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文言文.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文言文.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文言文.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文言文.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文言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方上桥中学 石江老师,中考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阅读材料以课内文言诗文为主,也可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浅易文言诗文。 一. 理解 B (1)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 (2)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3)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二. 分析与综合 C 概括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欣赏评价 D 初步欣赏文言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楚,2015年湘潭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捶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

2、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注释: 狙:猴子。 部分:布置,分派。 赋什一以自奉:强收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给:供给,满足。树:栽种。 寤:同“梧”,觉醒。柙:关兽的木笼。馁:饥饿。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率以之山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B 部分众狙于庭 贤于材人远矣 C 赋什一以自奉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 相携而入林中 登轼而望之 2.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3.文中写道:“未既,众狙皆寤”意思是小猴子的话还没说完,所有猴子都醒悟了,明白了。从文意看,猴子们明白了什么? 2分,试题回放,命题特点 题量少,为三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题型一:词语解释 题型二:句子翻译 题型三: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注释读懂短文大意 浏览问题,再读短文 3 紧扣问题,仔细答题,解题步骤,解题技巧之词语解释,技巧一:积累课内常用实词 技巧二:掌握重点虚词之、其、而、以、于 技巧三:根据上下文推测字词含义,技巧一:积累课内常用实词,积累关键实词:以曹刿论战为例 1.通假字 例: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遍 2.古今异义词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4、,必以情。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3.词类活用 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4.其它重要实词 例:既克 克:战胜 望其旗靡 靡:倒下,文言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牛刀小试,2012年湘潭市中考试题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贪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注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戆(z

5、hung):愚。 败:祸乱,祸害。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字词。 顾:,回头,顾野有麦场(狼),技巧二 掌握重点虚词之、其、而、以、于,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 与实词相比,虚词数量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却很高。学习文言文,必须注意确切分辨每个词的词性及其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之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宋何罪之有?(公输)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5: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狼) 6: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结构助

6、词,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音节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不译。,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其 1.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4.其一犬坐于前。狼 5. 其真无马邪?(马说) 6.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7.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的)”、“自己(的)”。,副词,表估计、推测,相当于“或许”、“大概”。,指示代词,相当于

7、“那” “这”之类的词。,副词,表祈使、命令,相当于“一定”、“就”,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而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却”。,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然后”、“就”,有时可不译。,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以 1.何以战?(曹刿论战) 2.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属予作文以记之

8、 (岳阳楼记)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5. 皆以美于徐公。,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介词,表示工具、方法,译为“用、把、按照”。,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连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动词,可译为认为,以为。,于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5.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为“对”、“向”。,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

9、间,译为“在、“从”、“到。,介词,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表被动,译为“被”。,介词,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2015年湘潭市中考试题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捶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注释: 狙:猴子。 部分:布置,分派。 赋什一以

10、自奉:强收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给:供给,满足。树:栽种。 寤:同“梧”,觉醒。柙:关兽的木笼。馁:饥饿。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率以之山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B 部分众狙于庭 贤于材人远矣 C 赋什一以自奉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 相携而入林中 登轼而望之,D,牛刀小试,技巧三:根据上下文推测字词含义,2012年湘潭市中考试题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贪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

11、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注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戆(zhung):愚。 败:祸乱,祸害。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字词。(2分) 全身:,保全自身,解题技巧之句子翻译,翻译原则 信译文要准确无误 达译文要通顺畅达 雅译文要优美自然,解题技巧之句子翻译,翻译方式 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例: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译:(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异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桃花源记) 译: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乐。,具体方法 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职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例:帝感(于)其诚。(愚公移山) 删删掉无须译出的词。 例: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被贬 调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等。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2015年湘潭市中考试题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

13、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捶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注释: 狙:猴子。 部分:布置,分派。 赋什一以自奉:强收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给:供给,满足。树:栽种。 寤:同“梧”,觉醒。柙:关兽的木笼。馁:饥饿。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所有猴子都怕他,被他害苦了,都不敢违抗他。,牛刀小试,解题技巧之文章内容的理解,

14、技巧一 联系上下文, 读懂文章大概内容 技巧二 特别要注意文中 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议论抒情句子),2015年湘潭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捶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注释: 狙:猴子。 部分:布置,分派。 赋什一以自奉:强收十分之一的果

15、实来供养自己。给:供给,满足。树:栽种。 寤:同“悟”,觉醒。柙:关兽的木笼。馁:饥饿。 文中写道:“未既,众狙皆寤”意思是小猴子的话还没说完,所有猴子都醒悟了,明白了。从文意看,猴子们明白了什么? 2分 答:,1.果实是天生的,人人可靠劳动得到。 2.一直以来狙公都是不劳而获,靠剥削自己而生活。 3.自己的生活不需要依靠狙公。,牛刀小试,学以致用 操练起来,2014年湘潭市中考试题 虎之力,于人不啻(不啻,不止,不只)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

16、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 于: 恒: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3.选文借虎喻人,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我们做事不能光凭力气,还要讲方法,用智慧,并借助外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以致用,凭借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常常,被,2011年湘潭市中考试题 越人寇,不韦避兵而走剡。贫无以治舍,徘徊于天姥之下,得大木而庥焉。 安一夕,将斧其根以为薪,其妻止之曰:“吾无庐,而托是以庇身也。自吾之止于是也,骄阳赫而不吾灼,寒露零而不吾凄,飘风扬而不吾凓,雷雨晦冥而不吾震撼。谁之力耶?吾当保之如赤子,仰之如慈母,爱之如身体。犹惧其不蕃且殖也,而况敢毁伤之乎?吾闻之:水泉缩而潜鱼惊,霜钟鸣而巢鸟悲,畏夫川之竭、林之落也。鱼鸟且然,而况于人乎?” 【注解】不韦:人名。剡(shn):剡县,在今浙江奉化。天姥(m):山名,即天姥山在今浙江境内。庥(xi):庇荫,保护,遮蔽风雨。凓(l):寒冷。霜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