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2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2686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湖北省 荆州市 沙市 第五 中学 高中历史 15 国共 十年 对峙 课件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15,国共,十年,对峙,课件,新人,必修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南昌起义(1927、8、1),直接:占领南昌城 最终: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国民革命军,南昌,(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意义:,(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4、教训:,一、南昌起义(1927、8、1),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1927年8月7日,汉口,(1)时间: (2)领导人: (3)地点: (4)结果: (5)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秋收起义:,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 (1)土地革命 (2)根据地建设 (3)武装斗争,进行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1)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2)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领导人。,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1934.101936.10),三、红军长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粉碎了、播下了、开始),时间:1933年秋 地点:中央根据地 失利原因: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偏听偏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 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遵义会议,召开背景: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征开始后,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内容(军事、组织) 2、意义,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广州,徐州,郑州,武汉,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方志敏建立 闽浙赣革命 根据地,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贺龙等建立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邓小平等创建的左 右江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等创建 湘赣革命根据地,【典例展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阶级拥护的主要原因是 a坚持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c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d领导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d,应用,【应用体验】,1、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中得到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c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第一枪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3、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b、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b,b,b,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 (1)土地革命 (2)根据地建设 (3)武装斗争,进行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深化拓展】遵义会议的理解:,(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左”倾思想。 (2)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前沿视点】,2005年2月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表明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将兴起发展“红色旅游”热潮,党和政府决心将众多的革命根据地开发成为一个个红色旅游景区,特别是长征路线,以此以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并推动革命老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透视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长征精神所包含的大无畏气概和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正是对井冈山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典例展示】,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变化 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答:b,【应用体验】,1、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长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 b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不够强大 d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力量过于强大 3、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因素是 a军事指导方针错误b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c红军武器装备落后 d敌人兵力的绝对优势 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主要意义是 a瓦解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实现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目标d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b,b,a,b,5、红军长征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26865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