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力】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训练(十二) .doc
新动力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训练(打包15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6页)
编号:9317744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5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8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新动力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训练(打包15套)
动力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课后
限时
训练
打包
15
- 资源描述:
-
新动力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训练(打包15套),新动力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后限时训练(打包15套),动力,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后,限时,训练,打包,15
- 内容简介:
-
课后限时训练(十二)(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4怀化二模)1947年7月,美国政策研究室主任乔治凯南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人们一旦加以信仰,它就永远不可能被彻底取消。但是,西方可以把它遏制在已经着了迷的国家领土之内。”为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a发表“铁幕”演说b推行马歇尔计划c炮制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约组织【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47年7月”判断,“铁幕”演说的时间是1946年,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在此时期内推行的是“冷战”政策,以此来遏制共产主义,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出台于1947年3月,c项错误;北约成立于1949年,d项错误。【答案】b2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承认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并不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美国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由于()a自身实力的削弱 b“冷战”对抗的需要c经济危机的困扰 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实力相当强大,并未削弱,a项错误;朝鲜战争之后,“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美国积极拉拢亚洲国家遏制新中国,b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调整,并未发生经济危机,c项错误;当时美国实力强大,不结盟国家的斗争并非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答案】b3对下图所示内容及其影响解读正确的有()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作为新兴力量迅速崛起美日经济增长缓慢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abc d【解析】时至今日美国仍是世界头号强国,错误;根据图表数据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显著,而美日经济增长缓慢,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正确。【答案】d4学者徐蓝说:“欧共体实行的以一系列洛美协定为代表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政策,尽管存在缺陷,却是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更是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加强其欧洲特性的突出表现。”这实质上反映了()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发展中国家与欧洲结盟c美国的影响力在减弱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a项是现象,排除;“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不属于结盟性质,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反映欧共体在政治上的需求,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d项正确。【答案】d5(2014商丘二模)有学者认为:“东德剧变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失调)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造成剧变。东德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因素,国内因素不过是一个次要因素。”该学者的观点()a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东德剧变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c否定了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d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解析】题干反映的是从外部的国际环境解释东德的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符合全球化观点,故a项正确;b项题干没有涉及;题干批评的是用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的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并不是说否定了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故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于这次危机的影响,而不是对于一个国家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故排除d项。【答案】a6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解析】中国、德国、印度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故d项正确;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排除a、b两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故排除c项。【答案】d7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b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c德日意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解析】“1945年的和平”是指二战结束,二战后期以及战后初期,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a项正确;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两极格局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故排除b项;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的惩罚不彻底,造成后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不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排除c项;美苏“冷战”,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排除d项。【答案】a8(2014临沂一模)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其他国家效仿,使全球贸易严重缩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a、b两项属于金融货币体系,不属于贸易体系,故排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d项。【答案】c9(2014黔东南一模)据外媒报道,一位英国老太太因为论磅和盎司(备注:英制计量单位)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约合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所有成员国做出严格的规定,甚至对普通市民进行如此严格的惩罚,其出发点是()a加强欧盟各成员国内部的政治管理,以便将来把欧盟打造成一个政令畅通的政治集团b用明确的法律规定来实现欧盟内部经济统一,以利于内部合作的加强c限制社会下层的经济自由,从而有利于垄断资产阶级赚取更多的利润d运用凯恩斯主义,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来调控经济的发展【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a项错误;欧盟对违反贸易中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的普通市民进行依法处罚,体现欧盟加强内部经济统一,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限制下层经济自由,只是要求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以实现内部经济统一,c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战后初期流行,d项错误。【答案】b10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和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b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c它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d中国已成为其重要成员国【解析】该材料描述的组织是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不结盟的宗旨和原则,并非只与发展中国家结盟,故a项不正确;20世纪70年代,西欧已和美日形成资本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b项不正确。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而是观察国,d项不正确。【答案】c11(2014盐城三模)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起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业内分析,继九种原材料案之后,我国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再度被裁违规,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出口配额制度或面临终结。这主要说明()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弊大于利c发达国家是世贸组织的最大受益者d世贸组织具有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解析】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目前并没有真正地实现,故a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机遇与挑战,利弊均衡,故b项错误;世贸组织本着非歧视、贸易平等的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中“裁定被裁违规”说明世贸组织具有仲裁的职责,故d项正确。【答案】d12“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解析】材料反映中国、英国、美国在不同时期受全球化的影响和损益,故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不够全面,只反映材料某一方面的意思,故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冷战”铁幕降临,美苏两大阵营对抗,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事实上表现为“一道墙、两个市场、三个世界”的基本格局。其主要特征是,全球市场被柏林墙一分为二,划分为相对隔绝的两大平行市场体系;经济发展模式升级为意识形态对立的前沿,成为东西“冷战”的市场基础和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形成。从国际政治关系看,鉴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横行,以北约、华约为基础,美苏各自主导的双边军事同盟泾渭分明,正面对立;与此同时,以争取发展权为表现的亚非会议、77国集团、南南合作,乃至不结盟运动云涌,世界政治秩序呈现“三个世界”格局。刘军红全球化与国际金融货币体制改革材料二材料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近几年世界经济在困境中复苏艰难的状况,对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调整完善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本次论坛年会以“重塑世界”为主题展开讨论,恰逢其时国际社会应始终以多元、开放、包容、互惠为方向,继续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和平环境;坚持发挥好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的积极作用,探索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动力”和互补互利互惠的好局面,塑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特点并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特点。还存在什么问题?(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于“重塑世界”的基本观点。(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推进经济全球化的看法。【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第(1)问的第一小问抓住“全球市场被柏林墙一分为二,划分为相对隔绝的两大平行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形成世界政治秩序呈现三个世界格局”即可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的存在对经济全球化有不利的影响。第(2)问仔细观察图片,根据“wto”“抗议”“富!还想再富”“穷,不愿再穷”等信息得出答案。第(3)问首先理解“重塑世界”的含义;然后,抓住“继续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和平环境;坚持发挥好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的积极作用”即可得出答案。第(4)问属于开放性设问,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政治上,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经济上,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市场体系;国际关系上,形成“三个世界”格局。影响: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政治秩序呈现的“三个世界”格局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障碍。(2)特点:建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各国之间解决市场冲突的主要方式更加理性。问题:南北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等。(3)观点:政治上,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和平环境;经济上,发挥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的积极作用。(4)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坚持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增加理解,妥当处理贸易争端;国际社会协同面对,共同推进等。(言之有理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签订的部分条约一览:1951年8月,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1953年10月,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12月,与台湾国民党势力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根据上述条约,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等。如: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共同磋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制止武装进攻。冷战时代美国的亚洲政策材料二1989年11月,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等12国在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地区加入该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壁垒。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二十多年的实际经历表明,“apec方式”在维护各成员利益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以及渐进发展等原则,不仅维护了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也同样让发达成员受益。apec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1)根据材料一,美国加紧在亚洲缔约应与哪一事件直接有关?试概括美国与缔约国(地区)的关系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菲、美日、美韩结盟相比有哪些不同。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怎样的发展趋势?(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倡导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成果。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尊重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50年代初”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