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三孔托板、固定垫板冲裁模设计.doc

三孔托板、固定垫板冲裁模设计含开题及15张CAD图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18658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5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8-10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35
积分
关 键 词:
三孔托板 固定 垫板 冲裁模 设计 开题 15 CAD
资源描述:
三孔托板、固定垫板冲裁模设计含开题及15张CAD图,三孔托板,固定,垫板,冲裁模,设计,开题,15,CAD
内容简介:
1三孔托板、固定垫板冲裁模设计摘 要通过对冲裁工件工艺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落料模。本设计详细地叙述了模具成型零件包括凸模、凹模及其他零件如卸料板、固定板、垫板、导柱、导套等的设计与加工工艺过程,重要零件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冲裁机构与卸料装置以及其它结构的设计过程,并对着重对模具的设计部分作了详细介绍。在冲压生产中,生产成本受材料利用率影响最大,材料支出占整个生产成本的 75%。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用于实现在冲压排样设计中的最佳规划方法,以便提高材料利用率。这种计算方法可以预示在带料中结构废料的位置及形状,以及工艺废料的位置和最佳宽度。关键词:模具设计;冲孔模;落料模;模具结构类型 2AbstractBased on the blanking process of the correct parts analysis, design of an intersection of a mold cavity nesting a blanking die .This design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mold forming parts, including punch and die, and other components, such as discharge board, a fixed plate, plate, guide pillar, guide sleeve such as the design and machining process, it is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blanking agencies and unloading devices, and other structures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focused on the design of part of the mold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stamping, operating cost are dominated by raw material costs, which can typically reach 75% of total costs in a stamping facility. In this paper, a new algorithm is described that determines stamping strip layouts for pairs of parts such that the layout optimizes materi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is algorithm predicts the jointly-optimal blank orientation on the strip, relative positions of the paired blanks and the optimum width for the strip. Examples are given for pairing the same parts together with one rotated 180, and for pairs of different parts nested together. This algorithm is ideally suited for incorporation into die design CAE systems.Keywords :mold design ;piercing die;blanking die; type of die structure 3目 录引言引言.11 1 冲压模具概述冲压模具概述.2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2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31.3 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31.3.1 冲压成形理论及冲压工艺方面.41.3.3 冲压设备和冲压生产自动化方面.51.3.4 冲压标准化及专业化生产方面.61.4 材料分析.72 2 冲裁模设计及步骤冲裁模设计及步骤.92.1 冲裁工艺性分析.92.2 确定工艺方案.102.3 落料变形的三个阶段.103 3 冲裁制件排样及设计冲裁制件排样及设计.113.1 毛坯排样.113.2 工序排样的意义和材料利用率 .123.3 工序排样类型 .133.4 工序排样样图 .133.5 条料尺寸及步距精度 .153.5.1 搭边值的确定 .163.5.2 条料的宽度 .163.5.3 产品零件材料成本 .164 4 冲裁模具初步设计冲裁模具初步设计.184.1 冲裁模设计 .184.2 冲裁间隙的选用.184.3 凸、凹模工作部分计算 .194.3.1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94.3.2 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194.4 凸凹模的刃口尺寸设计 .214.5 凸模高度设计 .24 44.6 模具零件结构的强度校核 .254.7 载体设计 .254.8 条料定位方式 .254.9 导正方式 .255 5 冲裁力的计算冲裁力的计算.265.1 冲裁力的计算步骤.265.2 压力中心的确定.276 6 结构概要设计结构概要设计.286.1 基本结构形式 .286.2 基本尺寸 .286.3 选模架 .296.4 选冲床 .296.5 选模柄 .297 结构详细设计.307.1 工作单元结构 .307.2 卸料机构设计 .307.3 定距机构设计 .307.4 导正销结构 .307.5 送料机构与出件方式 .307.6 模具零件的固定.317.7 安全装置.318 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328.1 加工过程和工艺.328.2 拟定工艺工艺路线的一般原则.329 结 论.35谢 辞.36参考文献.37 5引言当前,人们对冷冲压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的认同,模具制造已经迅速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在整个模具制造中冷冲压模具占到模具总量的 50%以上。与其他设计、制造方法相比,冷冲压工艺和冷冲模设计制造具有显著的特殊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汽车、电子、电器、食品包装等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对冲压生产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冲压工艺水平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对冲压生产精密、高速、自动化,以及冲压模具高精度、高寿命的要求。本设计就是根据课题内容要求及相关条件设计一套模具,满足市场的需求。模具的工作工序包括有落料和冲孔。级进模是指冲床在连续行程中,完成落料、冲孔等多个工序的一种模具结构。在完成这些过程中冲压坯料进给移动。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冲压模具水平状况,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 50 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 12m,寿命 2 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 Ra1.5m 的精冲模,大尺寸(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模具成形技术及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近十几年来,中国模具工业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技术进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61冲压模具概述1.1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 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冲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冲压法加工产品零部件,如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电子、航空、 7航天、家电及轻工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的比重都相当的大,少则60%以上,多则 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数也被质量轻、刚度好的冲压件所代替。因此可以说,如果生产中不采用冲压工艺,许多工业部门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快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等都是难以实现的。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和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复合冲压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法式。级进冲压在压力机上的一次工作行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面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式。复合-级进在一副冲模上包含复合和级进两种方式的组合工序。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通常按工序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成形模等;按工序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等。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冲模,都可看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即凸模、凹模)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寸的冲件。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或推、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 81.3 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因而促进了冲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和发展方向如下。1.3.1 冲压成形理论及冲压工艺方面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是提高冲压技术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视,在材料冲压性能研究、冲压成形过程应力应变分析、板料变形规律研究及坯料与模具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塑性变形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应用塑性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即利用有限元(FEM)等有值分析方法模拟金属的塑性成形过程,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预测某一工艺方案成形的可行性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通过在计算机上选择修改相关参数,可实现工艺及模具的优化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昂贵的试模费用,也缩短了制模具周期。研究推广能提高生产率及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扩大冲压工艺应用范围的各种压新工艺,也是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外相继涌现出精密冲压工艺、软模成形工艺、高能高速成形工艺及无模多点成形工艺等精密、高效、经济的冲压新工艺。其中,精密冲裁是提高冲裁件质量的有效方法,它扩大了冲压加工范围,目前精密冲裁加工零件的厚度可达 25mm,精度可达 IT1617 级;用液体、橡胶、聚氨酯等作柔性凸模或凹模的软模成形工艺,能加工出用普通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材料和复杂形状的零件,在特定生产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采用爆炸等高能效成形方法对于加工各种尺寸在、形状复杂、批量小、强度高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板料零件,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利用金属材料的超塑性进行超塑成形,可以用一次成形代替多道普通的冲压成形工序,这对于加工形状复杂和大型板料零件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无模多点成形工序是用高度可调的凸模群体代替传统模具进行板料曲面成形的一种先进技术,我国已自主设计制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无模多点成形设备,解决了多点压机成形法,从而可随意改变变形路径与受力状态,提高了材料的成形极限,同时利用反复成形技术可消除材料内残余应力,实现无回弹成形。无模多点成形系统以 CAD/CAM/CAE技术为主要手段,能快速经济地实现三维曲面的自动化成形。1.3.2 冲模是实现冲压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冲模的设计制造上,目前正朝着以下两方面发展:一方面,为了适应高速、自动、精密、安全等大批量现代生产的需要,冲模正向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及多工位、多功能方向发展,与此相比适应的新型模具材料及其热处理技术,各种高效、精密、数控自动化的模具加工机床和检测设备以及模具 CAD/CAM 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另一方 9面,为了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试制或小批量生产的需要,锌基合金冲模、聚氨酯橡胶冲模、薄板冲模、钢带冲模、组合冲模等各种简易冲模及其制造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精密、高效的多工位及多功能级进模和大型复杂的汽车覆盖件冲模代表了现代冲模的技术水平。目前,50 个工位以上的级进模进距精度可达到 2 微米,多功能级进模不仅可以完成冲压全过程,还可完成焊接、装配等工序。我国已能自行设计制造出达到国际水平的精度达 2-5 微米,进距精度 2-3 微米,总寿命达 1 亿次。我国主要汽车模具企业,已能生产成套轿车覆盖件模具,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而在制造方法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在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形成了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其中高速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慢走丝切割加工、精密磨削及抛光技术、数控测量等代表了现代冲模制造的技术水平。高速铣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主轴转速一般为 1500040000r/min),加工精度一般可达 10微米,最好的表面粗糙度 Ra1 微米) ,而且与传统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温升低(工件只升高 3 摄氏度) 、切削力小,因而可加工热敏材料和刚性差的零件,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还可实现硬材料(60HRC)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又称电火花创成加工)是以高速旋转的简单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 ,因此不再需要制造昂贵的成形电极,如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 EDSCAN8E 电火花铣削加工机床,配置有电极损耗自动补偿系统、CAD/CAM 集成系统、在线自动测量系统和动态仿真系统,体现了当今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技术水平;慢走丝线切割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相当高,功能也相当完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无人看管运行的程度,目前切割速度已达到 300mm /min,加2工精度可达1.5 微米,表面粗糙度达 Ra=010.2 微米;精度磨削及抛光已开始使用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光学曲线磨床、数控连续轨迹坐标磨床及自动抛光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检测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在三坐标测量机除了能高精度地测量复杂曲面的数据外,其良好的温度补偿装置、可靠的抗振保护能力、严密的除尘措施及简单操作步骤,使得现场自动化检测成为可能。此外,激光快速成形技术(RPM)与树脂浇注技术在快速经济制模技术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利用 RPM 技术快速成形三维原型后,通过陶瓷精铸、电弧涂喷、消失模、熔模等技术可快速制造各种成形模。如清华大学开发研制的“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制造系统”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惟一拥有两种快速成形工艺(分层实体制造 SSM 和熔融挤压成形 MEM)的系统,它基于“模块化技术集成”之概念而设计和制造,具有较好的价格性能比。一汽模具制造公司在以 CAD/CAM 加工的主模型为基础,采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强度树脂 10浇注成形的树脂冲模应用在国产轿车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1.3.3 冲压设备和冲压生产自动化方面 性能良好的冲压设备是提高冲压生产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的冲模需要高精度、高自动化的冲压设备相匹配。为了满足大批量高速生产的需要,目前冲压设备也由单工位、单功能、低速压力机朝着多工位、多功能、高速和数控方向发展,加工机械乃至机器人的大量使用,使冲压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各式各样的冲压自动线和高速自动压力机纷纷投入使用。如在数控四边折弯机中送入板料毛坯后,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便可依次完成四边弯曲,从而大幅度提高精度和生产率;在高速自动压力机上冲压电机定转子冲片时,一分钟可冲几百片,并能自动叠成定、转子铁芯,生产效率比普通压力机提高几十倍,材料利用率高达 97%;公称压力为250KN 的高速压力机的滑块行程次数已达 2000 次/min 以上。在多功能压力机方面,日本田公司生产的 2000KN“冲压中心”采用 CNC 控制,只需 5min 时间就可完成自动换模、换料和调整工艺参数等工作;美国惠特尼公司生产的 CNC 金属板材加工中心,在相同的时间内,加工冲压件的数量为普通压力机的 410 倍,并能进行冲孔、分段冲裁、弯曲和拉深等多种作业。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且其更新换代的周期大为缩短。冲压生产为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开发了多种适合不同批量生产的工艺、设备和模具。其中,无需设计专用模具、性能先进的转塔数控多工位压力机、激光切割和成形机、CNC 万能折弯机等新设备已投入使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外已经发展起来、国内亦开始使用的冲压柔性制造单元(FMC)和冲压柔性制造系统(FMS)代表了冲压生产新的发展趋势。FMS 系统以数控冲压设备为主体,包括板料、模具、冲压件分类存放系统、自动上料与下料系统,生产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车间实现 24 小时无人控制生产。同时,根据不同使用要求,可以完成各种冲压工序,甚至焊接、装配等工序,更换新产品方便迅速,冲压件精度也高。1.3.4 冲压标准化及专业化生产方面模具的标准化及专业化生产,已得到模具行业和广泛重视。因为冲模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冲模零件既具的一定的复杂性和精密性,又具有一定的结构典型性。因此,只有实现了冲模的标准化,才能使冲模和冲模零件的生产实现专业化、商品化,从而降低模具的成本,提高模具的质量和缩短制造周期。目前,国外先进工业国家模具标准化生产程度已达 70%80%,模具厂只需设计制造工作零件,大部分模具零件均从标准件厂购买,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模具制造厂专业化程度越不定期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如目前有模架厂、顶杆厂、热处理厂等,甚至某些模具厂仅专业化制造某类产品的冲裁模或弯曲模,这样更有利于制造水平的提高和制造周期的缩短。我国冲模标准化与专业化生产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除反映在标准件专业化生产厂家有较多增加外, 11标准件品种也有扩展,精度亦有提高。但总体情况还满足不了模具工业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标准化程度还不高(一般在 40%以下) ,标准件的品种和规格较少,大多数标准件厂家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标准件质量也还存在较多问题。另外,标准件生产的销售、供货、服务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设计要求:设计该零件的冲裁模冲压件图如下图所示:图 1-1 零件图冲压技术要求:1.材料: Q235;2.材料厚度: 2.5 mm;3.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月产 470000 件;4.精度要求:保证中心孔与外形轮廓一般相对位置精度。1.4 材料分析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普板是一种钢材的材质。Q 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后面的 235,就是指这种材质的屈服值,在 235 左右。并会随着材质的厚度的增加而使其屈服值减小。 12Q235A,Q235B,Q235C,Q235D。这是等级的区分,所代表的,主要是冲击的温度有所不同而已!A,B,C,D,所不同的,指的是它们性能中冲击温度的不同。分别为:Q235A 级,是不做冲击;Q235B 级,是 20 度常温冲击;Q235C 级,是 0 度冲击;Q235D 级,是-20度冲击。在不同的冲击温度,冲击的数值也有所不同。元素含量:A、B、C、D 硫含量依次递减;A 和 B 的磷含量相同,C 的磷含量次之,D 磷含量最少Q235 各个级别的化学成份:Q235 分 A、B、C、D 四级(GB700-88) Q235A 级含 C0.140.22% Mn0.300.65 Si0.30 S0.050 P0.045 Q235B 级含 C0.120.20% Mn0.300.670 Si0.30 S0.045 P0.045 Q235C 级含 C0.18% Mn0.350.80 Si0.30 S0.040 P0.040 Q235D 级含 C0.17% Mn0.350.80 Si0.35 S0.040 P0.035就其脱氧方法而言,可以采用 F,b,z 分别表示为沸腾钢、平镇静钢、镇静钢。沸腾钢是脱氧不完全的钢,塑性和韧性较差。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焊接结构,受动力载荷作用时接头容易出现裂缝。不宜在低温下工作,有时会产生硬化现象。相比之下,镇静钢质优而匀,塑性和韧性都好。Q235 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b/MPa):375-500伸长率(5/%):26(a16mm) ,25(a16-40mm)24(a40-60mm) ,23(a60-100mm)22(a100-150mm) ,21(a150mm)其中 a 为钢材厚度或直径。在板材里,是最普通的材质,属普板系列。过去的一种叫法为:A3。执行标准:外部标准为:GB709,内部标准为:GB3274-88 132 2 冲裁模设计程序及步骤2.12.1 冲裁工艺性分析有零件图可知,图中并大部分没有标明精度要求和公差等级,故没有标明精度可采用自由公差进行生产制造,按惯例取 IT12 级,符合一般冲压的精度要求,模具精度取 IT9 即可。图样零件材为 Q235 钢板,能够进行一般的冲压加工,市场上也容易得到这种材料,价格适中;外形落料的工艺性: 零件属于中小零件,材料厚 t= 2.5mm,外形简单,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因此可用冲裁落料工艺;冲孔工艺: 冲中心孔孔径为 20 mm,两小孔孔径为 10 mm,孔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可采用冲孔工艺;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可认为图样所示主要冲压工序的工艺性良好。2.22.2 确定工艺方案图样所示零件所需的基本工序为冲孔,落料。可拟定出如下工艺方案:方案1.用简单模分四次加工 即:落料冲孔(中心孔)冲孔(小孔)-冲孔(小孔)方案2.用简单模和复合模分两次加工 即:落料-冲孔(中心孔和小孔)方案3.用复合模一次加工方案4.用极进模冲制采用方案1,2,会使工件尺寸的积累误差加大,生产率低,操作不方便也不安全,但模具简单,制造周期短,不过工序分散,模具和设备数量要求多。采用方案3,零件生产率提高,尺寸精度较好,使用的设备较少,产品质量高,但复合模具结构复杂,制造麻烦且模具寿命较低。 14采用方案4生产率提高,尺寸精度可以保证,模具寿命长,但设计制造也复杂;比较各个方案,方案4能在大批量生产下,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也高,使用寿命长,综合的生产成本方案4更经济,现确定用此方案进行生产。根据给定的产量的要求,按每月22天/每天8小时计,实行单班生产,则每分钟的产量是45件,因此采用普通板人工送料,即可满足生产的需要;根据市场的供应情况原材料选1000mm2000mm2.5热轧钢板。2.32.3 落料变形的三个阶段落料的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整个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弹性变形阶段 凸模对板料施压,使材料产生弹性变形。板料稍微挤入凹模口。板料与凸、凹模接触处形成很小的圆角。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间隙,板料同时受到弯曲和拉伸的作用,凸模下的板料产生弯曲,凹模上的板料开始上翘。(2)塑性变形阶段 当凸模继续压到一定深度时,材料内部应力达到屈服点,板料开始在与凸模、凹模的刃口接触处产生塑性剪切变形。凸模切入板料并将下部板料挤入凹模孔内。在板料剪切面处形成塌角,同时在切断面上形成一小段光亮且与板料垂直的表面。随着冲压过程的继续,应力不断增加,材料的变形程度便不断增加,变形区向板材的深度方向发展、扩大,同时硬化加剧,变形抗力也不断上升,应力也随之增加,直至凸、凹模刃口处达到极限应力的应变值,这就意味着塑性变形结束,材料即产生微小裂纹。(3)分离阶段裂纹产生后,随凸模继续压入,凸、凹模刃口附近产生的微裂纹沿最大剪应变速度方向不断向板材内部扩展。若间隙合适,上、下裂纹则相遇重合,板料上下部分分离。 153 3 冲裁制件排样及设计3.1 毛坯排样在冲压生产中,能够快速生产不同复杂程度的薄片金属零件,特别是在大产量的情况下,能够高强度生产。生产过程效率高,其中材料成本占据整个冲压生产成本的75%。但材料不能被完全利用到零件上,因为零件不规则的外形必须被包含在带料内。冲压生产的排样设计直接决定废料的大小。很明显,使用最理想的排样设计对于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加工设计阶段所创建的排样设计直接决定了材料的损失程度。当一个或多个零件布置在带料上时,设计者选择零件的布置方法,以及带料的宽度,以及多个零件在一起的情况下,他们的位置关系。理想情况下,材料应该被充分利用。 即使微小的数值的改进也能使材料利用率提高。例如,在每分钟 200 次行程的冲压生产中,每个行程仅节约 10 克材料也能够在八小时的生产中累计到节约材料一吨以上。加工设计阶段决定材料的利用率,搭边大小决定(通常很长)工具的寿命。因此,加工生产前确定最佳排样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此项任务较为复杂,尽管如此,在设计中改变搭边值以后能够改变步距 (带料中邻近零件之间的距离) 以及带料宽度。评估设计效率非常具有挑战性,单一零件在带料上的布局能够通过精确的最佳计算方法描述,迄今为止零件间的布局只能通过近似计算法则解决。嵌套法对于零件之间的布局是一个重要问题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零件间相互嵌套常常能够改善材料的利用率,就像在单一带料中将每个零件层叠在一起。本文引用普通案例中所取零件旋转 180后与上一工位零件相嵌套,以及两个不同零件间的相互嵌套。本文通过两个具体案例描述了一种新的排样布局计算方法。曾经, 带料排样设计问题需要通过手工来解决。例如, 通过纸板模拟冲裁来获取一个好的排样方法。通过计算机介绍的设计过程所得出的步骤。也许首先要做出适合工件的矩形,然后将矩形顺序排放在带料上。这种方法适合不相互重叠的矩形、拉深多边形、已知相互关联的外形。这种原理的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尽管如此,在这种具 16有局限性下的设计中所产生较多的工艺废料不能被避免,这些额外损失的材料导致了设计方案无法达到最佳化。3.2 工序排样的意义和材料利用率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叫排样。在冲压零件的成本中,材料费用约占 60%以上,因此材料的经济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冲压件在条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排样合理与否不但影响材料的经济利用,还影响到制件的质量、模具的结构与寿命、制件的生产率和模具的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排样的意义在于保证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合格的零件。排样合理与否,经济性是否好,可用材料利用率来衡量。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途径是减少废料面积。废料分为结构废料和工艺废料。结构废料是由零件的结构特点产生的废料,一般不能改变,但可以利用大尺寸的废料冲制小尺寸的零件;工艺废料是零件之间和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废料。 排样方式不同,材料的利用率不同,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途径有:主要从减少工艺废料着手;设计合理排样方案;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合理的材料法(减少料头、料尾) ;利用废料冲制小件;在不影响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改善零件结构。3.3 工序排样类型排样方式设计按材料利用情况排样可分为三类,其比较见表 1:表 1 三类排样方式比较排样方式 概念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有废料 排样沿零件的全部外形冲压四周有一定的余量这样排样材料利用率较低,但制件质量和精度均能得到保证,冲模的寿命相应提高,多用于形状复杂制件精度要求较高的制品冲压少废料 排样沿制件部分外形冲压,也就是只能有21aa 或一个。这种排样材料利用率较高,生产率高,具有一次能冲压多个制件和简化模具结构 降低冲压力等优点。但只能保证一个方向的制件精度。无废料在整个冲压过程中只有料头料尾和结构废这种排样材料利用率最高,生产率高;模具结构得以简化,成本低,冲床负荷轻;但制 17 排样料。件的冲压精度差,多用于冲压精度要求不高,且比较贵重的材料冲压。根据零件的冲压要求,所以本零件的冲压适于少废料型排样。3.43.4 工序排样样图根据以上几个方向的设计,经综合分析比较,可确定图样所示零件的冲压工序排样图如图所示:即零件的冲制用三工位级进模。第一工位:冲中心孔第二工位: 冲小孔 (两个小孔一个工位完成)第三工位: 落料如图下图所示:冲缺口 外形落料 冲小孔 冲中心孔 图 3-4 工序图3.53.5 条料尺寸及步距精度3.5.1 搭边值的确定搭边是废料,从节省材料出发,搭边值应愈小愈好。但过小的搭边容易挤进凹模,增加刃口磨损,降低模具寿命,并且也影响冲裁件的剪切表面质量。一般来说,搭边 18值是由经验确定的。确定搭边是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的力学性能。塑性好的材料,搭边值要大些,硬度高与强度大的材料,搭边值小一些。 材料的厚度。材料越厚,搭边值也越大。 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工件外形越复杂,圆角半径越小,搭边值也越大。 3 排样的形式对排的搭边值大于直排的搭边。 4 运料及挡料方式用手工送料,有侧压板导向的搭边值可小一些。 5在进行理论计算的时候,搭边值可以根据表 2 进行选定表 2 工件的最小搭边值 ( 单位:mm)圆件及r2t的圆角矩形件边长l50mm或圆角r2t材料厚度t(mm)工件间a侧面1a工件间a侧面1a工件间a侧面1a0.25以下1.82.02.22.52.83.00.250.51.21.51.82.02.22.50.50.81.01.21.51.81.82.00.81.20.81.01.21.51.51.81.21.61.01.21.51.81.82.01.62.01.21.51.82.02.02.22.02.51.51.82.02.22.22.52.53.01.82.22.22.52.52.83.03.52.22.52.52.82.83.23.54.02.52.82.83.23.23.54.05.03.03.53.54.04.04.55.0120.6t0.7t0.7t0.8t0.8t0.9t因为零件厚度为2.5mm,因此选定沿送进方向搭边为 =2.5mm1a3.5.2 条料的宽度 确定条料宽度的原则是:最小条料宽度要保证冲裁时零件周围有足够的搭边值。最大条料宽度能在导料板间送进,并与导料板间有一定的间隙 。有侧压装置的冲裁 19有侧压装置时,条料始终靠左边的导尺送进。有侧压冲裁时条料宽度为: )2(1aDB导尺间距: ZBA式中 B条料公称长度; D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工件尺寸; 条料侧搭边;1a 条料宽度公差;Z导尺与最宽条料间的单向最小间隙。无侧压装置的冲裁无侧压时,条料理想的送进基准是零件的中心线。无侧压冲裁时条料宽度为: )(21ZaDB导尺间距: ZBA有侧刃时条料宽度条料宽度为: 21cnaDB导尺间距为:ZBA式中 n侧刃数; c侧刃冲切的料边宽度; Z冲切后的条料宽度与导尺间的间隙。排样的目的就是保证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合格的零件;排样形式有无废料排样法、少废料排样法及有废料排样法三种,精度由低到高,而材料利用率则由高到低;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证刚度、便于送料。条料宽度定为 B=76 mm ; 步距为 S=42.5 mm;步距精度: 工位数为 n=3 ; 由轮廓尺寸精度查得 =0.1;T根据冲裁的间隙 从修正系数表中查得 K=1.00;根据经验公式: 取=0.04 30.031422 3TT K 2T-步距对称偏差植,2T -冲件沿送料方向最大轮廓尺寸精度提高三级后实际公差值T 20 n-工位数k-修正系数3.5.3 产品零件材料成本由钢板尺寸规格1000mm2000mm考虑到材料的利用率和可保持连续冲裁状态的送料稳定,可将板料按下图所示裁成条料进行冲压,这样每块板裁成13条长度为1997.5mm的条料. 图3-5-1 钢板 对要求所示零件,典型的排样方案有两种如下图: 21图3-5-2 排样图采用第一种方案要求条料宽度小,模具宽度小,但模具会较长,而且送进步距长,不便实现快速生产;采用第二种方案摸具宽度增加,但模具长度会缩短,送进步距小,便于提高生产效率;两种方案的材料的利用率相当,在同样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方案二的生产效率较高,所以考虑拟用第二种排样方案。查表(搭边数值表)知,搭边值为:沿送进方向搭边为 =2.5mm1a侧向搭边为 =2.5mma由此可算出步距初定为 S=40+2.5=42.5mm条料的宽度为 B=76mm由此可以算出材料的利用率为 A1835.5=100%=100%=57% BS3230A-冲裁的实际面积B-条料宽度S-步距由利用率可知,排样合理。每块钢板可冲的零件数为 611个,正常情况下每月使用770张钢板.每张钢板的重量约为 13 kg,所以每月需要 10010kg 的钢板,设每吨钢材2725元,则算出每个零件的材料成本为0.058元. 22 4 冲裁模具初步设计4.1 冲裁模设计冲孔加工的冲切刃口设计,外形落料加工的冲切刃口设计;考虑无间断送料用冲缺口冲切刃口设计:如下图所示 图4-1 冲缺口4.2 冲裁间隙的选用冲裁间隙是指冲裁模的凸模和凹模刃口之间的尺寸之差。单边间隙用 C 表示,双边间隙用 Z 表示。圆形冲裁模双边间隙为ZDd-Dp式中:Dd冲裁模凹模直径尺寸,mm;Dp冲裁模凸模直径尺寸,mm。 23冲裁间隙值的大小对冲裁件质量、模具寿命、冲裁力和卸料力的影响很大,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设计模具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间隙,考虑到模具制造中的偏差及使用中的磨损,生产中通常是选择一个适当的范围作为合理间隙,这个范围的最小值称这最小合理间隙 Zmin,最大值称为最大合理间隙 Zmax,由于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磨损,设计和制造新模具时宜采用最小合理间隙。4.3 凸、凹模工作部分计算4.3.1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由冲裁过程和生产实践可知:落料件的光面是因凹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而孔的光面是凸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落料件的大端尺寸等于或接近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小端尺寸等于或接近于凸模刃口尺寸,如图所示。同时考虑到模具使用后的磨损情况,在确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时,需遵循下述原则。(1)落料时,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凹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取接近或等于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以保证凹模磨损在一定范围内,仍能冲出合格制件。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则按凹模刃口基本尺寸减小一个最小合理间隙值来确定。(2)冲孔时,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取接近或等于也的最大极限尺寸,以保证凸模磨损在一定范围内仍可使用,而凹模刃口的基本尺寸按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加上一个最小合理间隙值来确定。(3)凸模和凹模刃口的制造公差,主要取决于冲裁件的精度和形状。一般模具的制造精度比冲裁件的精度至少高 12 级。若制件没有标注公差,则对于非圆形件按国家标准非配合尺寸的 IT14 级精度来处理,圆形件一般可按 IT10 级精度来处理。制件精度与模具制造精度的关系见表 3。表 3 244.3.2 刃口尺寸计算方法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与加工方法有关,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两类:(1)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圆形或开关简单的冲裁件。采用这种方法时,要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与制造公司(凸模公差、凹模公差) 。同时,为保证一定的间pd隙,模具的制造公关必须满足下列条件:maxminpdZZ或 maxmin0.4()pZZ maxmin0.6()dZZ 式中:凸模制造公差;p 凹模制造公差;d 最大合理间隙;maxZ 最小合理间隙。minZ图 4-3 落料冲孔时各部分尺寸及公差分布 当选择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方法加工模具时,其工作部分尺寸公差和计算公式如下表 4:表 4 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计算公式工序性质制件尺寸凸模尺寸凹模尺寸 25落料D0-后求出p0pm i n -D=(D -Z)先求出0d+dD =(D -)冲孔0d先求出0()ppdd 后求出min0()ddddZ 注:Dp、Dd落料凸、凹模基本尺寸,mm;dp、dd冲孔凸、凹模基本尺寸,mm;制件制造公差,mm;Zmin最小合理间隙;因数,其值见表 5;、pd凸、凹模的制造公差,见表 6;凸模与凹模配作加工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计算公式,见表 7表 5 因数非圆形值圆形值10.750.50.750.5材料厚度t/mm制件公差/mm10.160.170.350.360.160.16120.200.210.410.420.200.20240.240.250.490.5040.300.210.590.601802600.0300.04518300.0200.0252603600.0350.05030800.0200.0303605000.0400.060801200.0250.0355000.0500.0701201800.0300.040表 7 凸模与凹模配作加工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计算公式工序性质制件尺寸凸模尺寸凹模尺寸0-A0()ddAA 260B0()ddBB 0C(0.5 )/2ddCC 0C(0.5 )/2ddCC 落料 CC 按凹模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 m i nZm axZ/2ddCC0A0()pdAA 0B-0()ppBB 0C(0.5 )/2pdCC 0C(0.5 )/2pdCC 冲孔CC /2ddCC按凸模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 m i nZm axZ注:Ad、Bd、Cd凹模刃口尺寸,mm;Ap、Bp、Cp凸模刃口尺寸,mm;A、B、C制件基本尺寸,mm;、凹模、凸模制造公差,取值为/4;制件dp公差,mm;制件偏差,对称偏差时/2,mm;因数,其什见表;Zmin、Zmax落料、冲也模刃口最小、最大合理间隙。(2)凸模与凹模配作加工凸、凹模配作加工是指先按图样设计尺寸加工好凸模或凹模中的一件作为基准件(一般落料时以凹模为基准件,冲也时以凸模为基准件) ,然后根据基准件的实际尺寸按间隙要求配作另一件。这种加工方法的特点是模具的间隙由配作保证,工艺比较简单,不需用公式来进行校核,并且还可以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一+凸凹m axm i nZ -Z般可取冲裁件公差的 1/4) ,使制造容易,因此是目前一般工厂常采用的方法。用配合加工法制造模具常用于复杂开关及薄料的冲裁件,图样上只需标注基准件的尺寸及其公差,配作件仅注基本尺寸,并注明与基准件配作及应保证的间隙值。4.4 凸凹模的刃口尺寸设计(1).落料的凸凹模的刃口尺寸由于零件的外形比较复杂,为保证零件精度要求一般就可按凹凸模配合加工的方式,现以凹模为基准件,根据凹模磨损后的尺寸变化情况将零件各尺寸分类: ,1A2A0C 27 图4-4-1 落料凹模 图4-4-2 落料凹模磨损图根据零件的形状,凹模磨损后其尺寸变化有两种情况:1) 凹模磨损后;尺寸,增大,即按一般落料凹模尺寸公式计算, 1A2dA查表得 0.360 ,0.500 ; =0.75 minzmaxzx按IT12的精度查得=1.15 , =0.87 12,11.15/40.2910001 70 0.75 1.1569.13AddxA 2820.87/40.2220002 40 0.75 0.8739.34AddxA 2)凹模磨损后:尺寸C没有变化 零件尺寸标注为5, 按IT12制造的精度查手册得=0.21 50.21/450.05ddCC查表得 0.360 ,可以保证双边间隙为0.360minz凸模尺寸按凹模实际尺寸配做,,-凹模刃口尺寸1dA2dAdC, -与,相对应的冲裁件的基本尺寸1A2A0C1dA2dAdC-零件的制造公差-凹模制造公差;d当标注为+或-时取=/4;当标注为时取=/8ddddd=mm,=mm,=mm1dA0.29069.132dA0.22039.34dC50.05而凸模的尺寸为相应的 69.13mm;39.34mm;5mm中心孔凸模尺寸计算 dp1 =20.5-0.02 小孔凸模尺寸计算 dp2 = 10.3-0.02 (2).冲缺口的凹凸模尺寸计算:因为这一工序是为了使送料连续不断而加的一步,对凹凸模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力求能顺利冲断即可,凸模选用标准件圆凸模B20X65 JB/T8057.2-1995,中心镗光孔直径mm和镗孔0.0208的深度为 30mm ,镗底部螺纹孔直径为mm。螺纹孔的钻盲孔深度取 12 mm,螺纹0.0206孔的深度为 10 mm。4.5 凸模高度设计以第三工位落料凸模高度 H 为基准,中心孔的凸模高度为 H65 mm;冲两小孔的凸模高度为 H65 mm;第三工位落料模高度为 H65 mm; 冲缺凸模高度为 H65 mm。 294.6 模具零件结构的强度校核经校核凹凸模的抗压和抗弯的强度,符合要求.4.7 载体设计零件用落料工序排样,用边料做载体,可以保证工序件在模具上稳定的送进。4.8 条料定位方式在开始的冲孔落料时,先分别用始用挡料销挡料定距,以后即由挡料杆挡料定距,在送料时,两侧选用弹簧侧压块用侧压块使条料紧贴导板作为导向的边导料,挡料杆挡料定距使送料更准确。4.9 导正方式在冲小孔时用导正销导正保证空间的距离,落料时导正为了保证零件上中心孔的与外形精度,导正销直径取19.90mm。 305 5 冲裁力的计算5.1 冲裁力的计算步骤:按工序排样图所示,本零件冲压力由多个部分组成;冲裁力 P : 由四个本分组成,即 其中为冲中心孔的力;冲为两小1234;,p p p p1p2p孔的力;为冲外形轮廓的力;为冲缺口的力; 3p4p推件力 : 有三个部分组成,冲中心孔和两个小孔和冲外形轮廓还有冲缺产生的力;tp(1).计算冲裁力公式为: bPkLtP-冲裁力L-仲裁周边长度t-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bk-修正系数 由设计手册查得 =304-373 Mpa ,取 =343 Mpa , 修正系数k 一般取 1.3bb=70006.3 KN ; =70006.3 KN ; =216484.45 KN ; 11bktpL22bktpL33bktpL=33442.5 KN .44bktpL(2).计算推件力公式: Zttnpk P -推件力tp -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数n -推件力系数tk -总冲裁力ZP由表推件力系数查出 k=0.045 ; 31 h为凹模型口直壁高度 由模具设计手册查得 h=5 mm; hn=th5n=2t2.5t为板料厚度推件力:=35094.56 KN1234ZtttnnpppppkkP Pz-总冲裁力-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数n(3).总压力近似为F=+425 KNtpZP5.2 压力中心的确定用解析法作法如下:任意选取一点为原点,送料的反方向为x轴。如图所示:OYX图5-1 压力中心由压力中心计算公式:1412340123423ppppXXXXXpppp 1412340123423ppppYYYYYpppp取 =10 , =73.75 , =116.25 , =158.75 ;1X2X3X4X 01234YYYYY 32将代入上面方程,可求得:bPkLt=91.170X400Y即可压力中心在落料中心偏右距离为 6.80 的位置。6 6 结构概要设计6.1 基本结构形式(1).正倒装结构 根据上述分析,本零件到冲制包含了落料,冲孔工序;而且已确定为采用级进模冲制;因此,选正装结构。(2).导向方式 根据本零件的生产是大批量生产,为确保零件质量及稳定性,选用外导向模架,为保证零件的质量及生产稳定性另选用固定导板兼作卸料板。由于已选定采用手工送料,为了提高开敞性,选用后侧导拄模架。(3).卸料方式 本零件有冲孔,落料工序,所以应有卸料机构,而上述已提到用导板兼作卸料板。(4).模具结构示意图 33 图6-1 模具结构6.2 基本尺寸模板尺寸:由工序排样样图可知, 凹模的工作尺寸基本在 156mm212mm左右, 圆整后选取矩形凹模板为250mm160mm32-T10AJB/T7643.1其他的模板尺寸取为凹模板平面一致。工作行程:本零件冲压的最小行程是3.5mm。模具开启状态下,凸模下表面到凹模上表面的最小距离取16mm.模板的厚度:凹模模板厚度为:32mm垫板厚度为:10mm凸模固定板厚度为:26mm导板厚度为:28mm凸模高度为:65mm模具工作区高度模具工作区开启高度大于122mm,工作区闭合高度为106mm.6.3 选模架由于手工送料考虑到开敞性和导向精度要求,选用后侧导柱模架.根据模板平板尺寸和工作区高度要求,查冷冲模国家标准,选用:A250160200-240IGB/T2851.3-1990 型后侧导柱模架上模座 : (GB/T 2855.5) 250mm160mm45mm下模座 : (GB/T 2855.6) 250mm160mm50mm导柱 : (GB/T 2861.1) 32mm190mm 导套 : (GB/T 2861.6) 32mm115mm48mm 模具的开启高度为240mm, 闭合高度为200mm.6.4 选冲床由于采用一般冲压,故可选用可倾式压力机, 由前面计算的冲裁力要求,根据GB/T14347-1993初选I类公称压力630KN的压力机。该压力机的工作尺寸为 34350mm250mm,最大闭合高度为250mm,装模调节量为63mm;前面已经凸模冲裁的总压力,所以满足零件模具要求,据此选定I类公称压力为630KN型压力机。6.5 选模柄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该模具为中小型模具,可采用摸柄固定上模.查压力机规格,模柄安装孔的尺寸为50mm,查冷冲模国家标准,可选连接式模柄,规格为B50JB/7646.3。7 7 结构详细设计结构详细设计7.1 工作单元结构由于生产批量大,冲中心孔凸模根据国家标准选用圆凸模B20X65 JB/T8057.2-1995 Cr12,冲中心孔凹模根据国家标准选用圆凹模A20X32 JB/T8057.5-1995 Cr12;冲小孔凸模根据国家标准选用圆凸模B10X65 JB/T8057.2-1995 Cr12,冲小孔凹模根据国家标准选用圆凹模A10X32 JB/T8057.5-1995 Cr12;冲缺口凹模根据国家标准选用圆凹模A20X32 JB/T8057.5-1995 Cr12;外形落料凸、凹模和冲缺口圆凸模都采用国家标准为模型制造,刃口尺寸见尺寸设计该模具用于大批量生产,故工作零件选用较好材料,凸模和凹模材料选用Cr12Mov。7.2 卸料机构设计在结构概要中已经确定采用导板兼作卸料板, 导板和导料板一体制造。7.3 定距机构设计在工序排样中,确定了用始用挡料销,在第一,二,三工位上的第一次加工用始用挡料销定位,从而来确定条料进距.后面接着的工序就可以以挡料来确定条料进距。始用挡料销选用5010JB/T7649.1 型挡料销,选用直径为8mm,长为48mm 的杆件作为挡料杆,一端以螺纹连接固定在冲缺凸模中。 357.4 导正销结构本模具工位数不多,冲压精度要求一般,所以采用一个导正销;在外形落料工序时根据GB/T7653-1994导正销采用D型导正销 19.9016 JB/T7647.4型。7.5 送料机构与出件方式本模具采用手工送料,由于工序排样图知,本模具第三工位通过落料工序实现,产品零件与条件的分离。产品由落料槽中落下,所以使用中应注意在第三工位出收集冲制好的零件。7.6 模具零件的固定由于采用正装结构,凸模一律使用凸模固定板的固定安装于上模,用螺钉固定销钉定位,凹模采用镶拼式结构 ,凹模固定板用螺钉固定于下模座。凸模固定板和垫板采用4个M14螺钉固定,2个销钉定位;由于落料冲孔凸模平面尺寸都比较小,所以用模板上的型孔配合定位.采用台肩固定,采用H7/n6过渡配合。冲小孔时导正销安装在凸模固定板上用台肩固定,落料时安装在落料凸模中。挡料杆装用螺纹固定在冲缺凸模中,始用挡料销用间隙配合装在第一,二,三工位前22.5mm处,侧压块装在第一工位处及冲缺口处用弹簧片顶住以间隙配合装在导板上。7.7 安全装置本模具采用手工送料,但工人是在模具外面操作,一般情况下,应该无安全之虑,为了使产品及废料顺利的落下,下模座的落料孔应比凹模孔作成比下模孔大的孔。 368 8 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序和工艺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序和工艺过程过程8.1 加工过程和工序 加工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能使企业的管理科学化,使企业更具应变力和竞争力。 在加工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例如毛坯的铸造、锻造和焊接;改变材料性能的热处理 1;零件的机械加工等,都属于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又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位。所谓工序是指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构成一个工序的主要特点是不改变加工对象、设备和操作者,而且工序的内容是连续完成的。8.2 拟定工艺路线的一般原则 1、先加工基准面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应首先加工出来,以便尽快为后续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准。称为 “基准先行” 。 2、划分加工阶段 加工质量要求高的表面,都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以及便于时发现毛坯缺陷等。 3、先孔后面 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零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这样就可以以平面定位加工孔,保证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而且对平面上的孔的加工带来方便。 374、主要表面的光整加工(如研磨、 珩磨、精磨等) ,应放在工艺路线 最后阶段进行,以免光整加工的表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三孔托板、固定垫板冲裁模设计含开题及15张CAD图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186583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