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和探究性问题..ppt_第1页
开发性和探究性问题..ppt_第2页
开发性和探究性问题..ppt_第3页
开发性和探究性问题..ppt_第4页
开发性和探究性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发性和探究性问题,专题复习,地理实验设计 示例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温室效应”现象。写出实验用材、步骤和实验结论。,实验用材: 1.5升或更大的空矿泉水瓶(1个)、 温度计(2支)、土壤(一些)、玻璃盘(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实验步骤: (1)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微型温室”; (2)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度计插进去 (3) 将“微型温室”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热能的光源)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置在没有“微型温室”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

2、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在塑料合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据此材料回答:,1.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 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2.该实验模拟在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 3.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A. B. C. D.,D,B,A,图甲、图乙是一个海

3、水淡化的装置,由一个透明的倒置的漏斗和一个底盘组成(图甲)。首先将海水导入底盘内,然后将漏斗倒扣在底盘上,太阳光透过漏斗来加速内部的海水蒸发,而淡化的水蒸气则会在漏斗壁上凝结成水滴,并顺势流到漏斗四周的凹槽中储存起来。等储存了适量的水之后,把漏斗倒过来,将净化过的海水直接倒入容器即可(图乙)。据此回答:,1该海水淡化装置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原理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C温室效应和热力环流原理 D海水运动的规律 2关于该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漏斗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但它的保温作用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B海水蒸发,水汽上

4、升遇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槽 C海水蒸发的热量来自于地面上水汽凝结释放的热能 D该装置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C,B,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 模拟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利用模拟土坡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实验,以证明流水的侵蚀和沉积地形的形成及沉积物分布的特征。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实验用材: 自来水或河水,水桶、水管或小型水泵,颗粒大小不等的砂土,实验步骤: 将砂土铺在土坡上,在土坡上方用水流浇注; 沿某方向浇注水流,观察坡面地形的变化; 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水流,观察坡面地形的变化;观

5、察并记录坡脚平地上的沉积物分布的特征及沉积地形的形成,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证明,沿某一方向不断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地形,且沟谷不断加深;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水流则沟壑纵横,坡面破碎在坡脚平地上沿水流方向可形成冲积扇地形或冲积扇平原;沉积物沿水流方向,颗粒由大到水按顺序分布。,地理技能探究 示例进行空间定位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地理素养之一。假没某人位于中纬度的某地,这里能知道东、南、西、北方向,但不知道该地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请你运用地理常识和地理技能,帮助判断其位于哪个半球。(请提出两种判断方案并简要说明)。,(1)通过观察天体方位判断: A观察正午太阳位置,若位于南方,则当地位于北半

6、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 B夜间若能够观察到北极星,则当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2)利用地转偏向现象判断:观察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若向右偏转则当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3)通过观察自然地理景观判断:树干南方一侧枝叶茂密;冬季南方一侧积雪较早融化、大树南方一侧地衣苔藓较少当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地理作图技能: 1、画等高线或画地形剖面图; 2、画光照图(侧视和极点俯视图); 3、画地理要素基本原理图(大气环流、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沃克环流); 4、画地理要素增长图(人口数量、工农业产值、三大产业); 5、读地理要素三维图或依据相关

7、数据找点; 6、依据相关信息设计不同图例在中国政区空白图确定某个地理事物的具体位置。 7、海洋地理中海岸带和海洋权益不同区域分布示意图。,深圳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阳光不能进入房内。,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低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地理资料收集 示例(2006年上海卷45题)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课题,一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二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请你在上述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 请在括号

8、内打“”选择课题: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 )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 ) 内容:_; 途径:_。,分析收集资料目的要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主题服务?就示例而言,一定要针对研究主题,注意资料的充分性、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找出搜集资料的途径。,参考答案 “生物多样性”课题举例: 内容:植物(或水生生物、鸟类等)的类型、数量、鸟的种类、数量及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 途径:观察(或文献查阅); “旅游观光”课题举例: 内容:游客数量(或游客构成等)的时问变化、游客数量与湿地生态变化的关系。 途径:观察(或问卷调查)。,地理资料收集途径: 实验观察; 实地考察、问

9、卷调查; 资料查阅(查阅文献、互联网、咨询专家)。,地理问题设计,示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设计相关问题 材料: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 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通常设计的问题: (1)材料一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问题设计的思路。,材料: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 请围绕“营造绿

10、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主题设计讨论议题。,阅读下列图文材料,设计相关问题。,可行。 应首先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维护费用大;易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等。,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不同季节有差异(如右图所示)。你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_。,14:0016:00城郊间的气温差异夏季大于冬季(或者:除14:0016:00外其它时间城郊间的气温差异夏季小于冬季),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评述,(1)地理原理分析与地理过程描述。,(2)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评述。,(3)对某一领域(自然过程、经济活动、国土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治

11、理等)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逐层分析法: 把握逻辑关系,层层深入推出结论 案例:海洋上什么时候出行比较安全? 比较分析法: 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事物,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现象、结果和本质的差异。需注重对因子作用的强度和时空上分析比较 案例: 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归类分析法: 对复杂地理事物与现象归类深化。 案例: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归类。,建模分析法: 构建答案模型,追求答案的“标准化”。 案例1:灾害成因通常从“天”、“地”、“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 案例2:自然灾害的防御;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案例3: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 主要分布区-形成原因-产生危害 -治

12、理措施-治理意义 分布:从题目中挖掘信息正确定位; 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改善人地状况、调整产业结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 治理意义:从可持续发展内涵角度回答,分析 问题分析的要求: 全面思考、综合分析: 原因(自然、人为);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生态、经济、社会); 经济发展要素(总量、构成)。,坚持用两分法: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坚持从整体角度分析: 对地理事物发生地本身的影响; 对相邻地区或发生关系地区乃至全球的影响。,示例2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火暴,轿车正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私人汽车的迅猛增长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

13、大关注,公众对此也有很大争议,某网站正在就“私人汽车迅猛增长的利与弊”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如果你也参与其中,请就该主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参考答案 利:能促进相关工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弊: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 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 加剧石油能源的供需矛盾 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占地多。,(3)对某一领域(自然过程、经济活动、国土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等)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分析该题的解答策略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多端思维和系统联系的方法;表述条理清楚、合乎逻辑。,示例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江苏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

14、、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参考答案 农业:利用水热和水土组合协调的优越自然条件,发展季风水田农业,保证粮食供给;利用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人口密集和城市化进程快,不断加大的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商品性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防治土壤侵蚀和污染,严格控制耕地数量。 工矿业:利用经济实力、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劳动力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创新型的高技术工业,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田湾核电和沿海风能等新开发的能源继续做大、做强传统的支柱工业,实施清洁生产,严把“节能减排”关,防治三废污染; 交通:利

15、用密集的高速公路、过江大桥和江海联运以及地处“第二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交通区位优势,带动苏中、苏北经挤的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交通线路设施和运量; 旅游:利用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无锡太湖、沿海风光、苏州园林、南京六朝古都、徐州汉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保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环境,地理课题研究,研究课题的确立,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定,(1)研究课题的确立: 示例下面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材料,请你和他们一起确定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本身的条件,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飞

16、速发展,原有的许多竞争优势将逐渐消失,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分析做此类题目时,一、注意选题与材料具有相关性,从材料中提炼问题;二、所选课题要有现实意义、有探究价值、有一定深度;三、善于从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中寻找相近的观点。示例的材料主要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产业高成本的问题,因此研究主题应包含“产业高成本”这一关键词,其内容可以是原因探讨,也可以是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高成本时代形成的原因或珠江三

17、角洲地区应对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对策,(2)研究方法的选择 示例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来源地之一。我国2001年加入WTO,当年南方某地榨油厂就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该省(区)大豆却大量积压在农村。 (1)请根据下表分析这个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 (2)如果你所在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以该省(区)“大豆的出路”为题进行研究,应主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试简述理由。,分析课题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如调查法、资料研究、小组合作法、比较法、实验法等。示例中的材料主要是中、美大豆生产成本的对比,因此比较研究是其最佳方法,通过比较找出东北大豆问题所在,进而“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