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发展的战略选择平衡与非平衡.ppt_第1页
第九讲发展的战略选择平衡与非平衡.ppt_第2页
第九讲发展的战略选择平衡与非平衡.ppt_第3页
第九讲发展的战略选择平衡与非平衡.ppt_第4页
第九讲发展的战略选择平衡与非平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讲:发展的战略选择: 平衡与非平衡,主要内容,一、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二、部门发展战略,五、地区发展优先顺序战略,三、 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四、 收入最大化与就业最大化,一、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或工业化战略的一种理论。,平衡增长战略是指国民经济体系中各部门各行业同时启动、协调发展、一同增长,在理论上要求储蓄与投资、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固定投资和生产投资之间都必须达成均衡,以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作用,促进经济整体的全面启动和协调发展。,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基

2、本观点:主张对各工业部门同时、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此克服经济中存在的不可分性,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度全面增长,达到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代表人物:罗森斯坦罗丹,需求的不可分性。 市场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如果一种产品的市场规模太小,厂商因考虑到需求不足而不愿意投资和从事该产品的生产。由于需求的互补性,投资必须有一个最低规模。 基础设施供给不可分性。 基础产业的投资必须达到一个最低限度的规模才能发挥作用。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有相应的附属设施与之配套。 投资和储蓄的不可分性。,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基本观点:主张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摆脱恶性贫困循环,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

3、门按不同比率全面发展,实现工业化。 代表人物:纳克斯,政策主张: 同时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但不主张各部门都按同一比率发展,而是主张按不同比率来投资和发展各部门的生产。 平衡增长可以促进国际贸易量和国际专业化。 平衡增长市场规模贸易与专业化 扩大市场容量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平衡增长可以产生扩大市场规模的外在经济,导致收益递增。 各部门平衡增长可以帮助供需平衡,经济均衡而稳定的增长。 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要求各部门同时得到发展(农业与工业相互促进),如何确定比率? 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小来确定。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越大,表明这些部门发展不足扩张潜力较大有助于部门协调发展

4、。 如何实现平衡增长? 国家干预,由国家来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 市场机制不完善、作用有限,平衡增长的影响: 强调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路径。 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局限和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的必然性,以及将二者结合。 一定程度纠正片面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 。 否定比较优势理论,而强调独立自主发展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局限: 概念模糊。增长(收入、产出、福利)、国内市场(最终、中间) 平衡发展受资源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制约(企业家和管理能力)。 过分依赖计划化和国家干预(计划化的弊端)。 经济发展实践没有充分的支持证据。,不平衡

5、增长战略 不平衡增长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某些产业和部门优先启动、率先发展、首先增长,而后带动其他行业和部门进行启动和增长的经济发展理论。 赫尔希曼:经济发展战略(1958)从现有资源的稀缺和企业家的缺乏等方面,平衡增长理论不可行性,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 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不是分散于各部门的“全面投资”,而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得到有效的利用。尽管其不否认大规模投资和互补活动扩张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待回答的问题: 一个国家投资需要既定且有限时,如果存在着一系列投资项目,这些项目的总成本已超过了可得资源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如何使投资项目的效率最高,对经济发挥在

6、那贡献最大,如何测量其贡献大小。 政策主张: 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有限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引致投资最大化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中心问题: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得到有效地利用。 两种形式的投资选择: 替代选择:选择A还是B的决策 延迟选择:先A后B?还是先B后A?(重点) 优先次序必须建立在某一产业的进步对另一产业进步的效力的比较评估基础上,并进而决定一个项目是否应该优先投资,其是否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关键。 标准:“引致决策”最大化(maximizing ”induced decision making”) ,即能通过

7、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更快发展的投资项目。,引致决策最大化原理具体分析过程 两类生产活动: 社会分摊资本(SC)和直接生产性活动(DPA) 社会分摊资本: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 判定标准:第一,为许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第二,由公共机构或受公共机构控制的私人机构向全国提供;第三,不能进口。 特点:不可分性和高资本-产出比。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慢且低、投资效率低、受益面广。 直接生产性活动:直接投资于工业、农业等产业部门中并能迅速见效,直接增加产出和收益的投资行为。 特点:投资集中、周期短、收益快、投资效率高。,假定: 在某一限度内,投资在SC和DPA分配比例可以变动 如果出现短缺,不可能通过

8、进口来解决。 两种发展路径 如果SC优先于DPA,“超能力的发展”(development via excess capacity) 如果DPA优先于SC,“短缺的发展”(development via shortage),DPA优先发展的含义: 在投资资源有限情况下,应当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即暂时延迟对SC的投资,集中投资于DPA部门,以快速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和投入,待DPA部门生产发展起来并产生较大收入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DPA部门,带动其增长。 对DPA部门的投资也应优先选择那些能产出最大引致投资的部门,以其优先增长带动其他部门增长。 问题:怎样选择、按照什么标准选择引致投资最

9、大化的部门?,联系效应理论 把引致决策应用于经由“短缺的发展”和经由“超能力的发展”的选择中,推导出两个诱导机制:一是投入供应、派生需求或后向联系效应;一是前向联系效应。 联系效应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联系效应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后向联系(backward linkage):一个产业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 一个产业同吸收它的产出(购买其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凡是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不论是后向联系还是前向联系,都能够通过这个产业的扩张而产生引致投资。引

10、致投资不仅能促进前向、后向联系部门的发展,反过来还可以推动该产业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使整个产业部门都得到发展。 引致投资不仅可以为企业家提供获取新利润的机会,而且可对政府产生压力,促使政府为实现“引致决策最大化”而采取行动(基础社会供给)。 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在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中,又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联系效应与进口替代工业 联系效应主要是在工业部门中较大,在工业中应发展哪一类工业?进口替代工业 进口替代工业优先发展的原因: 前向联系中,由于对制造品、消费品有较大需求量,市场潜力较大。 工业部门主要缺乏后向联系,即缺乏某些本国

11、不能生产的资本品(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半成品(元器件)等投入。工业投入稀缺,需要进口,但外汇短缺,成为工业化的约束条件和障碍。其联系效应较大,使用较少投入,生产工业急需产品。,当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步由以生产工业消费品为主转向以生产资本品为主,进而完全取代工业投入的进口,独立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 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对国内企业家具有很大吸引力,原因在于企业家通过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获得较高的利润。,不平衡增长与平衡增长的关系 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问题 初期解决瓶颈、带动发展;高级阶段各部门需要协调和平衡 短期更多考虑不平衡战略,长期更多考虑平衡战略 平衡增长是目标,不

12、平衡增长是手段,评价,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实际 强调资源稀缺、资源有效配置 计划与市场并重(需求弹性、联系效应、引致投资、利润吸引企业家) 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分析工具、新的发展思路 缺陷: 对可能的产业结构失衡估计不足(资源稀缺导致不平衡过大) 高估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作用 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价格控制导致短缺、资源闲置、保持国际收支而货币贬值),二、部门发展优先顺序,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优先发展主导部门工业 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普雷维什和辛格在1945-1950年提出 基于中心-外围理论: 各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是极不平等的,形成了国际经济和贸易的

13、“中心 -“外围” (Periphery)格局。 中心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外围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农产品和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技术水平、经济实力、资源结构和资源利用方式、产品结构,中心剥削外围;技术发展传播到外围国家的速度慢于就业需求,技术利用差异导致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距。 特别是技术输出主要集中于外围国家的原料出口及其有关部门,其他部门受中心国家需求的限制而增长缓慢。所以,优先发展工业,可以解决就业。而且在发展工业过程中,外围国家由于生产成本高,缺少相应工业基础设施,所以重点应发展制成品工业及出口 结论和建议: 优先发展国内急需的制成品和消费品来取代

14、原来对这些商品的进口。温和的、有选择的保护主义政策鼓励的进口替代 实践:拉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费尔德曼模式”: 长期的经济增长是资本品工业中各种投资的函数.要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必须优先对资本品工业进行连续投资,发展重工业,通过发展重工业为轻工业、农业等提供资本品。 主要理由: 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短期与长期的选择 资本品工业的高投资虽然牺牲了短期的消费品工业的增长能力,但获得了长期的高资本品和消费品生产能力。 低资本品工业投资或高消费品工业投资虽然使消费品工业在短期内增长较快,却相对降低了它们的长期增长率。 为了使经济迅速工业化,必须优先发展资本品工业,消费的暂时缩减是为了长期利益

15、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实践:苏联、印度、中国,优先发展主导部门工业,罗斯托“起飞”理论 以主导部门(Leading sectors)优先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和持续发展。任何阶段,前进的动力是靠少数主导部门迅速扩张得以实现的。主导部门的扩张有巨大的外在经济和其他次级效应。增长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主导部门不断重复起飞来完成的。 经济部门分类 主要增长部门:最新发现有利可图的机会产生高增长率,并把这种扩张力量扩散到经济其他部门 互补性增长部门:对主要增长部门进步的直接反应,或是为了满足其需求而出现的 派生增长部门:部门的进步与实际总收入、人口、工业生产的增长或其他的一些变化比率保持稳定的关系,主导部

16、门通过三种效应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它们是后向效应、前向效应和旁侧效应。 后向效应是指主导部门对某些为其提供投入品部门的影响;前向效应是指主导部门对新工艺、新原料、新能源产生的诱导影响;旁侧效应是指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的影响。,主导部门是由几个重要的产业组成的主导部门体系,其又是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更替的,更替和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工业革命)。 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主导部门不是只有一种主导部门序列,也不是只有唯一的部门能起关键作用。,一个国家在某个阶段如何确定主导部门(四个条件): 对于为产出迅速增长打基础的部门生产的产品必须有旺盛的需求 必须把新的生产函数和生产能力引入这些部门 在这些关键

17、部门必须有发动起飞最初所需的资本,特别是高的利润再投资率 这些部门的扩张和技术变革必须能够引起其他部门扩大生产能力和引入新的生产函数的潜力,主导部门的建立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积累和投资(净投资率10%) 要求:鼓励储蓄、减少消费,要有充足的市场需求,吸引主导部门的产出,要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拥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等。,总结: 平衡工业化战略、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以及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践证明,几乎都没有取得成功。 主导部门优先发展战略与以上几种发展战略不同,它基本上遵循工业化发展次序: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把消费品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部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再把资本品工业和服务业

18、部门作为主导部门。 罗斯托提出的主导部门优先发展是一个被历史证明较为成功的发展战略。,赶超战略,三、 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赶超战略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其实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后的经济增长时期,以不平衡的经济跳跃式发展为特征的经济超常规增长过程,通过发展相对于本国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提高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具体表现在超常规的经济增长速度、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转换。,赶超战略的优势:能够迅速发动工业化;能迅速积累资本,发展所需要的产业能以各种优惠政策扶持所要发展的产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 赶超战略的劣势: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导致二元经济结构;使所扶植的产业

19、很难有自生产能力,缺乏竞争力;政府强烈干预经济,使资源配置扭曲严重,市场配置难以发挥作用。,比较优势战略,比较优势战略,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的对外开放,由价格机制向国内生产者显示该国要素和商品的供求及相对稀缺性,并通过这些相对价格引导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经济部门的发展, 从而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比较优势战略优势:能使资源配置具有帕累托效率;能够在生产中充分使用相对丰富和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较为充分的就业保障了人们的收入水平,从而能够较充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比较优势战略劣势:现实的经济发展不能满足这些前提假设;大多数生产要素都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与前提相

20、矛盾;难以迅速发动工业化;最后,比较优势理论只注意了经济因素而忽略了非经济因素,忽视了经济安全 。,赶超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的比较,发展初期:劳动力、资源密集型行业具有较强的自生产能力,也就是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同期资本、密集型技术行业缺乏自生产能力,需要通过运用国家政府的力量,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劳动力、资本密集型行业能够提供这种能力。 发展中期:劳动力、资源密集型行业开始逐步丧失竞争优势,而这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已具有自生产能力,并且逐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断提高之中。 发展后期:由于劳动力、资源密集型行业竞争的加剧,这种产业已丧失竞争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可能已初步形成

21、了产业群,通过对劳动力、资源密集型行业技术升级等,使其纳入本产业群中,获得新的竞争力。 这种模式最适合用于发展中的大国。,四、收入最大化和就业最大化,收入最大化和就业最大化的冲突 收入最大化的关键:提高生产力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就业减少 技术类型选择: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 战略选择的差异: 小国和大国的不同(大国在两种战略选择中的冲突不明显) 发达程度的不同,五、地区发展顺序,发展极理论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极(development poles) 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x) 1955年 主要思想: 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先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

22、市集聚,形成一种资本集中、技术集中,产生规模经济效果,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辐射作用,通过具有发展极这些地区的优先发展,可以带动邻近地区的发展 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发展极理论的思想基础,支配学说或不平等动力学为基础 社会是一个异质的集合体,社会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一种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即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支配是指存在AB两个地区,若A对B施加影响,而B反过来不能影响A或不能以同等程度影响A,则A为支配单位,B为被支配单位。 “支配”与“被支配” 无意识支配:A自身发生变

23、化而无意对B产生影响,B受A变化的影响而随之变化 有意识支配:A为了自身变化而有意对B施加影响时,B迫于这种影响而发生变化。,支配作用产生于历史的或偶然的原因,或产生于结构或制度方面的因素。 支配作用普遍存在(部门、行业、地区、国家),经济发展是一个支配单位起主导作用的不平等、不平衡的动态过程,支配、不平等、不平衡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特征。,佩鲁的经济发展理论,一国经济是由各种经济空间构成的,三种形式: 一是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即当一经济单位制定和执行计划时,或是作为某种产品或原料的提供者,或是作为其购买者,同其他有关单位建立起各种经济关系; 二是作为势力范围的经济空间,即某些经济单位具有向心

24、力和离心力,形成各种经济中心,每一中心发挥吸引力和扩散力,并形成特定的作用范围,构成其特定的经济空间。 三是作为同质整体的经济空间,即采用收入水平、主要经济活动形式、人口状况等标准来衡量并分析各个单位,任何一个单位都表现为可比的、同质的结构元素的整体。,应当以非总量的方法来安排经济发展计划,将国民经济按地理幅员分解为部门、行业和工程项目。 经济增长并不是在每个部门、行业或地区按统一速度平衡增长,而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 某些先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中于一些地区或大城市,以较差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发展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地扩展自身规模并对所在部门或地区

25、发生支配一些,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和地区迅速壮大,而且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什么是发展极?,先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这些中心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服务中心、决策中心等功能,能够产生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促进自身发展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发展极的辐射作用主要表现在: 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资本的集聚和扩散 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形成集聚经济效应,发展极形成的条件 一是必须存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 二是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三是需要适当的周围环境 ,如一定的资金、技术、人力、机器设备等硬件环境和熟练的劳动力、良好 的投资

26、政策等软环境。,发展极与增长极(点) 企业和企业之间产生外部经济效果,这种效果使企业和行业在地里上聚集发展,从而出现增长极。 MAR外部性 (产业内)、Jacobs外部性 (产业间) 增长极出现有利于企业间、行业间形成网络关系,进一步扩大外部性。 区别: 发展极偏重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的作用,增长极强调外部性作用 发展极强调发展极形成对所在地区,特别是其他地区的促进作用,而增长极强调其自身的经济增长,发展极理论的政策含义,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发展极,通过发展极带动相邻地区发展。 建立发展极有两条途径 市场途径 政府推动途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G.Myr

27、dal):1957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分析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地理二元结构)条件下,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既如何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又采取适当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发展的观点。,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二元结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形成原因: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主要是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和工资水平差距的存在。 发展初期,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是大致相等。如果某些地区受到外部因素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在累积因果循环作

28、用下,区域间的差距会不断加大。出现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并存的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新古典关于通过要素流动来缩小差距的途径无效: 第一,发达地区对其他地区劳动力的吸收是选择性的。发达地区吸收其他地区高素质劳动力,促进发达地区增长,工资水平提高,进一步吸引其他地区流入。 第二,其他地区工资率低,劳动力外流,经济不发展导致对要素需求下降,工资保持低水平,促使劳动力进一步流出。,两方面共同作用产生累积性因果循环:地区间的工资差异同劳动力流动互为因果,劳动力流动同经济发展水平互为因果,从而使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使地区间的工资差距、人均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

29、差距越来越扩大。(所有要素流动类似),经济发展中的回波效应作用机制 各类要素因报酬差异而发生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经济发展中落后地区受到发达地区的不利影响后,地区差距区域扩大的现象,即是回波效应。,经济发展中的回波效应作用限度 集聚过渡导致的外部性,产生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发展极“以外地区扩散的现象。,政策建议,第一,先起步地区已积累起发展优势时,应当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安排,优先发展已经具有较强增长势头的地区,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并通过扩散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第二,各个地区的差距不宜

30、过大。采取必要措施促进不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七、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旧中国工业地理分布的基本特征图(1949),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中民用重点工程分布图,从1978年到90年代中后期,是沿海地区率先发展阶段,这阶段区域发展战略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转变-由过去主要强调备战和缩小地区差别,逐步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向沿海地区倾斜 国家投资布局重点逐步东移-19781995年,沿海地区吸引外资占全国吸引外资总额的84.7%,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也明显提高发展 实施沿海对外开放政策-形成了一条从南到北沿海岸线延伸的沿海对外

31、开放地带,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使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上升,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上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由于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其他原因,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扩大,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是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地区差距带来的突出矛盾,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构想,党中央审时度势,统揽全局,适时作出了完善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32、”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提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总方针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调整国家投资和产业布局政策 完善国家扶贫政策和民族地区政策,自1999年以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十一五规划中又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新

33、阶段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2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长三角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京津冀经济区 中原 关天 成渝 北部湾 横琴 海峡西岸经济区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兰西格 。,讨论问题:区域协调政策是否有效?,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特点,地区差距有所缩小,但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仍比较突出,2004开始到2008年各省之间人均GDP计算的地区差距逐年下降 但是区域之间居民的生活和福利水平、各地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 值得指出的是,下面表中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都是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的,

34、事实上,当前各个地区财政中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受益对象绝大部分是本地户籍人口,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保领域。因此在现实中,各个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远比表中所反映的差异显著,用现价人均GDP计算的Gini系数,各省人均GDP的基尼系数(不变价,1978=100),产业集聚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生产力和人口空间布局与环境生态承载力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我国产业经历了较为显著的空间重组变化过程,产业地理集中度明显提高。以制造业为例,反映制造业总体分布特征的区位基尼系数算术平均值和加权平均值分别从1980年的0.515、0.517上升到2007年的0.61、0.58 从产业集聚的区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

35、我国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制造业为例,东部地区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由1980年的0.541上升到2007年的0.672,上升了24.2%;而东北地区由1980年的0.151下降到2007年的0.068,下降幅度为54.9%;中部地区由1980年的0.167下降到2007年的0.147,下降幅度为11.9%;西部地区由1980年的0.139下降到2007年的0.114,下降幅度为17.9%,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区位基尼系数变化,我国制造业总体地区分布变化,尽管我国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高,但是仍存在生产力和人口空间布局与环境生态承载力存在不协调的问题。 一方面,有些环境承载力高的地区,经济活动聚集

36、度不够高;另一方面,有些环境承载力弱的地区,却过多地承载了经济活动。这既造成了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的损失,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但仍存在大量阻碍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制约资源在区域空间上的配置效率提高,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持续进行 区域市场一体化深入发展-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正在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合力下深入发展,并出现整体推进和部分先行两种模式 区域产业一体化形态初现-我国区域内及区域间产业垂直分工逐渐成形,产业统一布局正成为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仍存在大量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制约资源在区域空间上的配置效率提高 要素流动不畅导致效率损失。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存在以及由于户籍、社保、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制度性缺陷,要素(特别是劳动力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不畅,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 区域优惠政策“碎片化”导致价格信号扭曲,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限制要素合理配置-区域之间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等方面往往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