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II).ppt_第1页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II).ppt_第2页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II).ppt_第3页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II).ppt_第4页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II).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描述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规定翻译研究”(pr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目标语中心翻译研究”(target-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多元系统研究” (polysystem approach)或“系统研究”(systemic perspective) “操纵”(manipulation),规定性翻译研究其显著特点是定出一个规范(norm),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timeless),不分工作对象,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2、 environment),在他们的翻译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规范性翻译理论根源在于把翻译看作一种纯粹的语言艺术,用一些超越时间的语言规则来加以考察。(As a language art, translation has often been consider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imeless linguistic rules (which has led to a normative tendency in the theory)M. Tymoczko) 描写性翻译研究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候,把翻译放在时代之中去研究,是把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

3、济、文化之中去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when they attend to process, product, and functionset translation practices in time and, thus by extension, in politics, ideology, economics, culture. M. Tymoczko )。把翻译语境化(to contexualize translation),也就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是什么因素促使译者选中了这篇著作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

4、是描写派学者经常自问自答的两个最常见的问题。,从规定性到描写性是翻译研究思路发生的从“怎么译”到“为什么译”的重大转折,翻译学因此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描写性翻译研究与规定性翻译研究的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从假设或理论模式出发还是从客观的翻译现象出发; 2)以指导实践为目的还是以纯理论建设为目的; 3)以源语为中心还是以目的语为中心; 4)理想化地、静止地还是历史地看待研究对象和理论本身。 文化学派主要探讨译文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以及译文对译入语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文化规范所产生的影响。近年来该学派更加重视考察翻译与政治、历史、经济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描述研究”、“目标语中

5、心研究”、“多元系统研究”、“系统研究”以及“操纵学派”这一系列的名称,正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该学派各学者的研究特征。 文化学派的学者们把文学看作一个复杂的动态综合体,相信理论模型和实际个案研究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作用,对文学翻译进行以译入语为中心的描述性、功能性和系统的研究,对控制翻译产生和接受的规范和约束机制、翻译和其他类型文本生成之间的关系、翻译在特定文学当中的地位和功能以及翻译对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所起的作用感兴趣。该学派的共同特征就是: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 文化学派的核心研究范式是“描写系统操纵范式”。,文化学派的发展

6、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 霍尔姆斯于1972年在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中划分了翻译研究的范畴,其中纯理论范畴下的描述研究和理论研究分支成为该学派研究遵循的方向。 霍尔姆斯(James Holmes )、列维(Jiri Levy)、波波维奇(Anton Popovic)、米科(Frantisek Miko) 第二阶段即所谓“形式主义阶段”; 埃文一佐哈多元系统理论,图里实证研究,朗贝尔大型翻译史研究,勒菲弗尔对哲学科学的关注,霍尔姆斯跨越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探讨。 三次重要的会议

7、(基于多元系统理论的描述性研究): 1976年的卢汶会议 1978年的特拉维夫会议 1978年的安特卫普会议,第三阶段(鼎盛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 巴斯奈特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赫曼斯文学操纵(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勒菲弗尔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Fame) 1989年朗贝尔和图里创办杂志Target。 第四阶段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 勒菲弗尔、苏珊-巴斯奈特,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

8、tion,History and Culture)、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新发展趋势翻译研究已从形式主义阶段走出,应该考虑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翻译像其他各种“改写”一样,创造出他者文本的新形象。,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 原籍美国,长期任教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学系,从事比较文学和翻译理论研究。其论文“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1972)对于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

9、科的名称、性质、研究领域、问题设置以及学科范围等提出了创建性的意见,被公认为翻译研究学派的奠基之作。 这篇论文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是它的清晰的翻译学的学科意识,其次是它对未来翻译学学科内容以图示的形式所作的详细的描述与展望。,霍尔姆斯讨论了“translatology”(翻译学)、“the theory of translating”或“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science of translation”或“translation science”(翻译科学)等术语,并指出其各自的局限。最后他认为“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

10、学)是所有术语中最适合作为学科名称的。 霍尔姆斯又讨论了翻译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他首先确定翻译学是一门实证学科,认为翻译学应该分为纯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而纯翻译研究有两个主要目标:“(1)描述我们经验世界中出现的与翻译和翻译作品有关的现象;(2)建立普遍原则,以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他进而指出:“纯翻译研究当中与这两个目标相关的两个分支可以被命名为描述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DTS),或翻译描述(translation description,TD)和理论翻译研究(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ThTS

11、)或翻译理论(translation theory,TTh)。”,翻译学 1. 纯理论翻译研究 1) 描述翻译学/翻译描述 面向产品的研究 面向功能的研究 面向过程的研究 2) 理论翻译研究/翻译理论 特定媒介理论 特定区域理论 特定层次理论 特定文类(或语类的)理论 特定时代理论 特定问题理论 2. 应用翻译研究 1) 译员培训 2) 翻译辅助工具 3) 翻译批评,描述翻译研究包括: 产品导向的描述翻译研究(product-oriented DTS)探讨已经存在的翻译作品。它可以对单个的原语文本目的语文本配对进行描述或分析,也可以对同一个原语文本的一个或多个目的语文本展开比较分析。这些小规模

12、的研究可以累积成为更大规模的翻译研究,探讨某一特定时期、某种语言或某种文本类型的翻译。大规模的研究可以是历时性的(顺着时间的发展),也可以是共时性的(某一特定的时间点火时间段)。 功能导向的描述翻译研究(function-oriented DTS)指的是“在接受语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描述翻译的功能:这是对背景而不是对文本的一个研究”。可以探讨的问题包括哪些书籍在何时何地被翻译,产生了何种影响。这一领域,霍尔姆斯称之为“社会翻译研究”,今天更多地 称之为“文化导向的翻译研究”(cultural studies-oriented DTS)。 过程导向的描述翻译研究(process-oriented

13、DTS)和翻译的心理学有关,它主要致力于挖掘译者大脑中所发生的事情。虽然后来有些研究者在朗声思维(think-aloud protocols,译者在翻译时将他们的翻译过程叙述出来,研究者对译者的叙述进行录音)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但这一领域至今仍然缺乏系统的分析。,理论翻译研究包括: 翻译媒介研究(medium-restricted theories)又可根据翻译是由机器还是由人工来进行而细分。由机器进行的翻译又可分为机器翻译和机助翻译;人工翻译又可分为书面翻译或是口头翻译,口头翻译又可分为同声传译或连续传译。 翻译语对研究(area-restricted theories)仅限于特定的一些语言或

14、语言集合和/或文化。霍尔姆斯认为语言限制性的理论和比较语言学以及文本学有着紧密度联系。 翻译层级研究(rank-restricted theories)是限于单词或句子的某一个特定层次,(通常)是单词或句子的语言学理论。霍尔姆斯撰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出现了篇章语言学,也即篇章层次的分析。 文本类型翻译研究(text-typed restricted theories)考察特定的话语或文体类型,例如:文学文本、商业文本和技术文本的翻译等。文本类型方法风行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最重要的研究者是莱斯和弗米尔。 翻译时期研究(time-restricted theories)指的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时间

15、/时期的翻译理论。翻译史即属于此类。 具体翻译问题研究(problem-restricted theories)可以指某些很具体的问题,例如,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等值”;也可以指一些更大的问题,如翻译语言是否存在普遍性等。,应用翻译研究包括: 译员培训(translator training):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测试技巧、课程设计等; 翻译辅助工具(translation aids): 词典、语法、信息技术(翻译软件、在线数据库、互联网的使用)等; 翻译批评(translation criticism):修订、译作评价、评论,包括对学生的翻译练习进行评分,也包括对

16、公开出版的译本展开评论。,伊塔玛埃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 以色列当代著名文学及翻译理论家,他的多元系统论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起到了理论奠基作用。佐哈与图里也被人称为翻译研究的特拉维夫学派,因为他们两人都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任教。他接过霍氏有关描述研究的话语,指出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一种是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另一种是规定性研究(prescriptive research),而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就属于前者。这样,他就把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研究明确区分了开来。,“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The Position o

17、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是1976年埃文佐哈在标志文化学派成立的卢汶会议上提交的论文。在文中他具体分析了翻译文学与本土创作文学的关系,认为翻译文学是文学多元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提出翻译文学在国别文学体系中处于中心或边缘地位的三种条件,在学界影响深远。 他认为,翻译文学的地位处于中心还是边缘位置,是创新的(主要的)还是保守的(次要的),是由译语文学多元系统的特征所决定的。他认为在三种情形之下,翻译文学在译语文学多元系统中会处于中心地位,作为创新力量,为文学形式库提供新的内容。这三种情况如下:,1)当“年轻

18、的”文学处于起步阶段时,一开始会向“成熟的”文学学习现成的模式。 2)当某个文学作品处于“边缘”或“弱势”时,会引进本身所欠缺的文学形式。这种情形一般会出现在一个被大国文化所主宰的小国家里。埃文佐哈认为“在这种情形下,所有类型的边缘文学作品都是由翻译文学组成的。”这种情形在不同的层面上发生。例如,在近代西班牙较小的地区,如加利西亚省(Galicia )就从占据主导地位的西班牙的主流语言卡斯蒂利亚语(Castilian)引进了许多翻译作品,而西班牙本身则从英语世界引进了大量经典和非经典的文学作品。 3)当一个国家的文学史上出现重要的转折点,公认的文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或出现文学真空,没有处于

19、主导地位的文学类型时,外来模式就很容易取得主导地位。,他认为,除这三种情形之外,翻译文学一般在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位置,形成一种次要的文学形式。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所模仿的是译语文学中的主导类型早已确立的传统规范,并不成为文学创新的力量。他强调,假定翻译文学可能处于中心或边缘位置,并不意味着整个系统都处于这一位置。作为一个系统,翻译文学自己本身也是有层次的,当一部分翻译文学可能取得中心位置的时候,其余的翻译文学仍处于相当边缘的地位。,佐哈认为,翻译文学的地位的变化会带来翻译规范、翻译作为和翻译政策的变化。当翻译取得中心地位的时候,翻译行为是创新的重要力量,译者在这种情形下很乐意打破本国的传统。在这

20、一条件之下,翻译接近原文,成为充分翻译的可能性就比其他情况下更大,也就更有可能出现我们所说的“异化”翻译。与此相反,当翻译文学占据边缘地位的时候,译者多倾向于模仿文学系统中业已存在的模式,也就更有可能出现我们所说的“归化”翻译。在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下,“归化”和“异化”是一对描述性概念,由特定历史文化条件决定,并不存在高下正误之分。,与多数传统翻译研究不同,多元系统理论的方法论不是规定性的,而是以文学的系统概念为基础进行的描述性研究,不是给下一次翻译提供指导原则或是对现存翻译进行批判,而是将翻译文本接受为既成事实,探讨造成其特定本质的不同因素。这种研究方法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 作为

21、一种理论模式,多元系统理论可以为翻译文学的研究提供框架。它简单而清晰,是一种很吸引人的认知工具;它又足够灵活,富有包容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形和事例。 关于我们如何书写文学史,如何描述过去和现在的形成力量,它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再思考。,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 特拉维夫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建立在多元系统论之上的描述性研究有几种,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图里的描述性研究。图里的主要著作有翻译理论探索(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和描述翻译学及其外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等。他

22、把霍尔姆斯在“翻译学的名与实”一文中勾画出来的翻译学研究范畴图示进行改造,重新划分,从而使翻译学的学科范畴、研究分支更加清晰。,图里论述了描述性研究体系的理论基础。他首先阐述了实证科学的特点,论证了翻译研究属于实证科学,进而考察了翻译学科未能建立起其描述性分支的原因,认为这与整个翻译学科偏重实际应用的导向有关。对此,作者提出了描述翻译研究(DTS)分支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一系列原则和指导意见。,图里探讨了作为实证研究的翻译研究的对象,认为,任何翻译研究都应该从翻译文本本身这一可观测到的事实出发,由此再继续对未观测到的事实进行重构。而翻译文本仅仅是目的语系统中的事实,与源语系统基本无涉。这是DT

23、S的基本立足点,这也就与过去以过程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的翻译研究形成了本质的区别。,图里认为DTS研究过程应遵循以下顺序:首先选取那些目的语文化是“翻译”的目的语文本,但不涉及它们对应的原文文本,只研究它们作为目的语文本在“归宿”系统中的接收情况;第二步是描述这些文本,通过这些文本的组成元素所构成的翻译现象,研究这些文本以及它们在源语系统或原文中的对应者,发现解决翻译问题的方法;然后,辨认和描述每一对研究对象的关系,着重发现其中出现的变化和转换;最后通过思考翻译对等的功能关系概念,着手将这些关系应用到整体的翻译概念当中。,图里认为,只有在翻译本质概念被确定以后,才有可能重构翻译过程所涉及的考虑

24、和决定过程,以及翻译者实际接受的制约。在建立这种重构的时候,要面对目的语和源语文本及其系统中各种相互斗争的模式和规范,因为是它们确立了所谓的“问题”和“解决方式”,以及“翻译关系”,而且,它们还最终确立了“问题解决方式”的文本体现。图里分别对翻译现象及其可接受性、翻译问题和解决方式、翻译关系和翻译概念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 原籍比利时,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翻译和比较文学教授,是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诗歌翻译:七大策略与一大蓝图(Translating Poetry:Seven Strategies and a B

25、lueprint)与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等,另有与苏珊巴斯奈特合编的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合著论文集文化建构一文学翻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以及他的三因素论成为文化转向后的西方翻译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柱。,勒菲弗尔对意识形态因素进行了更为透彻的分析。他提出“折射” (reflection)与“

26、改写” (rewriting)观点,强调“意识形态” (ideology)、“赞助人” (patronage)、“诗学”或称“文学观念” (poetics) 三因素对翻译的操纵,他的描述研究的方式是将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背景中,深入探讨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的各个层面。,“折射”即是文学作品针对不同读者所进行的改编,其意图是对读者阅读这部作品的方式产生影响。翻译是明显的改编形式,不太明显的改编形式则包括批评、评论、历史传记、文选中的作品集、戏剧的演出等。,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 翻译研究派(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英国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27、 Warwick)英国和比较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其主要著述有翻译研究、比较文学导论以及与勒菲弗尔合编、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等。她的专著翻译研究于1980年推出第一版后,又于1991年和2002年先后推出第二版和第三版,对西方翻译研究向文化转向起到了及时总结、积极引导的作用。她从宏观的角度勾勒出了翻译学研究的四大研究领域:译学史、译语文化中的翻译研究、翻译与语言学研究以及翻译与诗学研究。,巴斯奈特的研究范围及其广泛,包括比较文学、妇女文学、女权主义批判、戏剧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文化研究,并有大量译作问世。她对翻译的性质、功能、译者地位、翻译与文化及亚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全新的

28、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在其代表作翻译研究中,她从翻译基本问题,翻译史和文学翻译的特殊问题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翻译观。她认为,翻译研究就是要“探索一个能将文体学、文学史、语言学、符号学与美学联系起来的全新的领域”,其目的是“要形成一种能用来指导翻译的综合性理论。” 她认为翻译有四类功能:1)促进文学发展,翻译史即文学发展史的组成部分;2)影响译入文化对外来文化规范的接受和吸收;3)促进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4)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整个文学翻译,如诗歌、戏剧、影视翻译和史学规范的形成。,巴斯奈特强调译者的主导地位,尤其推崇加拿大女权主义学者和巴西后殖民主义学者对翻译的贡献。受加拿大女权主义翻译研究的启

29、发,她认为传统的二元翻译理论把原文和译文分作两极,就像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关系一样,原文是男性的,主导的,译文是女性的,从属的。她主张翻译应是双性的,否认译文和译者的从属地位。在确定译文主导地位方面,巴斯奈特比其他翻译研究学者又往前跨了一大步。,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 是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荷兰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编写了具有创始意义的论文集文学操纵:文学翻译研究(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tary Translation),重要著作还有系统中

30、的翻译:描写和系统理论解说(Translation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该书对于文化学派的系统理论基础和描写性研究范式进行了系统的评介和解说。,在文学操纵:文学翻译研究一书的序中,他指出,有些学者正在其他方向寻求翻译研究的新进展,最突出的是通过心理学和语言学,但他认为他们的结果并不令鼓舞。这是因为受人类技术发展的限制,心理学对翻译过程中最核心的“黑匣子”部分实际无能为力;而语言学虽然对翻译研究有益,但由于它的视野太过局限,无法处理文学作品中的多种复杂性,因此总体上不适用于文学翻译研究。

31、赫曼斯对文化学派研究进行了概括:“简单说来,他们都将文学看作是复杂的、动态的系统;都认同描述性的、以译文为中心的、功能性以及系统性的文学翻译研究方法;都对控制翻译产生和接受过程的规范和约束机制感兴趣,对翻译和其他类型的文本加工之间的关系感兴趣,对翻译作品在特定文学和文学间互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兴趣”。文化学派的研究“不是给下一次翻译提供指导原则或是对现存翻译进行评判,而是将翻译文本接受为既成事实,尝试确定造成其特定本质的不同因素”。,6、解构学派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的批判理论,它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旨

32、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 翻译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解构主义理论被引入了译学研究。它强调消解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这些都给当代翻译研究开拓了新视野。,一些解构主义理论家,如德里达、德曼等,从探索语言本质的角度来谈翻译,并借助对翻译问题的探讨阐明其哲学思想,他们并不提及具体的翻译原则或方法。 另外一些学者则运用解构的方法探讨了翻译中的具体问题,如韦努蒂。他运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展现了原文或译文的不连贯状态,以及译者如何卷入文化生产中,并借此创建了对文本背后权力关系的批判分析。他在重新认识翻译中的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自己的异化翻译策略。 还有些

33、学者借助解构的研究探讨翻译中的政治权力问题或性别问题,在解构主义影响下逐渐发展了后殖民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如尼南贾纳以解构的方法揭示殖民统治与传统翻译“忠实再现”观念之间的关系殖民话语方式建立在现代与原始、西方与非西方、文明与野蛮、文化与自然的一系列对立之上,它们通过翻译被“自然化”、“非历史化”,从而构建了殖民主体,翻译因此沦为殖民化的工具。,瓦尔特本雅明(Waiter Benjamin,1892-1940) 20世纪前半期德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艺评论家。他出身于富有的犹太人家庭,早年攻读哲学,1920年后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1933年纳粹上台,本雅明离开德国,定居

34、巴黎。法国沦陷后,他在逃往美国途中自杀。本雅明的思想根植于犹太教神学传统,并受马克思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思潮影响,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文风。译者的任务一文原是1923年本雅明为所译的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巴黎塑像(Tableaux Parisiens)写的序,文中的独特见解蕴涵着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萌芽,经德曼和德里达的阐释,被奉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要奠基性文献。,本雅明从根本上质疑传统的翻译思想,认为译文和原文本无“忠实”可言,译作不是去复制或传递原作的意义,而是与原作的一种和谐。是对原作语言的补充。他的这种观点消解了传统译论中译作与原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打破了原文的权威地

35、位,将译作从次等、屈从的处境中解放出来。译者的任务中许多独特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人们对传统译论中忠实原则的盲目追求,如将译作喻为原作的“来世”、将源语和译语比作“纯语言”花瓶的碎片等等。本雅明的这些见解对后来20世纪后期兴起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雅克德里达(JJacques Derrida,1930-2004) 法国哲学家,在阿尔及利亚出生,曾在法国、美国求学,生前长期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被称为“解构主义之父”,其思想是后现代思潮重要的理论源泉,其哲学理论对哲学、文学、语言学、法学、建筑学等均有深远影响,主要代表作有文字语言学(1967)、声音与现象(1967)、写作与

36、差异(1967)、散播等。巴别塔之旅一文发表于1980年,对“翻译”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解构,内容涉及翻译的考古、政治以及法律。,德里达在巴别塔之旅一文中首先从语言的起源和分散说起,以专有名称“Babel”开始,追问我们是否真的懂得自己谈论的东西。然后,他用哲学词典的注释和圣经故事证明“Babel”不仅代表着语言的多样性,而且代表着建构或完整的不可能性,传说中未建成的巴别塔工程也成为了混乱、尤其是语言混乱的象征。他认为,当上帝变乱其语言时,就已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解的悖论:“上帝把翻译工作强加于人类,同时又禁止人类翻译。”这一悖论不仅昭示了翻译的必要性,同时也意味着翻译在绝对意义上的不可能性

37、。他围绕巴别塔谈论翻译的性质和任务,体现了深刻的解构思想。显然,在德里达的眼中上帝就是一位伟大的解构者,而巴别塔的解构就是批判和解放。,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美籍意大利学者,也是美国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积极创导者。他通过对西方翻译史的研究,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倾向,并提出了其解构主义的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他的观点主要在他的专著译者的隐身(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1995)和他主编的一本解构主义翻译论文集对翻译的再思考(Rethinking Translaio

38、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 1992)及其近著不光彩的翻译(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1998)。,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要“求同”,而是要“存异”。译者的隐身用批判的观点,彻底考察了从17世纪到当代的西方翻译,揭示了“通顺的翻译”策略一直在西方翻译史上占主导地位,其根本原因是要以西方的意识形态为标准,在英语中形成一种外国文学的规范。因此韦努蒂认为,以往的翻译传统,是以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来塑造外国文本的。其提倡的翻译原则就是“通顺的

39、翻译”和“归化”的翻译。韦努蒂对这种翻译原则提出了质疑。他提出了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其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差异。这也是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7、后殖民翻译理论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二战”后,历史学家将取得民族独立的殖民地国家称为后殖民国家(post-colonial state)。“后殖民主义”一词关注的是殖民者或帝国主义离去之后的民族文化。 后殖民理论最主要的理论依据生成于以反叛、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和文学批评话语为特征的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潮致力于反抗存在的霸权(he

40、gemony)。这种颠覆霸权的话语给那些长期被“边缘化”的人们重新书写自己历史的力量。 后殖民研究被认为是文化理论研究中跨学科研究的一部分,利用人类学、社会学、性别研究、文学批评、政治科学和哲学理论来探究纷繁的世界文化的研究。研究的是所有文化、社会、国家和民族与其他文化的权力关系:研究征服者文化如何使被征服文化屈从于自己的意愿;研究被征服文化如何应对、适应、抵抗和克服这种压制。 “后殖民”指的是20世纪后期对政治与权力关系的认识。,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 种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文化相对论(Cultural Relativism) 后殖民主义(Postco

41、lonialism ) 新殖民主义(Neocolonialism ),传统的翻译理论,考察的都是微观的语言层面上的、文本之内的问题,“忠实”、“准确”、“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问题,这使得传统译论一直囿于语言和文本的框框之内。于80年代开始的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正是建立在对这种传统译论的反思之上的。实现了文化转向后的翻译研究跳出了单纯语言转换的层面。例如,Steiner、Even-Zohar、Toury、Lefevere、Vermere、Manttari。这些研究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之后其影响越来越大,大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翻译与后殖民理论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或许能在后殖民理论的历史使命中找到答案:在漫长的殖民统治过程中,殖民话语逐渐为被殖民者所认同,从而产生了集体自卑情结。因此,后殖民理论的历史使命就是解除殖民化,尤指解除殖民化状态下的集体自卑情结的渐进过程。后殖民理论者的任务就是通过文本的历史追溯,揭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