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8学时.ppt_第1页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8学时.ppt_第2页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8学时.ppt_第3页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8学时.ppt_第4页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8学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会计等式第二节 账户与会计科目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 明细分类账户,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 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及种类 1.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恒等式。它是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描述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2.会计等式的种类 (1)基本会计等式 组合方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对基本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基本会计等式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第二,以货币计量时,会计等式双方数额相等;,第三,资产会随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而成正方向变化。 资产会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增加 资产会

2、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减少 基本会计等式的作用 表明了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间点所拥有的资产权属关系; 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建立的理论依据。,(2)动态会计等式 组合方式: 收入-费用=利润,对动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利润的实质是实现的收入减去相关费用以后的差额。 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收入小于费用时为亏损。,第二,利润会随着收入的增减成正方向变化; 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利润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第三,利润会随着费用的增减成反方向变化。 利润随费用的增加而减少 利润随费用的减少而增加,(3)扩展(综合)会计等式 组合方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

3、益+收入,对扩展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资金两个不同侧面的扩展: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第二,等式双方是在数量增加基础上的新的相等。,负债,资产,所有者 权 益,当收入大于费用时增加的利润,收入(增加资产)与费用(减少资产)二者之差,扩展会计等式的形成过程分析 A.将两个等式合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B.由于“利润”可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将上面B中的第一个公式移项即成: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二、经济业务及其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 1.经济业务的含义 应办理会计手续、能

4、运用会计方法反映的经济活动。亦称作交易或事项。,2.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1)经济业务影响基本会计等式的类型,(2)经济业务影响扩展会计等式的类型归纳(四类) 1)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收到投资者投资100 000元,已存入银行。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100 000 +100 000,2)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用银行存款偿还欠款5 000元。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5 000 -5 000,3)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生产产品领用材料4 000元。 资

5、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4000 +4000,4)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某债权人将其原借给本企业的借款60 000元转作向企业投资。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60000 +60000,3.经济业务类型影响会计等式的规律 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至少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一个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其规律为:,4.经济业务类型不会影响会计等式平衡关系的分析结论 (1)经济业务的发生只影响会计等式一方要素发生有增有减变化,双方总额不变,等式保持平衡; (2)经济业务的发生影响会计等式双方要素发生同增或同减变化,双方总额

6、或增或减,但等式仍保持平衡。 结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三、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会计要素 1.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资金运动的具体体现; 2.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完整的反映资金运动的两种形式: 相对静止状态 显著变动过程,1)反映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 反映该状态的会计要素及其表达方式,所有者权益,主要作用:反映资金运动在某一时点上停留的状态(财务状况),2)反映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化过程 反映该状态的会计要素及其表达方式,主要作用:反映资金运动在某一时期内显著变化的过程与结果(经营成果),财务状况,

7、经营成果,作业: 假定某企业8月1日的资产为8 0000元,负债为2 0000元,所有者权益为6 0000元。本月发生收入3 0000元,发生费用2 0000元。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8月31日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并用会计等式表达出来。,题解: 资产:8000020000+30000=90000 负债:20000 所有者权益:60000+10000=70000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90000 = 20000+70000,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含义 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具体项目,销售费用,交易 性金 融资 产,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系统

8、、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 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 设置会计账户,核算经济业务的需要,(二)会计科目的级次 1.总分类科目 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 等) 是设置总账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可提供总括指标 一般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统一规定,注意:企业会计制度与基础会计教材对会计科目的不同分类方法 利润类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 收入类与费用类的一部分合并为损益类; 费用类的一部分独立为成本类。, 基础会计教材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2.明细分类科目 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作详细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沿海公司” 等)

9、是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可提供详细指标 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应收账款 沿海公司 鸿运公司,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80 000元,二、账户 (一)账户的含义 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 设置依据:根据会计科目设置; 基本特征:具有一定格式; 主要作用:分类、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 重要地位: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专门格式,用以分类、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依据 (账户名称),专门格式,经济业务,发生时间,记账依据,增减变动,余额,账户的设置原则 必须结合会计

10、要素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要素内容 既要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应简明适用,称谓规范,(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1.账户基本结构的含义 账户的全部结构中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结构。,2.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形账户,3.会计账户能够提供的金额指标,(二)账户的设置 根据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设置,销售费用,三、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一)相互联系 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账户名称,反映的经济内容(会计要素)相同。会计科目规定了核算的内容及方法;会计

11、账户则可用以具体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 (二)相互区别 外表形式不同:会计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格式,会计科目则没有。 发挥作用不同:会计账户则是用来具体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手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形成的项目(标志)。,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一、复式记账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 (一)基本含义 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二)基本特征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 1.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所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需要全面、系统的反映。 3.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在起码两个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4.

12、可以对一定时期会计账户的记录进行综合试算,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与否。,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理论依据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起码会引起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体现了如下规律: 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二)基本原则 1. 以反映资金运动内在规律的会计等式为记账基础。,2.对每项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等额记录。,3.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复式记账,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账户之间会形成如下两个方面的自动平衡关系:,理解“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 必须平衡”应注意的

13、问题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不同会计期间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部分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平衡”绝非指单个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的相等关系。在某一个账户中,其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之间一般不会存在平衡关系。,三、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演进 1.产生大约在12- 13世纪起源于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意大利,总结于14世纪末,并逐渐流传于全世界。 2.演进借、贷二字最初只表示“借主”与“贷主” 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增减变化,随着会计记录业务内容的丰富,逐渐演

14、变为单纯表示各种财产物资增减变化的记账符号。,(二)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记账方法。 作为记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记账符号,用来表示“增加”或“减少”。 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三)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1.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 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账户中的登记方向。 借方(左方) 贷方(右方) 符号含义:表示增减,但对于六类性质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含义。,2.账户结构 基本含义: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 (1)资产、费用类账户结构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费用类账户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费用类账户没有期

15、末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 利润类账户结构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收入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收入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3)资产负债类双重性质账户结构 双重性质账户:在一个账户中既核算资产类会计要素内容,又核算负债类会计要素内容的账户。,3.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 账户登记方向。 借贷必相等 账户登记金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4.会计分录与账户对应关系 (1)会计分录的含义 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前预先确定的 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2)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

16、方法 【例1】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800 000元存入银行。,(3)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4)会计分录的种类 简单会计分录由两个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 复合(复杂)会计分录由两个以上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例2】公司购材料货款30 000元。其中20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尚欠供货企业10 000元。,会计分录: 借: 原材料 30 000(购入材料总额) 贷:银行存款 20 000(已支付货款) 贷:应付账款 10 000(尚未支付款),(5)复合会计分录的分解 【例3】公司购材料货款30 000元。其中20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尚欠供货企业10 000元。,5.试

17、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 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技术方法。,库存现金,(2) 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发生额平衡法 发生额即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所登记的增加额和减少额。 平衡公式:,库存现金,平衡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平衡依据一定时期内全部账户发生额合计。 以上部分经济业务的账户登记如下:,平衡方法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余额平衡法 平衡公式:,平衡原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 账户及其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18、的设置 (一)总分类账户 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仅以货币计量单位登记,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 (二)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除以货币计量单位登记外,必要时还要采用实物计量单位等。,二、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一)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总账对其所属明细账起统驭作用;明细账则对其所隶属的总账起辅助作用。 相互配合的关系。核算内容相同,它们提供的核算资料相互补充。,(二)平行登记的含义 经济业务发生后,既在有关的总账账户进行登记,又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的做法。,(三)平行登记的要点 登记的内容相同 登记的方向一致 登记的金额相等,(四)平行登记举例: 【例】公司从利民材料厂购入甲、乙、丙三种材料,各为12 000元(40吨)、40 000元(100件)、10 000元(20箱)。货款62 000元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甲材料 12 000 原材料乙材料 40 000 原材料丙材料 10 000 贷:应付账款利民材料厂 62 000 注意会计分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