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栏目链接,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 _ ”问题,导致了积贫、_ ,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范仲淹“_”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 _ ”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 4_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革新。,一、背景,三冗,积弱,庆历新政,三不足,宋神宗,栏目链接,二、主要内容:核心是富国强兵,二、主要内容:核心是富国强兵,政府,兑役钱,兼并,政府收入,栏目链接,军队,保甲法,战斗力,科举制度,恩荫,栏目链接,1局限。 (1)王安石变法

2、损害了_、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2)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扩大税源,要“取诸民”。然而执行不善,引起民间的不满,成为_攻击新法的借口。 2结果:_死后,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起用_等,逐步废除了全部新法,变法派成员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_”。,三、新法的局限与变质,大官僚,反对派,宋神宗,司马光,元祐更化,栏目链接,3变质:宋哲宗亲政,逐步恢复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新旧两派斗争激烈。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行聚敛之实,王安石变法原有的精神已经完全改变。,栏目链接,温馨提示:改革的实质就是政治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因此也必然遇到阻力。改革要想成功,除了需要变革的决心

3、勇气外,还需要统治者的支持、措施的配套、用人恰当等。总体来看王安石变法是失败的,但不能因此否定变法。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评价时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栏目链接,栏目链接,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评价,(一)失败原因。 1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的既得利益,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2用人不当和执行不力,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现象,引起民间不满。 3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4宋神宗迫于压力动摇妥协,他去世后反对派最终废除新法。,栏目链接,(二)评价。 1变法的进步意义:(1)促进了经济发展,打击了豪强地主,增加了政府收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积贫

4、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变。(2)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变法的不足:(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2)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栏目链接,二、试分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我们可以从这两次改革中得到什么认识,(一)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2.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3.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二)不同点:1.背景

5、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2.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3.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栏目链接,(三)认识: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而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改革要最大限度

6、地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栏目链接,栏目链接,例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命题视角一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评价,栏目链接,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作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

7、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栏目链接,(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材料一、材料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栏目链接,解析:第(1)问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经济措施即可。第(2)问应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材料二中“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

8、治代表”可判断用的都是阶级分析法、辩证法。第(3)问要通过对第(1)、(2)问的总结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答案:(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2)方法: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问题。,栏目链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归纳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对变法的评价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在学习中应重点掌握。本题还启发我们对于任何历史现象的评价都要依据当时时代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进行正确评价。,栏目链接,例2(20

9、13山东文综)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命题视角二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栏目链接,(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栏目链接,解析: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第二问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