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重点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周口市重点高中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1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23931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9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河南省 周口市 重点高中 历史 学期 联考 试题 新人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重点高中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河南省,周口市,重点高中,历史,学期,联考,试题,新人
内容简介:
2013-2014学年下期重点高中高一联考试题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 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3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体现了君主制中的三权分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成熟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影响深远a b c d.4“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贵族出身的平民领袖梭伦将雅典引向民主轨道b.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日渐完备d古希腊、罗马文明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运作方式及法律遗产5. 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6.法国入托克维尔从美国回来后,撰写了论美国的民主一书,说美国人最早实现了欧洲人的理想,就是民主政治。你有可能从该书中看到的民主细节是( )a.国会通过的法案被总统一次性否决 b最高法院宣布国会通过的法案违宪c.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多次解散众议院 d总统一经众议院同意最终解散内阁7右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者旨在形象地说明清政府( )a.为挽救统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b.成为洋人的朝廷,为洋人服务c.加重税收,大兴土木,穷奢极欲d统治已经崩溃,沦为殖民地8.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b.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9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现代化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10歌曲反映了历史。下列歌曲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解放区的天是艳阳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a. b. c. d.11.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求同存异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12. 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报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蔓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 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 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13.以下为近代某人日记的部分内容:“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二日晚课后,获悉我海军重庆号巡洋舰为共匪煽动叛变,逃泊烟台港内,公以为此乃我海军之奇耻大辱”以下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日记的主人很可能为国民党人 b.日记记载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c.内容绝对虚构,主要出于对敌宣传的需要d.日记内容有助于研究国民党的失败14.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学者在我国西北居延等地区发现大量汉代简牍,保存有汉代居延地区戍边吏卒的名籍(户口簿),其中除了记载户主及其家属外,还记有土地、奴隶、耕牛、住宅等资产,并都标有价格。由此说明汉代( )a.承认边疆土地私有 b.普遍实行奴隶制度c开始采用牛耕技术 d.明码标价买卖私产15“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闻,至于通晓。”材料描绘的是( )a汉代长安 b隋代洛阳c.唐都长安 d北宋东京16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17.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下列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b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职业选择巨变c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18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 )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9. 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 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 d .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20.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斑该在于追求( )a完成工业化 b.发展资本主义c实现民族独立 d.实现民主政治21.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右图宣传画应创作于( )a北伐战争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22.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3右图为深圳名为闯的金属雕塑:一位巨人正使出浑身力量,张开双臂撑开门框,在他的努力下,大门终于打开象征着特区建设之初改革者敢于冲破桎梏的精神。雕塑中“门框”的确切寓意是(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薄弱b经济建设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c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的经济封锁d.传统体制和“左”的思想观念24.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反对现代变通工具的使用 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c.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 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25.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金融 b调整农业政策c.发放救济金 d.兴办公共工程26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d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27下图是苏俄(联)经济发展柱状图,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 )a1913至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b1921至1923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国家行政手段的推动c1923年新经济政策的颁布是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d. 1925年粮食产量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产量28.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 4%、19. 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先进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c 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良好效果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29.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 )a货币一体化 b政治合作c大国主导 d.区域经济互补30.“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亚太经台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中国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3l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共40分)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二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乖j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材料三 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定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的政治智慧。(6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4分) 32(12分)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列宁指出:“所谓新经济政策,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转而恢复资本主义。究竟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租让合同,把企业租给私人资本家,这些都是直接恢复资本主义废除余粮收集制就意味着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税后的剩余农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土壤上不可能不滋长资本主义。” 列宁选集第四卷材料二 当时出现了一个“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的特殊现象:1930-1935年间,西方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 2010年5月红旗文稿材料三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1980年l2月25日)(1)据材料一,你如何评价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解释?(4分)(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人“以苏联为师”“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美国“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据材料三,我们的“新事业”在经济建设理论方面取得了哪些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南省周口市重点高中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23931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