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市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河南商丘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1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23595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0.45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9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河南 商丘市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新人
资源描述:
河南商丘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河南,商丘市,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新人
内容简介:
商丘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是西周以来关于继承制度的规定。但到满清时,皇位继承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这一变化表明a宗法制的影响削弱 b分封制的彻底瓦解c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d清朝放弃了王位世袭制2“如何治国”是历代统治者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春秋时期的管子认为,“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也;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这里管子主要强调的是a君主的才能 b制度的建设 c人才的任用 d创新的意识3观察下表,造成“希腊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时代内容 希腊时代(公元前5、4世纪)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末)社会思想理想主义、地方主义现实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私学盛行公学盛行商业有限的商业活动广泛的海路商业活动摘编自陈恒希腊化研究a罗马帝国的建立 b“世界帝国”的出现c海洋文明的影响 d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4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起义爆发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5“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杨秀清去拜谒了当地的孔庙,这让高呼打倒孔妖的天国领袖洪秀全相当尴尬,由此开启了杨秀清所主导的儒家路线与洪秀全所主导的拜上帝教路线之争。”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洪、杨已转化为地主阶级 这实际是世俗权力之争的延伸洪秀全代表传教士的利益 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理论指导a b c d6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在执法方面有很大差异,中国有较多的滥施刑罚和野蛮执法现象。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法律实施目的不同 b执法者的法制观念不同 c司法程序不同 d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7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于是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说明a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 b国家干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c经济危机还未根本解决 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答案】a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西方人讲政治,一定先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建立在主权观念上。”这里的“主权观念”是指a国家的政治权力 b民众的自主权力 c国土管辖的权力 d管理国家的权力9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 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时任助理国务卿的迪安艾奇逊为了得到参议院的支持,用“烂苹果理论”来比喻美国面对的紧迫形势。他认为如果美国不干预希腊事务,希腊就会成为那个腐蚀掉整筐苹果的坏苹果,它将影响伊朗和东方的所有国家,影响埃及和非洲,通过意大利、法国影响整个欧洲,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可见,这一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扶植那些对美国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渗透和威胁。a、b、d正确;这一理论与恐怖主义无关,故c项符合题意。考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10唐朝均田制规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男子)和笃疾、废疾人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给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具有民本主义思想 b开始实行均田制度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基本实现男女平等11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西安 b天津 c上海 d广州12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c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d国人媚外的思想作崇【答案】b13“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租界每亩土地价格平均150879银元,而市区华界每亩平均仅1428银元。”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租界土地权利和预期收益明显高于华界 b片面最惠国待遇推高租界房价c租界的领事裁判权维护了民主自由d“门户开放”政策使大量洋人涌入中国14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下列有关三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做出的c他们三人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d他们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孙中山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张謇创办实业是为了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三人共同目标都是挽救民族危亡,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只是方式手段不同。故本题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实业救国康有为、孙中山、张謇的活动151964年6月,毛泽东说:“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追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这反映出毛泽东a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b工业建设是出于“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c国民经济建设立足于战备的思想 d注重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16“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体制建立 d中国改革开放17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b美国经济的崛起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8“(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全球通史)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19“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20世纪80年代)的一股意识形态,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以至于几年前英国一家电视台在做“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英国人”的民意调查时,撒切尔夫人以高票荣膺探花。出现这种调查结果可能是因为她的政策a使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持续低迷b使英国彻底放弃了凯恩斯主义c使英国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和社会分裂的现象d不符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框架20严复明确指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严复实际强调的是宋代a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b理学的影响c分化事权政策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21在都穆(明)听雨纪谈、黄宗羲(清)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近代学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先后出现了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这反映了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的学风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c儒家思想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22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革命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3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换来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材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意图是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c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d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24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c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d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能体现此名言的理论是a进化论 b量子理论 c相对论 d电磁学理论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50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宪章部分条文 17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问,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34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材料二 权利法案部分条文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权利法案通过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社会法治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答案】大宪章具有了宪政的某些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27中国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不同的时期,都打上了时代烙印,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代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百万户,其中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宋代以后到清代。这是中国固有文化复兴和进步的时代。这时期此前的贵族没落了,君主得以建立独裁政治,与此相应,中国官僚群体最后形成,开始出现平民主义倾向,文化回归到庶民手中,形成中国特色的近代。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这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材料三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宋代东京出现了“前代都市所未有的经济生活景观”,请依据材料一概括其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经济生活景观”的主要原因。(7分)(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两人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5分) 28日记是人们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形式,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下面的表格材料是一位老人一家日常生活的开销记录,记录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79836307152290926895根据表格材料,概括指出这位老人一家在不同阶段国庆饮食开销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1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3年,在芝加哥大学haskell讲座的一场演说中,胡适毫不含糊地解释他所谓的“中国文艺复兴”的涵意: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918年一群北京大学学生,为他们新发行的月刊型杂志所取的名称(按:即新潮的英文名称)。他们是在我国旧有传统文化中,受过良好熏陶的成熟学生,他们在当时几位教授所领导的新运动里,立即察觉到它与欧洲文艺复兴有显著的类似性。下面几个特征特别使他们回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首先,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运动,发起以人民日常用语书写的新文学,取代旧式的古典文学。其次,它是有意识地反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与制度的运动,也是有意识地讲男女个人,从传统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南商丘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23595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