在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内部都受到普遍重视 4.安全是法律赋予轨道交通系统的义务和责任,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

8、径,一 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虽然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事故面前就是无能为力。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我们完全在预防事故方面大有作为,可以预防事故,减少事故的发生。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影响安全的诸多因素可以归结为人、机、环境和管理。1976年,纽约工业学院的E.J.Cantilli等人揭示了以管理为边界的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图62所示。 由图可知,以管理作为约束的系统各要素(人、机、环境、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安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都指出,在人机环境系统中,影响安全的因素有人、机(设备)、环境和管理四大要素,轨道运输系统也不例外。,6.2 轨道交通运输安

9、全管理的途径,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1.人员的影响因素 对人的因素,要从行车系统人员、其它运输部门人员、基层人员和系统外人员分别进行分析,而对最重要的行车系统人员,则从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和群体素质诸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对于系统外人员一般导致地铁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有:未遵守乘客守则;人为故意破坏;无应急技能。 2.设备的影响因素 对设备因素,按具体设备和总体设备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前者从可靠性、先进性、操作和维修方便性等方面衡量其设计的安全性,从运行时间、故障及维修保养确定其使用的安全性,后者则从设备的布局、配合性、作业能力和固定资产含量等方面分析设备的总体安全性。

10、具体而言,设备包含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通风排烟系统、车辆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营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3.环境的影响因素 对环境因素,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别进行分析,前者着重作业环境(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等)和内部社会环境分析,后者着重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季节、时间、自然灾害等)和外部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家庭、法律和管理等)的分析。需要强调的是人们通常对于一些自然灾害会引发地铁灾害存在认识误区,其实自然灾害会对地铁运营造成影响,并引发次生灾害从而造成更大的危险。 ()台风。根据国内外地铁事故

11、(例如台湾省地铁受纳莉台风影响所造成的损失)的分析,台风对地铁上面的建筑物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其破坏程度较高。 ()水灾。地铁车站与隧道大都处于地面标高以下,一方面受到洪涝灾害积水回灌危害,另一方面,受到岩土介质中地下水渗透浸泡危害。地下水或地表水进入地铁车站和隧道,可以使装修材料霉变,电气线路、通信元件受潮浸水损坏失灵,造成事故。 ()地震。地铁车站和隧道包围在围岩介质中,地震发生时地下构筑物会随围岩一起运动,与地面结构不同,围岩介质的嵌固改变了地下构筑物动力特征。一般认为地震对地下结构影响较小,但1995年阪神地震后,人们才改变以往看法,地下结构存在地震破坏的可能性。,6.2 轨道交通运输安

12、全管理的途径,4.管理的影响因素 如果管理上存在缺陷,同样会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而言,按照社会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可将系统状态分为正常状态、近事故状态或事故状态。当系统无论处于哪种状态时,可以将系统状态的数据反馈给管理系统,便可通过管理改变系统行为,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接受水平和系统状态。系统状态数据还可用于改进系统安全管理方法,从而得到更为安全的系统。由此,可以看出管理的重要性。对管理因素而言,则主要从组织管理、法制管理、技术管理、教育管理、信息管理和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之,运输安全的水平,取决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其中人是系统安全的核心,设备是系统安全的基础,

13、环境是系统安全的外部条件,而管理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系统安全的关键。,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二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管理方针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安全管理方针。 1.安全第一 2.预防为主,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的关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重视安全,才会去做预防工作;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实现安全。 综上所述,可见“预防”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实,分析国内外发生过的地铁事故,足以证明“预防”的重要性。如,2006年7月13日美

14、国-芝加哥地铁发生列车脱轨事故,事故导致至少有152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状况良好,以及列车被严重损坏和地铁线路被迫封闭数个小时,事故现场惨不忍睹,其救援现场如图63。,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三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原则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

15、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2.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3)“三同时”原则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五同时”原则 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5)“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

16、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的支持依据是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 (6)“三个同步”原则 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四 安全生产要素分析 1安全生产要素 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生产要素包括: (1)安全文化 (2)安全法制 (3)安全责任 (4)安全投入 (5)安全科技,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2安全生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安全管理工作体

17、系主要由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四个方面构成。而每个方面都离不开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这五个安全生产关键要素,我们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也是紧紧围绕这五大要素进行的。这五个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甚至互为条件。 在这五个要素中,安全文化起到灵魂和统帅的作用,应该说是基础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指向,其他的各个要素都在安全文化的指导下展开。 安全法制就是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保障安全生产最有力的武器,是开展其他工作的保证和约束,也是安全生产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必要条件。 安全责任,简而言之,就是安全责任心和责任制。安全责任心是每个职工对自己、对

18、家庭、对单位所要确认的一种良心,一种道德要求。 安全科技就是要科技兴安,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出路,决定着安全生产的保障和事故预防能力。 安全投入是指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必需的经费。它是其他要素的物质支持。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投入的保障作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需要为安全付出成本,安全的成本既是代价,更是效益。,6.2 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途径,五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管理途径。 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2.建立三级安全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4.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5.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6.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7.建立警地联动机制,共保地铁一方平安,6.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规则,一 线路安全规则 线路安全规则一般有总则、基本安全生产制度和作业纪律、请点登记封锁线路和销点、线路故障和事故分类、线路故障报告、处理与方法、技术作业、设备与人身安全等几部分构成。它规定了线路设备的维护标准、施工作业与线路故障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安全生产制度和作业纪律。其主要内容有:,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